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287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docx

案例2套期保值案例

大陆公司铜套期保值实际案例

--为国内某电缆企业设计的套期保值方案

一、对下一阶段铜价格走势的分析

自2004年年初以来,铜价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幅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最高上涨到3057美元,对应于国内期货市场铜价,一度上升到30000元/吨的价格。

国内外铜价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达到30%以上,主要是受到自进入200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金属铜供应严重紧张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的因素所致,对于后市铜价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短期内由于铜价上涨速率过快,将会继续呈现技术性调整的走势,但中线(3-6个月内)将去挑战历史高位3085美元一带,对应于国内铜价,后市有望再次上涨到30000元/吨的价格上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o全球经济在2004年度将持续稳健增长

从全球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情况看,2003年美国第四季GDP年率初值为成长4.1%,高于市场预期,美国总统布什在今明两年预算案中预测2004年实质GDP增长4.4%。

欧盟去年12月工业生产较上月成长0.2%,较上一度年同期成长2.3%,欧元区去年12月工业订单较上月增长5.7%,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13.4%。

日本03年第四季GDP以年率计成长7.0%,第四季GDP季率为连续第四季增长,为13年来成长幅度最大,预计其04年经济增长将步入良性循环。

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多数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金属消费的实质性启动,对铜价的支持力量强大,铜市现货贸易商在伦敦铜市积极买进成为支持铜价继续大幅上涨的重要动力。

从中国国内看,200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

04年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44.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9.1%,为近年来最快增速。

1月全国工业品价格继续较大幅度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测,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3.2%左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将上涨4.8%。

中国今年全年铜消费量将增长到320万吨,在国内铜产量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对国际铜资源需求持续提高,今年1月份进口铜精矿同比增长15%,进口精炼铜(阳极铜及铜合金)同比增长19%。

国内对进口铜的大量需求及国内铜高峰时期的到来将使得国内铜市出现主动性上涨。

    

o2004年铜市的供应缺口继续扩大

近几年全球精炼铜的产量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2003年全球产量为1535万吨,在需求的刺激下,预计2004年其产量会增加7.1%左右,达到1650万吨。

而与供给相比,需求在影响铜价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需求大幅增加是这次大牛市的主要原因。

2003年全球铜消费量为1570万吨,供需缺口为35.1万吨。

而据有关机构估计,200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可能达到创记录的1700万吨,供需缺口还将扩大。

此外,全球铜库存从去年以来一直减少,不断推动行情向上演化。

从LME库存来看,目前已经由2003年10月的60多万吨下降至25万吨以下。

其降幅之大、时间之短,极为罕见。

最近几周以来LME库存以平均每天下降4000吨的速度保持,按照此速度计算,全球库存持续下降的格局在今后3-6个月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库存的变化对铜价继续形成中期利多效应。

o美元年内还将进一步走弱

美元汇率的变动一直是影响铜价走势一个重要原因,近阶段铜价出现调整,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由于美元短期出现强劲反弹并延续上涨的走势,从美元指数看,前期已经突破88一线,直逼90点的强阻力区间。

而近期日本央行再度斥巨资干预日元走势,令日元汇价巨幅振荡,同时欧洲地区公布的经济数据并不理想,也令欧元、英镑均维持下跌趋势,致使美元短期延续上升趋势。

然而美国在经过去年下半年GDP快速增长之后,经济复苏短期可能会面临一个休整的过程,包括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并不乐观,其中市场寄予厚望的美国2月份非农业就业人数仅增加2.1万人,远远低于预期的12.5万,2月份的制造业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小幅回落到61.2和81.3,另外,美国1月贸易赤字意外扩大至430.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这使得美国高失业率以及高贸易逆差两大严重的国家经济问题再度激化,不仅令美元涨势前景堪忧,也令美联储近期提高美元利率的市场预期也就此搁浅。

由于2004年11月份美国即将总统大选,作为布什政府渴望连任的利器,美国下半年需要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复苏势头,这也需要美元未来继续走弱,不排除美元指数会回落至80附近,这对于所有基本金属而言,都将是价格走强的有力支撑。

预计国内铜价在技术上考验30日均线的支撑之后,期价有望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重拾升势。

    

