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8002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docx

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简化

 

预防职业中毒制度及

应急措施

XXX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XXX项目部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急性职业中毒:

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第二节中毒原因

(一)设备方面:

1。

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2。

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

3。

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

4。

因设备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漏或爆炸。

(二)个体方面:

1。

没有个人防护用品;

2。

不使用或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

缺乏安全知识;

4。

过度疲劳或其它不良身体状态;

5。

有从事有害作业的禁忌证。

(三)安全管理方面:

1。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2。

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或执行不当;

3。

没有安全警告标志或保障装置;

4。

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护。

(四)化学品管理方面:

1。

化学品无毒性鉴定证明;

2。

化合物成分不明;

3。

化学品来源不明;

4。

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

5。

化学品转移或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

第三节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一、呼吸系统

吸入刺激性气体,蒸气或粉尘后,在呼吸系统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呼吸道机械性阻塞

(二)呼吸抑制(三)呼吸道炎症(四)肺水肿

二,神经系统

(一)急性中毒性脑病

(二)多发性神经炎(三)神经衰弱症候群

三,血液系统

(一)白细胞改变

(二)血红蛋白变性(三)溶血性贫血

四,泌尿系统

有许多生产性毒物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肾功能障碍,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最终可导致尿毒症。

五,循环系统

(一)心肌损害

(二)心律紊乱(三)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六,消化系统

(一)急性胃肠炎

(二)中毒性肝炎

七,皮肤损害

许多生产性毒物接触皮肤后,由于剌激或变态反应,可引起皮肤搔痒,刺痛,潮红,斑丘疹,疱疹等各种类型皮炎,并可发生溃疡,痤疮,毛囊炎,色素沉着和湿疹等。

第四节抢救及治疗

急性职业中毒,在生产中多由于意外事故发生,发病急骤,严重,应需分秒必争,及时处理,并尽可能考虑病源疗法。

一,抢救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同时给予急救处理

1,吸入中毒迅速将患者搬离中毒场所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患者安静,并立即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以维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

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等。

2,经皮肤中毒将患者立即移离中毒场所,脱去污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净皮肤,粘稠的毒物则宜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污染时,忌用碱性液体,因为后者可使其分解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

遇水能发生反应的腐蚀性毒物如三氯化磷,则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水冲洗。

3,经口中毒多为接触或误服被毒物污染的食品,食具等所致,在生产性中毒中不占重要地位。

如毒物为非腐蚀性的,患者神志清楚又无虚脱现象,应立即洗胃,催吐,导泻或活性碳吸附等方法将毒物消除。

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为保护胃粘膜,可服牛奶,生蛋白,氢氧化铝液等,一般不宜洗胃。

吐泻严重有明显脱水现象时忌用泻药。

4,局部灼伤腐蚀性毒物如酸,碱等沾染皮肤及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

强酸沾染皮肤经水冲后,可再用5%碳酸氢钠冲洗,沾染眼内者,再用2%碳酸氢钠冲洗。

强碱溅入眼内,水冲后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送眼科处理。

急性职业中毒患者,如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应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或衰竭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呈窒息状者,可针刺人中穴,并可给山梗菜碱皮下或静注。

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保持患者安静,氧气吸入。

如心跳已停止,须立即进行体外按摩,以及其他急救措施。

详细参阅有关内科书籍。

正确,及时的现场抢救和初步处理非常重要,可挽回一些严重中毒病人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为后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已进入体内的毒物,应尽快促进其排出

1,络合剂如毒物为金属或类金属,一般应及早使用相应有效的络合剂,但是对于有些毒物中毒,如急性有机汞中毒,在严重阶段使用络合剂(二巯基丙醇类药物),反可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应用络合剂时,需视病情而定。

2,腹膜透析和血透析急性职业中毒时,应用透析疗法的目的是排除机体内的毒物或抢救因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其指征为:

中毒程度较严重,且毒物能被透析出体外者或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三)消除或减低毒物的毒性作用

1,防止再吸收用药使之成为不溶解物质,而阻止再吸收。

例如氯化钡,碳酸钡中毒时,可口服硫酸钠,使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可溶性钡盐成为不溶性硫酸钡;也可用硫酸钠静滴,使已吸收的钡离子结合而解毒。

2,中和毒物或其分解产物如甲醇中毒时,酸中毒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可采用碱性药物治疗。

急性溴甲烷,碘甲烷中毒时,在体内分解为酸性产物,亦可用碱性药物中和。

3,采用特效的解毒剂如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可应用氯磷定,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能剂。

