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6552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史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方史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方史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方史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方史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史学史.docx

《西方史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史学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史学史.docx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

绪论

1.概括西方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1)阶段一:

前5C-5C古典史学时期

局限性:

①仍用神灵的意志来解释战争的结局和罗马强盛的原因

②过分突出了历史著作的叙事性和文笔的生动,损害了历史的真实

③历史的叙述上缺乏明确的时间尺度

成就:

①历史学家通过原因的分析试图揭示历史事件的真正动因

②历史学家“知道历史的作用首先在于获得真理”

③历史学家认识到“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目的、成败的历史”

(2)阶段二:

5C-14C初中世纪的基督教史学时期

①人类历史被描绘成在上帝意志的支配下,上帝的信徒和魔鬼的信徒进行斗争的历史

成就:

在时空观念上超越了古典时代

①历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展

②历史记载有了准确的纪年

(3)阶段三:

14C初-19C末20C初文艺复兴开创了西方史学的近代史学时期

发展:

①该时期是西方近代史学中人神之战,人战胜神的时期

②历史考辨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历史哲学开始产生

④19C是历史学的大繁荣时期,历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阶段四:

20C初-今现代史学

特点:

思辨的历史哲学继续发展,但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受欢迎。

吸取了实证史学的有点,注重跨学科总体研究的法国“年鉴学派”历久不衰,成为当代史学的楷模。

二战后,众多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进入了历史学领域,反映了当代史学科学化、精密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史学结束了遭受史学界冷落的状态,渗入到专业历史学家中间。

2.了解中国史学界对西方史学研究的状况

(1)时期一:

20C初-1949年建国前

借助日本的间接介绍到直接接触西方史学原著

从翻译他人之作到自己撰写著作

(2)时期二:

建国-1978初步发展与遭遇坎坷

大转变:

从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

60S年代初,西方史学史得到学术界关注:

西方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意见被提上来

在高校历史系的教学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出版不少有关西方史学的译著

(3)时期三:

1978-今初步繁荣与转型:

研究最活跃、成绩最多

 

第一章古典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

著有《大地环游记》,特点:

纪实。

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具有超越本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著作《谱系》:

把作者的时代同神与英雄时代有机联系在了一起。

2.色诺芬

古希腊史学家,著有《希腊史》。

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其治史能力远不及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著作《长征记》,标志回忆录形式的出现,记载了他率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历史家。

3.李维

古罗马史学家。

著有《建城以来史》,记述自传说中的爱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至公元前9年的史事,是研究罗马早期及罗马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史学贡献有:

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局限:

疏于对史料的考订与辨析,持有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与塔西佗并称“史坛双臂”。

4.波里比阿

古希腊史学家。

著有《通史》艺术,记述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到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的历史,旨在说明罗马强盛的原因。

史学思想有:

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政体循环论与天命观。

他的历史眼界开阔,历史思想深化、历史方法进步,其史学体现了古希腊史学传统,成功发展了修昔底德的史学基本精神,从他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可以看出西方古典史学继续前进的步伐。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著作《历史》:

希波战争史

史学贡献:

①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

②创立了历史叙述体

③初步体现了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

④一定程度的人本思想

⑤宽广的治史视野

⑥历史批判方法的初步运用

局限:

神嫉观

评价:

①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

②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观照、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③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2.修昔底德及其史学贡献

史学贡献:

①科学的史料处理原则

他提出了非常专业化的史料怀疑和批判的原则

在西方史学史上首提历史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即为现时和将来人们的活动提供参照

提出历史写作的崇高抱负:

不能趋势媚俗、功利主义、迎合一时的需要,而应着眼于长远的价值

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③把古代进步的历史观—人本史观推到顶点:

致力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并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④严谨、平直、简洁、生动的表现艺术

⑤创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政治史之父)

3.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①反对暴政,揭露帝制,鞭挞暴君

②歌颂共和政体

③对各族文化风俗的考察

④客观主义写史原则、

⑤写作技巧高超,文字风格独特

4.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古典史学的一般特征)

