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6569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表格式教案

课题

1. 五彩的烟花

教学

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

范画,图片。

学生:

油画棒等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

你觉得烟花美吗为什么你还见到过怎样的烟花,请你来描述一下。

(3)揭示课题

二、欣赏。

(1)出示教师的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并说明喜欢的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

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你认为还可以加上什么更加漂亮(如人物,星星等)

三、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奏:

用油画棒画出烟花,(注意要画上各种不同的烟花,并且要有大小,高低的分别),用水彩涂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

四、创作。

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

五、小结。

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平时放烟花要注意安全,要在大人的监督下进行,不买过期的烟花。

六、拓展。

(1)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或者看到的漂亮的烟花.

 

欣赏

 

创作

教学

反思

 

     

 

课题

2.我的老师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通过观察,基本描述出最受欢迎的人的外貌等特征。

2.在肖像绘制的过程中能否既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3.能否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

学生:

课前观察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面貌特征,多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活动一:

“猜猜她是谁”学生尝试着编一小段谜语来描述一位教师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抓住人物最主要的面貌特征。

活动二:

课件出示大家熟悉的几位教师的照片,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特征是什么?

你最喜欢老师什么样,最不喜欢老师什么样。

 

活动三:

大家拿起画笔用彩笔线描的形式来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根据这位教师的喜好以及所教的学科添画上背景。

活动四:

“猜猜他画的是谁”画展,通过“猜猜他画的是谁”的方式评价谁的画将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活动一:

课件出示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绘画、拓印、粘贴、立体制作摄影等形式来表现老师分别有什么表现效果。

活动二:

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理解画肖像画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活动三:

“我们的老师”作业展,将所有的作业粘贴在一张大纸上,请学生简单的写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表达师生共同生活中感人的事,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材料。

 

猜谜

 

说说喜欢的老师

教师请最喜欢自己的几位同学上来分析一下自己的特征,并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下。

同学们评价一下谁把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像。

画一画

 

请学生边欣赏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鼓励同学们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拓印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绘制肖像。

 

作业展示

教学

反思

 

    

 

 

课题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难点:

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 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

《叔叔阿姨真忙》。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叔叔阿姨”,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各中劳动的照片。

    

    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

《叔叔阿姨真忙》。

请学生介绍他们忙碌的生活。

提出问题:

他们忙碌时是怎样的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叔叔阿姨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

鼓励学生将画送给自己的叔叔阿姨,并进行思想教育。

 

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叔叔阿姨的容貌特征,并简单表演他们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2)请学生回忆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

小组讨论如何表现忙碌时的情景。

 

学生说说叔叔阿姨忙碌时有哪些特征。

 

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4.刮出来的画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

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

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

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

①创意:

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

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

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

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

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

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

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欣赏

 

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

 

合作创作

教学

反思

 

课题

5.卷纸动物

教学

目标

 1.了解平面绘画与纸立体造型的不同2.了解纸立体造型即做动物卷纸的方法3.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4.体验卷纸造型的乐趣提高对小动物的观察力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

难点把零散的卷纸拼贴、组合、添画且能够形象生动。

课前准备

各种动物造型孔雀、兔、猪、龙、蝴蝶、蜻蜓猪的拼装各部零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故事“小蜻蜓建的动物王国”、提问为什么小白兔和小蜻蜓不是同一类动物呢、再出来卷纸小白兔、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为小蜻蜓造一个卷纸的动物王国

二、展开

1.教具分析小蜻蜓是怎样做的哪些部位是卷的猪的那些部位是用卷的孔雀呢

2.基本示范用纸怎么卷身体、头、腿除了这些部分这种形状还可以做小动物身体的什么部位还能卷出什么形状尖两三个圈半卷的

3.制作动物由局部零碎的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猪

用卷的拼起来以后和原有教具比较发现什么不同

4.想一想希望动物王国里有哪些小动物它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三、作业布置

根据你喜欢的小动物每人完成一件卷纸小动物,制作时要注意用刀安全,不乱扔纸屑。

四、作业评价

将做的又好又快的卷纸动物放进动物王

五、拓展

听故事分析区别平面与立体的不同小白兔画在纸上平面的小蜻蜓卷纸的立体

 

分析探究身体、头、腿、眼睛、羽毛

看教师示范并尝试卷出不同的造型蜗牛的身体老鼠的身体眼睛

 

看老师示范怎么连接

 

有平面的纸粘贴上去还有画上去回忆动物外形特征并列

 

动手制作

教学

反思

 

     

课题

6.小小书签

教学

目标

 1.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2.通过制作精美的书签训练学生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小书签有艺术有启迪有催人进取的丰富内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懂得欣赏书签的艺术美。

难点:

图文混排、书签的美化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当小朋友看书没看完时应怎么办启发式谈话

三、讲授新课

1.揭示课题小小书签板书

2.欣赏书上的作品说说书签的作用。

书签用来提示你把书看支哪一页了。

3.欣赏书上的作品感受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每个书签的形与色。

4.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书签你将怎样设计它

5.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A、构思设想书签的形。

B、画对书签进行装饰、美化。

C、剪贴。

D、穿飘带注意色、宽合适。

6.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书上作品的表现方法。

7.欣赏书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书签装饰方法。

8.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书签你要怎样表现它

9.教师演示。

A、构思基本形。

B、色彩的选择。

C、装饰、美化形象。

D、剪贴。

四、学生作业

A、提出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要有创新意识,注意保持教师卫生和用刀安全。

B、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五、教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指名回答

