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502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7新闻阅读

专题17新闻阅读

【考情解读】

课标全国卷尚未考过新闻类阅读。

各地模拟题的题目形式与传记阅读相同。

命题侧重于考查新闻作品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命题点,尤其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

【重点知识梳理】

一、新闻阅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1.新闻分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一般考查通讯和特写。

2.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

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

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3.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阅读步骤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阅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以下四步骤:

步骤一:

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步骤二:

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全文层次

“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步骤三:

抓关键句,寻背景句,深入挖掘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

步骤四:

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二、访谈阅读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1.访谈的要求

(1)主题:

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

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

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

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③结尾:

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

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

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淡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2.访谈形式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

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

专家或知情者。

通常以答记者问、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3.访谈的阅读步骤

步骤一:

浏览全文,把握话题

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

步骤二:

区分对象,把握问题

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步骤三:

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

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

访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步骤四:

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

三、分析新闻写作技巧的四大角度

1.从构思的角度赏析

(1)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关联;

(2)抓相似点,分析不同物、人之间的相似性;

(3)抓相关点,分析物、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从技巧的角度赏析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被群众所接受方面的作用:

①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

②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

③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

④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

四、分析新闻标题作用类题目的技巧

1.从新闻标题的特点入手

新闻标题可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其位置不同作用也会不同,所以,要弄清新闻标题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其作用。

2.从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入手

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侧重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因此在解答时,一要准确判断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要说明其作用。

3.从新闻标题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入手

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对揭示新闻的主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标题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分析标题表现新闻主题所起的作用。

4.从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入手

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明显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作用,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尤为重要。

5.从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角度入手

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并规范、准确地表述出来。

五、解答导语作用类题目的三个角度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

1.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导语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等。

2.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了对下文事实的展开。

3.从社会、读者的角度思考,突出了新闻的价值,吸引读者等。

六、解答新闻背景作用类题目的五个角度

解答新闻背景作用类题目,需要找准切入点,不妨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思考并作答,

1.从新闻背景与内容关系的角度思考,说明或解释新闻的主要内容,令新闻通俗易懂。

2.从新闻背景与主旨关系的角度思考,分析揭示新闻的意义,唤起社会的关注。

3.从运用新闻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的角度。

4.从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角度。

5.从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的角度思考。

七、访谈技巧类题解题技法

解答“访谈技巧”类题,重点是把握“问”的技巧,需要辨明提问的方式及其作用。

1.一般提问的方法:

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

可以细分为:

(1)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

作用:

能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

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作用: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3)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作用:

逻辑性强,有层次感。

(4)旁问:

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

作用:

能制造轻松的气氛。

2.特殊的提问方法:

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1)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

作用:

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2)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

作用:

能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3)对比:

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作用:

对比鲜明,便于访谈对象回答,也便于读者了解提问意图。

3.要注意的问题:

(1)一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含两个以上的问题。

(3)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语气。

(4)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

(5)要善于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分析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夺冠后搂过脑瘫的哥哥

——索契冬奥会上演最感人的一幕

在昨天的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赛场上,上演了开赛迄今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来自加拿大的阿莱克斯·比洛多在成功卫冕了自由式滑雪金牌后,第一时间将站在场边的哥哥弗里德里克一把抱过,将自己的金牌戴在他的脖子上,和他一起分享。

弗里德里克在很小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脑瘫,医生说他12岁后就无法行走了,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

助,如今已经27岁的弗里德里克依旧站在了索契冬奥会的赛场边,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弟弟加油。

“过去的四年中,他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想要偷懒的时候鼓励我,过去的四年中他从未离开过。

在他的眼中我能看到骄傲和自豪,这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我要他明白,我的梦想其实也是他的梦想。

”在采访时,比洛多坦言哥哥才是每天激励他不断进步的终极动力。

比洛多成了冬奥会历史上首位在该项目实现卫冕的运动员,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比洛多和哥哥兄弟情深的场面就曾上演过一次。

接下来,不过26岁的加拿大小伙已经做好了退役后的准备,他希望能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自己的会计工作中,并且用更多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哥哥和女朋友。

1.在这段文字中,记者用较多的文字再现了冬奥会赛场外的场景,为什么这样写?

考点二、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

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

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辨。

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

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

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

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

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

(节选自《南澳:

“风眼”里经受冲击》)

2.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的真实性的?

考点三、赏析新闻开头的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3年4月1日,下午三时许,台北红馆。

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开心地笑着。

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纪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少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

“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的280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把历史搬回家”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国上校的20多张照片。

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这群人中有章东磐、晏欢、邓延康和牛子等,为拍摄《寻找少校》,牛子于2006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

2010年他们一行又历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中、缅、印战区照片23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

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1941到1945中、缅、印战场的状况。

2013年3月29日,“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在台北拉开序幕。

开幕酒会座无虚席。

章东磐告诉记者:

“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当年任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的郝柏村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是不应该的。

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

他说,希望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

何亚非说,自己很渴望多与台湾同胞说说话,完成期待已久的文化之旅。

何亚非认为,这样的一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他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

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节选自《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3.这篇新闻开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有何用意?

