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448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docx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集锦新京评论8

2016高考作文备考新作文素材:

“新京评论”2016年1月号第9辑

1.公立医院儿科为何不断萎缩?

2.救助毕节留守儿童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3.反腐没有“纸牌屋”,也无需“敏感化”

4.证监会去年罚款为何会“超前十年总和”?

5.亚投行开业:

小步快跑,终有大成

6.反思迈出股市监管补漏重要一步

7.“张士超”中了“主要看气质”年代魔咒

8.法院扣押摩托何以成法官弟弟座驾

9.“太子妃”能否成为下一个姚晨?

10.一周语文

11.多一首歌的时间关喆还远远不够

12.解决医疗纠纷,别让公文压倒真相

13.“沙霸”为何屡曝不绝

14.郑州“强拆医院”追责岂可高举轻放

15.微言大义

16.“彻夜排队购票成历史”不值得过分标榜

17.“被出院”

1.公立医院儿科为何不断萎缩?

2016-01-15来源:

新京报

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反映了当下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疗服务政府定价与市场的脱节。

 

  据报道,《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也就是说每2300名儿童患者才配备1位儿科医生。

从全国来看,河南最为严重,平均每5000名儿童才有一个医生,直接导致河南很多医院儿科人满为患。

  医界前辈流传着一句话,金眼银牙铜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

眼科牙科医生整天白大褂着身,体面干净,妇产科大夫却累得死去活来。

他们的收入也没有和辛苦成正比。

据说后面还有一句“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话深入人心,后来真的很少人当小儿科医生了。

  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医学高校的儿科专业取消或并入其他专业,十余年间儿科医生数量只增加了五千多人。

目前我国共有执业医生261.6万,仅有3.9%是儿科医生。

比照欧美医患比例,我国的儿科医生缺口至少有20万。

医生持续流失,医院的儿科就不断萎缩,很多综合性医院选择关闭儿科急诊。

要不是国家规定三甲医院必须设儿科,据说很多大型医院巴不得撤销儿科。

  说到底,无非是医生工作量大,收入却低,难以抚平情绪。

多数儿科门诊都是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病情简单,用药讲究控制,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非常不利,是医院最不产生效益的部门。

医生无法通过卖药获得收入,为何不提高挂号和诊疗费呢?

政策不允许。

这些收费长期以来都受到管制。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的挂号费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医生只好靠“刷量”提高收入。

  好消息是,近几年政策陆续放开民营医院的价格管制。

去年北京新开了一家民营儿童医院,刚开业时门诊费向公立医院看齐,从5元到14元不等。

实行不到一年时间,医生怨言颇多。

年底时这家医院将门诊费用上调到50元、100元,医生工作状态也很快得到稳定。

目前公立医院的诊疗费显然还没有与市场定价匹配,儿科医生收入与工作量倒挂还很普遍。

长此下去,将有大量儿科医生进入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不只吸收公立医院的医生,本身也在创造供给,缓解市场需求。

  事实上,近年来,提高诊疗费也成为医疗改革的方向,一些地方也都提高了诊疗费的价格,以改变过去以药养医的局面。

而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反映了当下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疗服务政府定价与市场的脱节。

  目前,儿科医生的窘境多存在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那里会好过得多。

“金眼银牙”放在消费者那里也是成立的,这两类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最好。

原因无它,眼科和牙科医疗基本实现市场化。

医生准入门槛低,开设独立诊所比较容易,价格也不受管制。

市场上眼科和牙科供应充足,服务水平也高,到拥挤的全科医院里排队挂号,看这两类疾病的人正越来越少。

整容美容直接发展成了一项庞大的产业。

就此而言,鼓励民营儿科医院发展,可以解决社会儿科医疗服务短缺的问题。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医保体系也应该在定价机制上尽快与市场接轨,在定价机制上更加具有灵活性。

其实,只要医保覆盖面能够足够到位,提高诊疗费等医疗服务的价格,并不会给民众带来太多的负担。

  □箐城子(《罗辑思维》主编)