(1)①求真探索精神

②人文主义观念

③宽宏的历史眼光

④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⑤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2)局限:

①并非所有史家都能遵循或落实求真的原则

②英雄史观

③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今不如昔的迷古、崇古思想具有重大影响

④史学题材比较狭窄,局限于政治史、军事史

 

第二章中世纪史学

一、名词解释

1.阿非利加那

教会史学中第一位重要的编年史家,是一位基督教学者,著有《编年史》。

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性的时间解释框架,创制出一个一元的双线的解释系统,使读者培养一种清晰的时间概念,从而按照线性时间逻辑思考事件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摆脱了希腊古典史学中的循环时间观。

2.攸西比乌斯

阿非利加那的继承者,被称为“教会史学之父”。

模仿阿《编年史》著有《编年史》,是教会编年史最大的一部,继承和完善了阿非利加那的事业。

著有《教会史》,是史学史上第一步教会史。

还著有《君士坦丁传》,被称为“谎言大成”,还著有《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

他在著作中大量引用资料,所以其著作最为明显的价值首先在于史料的保存。

3.格雷戈里

中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曾任图尔主教,著有《法兰克人史》、《奇迹集》、《教父列传》等。

他叙述的历史从时间的起源之处开始,实践了早期教会史学以来发展形成的通史叙述形式,使内容的展开严格按照时间之流进行,也因此表现出上帝的安排和目的地进行。

他的著述涉及的内容丰富翔实,颇有些文化史家的风范。

4.鄂图

中世纪德国史学家,著有《编年史》/《双城史》。

他的所有著作都因客观、真实而深受后人重视。

这是鄂图对中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

鄂图的事业将德国史学带上了一个高峰,也为德国史学在近代的充分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5.比德

中世纪英国史学家,著有《英吉利教会史》,叙述了传教士奥古斯丁来到不列颠传教以来英吉利教会的发展史,书中涉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民间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他在历史纪年方法上有所创新,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使用“吾主纪年”,这种做法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6.普罗科匹乌斯

拜占庭史学家,著有《查士丁尼战争史》、《秘史》,叙述查士丁尼和贝利撒留个人的生活。

他的神本观和激愤的情感妨碍了他的成就。

他是拜占庭史学的卓越代表,继承了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效法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但他对史料疏于考订,所作记载并非全部言之有据。

总之,他的史著为后人对查士丁尼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资料、创造了条件。

二、问答题

1.奥古斯丁神学史观的主要内容

(1)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古典史观进行批判

①试图以一种由上帝指导的世界历史的神学,来说明历史的含目的性。

②从信仰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历史的意义。

(2)神学历史观

①上帝意志决定论

②普遍同意的整体史观和新的世界史体系

③划分时段的观念和新的分期法

2.拜占庭史学的特征

①史学家们没有为了遵循神学历史观刻意将历史解释成一种合目的的行进过程,他们更多地关心各式各样的政治事件。

②保留了自由接受古典史学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头脑,在拜占庭史学中能更多地见到人本主义。

③致力于写自己生活的时代,史学关注人的活动的连续性。

3.中世纪史学的特点、历史地位及局限性

(1)特点:

①神本主义取代世俗主义

②以直线进步观打破古典史学的循环史观,第一次将历史理解为进步的过程。

③致力于构建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

④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⑤古典史学的传统通过拜占庭历史学家的努力得以一线相传。

(2)历史地位:

①世界整体史观的形成

②“逻各斯”(规律)的传承与发展

③合目的论的历史进步史观

④历史时间观:

基督纪年法

(3)局限性:

历史写作是为了证明

从著述的①目的来看:

上帝意志决定论

②内容来看:

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

③方法来看:

最常用的方法为编年史、年代纪,体现不出史学家的思想。

第三章近代史学

(一)

一、名词解释

1.彼特拉克

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先驱,既是诗人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家。

