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8334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docx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

2017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

D

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双主体论: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课程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交往过程时,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二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休”,也就是“双主体”的关系。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就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它包括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两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主体性内涵:

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其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主体性可分为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

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

道德、认知、审美、实践主体性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低年级:

“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

2.中年级:

“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期;

3.高年级:

“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质:

1.专业知识;2.科学基础;3.教育智慧

二、心理素质:

1.情感品质;2.意志品质;3.个性品质

三、道德素质:

1.热爱学生;2.为人师表;3.学而不厌;4.团结协作

四、能力素质:

1.教学能力;2.科研能力;3.组织能力

3、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地位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4、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现状:

师生双方对各自的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自然、协调、提倡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热爱学生。

但较之于普通初等、中等教育,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较窄,交往的范围较小,师生关系显得比较淡漠。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柔静、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

不同关系理论:

1.“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2.“主导-主体论”与“双主题论;”

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论:

教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面的统一。

在这一过程中,缺少教师与学生哪一方,都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

因此,“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但不是两个过程。

教育质量的前提:

1调动教师一面的积极性;2.调动学生一面的积极性;

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民主与平等;2.交流与理解;3.自由与宽容;

三、论述题

1、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P165)

(1)民主与平等

(2)自由与宽容

2、如何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大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P151)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名词解释

课程:

培养人的教育方案,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时数、课程教学先后顺序(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等要素构成。

学科:

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

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专业:

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计划:

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教学大纲:

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过程:

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评价:

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法:

为实现一事实上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设置

科学:

经过或经历论证的知识、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学科:

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

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学科的特征:

1.层次性;2.教学科研一体化;3.特定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

专业:

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1.科学学科的划分;2.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专业设置原则:

1.超前性;2.灵活性;3.可行性;4.结构优化;5.宽口径;6.特色发展

2、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课程定义:

(1)狭义的理解:

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以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

(2)中义的理解:

课程即教学内容,相当于把狭义课程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对待,并统称为课程。

(3)广义的理解:

把课程看成为学生在学习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高等学校课程特点:

1.深刻、及时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特殊的关联性;

3.促使青年人走向完善的最有效途径;

教学计划概念:

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修订教学计划原则要求:

1.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2.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

3.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

4.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

教学大纲概念:

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大纲编制原则:

1.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2.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

3.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4.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

5.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6.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教学内容内涵:

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原则:

1.适时增删;2.完整建构;3.个性发展;

4.知识拓展;5.调动师生积极性;

3、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概念:

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特点:

1.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2.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

3.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教学过程规律:

1.教学相长;2.教学科研互动;

3.教学的发展性;4.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过程组织环节与步骤:

1.备课;2.课堂教学;3.考核评定;

教学原则的层级及体系:

(P176)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在教学条件、工具和手段上,要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在教学途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有机统一的原则;

6.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5、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定义:

1.广义:

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式或活动途径;

2.狭义: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对学生施加影响、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等传授给教育者,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品质修养等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特点:

1.由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教学方法运用原则:

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讲习知识的方法与训练智能的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教学方法:

1.发现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3.研讨式教学法;4.掌握学习法;5.学导式教学法;6.个性化教学法;

6、高等学校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概念:

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教学设计程序: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映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设计模式:

1.系统模式;2.目标模式;3.过程模式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时间设计;5.教学措施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概念:

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评价分类:

(1)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

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价,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

(2)按评价的主体,有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3)按评价时间和作用,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按评价的基准,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教学评价作用:

管理、导向、鉴定、激励、改进

8、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教学风格概念:

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教学风格特点:

1.独特性;2.多样性;3.稳定性;4.发展性

教学风格形成途径:

(一)学校鼓励

1.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独具慧眼,因势利导;3.将教师个人风格作为教学评价中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

(二)教师自身努力

1.培养“乐教”积极精神,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来追求;2.掌握教学计划基本规律,刻苦锻炼基本功;3.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4.“定向”发展,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提高;5.把继承和发展、学校和创新结合起来

9、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两种模式:

1.自上而下,由政府及其管理部门推动;2.自下而上,由高等学校开始;

发展趋势:

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趋向个性化

4.教学管理的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改革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梳理人格平等意识

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10、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

三、论述题

1、结合实践谈谈如何选择与组织高等学校教学内容。

2、你在高等学校教学实施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困惑?

是如何克服和解决的?

3、你在高等学校教学中会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4、你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常选用哪些教学方法?

你认为大学生们对你的教学方法满意吗?