2.救助毕节留守儿童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2016-01-1502:

30:

37来源:

新京报

无论如何,近两亿的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一些疑惑必须解答。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钱没有贪污浪费,或者挪作他用,但是,也应该让公众看到其来龙去脉。

  网友周筱赟的一纸诉状,让冷寂多时的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再度回归人们视野。

毕节4名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是2015年的年度大事——如果和3年前毕节5名留守儿童死于垃圾箱内的新闻联系起来,更凸显事件的严重性。

如果再考虑到,垃圾箱死亡事件之后,当地政府承诺每年拿出6000万元用于关爱留守儿童,但2015年却被媒体曝光至少6起儿童受伤及遭性侵事件,则周筱赟追问当地政府的行为,显然代表了相当多民众的困惑:

守夜人去了哪里?

我们需要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交代。

  要求毕节政府公开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近三年的相关信息,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是追问的起点。

只有有了具体资金走向的数据,才能谈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相关数据是否真实,以及实地评估具体绩效。

但毕节政府对此的回答只是:

近两亿元的资金,有若干千万用于发放救助金、物资等,若干千万用于改善学习环境,若干千万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追问的凌厉攻势,立刻就被化解于无形。

从道理上讲,这些笼统的数字,即便完全出于编造,你也丝毫没有反驳的实力。

事实颇令人悲伤,不要说外部的监督,从政府的答复可知,3年过去了,就连属于审计范围的专项资金都还没有进行内部财务审计报告——美其名曰“都要陆续进行审计”。

  从毕节方面小心谨慎的答复看,他们颇重视相关的信息公开申请,还邀请相关人员与当地法制办联系以进行实地了解。

事实果然如此,对答复不满意的周筱赟走了行政复议程序,然后将地方政府都告上了法庭。

接下来,当地官方必须要在法庭上论证,“若干千万用于发放救助金”这样的笼统表述,是否符合信息公开的精神。

  这里实际昭示了几个促使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敢于较真的公民个人,公正的司法审判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

设想一下,毕节的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或许真的没有声明中所说的投入那么多,而是被挪用;或许的确是投入了这么多钱,但是中间有跑漏贪腐;又或许钱全部用在了留守儿童上,只是的确低效……无论如何,这些疑惑必须解答。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钱没有贪污浪费,或者挪作他用,但是,也应该让公众看到其来龙去脉。

当大家要求地方政府把近两亿元的巨款走向明细公之于众,每个人在帮助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过程中,也都是不可或缺而又显在的建设性力量。

  □韩福东(专栏作家)

3.反腐没有“纸牌屋”,也无需“敏感化”

2016-01-16来源:

新京报

很多以往只能用“你懂的”来隐晦表达的敏感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公开透明的一面,这在反腐眼球效应边际递减的情势下,也是种积极的增量。

  ■社论

  昨日,中纪委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发布会亮点频现,回应了多个热点敏感内容,其中,既有“令完成和魏宏去哪儿了”这样的个案追问,也有关涉到对中国当下反腐呈压倒性态势的总体评价;既有关于如何才是“妄议中央”的完整表述,也有对接下来反腐是否持续以往“无禁区、无上限”的正面回应。

  中纪委2016年第一场发布会,来得比以往更猛一些。

诸多在以往看来算得上敏感的问题,中纪委官员不回避、不绕圈子,轻松接下,直面问题,正面回答,体现出极大的公开透明与交流互动的诚意。

即便是散场后,亦不拒绝记者的围追堵截,配合采访。

这令公众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对今后反腐工作抱以更高期待。

  这样的“知无不言”,才该是信息发布的常态。

以四川省省长魏宏的事为例,一段时间以来,坊间多从其缺席省里重要会议等蛛丝马迹,猜测其行止,但权威信息缺乏又让这种猜测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若听任传言纷纷扬扬,必然影响公众对反腐的理解。