二、套期保值操作方案设计

针对年内铜基本面情况进一步支持铜价走高,我们预计2004年2-3季度铜价将继续在25000元--30000元的上箱体区域内运行,因此,一旦铜价有机会调整到区间的下沿26500-27500元附近,对于铜下游企业来说,将面临一个较好的机会建立套期保值头寸,避免未来价格再次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根据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套期保值具体操作方案,供公司领导和管理层参考。

套期保值数量:

按照每个月现货市场采购300吨阴极铜的数量,对200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现货采购铜做套期保值,累计套期保值数量为300*6=1800吨

套期保值期限:

6个月(2004.4.1—2004.9.30)

套保资金规模:

按照27500元均价计算,期货市场共需占用保证金

28000*1800**8%=396(万元)

期货市场操作步骤:

方式一:

建立初始头寸并通过期货市场对冲完成套期保值

考虑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特点,一般近月合约往往随着现货月的临近,参与交易的资金日趋减少,大部分的投机头寸会选择平仓或是迁仓至远期合约,同时交易保证金也会随着合约月份的临近而出现提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为了便于现货采购时期货合约能够顺利平仓,并且占用的保证金最少,我们选择远月合约沪铜0410品种建立初始头寸,并且在六月底做一次合约的迁仓,以保证整个套期保值操作顺利完成。

∙3月底计划在27200-27700元区间内分批建仓,总共建立1800吨(360手)期铜多头头寸,建仓对象为沪铜0410合约。

∙6月底在期货市场对180手(900吨)0410合约平仓,同时对剩余180

手(900吨)合约做迁仓,迁至沪铜0503合约

(3)9月底在期货市场对0503合约180手多头头寸平仓。

现货市场步骤:

公司仍然按照原有的现货采购计划进行铜原材料购入,不发生任何变动。

日期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说明

2004.3

买入0410合约360手,价格数量:

26800元买入120手,27300元买入120手,27800元买入120手

建立初始头寸

2004.6

对180手套保多头头寸平仓,同时剩余180手多头寸适仓至0503合约

按正常计划采购900吨铜现货

现货市场采购同时对期货合约平仓

2004.9

对180手套期保值头寸做平仓

按计划采购900吨铜现货

完成剩余头寸的平仓,结束整个套期保值操作

套期保值成本估算:

保证金27300*1800*5%=245.7万元

保证金利息成本(按照5%的银行年贷款利率)

122.85万元/12*3*5%+122.85万元/12*6*5%=46068元

交易手续费360*2*80=57600元

迁仓成本(按照三个月合约间基差360元计算)

360*900+180*2*80=352800元

累计成本46068+57600+352800=456486元

摊薄到每吨铜价成本增加了456486/1800=254元/吨

方式二:

通过期货市场买入交割的方式完成套期保值

(1)具体操作步骤(以4月份期铜合约价格27000元/吨为基准价格,平均月基差120元/吨)

时间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3月下旬

买入期铜0404合约60手,价格27000元

买入期铜0405合约60手,价格27120元

买入期铜0406合约60手,价格27240元

买入期铜0407合约60手,价格27360元

买入期铜0408合约60手,价格27480元

买入期铜0409合约60手,价格27600元

4月16日

进行0404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5月16日

进行0405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6月16日

进行0406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7月16日

进行0407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8月16日

进行0408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9月16日

进行0409合约买入交割,交割数量60手(300吨)

(2)套期保值成本测算

保证金占用(60*5*27000+60*5*27120+60*5*27240+60*5*27360+60*5*27480

+60*5*27600)*5%=245.70万元

保证金使用利息成本(按5%的年贷款利率)

5%*[60*5*27000*1/12*5%+60*5*27120*2/12*5%+60*5*27240*3/12*5%+60*5*2

7360*4/12*5%+60*5*27480*5/12*5%+60*5*27600*6/12*5%]=35962.5元

期货市场交易手续费(以每手80元的标准计算)

60*80*6=28800元

期货市场交割手续费(以每吨6元的标准计算)

60*5*6*6=10800元

成本累计28800+10800+35962.5=75562.5元

月平均基差(120+240+360+480+600)/6=300元/吨

摊薄到每吨铜价格成本27000+300+75562.5/1800=27342元/吨

(3)说明

方式二是以27000元/吨的现货月价格为标准做6个月套期保值,并通过期货市场买入交割的方式来完成现货采购,全部交易成本摊薄到每吨铜价,实际购铜成本在每吨27342元水平。