在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可使用美蓝治疗。

4,其他对症,支持疗法按病情可适量给予维生素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由于很多毒物能引起迟发性脑水肿,肺水肿,故在早期治疗时,输液速度必须控制,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针对毒物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

针对毒物对机体各系统所引起的毒作用,采取相应措施以对抗毒物引起的病变,达到治疗目的。

(一)急性中毒性脑病急性期应针对脑缺氧,脑水肿这一主要矛盾,积极进行抢救。

1,给氧立即吸氧。

如有高压氧舱的治疗条件,则高压氧疗法效果更佳。

2,降温可使脑组织基础代谢降低,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故应及早采用。

方法有冰帽,冰袋置体表大血管处等。

如物理降温不奏效,可用冬眠药物,常用有氯丙嗪等(一般不用杜冷丁,因其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

3,控制抽搐病员如出现较严重的烦躁或抽搐,须用药控制,因抽搐增加机体代谢及需氧量,使病情恶化。

4,防治脑水肿

(1)限制液体入量。

(2)脱水剂用以提高血浆渗透压,达到脑组织脱水的目的。

在使用上述脱水剂过程中,应注意脱水过度,血容量不足,促成休克及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等副作用的发生。

必要时可用胶体脱水剂如浓缩白蛋白静注,即可维持一定的血容量,又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水肿的脑组织脱水。

(3)利尿剂可使机体血液浓缩,间接地使脑组织脱水,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可减轻脑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连续用药数日后逐渐减量,需同时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补充钾盐以防止继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

(5)手术治疗临床上出现脑疝现象,经上述治疗不能缓解者,必要时行开颅减压术。

5,改善脑组织功能

6,呼吸兴奋剂中毒性脑病在严重时,常抑制呼吸中枢,在抢救中,如有需要可适量使用呼吸兴奋剂。

患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用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

7,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8,其他对症疗法如防治继发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素乱,注意酸,碱平衡,昏迷病人合理护理等。

(二)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有些毒物可引起"迟发性"肺水肿,故在潜伏期内应严密观察,使病员安静,卧床休息,并做好心理引导,解除精神紧张,必要时可适当给以镇静剂,氧气和雾化皮质激素吸入,以及高渗葡葡糖酸钙静脉注射等,可起到一定的预防肺水肿发生的作用。

若已发生肺水肿,表明病情严重,需立即抢救。

大部分患者经合理的积极治疗后,均可较快地获得挽救。

具体措施有:

1,纠正缺氧应及早给氧,较重者可加压吸氧,但压力不宜过大,以免肺的压力过高引起纵隔气肿或气胸。

如有高气压氧舱治疗条件时,也可用高压氧疗法。

但高压氧对局部组织有损害作用,当分泌物多时易引起肺不张,故应视病情施行。

对较严重患者,还可用去泡沫剂。

应用去泡沫剂的目的是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灭,从而增加氧气和肺泡壁的接触,并能使分泌物易于咳出,改善通气功能。

2,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宜及早使用。

3,预防和控制感染肺水肿时常造成支气管引流不畅,利于细菌的侵入和生长,故预防和控制感染很重要。

一般宜用广谱抗菌素,并尽可能及早做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4,控制躁动

5,解除支气管痉挛因过敏或肺水肿引起缺氧,均可导致支气管痉挛,造成通气功能不足,进一步加重缺氧和肺水肿,故应采用支气管解痉药物。

6,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限制液体入量,适当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以减少液体渗出,促进渗出液体的吸收,减少肺循环容量,改善肺水肿。

7,其他在治疗肺水肿同时,应严密观察全身情况。

如出现心肌损害,心力衰竭或休克应及时处理,若有酸中毒或电解质索乱也应立即纠正。

(三)急性中毒性肝炎治疗原则基本上和急性传染性肝炎相同。

如有特效解毒剂,应及早使用。

但应考虑到使用一些解毒剂可能增加肝脏的负担,有些解毒剂对肝,肾皆有损害,因此应酌情使用。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供给足够热量的饮食,蛋白质和维生素。

如因患者胃口不好,可考虑静脉补给,必要时可同时应用适量胰岛素。

常用药物有有机醇,卵磷脂,大豆磷脂及B族维生素等。

能量合剂,肝泰乐,核苷酸,肌苷等亦可酌情使用。

严重者除以上药物外,可考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小剂量新鲜血液。

口服抗菌素,以抑制肠道内产氨的细菌,减少血氨来源,防止肝昏迷的发生。

中医中药,可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四)急性中毒性肾病

1,早期治疗

(1)急性溶血患者,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以保护红细胞,减少凝集;同时采用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减少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