此番发布会直面追问,一句“反省思过”,颇有水落石出之效。

  而此前新纪律处分条例里“妄议中央”的规定,也因其高度敏感,尽管舆论场有些讨论,却鲜有正面触及。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监察部副部长肖培现场翻开条例完整解读,并重申了“闻过则喜”原则,缓解了此前社会上的担心,值得称道。

其他还有对“结构性腐败”的辩诬,反腐对经济有何影响等等,均一一剖白、绝无躲闪。

  诚如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所言,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在破除神秘化、秉持开放态度方面,坚持不懈,多有作为。

无论是及时通报“秒杀”贪官,还是坚持公开点名曝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其中,既与中纪委积极作为、良性互动有关,也与中央强力反腐得到民众支持从而形成的社会共识分不开。

  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反腐,收获的不仅仅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显现,还有诸多公共话题的开放与包容,很多以往只能用“你懂的”来隐晦表达的敏感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公开透明的一面,可以不躲不闪地正面回应。

这在反腐眼球边际递减的情势下,也是种积极的增量。

  其实,很多时候,部分公共议题“敏感化”“神秘化”,并非问题本身有多么“碰不得”,更多是出于一种惯常思维,似乎为这个那个“讳”,遮挡一下就可以避免刺激公众情绪。

凡此种种,在公开透明、交流对话已成大势的当下,很多已不合时宜。

如果大家都心知肚明,且私下多有议论,与其划线设禁区,还不如坦然脱敏,以开明开放姿态直面问题。

  说到底,所谓敏感问题都是一种人为设限。

既然“90.7%的群众对遏制腐败现象表示有信心”,在相关信息的披露上也应有更多信心。

何况,随着制度反腐、依法反腐的逐渐深入,反腐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而要保持已经取得的成效,根本还在于社会公众监督公权的高参与度。

  反腐没有“纸牌屋”,而是与每一个公民相关的公共事务。

中纪委在发布会上的答疑不避敏感话题,传递出在执纪反腐上的自信。

而可以想见,在这种扩大公众参与,减少人为设置的禁区的执纪氛围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也能在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和参与中得以遏制。

4.证监会去年罚款为何会“超前十年总和”?

2016-01-16来源:

新京报

罚款是为了打击证券领域违规违法行为,打击则应是为了保护股民利益,故罚款也应指向对股民“获得感”的反哺。

  ■观察家

  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2015年度稽查执法情况通报:

去年全年,证监会系统对767个机构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同比增长超过100%,涉及罚没款金额54亿余元,超过此前十年罚没款额总和的1.5倍。

罚没额数据甫一公开,引发广泛关注和解读。

  稽查执法是依法治市直观的保障。

而过去一年,股市大起大落,证监会在这方面的动作也是迭出,其中就包括频繁向违规违法的法人或自然人开出罚单。

据媒体此前报道,光是去年9月,证监会开出的罚单总额就已近24亿元,为2014年全年罚没规模的近5倍。

  罚单密集开出,个中不乏巨额处罚,反映了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趋严的态势,而这态势是可预期的。

2013年10月1日开始,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正式启动行使行政处罚权。

证监会处罚权下放后,案件处理数量大增。

  执法数量的增加,还与去年连续数轮密集的“证监法网”行动密切相关,该行动在组织部署、反应机制等方面,较之以往查案均有所升级。

而在去年股灾前后,监管层还开展清理整顿场外配资活动、禁止大股东违规减持等措施,这促成了证监会处罚量的增加,而罚款本身也是对市场变化带来新问题的体察反思的体现。

  毋庸置疑,证监会系统去年罚款“超此前十年总和1.5倍”,体现出比以往更敢办案、更肯办案的进取精神,是好事。

随着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推进,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查向事中监督、事后执法上转移是个必然趋势。

证监会现在逐步加大执法力度,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监管角色的历史性转变,向更为现代化的市场中立监管者迈进。