交易所实际交割除过程当中,由于采取的是随机配对交割,对于该企业而言不一定能够采购到想要牌号的阴级铜,这一点希望公司管理层及采购部有所了解。

(4)期货市场铜交割流程

①铜实物交割必须在合约规定的交割期内完成。

交割期是指合约月份的16日至20日。

因最后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顺延的或交割期内遇法定假日的,均相应顺延交割期,保证有五个交割日。

该五个交割日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为最后交割日。

②交割程序:

第一交割日

1.买方申报意向。

买方在第一交割日内,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书。

内容包括品种、牌号、数量及指定交割仓库名等。

2.卖方交标准仓单。

卖方在第一交割日内将已付清仓储费用的有效标准仓单交交易所。

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标准仓单。

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据已有资源,按照“时间优先、数量取整、就近配对、统筹安排”的原则,向买方分配标准仓单。

不能用于下一期货合约交割的标准仓单,交易所按所占当月交割总量的比例向买方分摊。

第三交割日

1.买方交款、取单。

买方必须在第三交割日14:

00前到交易所交付货款并取得标准仓单。

2.卖方收款。

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

00前将货款付给卖方。

第四、五交割日

卖方交增值税专用发票。

③现货出库

铜标准仓单合法持有人提货时,指定交割仓库在对标准仓单审核无误后予以发货。

货主可自行到库提货或委托指定交割仓库代为发运,但委托指定交割仓库代为发运时货主应到库监发。

货主不到库监发,视为认可指定交割仓库发货无误。

指定交割仓库发货完毕后,应及时填制《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交割商品出库报告单》(一式二份,货主和指定交割仓库各执一份),同时将收到的相应标准仓单加盖货讫专用章,与仓库留底配对,妥善保管备查。

三、综合说明

(1)上述二种铜套期保值方案设计是基于铜价能够回调到26500-27500区域的前提下,在具体建仓当中采取在26500-27500区间内价格每下跌500元建仓三分之一的策略分批建仓。

在建仓过程当中如果价格并未到达最后的建仓下限,相反铜价在27000元上方出现盘整,以时间替代空间,一旦盘整时间超过5-10个交易日以上,这意味着铜价有望结束调整,重回涨势,出现这种情况时,对于未建仓的剩余头寸可以考虑建仓价格适当调整,即在27500元的价格附近完成全部套期值头寸建立,具体价格视情况而定。

(2)如果铜价并未调整到预定建仓的目标价格,即铜价最低调整幅度在27500-28500元/吨区间内,我们认为加上套期保值实际操作成本,可能会使公司真正锁定的采购成本在28000元/吨以上,这个价格总体处于铜价的高位区域,如果未来牛市行情提前结束,价格将会下跌到28000元以下,因此在此价格区间内我们不建议做套期保值,以免企业的采购成本偏高,影响最终的生产利润。

铜生产企业套期保值案例

一、牛市中电铜生产商的套期保值交易

铜价处于涨势之中,电铜生产商显然很少会担心产品的销售风险,对于拥有矿山的生产商来说,价格的上涨对企业非常有利,企业可以在确保利润的价格水平之上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

但对于原料(铜精矿)不足的冶炼厂来说,会更多地担心因原料价格上涨过快而削弱其产品获利能力。

我国企业进口铜精矿,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惯用的贸易方式。

(1)点价在这种贸易方式下,电铜生产商完全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合适的价格锁定其生产成本。

(2)平均价在这种贸易方式下,电铜生产商显然会在铜价上涨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原料价格风险,企业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对其现货市场上的贸易活动进行保值。

案例一:

某铜业公司1999年6月与国外某金属集团公司签订一份金属含量为3000吨的铜精矿供应合同,合同除载明各项理化指标外,特别约定TC/RC为48/4.8,计价月为1999年12月,合同清算价为计价月LME三月铜平均结算价。

该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担心连续、大规模的限产活动可能会引发铜价的大幅上涨,因此决定对这笔精矿贸易进行套期保值。

当时,LME三月铜期货合约价为1380美元/吨。

该公司在合同签订后,立即以1380美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买入3000吨期货合约(即公司所确定的铜精矿目标成本为1380-(48+4.8*22.5)=1224美元/吨),到计价月后,1810美元/吨清算价被确定的同时,(铜精矿价格=1810-(48+4.8*22.5)=1654美元/吨)该公司即在期货市场上以1880美元/吨的价格,卖出平仓3000吨期货合约。