(2)解除肾血管痉挛,常用肾区热敷或理疗,以及肾周封闭疗法等。

也可用适量甘露醇,山梨醇快速静滴,以改善或解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量。

(3)合理应用解毒剂,如解毒剂对肾脏刺激不大,可按常规使用;如对肾脏有损害,则应分析病情,权衡得失应用。

例如在急性砷化氢中毒有严重溶血引起肾功能衰竭时,巯基类药物可能加重肾脏损害,同时又不能治疗其溶血,故不宜立即使用,待肾功能好转或已用透析疗法,则可按情况用巯基类药物,以排砷。

2,少尿期治疗

(1)控制液体入量,尤其是含钠液体,否则能导致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甚至可引起脑水肿。

(2)防止血钾过高,严格限制钾摄入,包括食物和药物中的钾,库血不宜应用。

(3)饮食供给,原则上为高糖,适量脂肪和低蛋白饮食。

(4)纠正酸中度及控制感染等。

3,多尿期治疗处理原则仍为调整水及电解质平衡。

液体入量只需占尿量的三分之二即可。

钠的补充亦同此原则(1000毫升尿排钠约3~5毫克)。

应重视钾的补充。

利尿开始一周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以利机体恢复。

4,中医中药辨证论治一般用培补脾肾气血的方法。

(五)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某些毒物影响心脏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或急性中毒性心肌炎。

一般不太严重,但亦有少数严重心肌炎发生,甚至引起突然死亡,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氧气吸入,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液体输入量不宜过多,如静脉补液需缓慢滴入,保护心肌可用足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高渗葡萄糖注射;较严重的,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量合剂,肌苷等亦可使用。

如有特效解毒剂,可根据病情及时使用。

第五节预防

一、组织措施

(一)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

这些法律制度,集中反映了对防治急性职业中毒的要求,各部门和企业应严格遵照执行。

(二)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将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列入企业系统管理内容,各个环节都不应疏忽预防工作。

其主要措施包括: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加以严格实施,建立检修,清理安全作业程序,严格执行监控和监护制度,建立健全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三)卫生宣教普及防毒知识,使人人懂得预防方法,自觉遵守防毒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有关人员中开展防毒知识的宣传。

同时,关心工人健康,使其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预防中毒能起到较好效果。

(四)建立群众性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

车间内可建立安全员和班组卫生员,并经常培训,内容包括防毒的常识,安全操作制度,使用和保养防护用品,以及急性中毒时的自救,互救知识。

此外也应配置必需的急救设备,如冲洗皮肤和粘膜用的水龙头或用水,敷料器材,解毒药物,应急救援用的呼吸保护器等。

二,技术措施

(一)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操作,可以减少毒物的逸散,并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毒物,是防止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

如有些新建厂房已将毒物的运送,开桶,倾倒等操作步骤全部机械化或管道化,并将毒性大的物质的反应锅密闭在单独的小室内进行,操作者只需在密闭室外操作,密闭室内设有专用排风设备。

这样可以基本上防止毒物对工人的危害。

(二)生产过程中常因设备的跑,冒,滴,漏,致使毒物逸入空气中,特别在加料,采样,加工,包装等操作时,更为常见。

因此,采用适当的通风,排出已放散出的毒物,是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生产工艺布局应合理安排,产生毒物的区域应与其它场所隔离。

设置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易混淆的化学品进出料口,应确认程序或其它措施,一般情况下应有警告标识。

三,保健措施

(一)加强个人防护在以上预防措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时,就在特殊情况下,个人防护的使用还是必要的,它是整个预防工作的辅助措施。

(1)防护服;

(2)防护膜;

(3)防护眼镜;

(4)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要注意正确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口罩或面具。

(二)就业前及定期检查接触有害物质的作业工人在就业前应做一次全面体检。

检查目的一是掌握工人接触毒物前的健康状态,为以后动态观察进行比较,二是发现不适于接触有关毒物的工人。

(三)监测车间环境毒物浓度经常性监测可以掌握毒物的发生源及其分布,危害水平等。

必要时,可以在危险岗位放置监测警报装置。

第二部分金属与类金属

一,铅(Pb)

[毒作用表现]急性中毒少见,基本上是慢性中毒,表现为铅瘫痪,腹隐痛,神经衰弱;牙龈边缘出现蓝黑色"铅线"。

[防治要点]

轻度中毒:

应予驱铅治疗,不必调离原工作。

中度中毒:

应积极治疗,原则上调离原工作。

重度中毒:

必需调离铅作业,给予积极治疗。

驱铅治疗请见特效解毒药部分

二,汞(Hg)

[毒作用表现]急性中毒:

起病急,全身症状重,明显的口腔炎,汞毒性皮炎,偶尔出现间质性肺炎症状。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症,易兴奋,激动,汞毒性震颤以手指细震颤为典型。

〖防治要点〗

脱离汞接触,驱尿治疗。

若服汞患者,不洗胃,须尽快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三,锰(Mn)

〖毒作用表现〗慢性锰中毒表现在神经精神系统方面,从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展到明显的垂体外系神经受损。

症状:

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样",指鼻试验,闭目难立试验等可见共济失调。

〖防治要点〗

慢性锰中毒者,应调离锰作业环境。

妊娠,哺乳期女工应战时调离锰作业

驱锰治疗:

选CaNa2-EDTA

用法:

1gCaNa2-EDTA+10ml生理盐水,静注,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间歇4日。

四,砷(As)

〔毒作用表现〕以慢性中毒多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病变,常见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

〔处理原则〕经口中毒者及早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液洗胃。

慢性中毒选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砷。

第三部分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是指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

常用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氰化氢和硫化氢。

〔实例分析〕

(一〕煤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984年2月4日,某煤气厂回收车间工人陈某准备调换压送机一个损坏的阀门。

陈某未戴防毒面具即拆除了损坏的阀门,阀门拆除后有煤气逸出,陈某感到头晕头痛,就戴上防毒面具继续作业。

不久陈某感到身体非常不适,方才感到情况不妙,赶紧离开作业场所,可是刚走出十几步就昏倒在地。

同年12月26日,该车间输配小组工人顾某在拆洗压送机冷却小管及夹层时,由于压送机密封不好,有煤气逸出。

顾某虽然感到头痛头晕,但仍然坚持工作,指导顾某感到站立不稳,全身乏力,才想走到室外去休息以下,不料刚起步就昏倒在地。

两人经送医院抢救,均脱离了危险。

〔二〕煤气设施安装检修过程中发生的急性CO中毒

1987年7月25日,市煤气公司某工程队在某路段施工,作业5小时后,接头工黄某在接通煤气管头时,未佩带个人防护用具,在吸入煤气后突然晕倒,其他施工人员将其急送医院抢救脱险。

同年12月8日下午,煤气公司另一支工程队15名煤气管道工在某路段安装煤气管道。

朱某未佩带个人防护用具作业,刚作业15分钟就因吸入一氧化碳而昏倒,其他工人将其抬到路边呼吸新鲜空气。

朱某苏醒后立即继续作业。

半小时后朱某口吐白沫再度昏倒,其他工人方将其送至医院,因病情比较严重,医院将朱某送入高压氧舱治疗,方脱离危险。

时隔几天,煤气公司另一支工程队在某路段施工时,管道工蔡某佩带给氧式防毒面具进行接管作业,由于面具漏气,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被送入医院急救脱险。

〔三〕生产过程中以煤气或焦炭为燃料发生的急性CO中毒

1989年6月29日下午3时左右,某水泥厂立窑车间下料系统通道被湿料堵塞,乙班操作工张某负责清理通道,当张某打开窑顶盖子时,聚集在窑顶处的大量一氧化碳随烟气冲出,张某当即感到头晕,恶心,站立不稳,靠在炉顶旁栏杆上。

同班工人见状,立即将张某背离现场,但未去医院就诊。

半小时后,张某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阵发性抽搐等症状,众人才将张某急送医院抢救脱险。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不到位,致使炉顶通风不畅,大量滞留;同时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作业时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习以为常;另外由于企业没有良好的职业卫生和安全教育氛围,工人缺乏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导致张某一氧化碳中毒后,没有及时送入医院就诊,引起病情加重,险酿大祸。

〔四〕生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为原料发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987年4月9日上午6时左右,某农药厂一车间光气工段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当班工人作业时未将分子筛干燥器底部阀门关闭,造成一氧化碳气体倒流至鼓风机吸风口,随后逸入三车间检修工具存放室内滞留,造成在存放室睡觉的工人李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松散,当班工人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一氧化碳气体外逸;其次是生产设备布置不合理,导致外逸一氧化碳气体进入非作业场所,结果引起重大中毒死亡事故。