 

欣赏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

 

说说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你喜爱的书签。

 

学生制作

教学

反思

 

     

 

 

课题

7. 缤纷花布

教学

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

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点、线、面的花布,准备蜡笔、纸、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

 

(2)教师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花布传统工艺,展示范品

(3)出示课题:

《缤纷花布》。

 

2.讲授新课。

(1)提问学生喜欢哪种花布图案,并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花布图案,问:

花布图案在排列上有哪些规律

(3)分析花布的种类、图案、色彩等。

3.欣赏范作。

(1)分析花布的图案,花布的图案来源可归纳为植物类、几何纹样类、生活用具类等。

(2)用不规则的散点式去组织图案。

(3)分析花布的色彩可用单一的颜色去画,也可用多种颜色去画,色彩鲜艳明快的有华丽感,而色彩较淡的则有朴素感。

4.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主题:

设计自己喜欢的花布(华丽或朴素均可)。

要求:

构思巧妙;用蜡笔去构图,用水彩颜料涂色;最后总体调整(还可以给自己的花布取一个名字)。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

5.作品展评。

6.课外拓展。

(1)学生交流由点、线、面组成的物品(着重说说花布)。

 

学生回答

 

分析花布图案

 

学生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8. 美丽的盘子

教学

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 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

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橡皮泥等

(教师)盘子(实物)、范作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揭示课题。

(1)欣赏盘子作品,谈谈感想。

(2)出示课题:

《美丽的盘子》。

2.欣赏范画。

(1)欣赏书本作品及教师范画,说说喜欢哪个盘子及原因。

(2)结合课本讨论:

盘面的画与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作品中圆盘子的图形一般由中心花纹和花边组成连续和重复图案。

这是花边构成的重要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中的范作,学习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

(3)指导学生选一个单独纹样去制作盘子的花边部分。

3.制作盘子。

(1)在卡纸上画圆,然后剪出来,贴在硬纸板上,自制盘面(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带来)。

(2)构思出一组美丽的装饰图案。

(3)在彩纸上剪出图案拼贴,有的可以直接把装饰图案画上去。

也可以用彩泥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

(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及时指点和表扬。

4.动手创作。

 

欣赏

 

讨论

 

动手制作

教学

反思

 

    

 

 

课题

9.窗花花

教学

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剪窗花。

2.继续练习撕、剪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

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通过学习感受撕、剪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

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或剪窗花。

难点:

学习撕出或剪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教师)示范用纸、窗花纹样实例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导入

(1)师:

一张纸可以变成什么

(2)师:

是的,一张不起眼的彩纸经过小朋友们灵巧的双手会变成许多漂亮的小玩意,今天我们要把它变成漂亮的窗花花。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什么是窗花

(1)师:

什么是窗花呢

(2)课件出示: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做装饰的剪纸,在北方较为普遍。

北方农家多是木格窗,上面涂一层洁白的皮纸,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辞旧迎新。

(3)师:

南方农家没有贴窗花的传统,那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来辞旧迎新呢

2.了解窗花的作用

(1)师:

是啊,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南方人会用鞭炮,烟花来庆祝节日,北方农村都喜欢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贴窗花吗

(2)课件出示:

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使节日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而且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民间艺术之花,我们应该传承这种传统文化。

3.欣赏窗花

(1)师:

知道了什么是窗花和人们为什么要贴窗花后,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窗花呢看完以后说出你的感受。

(2)课件出示:

北方农家的窗花

(4)师总结:

这种漂亮的窗花是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只有勤劳、灵巧的双手才能创造美。

4.学习制作简单的窗花。

(1)课件出示:

技法分析图

(2)师:

什么东西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我们来看看最简单的窗花的制作方法,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请你学着做一做。

5.讨论研究撕出更有创意更漂亮的窗花的方法。

(1)师:

我们学会了两种最简单的窗花,怎样才能撕出更有创意更漂亮的窗花作品呢

(2)师:

出示两张窗花作品,指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花纹所产生的美感。

(3)课件出示:

要撕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花纹。

三)学生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

试用折、撕的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窗花。

注意教室卫生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提示学生可以将撕下的小纸片再拼贴成另一种窗花。

四、评价交流

(1)将作品展示在窗户上,评一评谁撕的窗花有新意。

(2)互相交流自己撕窗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今后我们要将所学的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更多、更漂亮的窗花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生:

(飞机、窗花、船……)

 

生:

(就是贴在窗户上的花纹)

 

生:

(放鞭炮、放鞭炮,灯展……

 

(3)生:

欣赏完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上台来做

 

生:

讨论并回答

 

学生创作

(3)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窗户上。

教学

反思

 

     

课题

10.漂亮的拉花

教学

目标

 1.认识拉花,能学会看示意图及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现不同的拉花方法,并能想出多种用途。

3.感受制作拉花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一种以上的剪制方法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教学难点:

各种拉花的剪制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种彩纸

(教师)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

演示:

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

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

揭示课题:

《剪拉花》。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

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

提示:

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

提问: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

提示:

注意用剪刀安全,不乱扔纸屑

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小组讨论

 

学生上台表演

教学

反思

 

     

 

 

课题

11、摹印纹理

教学

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

  

  (3)揭题:

《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

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

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

3.学生制作

4.展示作业

5.评价作业

 

欣赏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