著有《论荣耀的男子》、《论著名的妇女》。

对古典世界的铭文和物质文化古迹有浓厚的兴趣。

他醉心于古典文献,并影响了许多人文主义者也对此热衷。

按照古希腊、罗马史著典范编写古代和现代的历史。

他对凯撒契约的辨伪工作促使了瓦拉研究李维和考辨《君士坦丁赠与》的真伪。

2.布鲁尼

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家。

他的著作受古典学术的影响深刻,留有刻意模仿的痕迹。

史学思想有:

人本史观;求真求实,对史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批判;重视史学功能。

著作《弗洛伦萨人民史》,在后世享有崇高地位。

3.马基雅维里

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家,著有《论李维》、《弗洛伦萨史》、《君主论》。

史学思想有:

乐观的“进步主义”史观;阐述人性恶的理论。

他强调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具体表现为:

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对教会持批判态度;将人分为选民与流氓,分别加以褒贬。

他的历史写作犹如生活中的社会,充满矛盾性。

4.《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

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家劳伦佐·瓦拉写成。

7C丕平献土给教皇,教皇为增加威望,于8C中期伪造文件《君士坦丁赠与》,作为教皇国立国的根据。

瓦拉对这份文件进行分析,找出了文件所处年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文字,写出了《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充分证明了《君士坦丁的赠与》是编造的。

为文献校勘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问答题

1.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局限性

(1)特征:

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中宗教性的天命史观,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②历史和政治结合

③疑古精神和考证学得到提倡和发展

④注重研究当代史和以往的历史

⑤历史传记体盛行

⑥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⑦由意大利发展到欧洲北部

(2)局限性:

历史题材集中于政治斗争史,战争史,人物传记也主要介绍传主的政治成就与不足。

2.“博学时代”史学的主张及特征

(1)主张:

①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

②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历史批判意识

③试图对历史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解释

(2)特征:

①宗教性与世俗性共存,但更倾向前者

②历史研究与政治脱离

③团体活动多于个人行为,学术研究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

近代史学

(二)

一、名词解释

1.孟德斯鸠

法国第一位实现史学与哲学以及其它学科(法学、政治学等)结合的思想家。

写有论文《古罗马的宗教政策》,史著《罗马盛衰原因论》,成熟的作品是《论法的精神》:

世界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地理环境决定论。

2.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他著述极丰,题材广泛。

文史哲经法、自然科学无所不写无所不谈,是少见的通才。

他第一个创造了“历史哲学”这个术语;扩充了历史学的编纂内容;批判了神学史观。

3.爱德华·吉本

18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

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好评如云,至今仍被人认为“恐怕是启蒙时代最伟大的史著”。

吉本特别注意历史的连续性,在欧洲史学上他首先把“古代”和“近代”连接起来。

但他忽略了历史的丰富内容,认为“历史的主要题材是战争和政治”,还对中世纪采取全然否定的态度,这是他的不足。

4.莫泽尔

德国经济史的创始人,代表作《奥斯纳布律克史》。

他重视文化史的研究;把历史的发展看做是连续不断的更替过程;具有浓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重视利用原始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

他还首先提出了历史研究的“逆转推理法”。

5.哥丁根学派

在哥丁根大学形成了德国最早的历史学派。

该学派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料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的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的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史料建设和治史技能的训练。

该学派改变了德意志史学的落后状态;为19世纪德国史坛和其他国家造就了大批历史学的专业人才。

6.维柯

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者,主要作品《新科学》。

他的主要思想有:

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划分人类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历史是可以认识的。

他开启了近代西方历史主义思潮的先河。

7.孔多塞

主要历史哲学著作《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他提出了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观念,认为科学推动了社会进步,强调历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科学方法、科学概念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科学各部门之间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孔多塞是19世纪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先驱。

8.康德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著有《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他认为历史是在运动中有规律地前进的,人性的自私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是整个人类不断进步的手段。

9.赫尔德

反应塔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人类历史哲学观念》。

他的主要思想有:

人类历史是有规律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但历史的前进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对中世纪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提倡用历史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