(P198)

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1)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4)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

一些教学学家还创造了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微型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

5、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P211)

第七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一、名词解释

基础研究:

主要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科研成果鉴定:

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意义与任务

意义:

(一)内部意义:

1.人才培养;2.教师队伍建设;3.学科建设;4.经费筹措;

(二)外部意义:

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2.服务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任务:

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关键项目的任务;

2.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类型:

(一)课题来源:

1.自主研究;2.立项课题;

(二)课题性质:

1.理论性研究;2.实践性研究;

课题申报步骤:

(一)科研选题:

1.导向;2.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3.步骤;

(二)项目设计:

1.申报项目命题;2.项目组成人员;3.合作单位选择;4.项目研究基础;5.项目立论依据;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7.项目意见填写;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原则:

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研究一般流程:

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推广应用阶段;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

1.科研规划和计划;2.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3.科研资源管理;4.科研成果管理;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

三、论述题

1、为了提高课题申报的命中率,在申报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环节与问题?

(P230)

(一)科研选题

选题导向:

科学发展导向与市场需要导向。

价值性(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主体价值);可研究性(科学性、创新性);

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

选题方法:

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二)项目设计

1、申报项目的命题;2、项目组成人员的组合;3、合作单位的选择;4、项目研究基础;5、项目立论的依据;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7、项目意见的填写;

课题落选的因素按主次原因排序为:

1)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不全;2)与同类研究重复,又无特色;3)研究技术路线不完善;4)项目意义和目标不明确;5)在计划年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申报成功秘诀是:

了解现状是前提,现有条件是基础,创新研究是根本。

2、如何申请科技成果的鉴定?

在申请鉴定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一、申请渠道二、申请鉴定的资料准备三、申请鉴定的程序

第八章高等教育服务社会

一、名词解释

美国都市大学:

都市大学(也称合作大学、相互合作大学)始于20世纪中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快速发展。

都市大学的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专业发展学校:

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

其核心是“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氛围的浓厚。

教学服务:

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传播、推广文化科学知识和新技术,不拘一格地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1)对办学方向的意义

(2)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

(3)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2、简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服务

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的教学服务。

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

1、科技开发

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

3、科技咨询

4、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

2、高校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

三、论述题

1、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

(1)思想观念问题;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问题(p255博克提出的三原则);

(3)服务社会的多种形式问题;解决方式:

一、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政策支持

2、法律保障和约束3、资金鼓励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

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2、你认为你所在的高校在处理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及为社会服务这三者的关系上做得怎样?

如果协调三者的关系?

(略)

第九章高等教育管理

一、名词解释

高等学校体制:

高等学校体制是在高等学校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

高等学校领导机制:

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

科层制模式:

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一侧的一种学校决策模式。

管理客体:

即被管理者或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它回答“管什么”的问题。

学术自由:

这是针对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

学术自治:

这是针对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

自治即在行政方面享有充分的办法自主权。

学术自治包含在三重含义:

一是高等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二是一定的学术自由;三是办学中的民主管理。

运行机制:

指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概念:

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组成:

1.高等学校的校长;2.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内部决策领导的活动方式

1.科层制模式;2.学术团体模式;3.双重组织模式;

我国领导体制变化

1.1950-1956,校长负责制

2.1956-1961,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3.1961-1966,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4.1966-1976,党委“一元化”领导

5.1976-1985,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6.1985-1989,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

7.1989-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国领导体制变化启示P265

1.密切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

2.处理好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

3.认真分析和研究高等学校的性质、定位和特点

宏观管理体制:

政府、社会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

我国宏观管理体制的阶段划分P259

1.1950-1958,中央集中管理

2.1958-1963,地方管理时期

3.1963-196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4.1966-1978,文化大革命混乱时期

5.1978-1995,集中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6.1995,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高等学校组织结构

(一)功能划分

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分、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

(二)管理层次

校、系;校、院、系;校、系、教研室;

(三)管理权力

直线-职能制形式;

高等学校组织特点:

1.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2.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

3.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4.产出成果上的文化性和效果迟滞性;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核心集中方面:

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学生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竞争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2、高等学校管理的要素及特性

系统要素:

1.管理主体(谁来管);2.管理客体(管什么);3.管理方式(怎样管);4.管理目的(为什么管);5.管理环境

特性:

1.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2.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3.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4.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5.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3、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管理内容:

(一)教师队伍建设

1.合理的教室队伍结构(职称、专业、年龄、学历、学源、团粒);

2.三大观念(教师为本办学观;海纳百川师聘观;中西交融师培观);

(二)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1.学科、专业建设方略

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范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2.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

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重视课程管理;评价:

自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P284

(三)教学基础建设

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2.教学、实验装备建设;3.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四)校园文化建设P290

4、高等学校领导的引领作用

思想观念

宏观层次:

高等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管理观等;

微观层次:

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等;

方向

(一)大众化

方式:

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结构多元化;专业设置多元化;民办高等教育多元化;

(二)国际化

内容:

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家化的课程内容;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国家的教育评估

(三)现代化

1.实体现代化:

思想;制度;教学内容、手段、技术;管理;

2.主体现代化:

对自己本质真正的占有;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