〔五〕煤气泄漏殃及无辜发生的积极性一氧化碳中毒

1987年10月29日上午,某煤气厂因故需检修4号计量器,临时使用2号计量器。

当开启2号计量器时,管道阻力突然增大,导致1号干箱"水封"被冲破,干箱顶盖的100mm放散管保险球被冲开,造成大量煤气外逸。

厂方采取了水封补水,管道抽水,减少煤气产量,降低煤气流量,增加管道阻力和疏散员工等应急措施,由于措施比较及时,企业无一员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正当厂方领导甚感庆幸的时候,与煤气厂一墙之隔的某棉纺厂却来电反映该厂细纱车间大批职工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现场检查后,发现棉纺厂细纱车间两台正在运转的冷风机进口正对着煤气厂干箱煤气外逸处,造成煤气经冷风机吸入细纱车间内滞留,结果引起该车间几百名纺织女工吸入一氧化碳,其中85名纺织女工发生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出现呕吐,头昏,抽筋等症状,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完善的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致使检修设备时管道阻力突然增大,造成大量煤气外逸。

厂方采取应急措施时,忽略了煤气外逸对邻厂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造成隔壁厂家大批工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酿成大祸。

〔六〕道路施工损坏煤气管道发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为了满足工业和民用的需求,城市中一般设有专门输送煤气的管道,因此在市政建设中,挖掘路面时应特别留意地下煤气管道铺设状况。

施工前一定要调查清楚煤气管道的分布和走向,施工时要尽可能避开煤气管道,实在不能避开时,施工时要小心作业,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实例1992年8月11日上午9时左右,某钢铁总厂绿化公司4名女工在厂区道路施工,作业时不慎损坏了煤气管道,瞬间大量煤气喷出,4名女工躲避不及,吸入大量煤气而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994年9月13日下午,某机械厂几名工人在厂门。

施工路面时,不慎损坏弄断了煤气管道,造成煤气大量外泄,工人张某躲避不及,煤气外逸,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引起胸闷,气急,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被逮入医院急救脱险,医院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两起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均是在道路施工时损坏了煤气管道所致。

这说明作业工人缺乏职业卫生和安全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业时明知现场有煤气管道,却依然没有引起重视,结果损坏了煤气管道,酿成了中毒事故。

〔防治要点〕

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积极纠正脑缺氧,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防治脑水肿用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静注。

人工降温,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硫化氢(H2S)

〔实例分析〕

(一)污水处理企业发生的急性硫化氢中毒

为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城市一般设有污水处理企业和污水输送泵站和管道。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有时富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因此,在自然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在这些场所作业时,稍不留神,便会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甚至引起死亡。

某污水处理厂张厂长是位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厂长,年仅26岁,同济大学毕业。

1986年4月7日,张厂长带领几名技术人员来到下属某污水泵站测量泵站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并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可是张厂长根本没想到,此时死神已在向他招手。

当日上午9点左右,当张厂长和其他5位同志关闭水泵,进入室内污水池,进行室内污水池排水二阀的测量时,突然大量硫化氢气体伴随污水涌入室内污水池中,似闪电一击,众人悉数倒下,泵站其他人员见状,急忙呼救。

邻近一工程队闻声赶来,立即组织十多人的抢救队和泵站的同志一起投入抢救,从室内污水池救出4人,其中3人送往医院途中已经死亡。

经在场人员核实,发现仍有两人下落不明,当即又组织人员佩带防毒面具下池搜索,在污水中发现了一具尸体,随后消防人员赶到,下池后又捞起一具尸体。

至此,6人中,已有5人死亡,其中包括那位年轻的厂长。

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又有4人先后中毒,送往医院抢救,急救铃声骤起,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先后投入抢救,幸存者才脱离了危险。

在整个事件中,有10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卫生部门迅速派员赶赴现场,一方面组织抢救,一方面开展调查,事故元凶就是硫化氢气体。

现场检测显示,在事故发生三个半小时后,硫化氢浓度仍高达600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近60倍,可想而知,当时现场硫化氢的浓度有多高。

要知道,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mg/m3时,接触者便会发生"电击样"中毒,瞬间死亡。

硫化氢来自何方原来该泵站排水阀门已关闭数周,室外污水池内积聚的污水达5-6米深,污水腐败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而张厂长等人在室内污水池测量时,由于进水阀门未关紧,导致硫化氢伴随污水冲入现场。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

因此,从事污水处理的人员对硫化氢的危害是不会陌生的,然而有着名牌大学学历的年轻厂长还是忽视了,进入作业场所不采取任何相应的防护措施,事故发生时又无有效的应急救援方法,结果大家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5条生命被硫化氢气体夺去。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