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424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1、选修1)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商纣王,名辛。

历史记载:

帝乙死,欲立长子启。

众臣反对,认为启与辛虽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

遂少子辛为帝。

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记载:

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商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

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最终立少子辛为帝,是为商纣王。

故A项不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汉祖......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即可选出B项;A、D两项应为秦始皇,与题目中的信息“汉祖”不符;C项不能体现“周制”,故排除。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这两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唐代制度”“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可知“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科举制,“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指三省六部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时代唐代不符,故排除。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

宋代政权建立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职权的措施,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职权划分上:

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诸监等职官系统和名称宋代都有,故A项正确。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研究·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6.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中“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都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才能让他们权力增大,所以说明皇权加强而不是衰弱,故B项正确,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故C项排除;虽然“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但并不是说明权力就失控,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集权统治始终保证皇权至上,明朝内阁权力高于皇权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明朝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非决策机构,决策权最终归皇帝所有,内阁只为其提供建议,故B项错误。

明朝皇权继续加强,明太祖废除丞相,仅设立内阁作为顾问机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题中说明内阁可拒绝草拟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修改其认为意见正确的票拟,体现出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8.某历史学家认为:

“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据此判断,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说明是完全反对西方文明的义和团运动,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9.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二十七日戊子记:

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的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从“圆明园为夷人劫掠”一句,排除A项,作者肯定了外国人的侵略行为。

从“奸民乘之”分析出作者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故B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作者亲身经历了火烧圆明园,因此,材料不是一手材料,排除C项。

圆明园被抢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其写作未必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排除D项。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0.“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

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可知该条约签订后,国内掀起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即《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之机,故本题应选C项。

11.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

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9:

00~10:

00

朝鲜与东学党政变

10:

10~11:

00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

10~12:

00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C.西方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答案】B

【解析】朝鲜东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的直接原因,北洋海军的悲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海战,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ACD项并不是三者的共性,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朝鲜与东学党起义、北洋海军的悲歌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共性。

12.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表明

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巨大B.辛亥革命没打击封建势力

C.辛亥革命后旧官僚投机革命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等意在强调旧官僚仍在投机革命做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甚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也在一定程度上没打击了封建势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A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14.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D.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故选A。

1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中国近代外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

在近代中国没有成为世界强国,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自强。

故C项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1943年l月,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虽然有其局限性,其法理作用与实际效果也并非完全一致,但是无论如何,中美中英新约的签订毕竟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种历史的进步,应予以基本肯定。

16.“在红军的主力……红一方面军,1934年4月时,农民出身的占到了68%,来自苏区的则占到了77%。

据统计,整个苏区时期仅赣南参加红军者,便达到了三十万人。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

A.反“围剿”斗争的胜利B.根据地建设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D.土地革命不断深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翻身农民踊跃参加红军,支援革命战争。

故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7.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毛泽东旨在说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政府抗战作用的认识。

由材料关键信息“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等,材料主旨,即“肯定国民政府的作用”。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

A项“始终密切合作”,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作用

【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要把握住两个战场与两条抗战路线的相互配合。

具体,即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以及全民抗战路线;国民党政府的正面战场与片面抗战路线。

其次,要把中国的抗日战争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里面,要肯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

再次,关于国民政府的抗战,要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受传统革命史观的影响,要做到正确认识和评价。

18.有官员在论及我国的基层民主时说:

“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

”这表明完善基层民主

A.即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B.是健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需要

C.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群众行使民主权利需要完善基层民主,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基层民主并不是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循序渐进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9.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

“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中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已学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A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B表述有误,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坚持中共的执政党地位;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故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斯科特·戈登曾提醒人们,“当一个人谈到雅典政治制度时,其所指的雅典实际上是一个边界至多不超出阿提卡城邦范围的一个城邦国家”。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小国寡民是雅典城邦政治的决定因素

B.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只适用于古代城邦

C.城邦特征影响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D.雅典城邦超不出阿提卡城邦范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指出:

当一个人谈到雅典政治制度时,其所指的雅典实际上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城邦国家。

这说明城邦特征影响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C项正确;小国寡民并非雅典城邦政治的决定因素,A项不对;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1.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对失职人员的依法惩处都是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的制度设计,故选择A项。

材料中主要讲的是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对专制的作用而不是公民大会的具体职权,故排除B项。

题目中仅强调两个会议制度的作用,并没有提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故排除C。

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材料主要讲的是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对专制的作用,并没有说明权力机关是如何产生的,故排除D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失职者皆受惩处,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体制对预防行政专制制度性设计。

2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提出申请,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C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故A项排除;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B项排除;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故根据自然法则,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故排除D项。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但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其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作用

24.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

“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这只能说明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雅典以民主政治而闻名于世,而古罗马以重视法律的传统而闻名于世。

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2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意在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算一个人的,是对黑人存在歧视的,是违背天赋人权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主权在民原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各州平等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26.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

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

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可知,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B项正确;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美洲,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率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排除CD。

所以选B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

27.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上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D.德意志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参议院议员的确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首相由多数党首领产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总统由选举团选举产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德意志帝国的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历史性的转折:

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

“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

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答案】D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说明地方革命非常顺利,说明此时的沙皇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为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7年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排除A;北约组织为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排除C;针对美国支持下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采取的对抗的措施是支持成立民主德国,排除D;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因此选B。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名师点睛】美国的“冷战”政策:

(1)含义:

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为隐蔽的.更为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各有特色。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0.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