铜精矿期货合约

目标成本价

1224美元/吨

买入开仓

1380美元/吨

实际支付价

1654美元/吨

卖出平仓

1880美元/吨

盈亏

亏损430美元/吨

盈亏

盈利500美元/吨

结果显示,该铜业公司通过该买入套期保值交易,不仅有效地规避了因价格上涨给其带来的风险损失,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电铜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作卖出套期保值,同样也可以作买入套期保值。

事实上,在牛市中,电铜生产企业的保值策略应该以买入保值为主。

需要提醒交易者注意的是:

本案例是将套期保值交易活动统一在同一个市场环境里(LME)。

如果由于国内的某些政策限制,我们不得不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完成上述保值交易时,一定要考虑汇率因素对保值活动的影响。

二、熊市中电铜生产商的保值交易

(1)对于自有矿山的企业来说,成本相对固定,铜价的下跌直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仍然必须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以减少损失;当出现极端的情况,铜价跌破企业的成本价乃至社会的平均成本价时,企业可以采取风险套期保值策略。

案例二:

在99年1季度后,国内铜价不仅跌破某铜业公司的最低成本线,而且国际铜价也跌破了人们公认的社会平均成本价(1480美元/吨),在这样的市况面前,该公司判断国际上大规模的限产活动必将会导致铜价的大幅上扬。

基于这种判断,该公司为减少亏损,决定开始采用"限售存库"的营销策略。

2个月后,该公司的库存已接近2万吨,而铜价并没有出现他们所期盼的大幅上升。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公司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困难。

于是公司进一步采取了风险保值策略,首先他们在现货市场上开始加大销售库存的力度,并每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与现货市场上所销售库存数量相等的远期期货合约,以保持其资源保有量不变。

几个月后,当期货市场价格达到其预设的目标销售价时,该公司立即将其买入的期货合约全部平掉,从而使该公司有效地摆脱了亏损困境。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打破了规避产品价格风险须用卖出套期保值的常规,所以我们把这一套期保值交易作为一个特例提出,并把它归结为风险套期保值。

目的是想说明投资者在制订套期保值方案时,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

事实上,套期保值交易的方法与途径也会在长期实践中得到发展与丰富的。

企业完全有理由根据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市场环境里制订形式多样的保证值策略。

但是,这里必须指出,这类保值交易毕竟是在特殊市场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企业在套用时必须要谨慎,必须要考虑市场环境的判断依据是否充分;企业抗风险资金的承受程度与周期是否充分等。

(2)对于来料冶炼的电铜生产商来说,铜价下跌时将很少考虑成本因素,即精矿的价格风险,而会更多地担心其产品价格下降过快使其蒙受风险损失。

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企业在组织生产时,手上并不会握有定单。

因此,他们必须考虑到利用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将销售风险转移出去。

生产企业在进行这种保值交易时,其保值量往往是根据其库存商品数量或计划销售数量来确定的,期货合约的卖出价是根据其目标利润确定的。

案例三:

某铜业公司在98年初根据资料分析,担心铜价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于是该公司决定按每月4000吨的计划销售量,对其产品--电铜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该公司在期货市场上分别以17450元/吨,17650元/吨,17850元/吨,18050元/吨,18250元/吨的价格卖出5、6、7、8、9月份期货合约各4000吨。

并且该公司将当时的现货价格为17200元/吨作为其目标销售价。

在进入二季度后,现货铜价果然跌至16500元/吨,该公司按预定的交易策略,从4月1日起,对应其每周的实际销售销售量对5月份期货合约进行买入平仓。

到4月末的套期保值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目标销售价:

17200(元/吨)

计划销售量:

4000(吨)

5月份期货合约卖出价17450(元/吨),合约数量4000(吨)

第一周

实际销售量:

1000吨

平均销售价16500元/吨

销售亏损70万元

5月合约买入平仓量1000吨

平仓价16650元/吨

平仓盈利80万元

第二周

实际销售量1000吨

16450元/吨

销售亏损75万元

5月合约买入平仓量1000吨

平仓价16600元/吨

平仓盈利85万元

第三周

实际销售量1000吨

平均销售价16400元/吨

销售亏损80万元

5月合约买入平仓量1000吨

平仓价16550元/吨

平仓盈利90万元

第四周

实际销售量1000吨

平均销售价16400元/吨

销售亏损80万元

5月合约买入平仓量1000吨

平仓价16500元/吨

平仓盈利95万元

累计

累计销售4000吨

累计销售亏损305万元

累计平仓4000吨

累计平仓盈利350万元

根据上述结果,盈亏相抵并减去8万元交易手续费后,还盈利37万元。

因此该公司实际实现的销售价格为17290元/吨。

这一结果表明该公司通过套期保值交易,有效地规避了铜价下跌所产生的经营风险,实现了该公司所希望的目标销售价。

以后各月的交易过程基本同此,不再赘述。

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得出在熊市中电铜生产企业,在现有的投资市场条件下,应该以卖出套期保值为主。

铜加工企业套期保值案例

期货市场的两大功能是:

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

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可以使企业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从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的操作方向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

买进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

铜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有效地规避在原料采购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上的市场风险。

(一)利用买进套期保值规避在原料采购环节上的风险

原料采购是铜加工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此环节中,电解铜的质量、价格,货款,单位信用,交货时间、地点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风险。

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进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地回避在原料采购环节中上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风险。

具体实例:

A铜加工厂2005年2月2日签订了一份1000吨铜丝供应合同,2005年5月底交货,价格为32000元/吨。

经成本核算及生产计划安排,加工周期约为一个月,电铜1000吨务必在11月下旬准备好,加工费约为4000元/吨,这样电铜的价格就要求不得高于28000元/吨。

由于担心电铜价格上涨,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进套期保值,以当日28000元/吨的价格,买进铜期货0506合约1000吨(期货交货期一般在当月下旬)。

一种情况,到5月时,铜价涨到了29000元/吨,A铜加工厂就可以将1000吨期货铜全部卖出平仓,同时在当地现货市场以29000元/吨买进1000吨。

这样,虽然该铜加工厂在买铜原料时,每吨多花1000元,可在期货上每吨赚了1000元,这样就保证了原料采购价格仍然稳定在28000元/吨。

虽然铜价上涨了,但没有影响铜厂利润,铜厂通过套期保值有效地锁定了利润。

(同时将加工费1000元/吨转移到了期货上,由于在我国期货盈利不用交税,减小了生产的进销差,还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到5月时,铜价下跌了,铜价下跌到27000元/吨,该厂虽在期货上亏损1000元/吨,可在现货市场却能以低于当时价格1000元/吨买进现货,同样能得到弥补,起到了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目的。

当然,对买进套期保值的实现方式,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现货交割。

铜厂也可以把1000吨期货铜做现货交割,这种方法在现实中也经常使用。

从上面的实例操作中可以看出,铜加工企业为了有效地回避市场风险,稳定原料价格,降低成本,锁定加工利润,就应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而铜加工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下列经营风险,就有望得到解决:

(1)价格风险。

由于铜价已在期货上锁定,以后任何价格上的波动都能相应得到对冲,有效地回避了市场价格涨跌带来的风险。

(2)品质质量风险。

因为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铜合约,是一种标准化合约,货物提单是标准化仓单,对铜的品质质量、生产厂家、品牌、执行标准等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因而,这方面的风险能得到有效的回避。

(3)货款方面。

期货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也就是不需要支付全额的货款,只需预先支付相当于货款的5%左右的交易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就解决了压货需要占用大量资金的问题。

(4)信用风险。

期货合约的履约是采取经纪公司和交易所两级担保负责制,几乎不存在履约信用风险。

(5)交货时间、地点。

标准化合约,标准化仓单,对交货的时间和地点有严格的规定,不存在随意性。

(二)利用卖出套期保值规避在产品销售环节上的风险

产品销售是铜加工企业的关键,而价格问题则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

怎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显得至关重要。

卖出套期保值,为铜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有力工具。

产品加工出来后,市场价格下跌,是企业最担心的问题。

怎么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期保值呢?

举如下实例说明:

A铜加工厂2月2日买进1000吨电解铜,价格为28000元/吨,当时铜丝价格为32000元/吨。

加工周期预计为一个月,铜丝将在一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