  罚款目的是为了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打击后者应是为了保护股民利益。

因而,罚款也应指向对股民“获得感”的反哺。

这就需要执法常态化,防止运动式倾向。

虽然普通投资者多爱牛憎熊,但我国市场总体成熟度和法治化在提高,证监会应当有定力,不要把执法强弱和市场形势结合太紧,而应秉持法律准绳。

  另外,还要把执法力度和投资者的实惠结合起来。

按照《证券法》234条规定,54亿元的罚没款进的是国库,而不是投资者的腰包。

但在不成熟的股市环境下,罚款会跟着违规行为增多,受损的却总是投资者,他们未必能从违规者被罚中得到补偿。

正因如此,有人建议《证券法》明确“收缴的罚款和没收的违法所得,上缴投资者保护基金”,并让投资者保护基金承担起垫付、赔偿投资者损失之责。

  这值得考虑。

在“先行政处罚,再民事诉讼”的现行制度框架下,这确实可能导致违法者无力赔偿受害投资者。

如果学习美国,将行政罚没款归入专设的公平基金,由该基金负责救济因他人违法行为而财务受损的投资者;并适度调剂余缺,在一些公司被曝光后陷入困境,无力赔偿时也能令受到证券欺诈之苦的投资者获得赔偿,那证监会就成了为投资者服务和筹钱的维权先锋。

到那时,罚没数据公布,也会收获更多的认同。

  □缪因知(法律学者)

5.亚投行开业:

小步快跑,终有大成

2016-01-17来源:

新京报

亚投行从倡议到成立再到运营,正在为中国理念与国际规则的不断磨合提供新契机。

  ■社论

  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开业,从纸面走向行动,在全世界的瞩目中揭开了新篇章。

该机构从倡议到成立再到运营,正在为中国理念与国际规则的不断磨合提供新契机。

  首先,亚投行是尊重多元治理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助推中国对外传递互利共赢理念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新平台。

在亚投行筹建过程中,中国不仅未坚持否决权,而且除按期缴纳股本金之外,还向该机构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

这种向国际多边合作框架附赠“礼品”的方式,不论意识形态异同,不附加政治条件,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理念,区别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既有原则,但互补性强于竞争性。

  其次,中国引领亚投行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弥补既有国际多边开发机构的功能缺位。

交通、能源和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报率较低、风险性高而长期不被开发性金融机构看好。

但是,这又是让这些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受益的基本条件。

亚洲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世界银行、亚开行等既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亚投行的出现,将带动新老机构间多样化的合作和良性竞争,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此类机构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

  再次,把亚投行的运营与亚太互联互通的大局结合起来,有利于在亚洲地区累积更多可以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未来,亚投行将在坚持专业、高效、廉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发展领域新趋势和发展中成员国多样化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融资工具,帮助成员国开发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这些国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信心和热情,而且有利于这些国家以建设性的方式把外部规则内化为内部发展动力,达到内外双赢。

  目前,西方主要经济体内仍有不少对亚投行的质疑之声,有的担心该机构是否会在运营中遵照“国际规则”,有的担心中国会借机与美国争夺全球经济领导权,还有的则担心它会抢走西方主导的现有多边金融机构的生意。

更有甚者,还有人从“政治经济”角度考虑,担心中国通过亚投行的运营投射软实力、输出国内过剩资本和产能、谋求在亚洲的排他性地缘政治优势。

据此,美日等国家未加入亚投行。

在此意义上讲,未来亚投行的运营和发展,不仅要谋求实实在在的建设和开发经济收益,也要实现秉持其多边发展体系的更多价值。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亚投行面临的投资环境仍很严峻。

当前,无论是政治层面“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间的冲突,还是安全层面大国和强国间的传统地缘政治争夺及恐怖主义的新威胁,都为亚投行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从这一角度看,亚投行的出现既是时代所需,又需不断披荆斩棘。

可喜的是,从亚投行运营架构的搭建、决策程序的设计和成员资格的核定来看,科学理性、稳中求进、小步快走已经成长为该机构的“亚文化”。

至于未来效果,无妨拭目以待。

6.反思迈出股市监管补漏重要一步

2016-01-17来源:

新京报

资本市场监管补缺,需要从反思开始。

而今有关方面的务实反思,也是迈出了补漏的重要一步。

  ■观察家

  1月16日,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针对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的罕见的异常波动,证监会主席肖钢对此总结反思,承认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提出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与监管、创新与规范、借鉴国际经验与立足国情四大关系。

  这些反思,不乏务实性。

而依我看,肖钢提到的发展资本市场要“遏制过度投机,决不能‘脱实向虚’,更不能‘自娱自乐’”,尤其是切中要害之论。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若股票价格与实体企业价值严重背离,过度投机形成的泡沫必然会带来恶果,这在2015年A股市场已得到生动诠释和证明。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尽管整个市场估值水平大幅回归,但“脱实向虚”现象并未根除,大盘蓝筹股价逐渐接近甚至低于内在价值,但市场炒新炒小投机之风依在。

  要防止资本市场“脱实向虚”,关键就在强化稽查执法之际也增强监管针对性。

像去年神创板有些个股股价短期暴涨至500多元,但有的每股盈利只有几分钱,其背后被广泛认为有公募基金抱团操纵,但时至今日,查处这方面市场操纵的消息还没有。

  去年10月份股市反弹以来,一些妖股、庄股再度揭竿而起,在高送转、重组借壳等题材消息掩护下,短期之内股价暴拉数十个涨停,也被认为跟大规模操纵行为没得到及时清算有关,这同样逃脱不了暴涨后必暴跌的规律。

这需要增强违法违规线索收集能力,交易所在其中负有重要责任,比如对高送转炒作风险,交易所要做的,不仅是提醒股民个别上市公司可能是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配合大股东出售股票等推出“高送转”方案,更应从中仔细寻找是否存在涉嫌操纵的蛛丝马迹。

  要防止资本市场“脱实向虚”,还需完善交易制度和提升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制度。

目前大资金在一些小投资标的上面,操纵力极强,净资产几元股价炒到几百不在话下,在这方面,肖钢提到了要严格程序化交易管理等,实质上,股价顶价板制度眼下也可考虑。

而解决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也是当下亟须疏解的难题。

这不能止于逐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现金分红的标准,更需系统性健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

  说到底,要切断资本市场“脱实向虚”和股市异常波动的关联,需强化监管针对性,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使上市公司将更多红利给投资者分享,以形成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循环。

肖钢说:

“资本市场变化快,系统内广大干部压力很大”,当下要将此压力转化为促使制度向善的努力,而这也要以反思为前提。

本质上,股市监管补缺,就得从反思开始。

而今证监会方面务实的反思,也算是迈出了补漏的重要一步。

  □熊锦秋(股市评论人)

7.“张士超”中了“主要看气质”年代魔咒

2016-01-1702:

30:

09来源:

新京报

  ■来论

  一双滑板鞋火了庞麦郎,一把钥匙则火了张士超。

这两天一首《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席卷很多人的朋友圈,它也被网友称作“2016魔性神曲”。

  魔性在哪?

男女8声部高亢合唱+由叙述而抒情的递进演绎+化用昆汀元素和周杰伦《牛仔很忙》中副歌旋律等,多重严肃形式层叠,铺陈了这首歌的恢弘气势。

而其搭配的词是……呃,一个找不到钥匙进不了家门的怨念故事。

其歌词梗概其实就是贾君鹏体的变更:

张士超,你室友喊你回家送钥匙。

  据说歌曲主人公张士超特烦恼。

他种下的只是不给室友拿钥匙的“因”,收获的却是遭群嘲的“果”:

他“躺枪”在了闵行、可爱的华师大姑娘等桥段里,成了“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不过他是为艺术“献身”:

要不是那专业大合唱下糅合了这么一个由他出演的日常生活故事,制造出“一本正经地不正常”的庄谐戏剧性反差,这首歌还能火吗?