考点四、分析新闻结尾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节选自《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4.文章结尾描写了集中营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五、体会标题的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天牵舟

——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目击“神七”返回

千里之外、云天之上,一艘小小的飞船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

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

9月28日下午,记者和航天科技人员一起,屏息凝神、严阵以待,静静守候巡天英雄从九天归来。

中央大屏幕上,一条条平滑的红色曲线标示着飞船在太空运行的轨迹;操作台前,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密切注视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测控数据……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

”16时48分,绕地飞行45圈的“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大西洋上“远望”三号的测控弧段。

这是“神七”绕地飞行的最后一圈。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内的图像,清晰地出现在大屏幕的左侧:

3名航天员正从容地做着最后准备。

“‘神舟’七号,准备返回。

”第一次调姿指令穿越太空飞向“神舟”七号飞船。

那一刻,飞控大厅屏住了呼吸,辽阔天宇屏住了呼吸……

回家的时候到了!

右侧大屏幕的三维动画显示:

飞船尾部朝向飞行方向,制动点火姿态准确建立!

这是飞船返回地球最关键的一步!

此时,大厅里已有人在轻轻鼓掌。

“飞船姿态正常!

”数百台终端显示屏上,各种图形、表格、曲线的三维视景告诉人们:

航天员和飞船各项指数正常,飞行轨迹与预定轨道严丝合缝!

中央大屏幕上,一个黄色的小亮点正在划过非洲大陆、划过印度洋,直奔祖国上空而来。

……

(节选自《解放军报》)

5.文章标题有什么特色?

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六、赏析新闻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抗冰抢险一线,抢险指挥部里的年味早已被战斗的硝烟驱散。

自抗冰救灾保供电的仗打响以来,指挥部的同志已经连续半个月鏖战在此。

这里,每天有几十个故障点的抢修任务要部署要落实,各条“战线”的故障抢修进展要统筹要协调。

在抗冰抢险一线,随处都能看见一队队抢险队员迎冰而上的感人身影。

抢险队员们在深山中趟着深雪,在没膝的泥浆中艰难地前进。

即使身上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冰衣,即使手脚已经完全麻木,他们仍夜以继日地前进,白天巡线、除冰,尽快查出故障点,防止没有受损的线路再因冰冻遭受损害。

夜晚他们在点点灯火下统计抢险所需物资,与时间争分夺秒。

在抗冰抢险一线,轻伤不下火线成为大家的共识,输电所王斌因病流血不止,但是怎么也劝不下一线。

他说:

“我是队长,如果这时我下了会寒了弟兄们的心。

”东山供电所杨永坤在抢险路上不慎摔伤,严重挫伤软组织,但才把他送回家,他又自己跑回所里请战。

他说: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年轻,没事。

”还有挂伤、碰伤、拉肚子、感冒、发烧的,这一群默默奉献的勇士,他们的伤,我们甚至都不了解。

他们不向组织请假,一直坚守在抗冰的第一线。

在抗冰抢险一线。

变电站里充满了严肃的气氛,修试所变电检修人员和变电站值班人员一起维护着变电站各设备的运行。

冰凌灾害的近半个月,变电站人员共完成976次操作,无一差错。

修试所共处理缺陷9个,行程近千公里。

(节选自《鏖战最前线》)

6.点面结合是通讯常用的表现手法,试举例简析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考点七、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辛阳何勇白天亮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沈阳。

天色阴沉,寒风凛冽。

在外奔波17天。

罗阳回家了。

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

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

下,没有做任何整理。

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

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

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

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

“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

”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

褚晓文回忆说:

“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至21日 晴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

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

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

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每天晚上6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

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到12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15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的未来”。

11月23

日、24日 晴 海试日

轰鸣。

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

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

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

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15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

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兴奋。

激动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 “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

”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月25日 阴霾 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

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

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

“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

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你认为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

【押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

但是在城

市中心,人们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

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

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

一切都很平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

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

在教堂中心,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

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

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

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

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水涨到顶点。

他们的家得以幸免。

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

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

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

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

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

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

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上。

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

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

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来往往。

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

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的丈夫只是点头。

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

水有多高了?

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吗?

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

谁知道呢?

她说。

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

几乎没有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

现在没有这个必要。

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

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

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

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的痛苦。

他们暂时逃脱

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

仍有两个世界存在着。

湿和干,高地和低地。

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

两种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