  邪乎的词曲搭配和接地气的故事,造就了这首歌独特的气质。

而这种气质,又跟这个年代“主要看气质”的消费诉求挺搭。

就像“主要看气质”的走红一样,其要害就在无厘头上,完全无理可讲,又能给自拍党晒剪刀手提供由头。

而浸入网络的惯于解构严肃的后现代风潮,又最吃这一套:

要恶搞,且是大众能参与恶搞的那种……这首“张士超”无疑符合这点:

张士超这个名字的高真实(或拟真)度,本就给人极强的代入感,大家改动几句词,就能把自个和室友、同学间的琐事,塞进这个神曲设置的剧情框架中。

  正因这种贴近感,“张士超”也被认为带有一种“扎根于群众的朋克精神”。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提出一个理论叫“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意指人的大脑中有部分信息记忆被相关线索提取,轻微的感官刺激都可以提取这些信息,导致它成为一种不自主或者说是一种无法控制的人体现象。

而“张士超”扎根群众的特征,也会让人在脑中无意识地循环播放。

  说到底,“张士超”中了“主要看气质”年代的魔咒,而这种魔咒,恰是我们用拒绝端着、追捧“拽酷萌”的网络消费口味编织而成的。

  □仲鸣(媒体人)

8.法院扣押摩托何以成法官弟弟座驾

2016-01-1702:

30:

10来源:

新京报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城固县一辆涉杀人案的摩托车,在被法院“没收”3年后,竟然流入社会——有人驾驶这辆摩托车肇事逃逸,这引起强烈关注。

而据记者调查发现,驾驶该摩托的逃逸者,正是3年前那起杀人案办案法官李潜泽的弟弟。

  汉中中院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法院对涉案赃款赃物的管理,实行一案一账、一物一卡,在裁判生效后10日内,会将赃物移送专门部门保管,并指定专人负责刑事涉案赃物接收、登记、保管等工作,并定期检查赃物,确保账物相符。

而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有关机关应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应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涉案摩托车按理也应上缴国库,可在涉事法院如此“严格管理”下,其为何成了该案主审法官弟弟的座驾,并成为又一桩肇事案件的工具?

该法官是否涉嫌私自违法处理涉案物?

有律师表示,根据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私自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

那该事件中又有无贪污挪用现象?

显然需要查实。

  司法人员更应守法。

可近年来,涉案扣押物被法官私自使用的乱象时有曝光,如江西有法院将扣押的汽车供法官使用。

针对这类乱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

根据中办、国办去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办案部门、保管部门截留、坐支、私分或擅自处理涉案财物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滥用职权等依法追究责任;办案人员、保管人员调换、侵吞、窃取、挪用涉案财物的,按贪污罪等依法追究责任。

希望该事件的溯责结果,经得起法理拷问。

  □朱忠保(教师)

9.“太子妃”能否成为下一个姚晨?

2016-01-1802:

30:

11来源:

新京报

  【脑洞大开】

  《太子妃升职记》《武林外传》这两部许多方面神似的剧,都红出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女主演,“太子妃”让人想起“郭芙蓉”,兼具洒脱风流与可爱妩媚,又会发脾气又会冒傻气。

  无论有多少人因为结局想寄刀片,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算是红成了妖孽。

看这部剧所获得的兴奋与新鲜感,就好像十年前元旦突然撞见《武林外传》。

都是非主流小成本的剧,披着古装的壳吐现代的槽,一群没有包袱的新人演得脑洞大开超欢脱。

这两部许多方面神似的剧,都红出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女主演:

“太子妃”让人想起“郭芙蓉”,兼具洒脱风流与可爱妩媚,又会发脾气又会冒傻气。

  这一类眉眼间有英气、举止间攻气十足的女演员本来就不多,能同时逗人笑奉献表情包的更少。

演“太子妃”张芃芃的张天爱,与当年姚晨演“郭芙蓉”时的年纪差相仿佛,正是选择面最广的主角年龄段。

导演侣皓吉吉选她时形容:

“女主角要特别放得开,她要有多面性,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