二、问答题

启蒙时代历史学的特征

①历史哲学兴起

②真正意义的世界史出现

③史学记述题材的扩大

④历史发展进步观点的流行

⑤历史批判方法的深化

⑥史料继续积累

⑦自文艺复兴起的西方历史工作者职业化、平民化的趋势于启蒙时代继续加强

第三章近代史学(三)

一、名词解释

1.朱理·米什莱

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史家,浪漫主义史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法国民族主义史学的先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家,生前就享有法国历史学之父的盛誉。

著有《法国史》《近代史纲要》《世界史导论》《人民》。

主要史学思想:

历史即复活;把近代欧洲看做一个有机整体。

2.托马斯·卡莱尔

英国的浪漫主义史家。

主要史学思想:

①在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上,把历史看做预言;②认为历史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非古物研究;③英雄史观;④历史编撰风格:

克服直线叙述,追求立体叙述;⑤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是一件不利的事,但他同时认为,材料过多未必就是好事。

3.孔德

法国哲学家。

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来命名自己的哲学,自1830年著书阐明了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和宗教的一些看法。

1844年出版的《论实证精神》系统地阐述了其实证哲学的主要思想,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形成。

他认为,实证主义科学研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确定事实,其次是发现规律。

4.亨利·巴克尔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

代表作《英国文明史》。

史学思想有:

①探究历史的规律性;②扩大史学研究的领域;③重视史料并注意概括归纳。

但他将某一学科的理论生搬硬套在历史资料上,而提出某种解释,结果使复杂、生动的历史现象简单化和僵硬化。

5.布克哈特

瑞士历史学家。

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书中提出了新见解:

①力求以广阔的眼光审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史观:

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国家、宗教和文化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决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更替;③在方法上不同于传统的按年代叙述的方法,而是按内容分专题叙述,往往从政治开始,接着再介绍文化的各个方面;④提出了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文艺复兴的各方面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⑤一方面强调要写客观的历史,另一方面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不可避免。

二、问答题

1.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

①各种史学思潮纷呈

②19世纪8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完成史学的专业化

③历史课在中学的教学地位提高

④各种史学组织和刊物出现

⑤史学的辅助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

⑥史学自身的反省深化

⑦唯物史观的创立

2.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

①强调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原则

②历史的个体性与多样性

③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

④历史的连续性与继承性

⑤历史理解的情感性

(2)影响:

①对理性主义史学的批判,使西方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强调整体性,在时空上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③强调移情式的理解,开启了历史理解发展的新阶段,并推动了史学撰写的新方式与新传统的确立

④第一次把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提到了首位,推动了民族史学的发展。

推动了民族国家史料的整理工作,为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⑤丰富了职业化过程中的历史学思想

⑥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

3.兰克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1)思想:

①主张“如实直书”,不做价值判断

②关于史料考证与辨伪的理论

③理解史料靠“直觉”

④历史研究以政治军事史为主要内容

⑤采用专题研讨班(习明纳尔)的方法广授门徒,造就历史学的专门人才

主要原则:

重视史料搜集;无党无偏,如实直书;强调对史料的考辨

(2)影响:

①兰克史学体现的原则与规范,成就了十九世纪历史学的繁荣,将历史学推向了科学学科的高度;同时“如实直书”也是其在二十世纪遭受诸多批评的根源。

②兰克史学对近世以来西方历史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③英国史学界基本上成了兰克史学的海外发展重地

④兰克的“如实直书”在美国的回应

⑤兰克史学在中国的影响

4.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1)特征:

①在历史研究目的上,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求。

②在史学方法上,注重归纳、演绎等,并引入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③在史学研究对象上,主张是学应该从狭隘的政治事件中解脱出来,把社会整体当作史学研究的对象

④以人为中心撰写历史,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⑤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

⑥注重精神文化史

(2)代表人物:

亨利·巴克尔、古朗治、布克哈特

5.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

①强调历史的连续性

②重视个性、独特性、具体性

③主张深入挖掘和考证史料

③用情感取代理性,通过著史抒发情感和理想,强调直觉沟通,要求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各时代的历史文化

④注重伟大人物与政治斗争

 

第四章现代史学

(一)

一、名词解释

1.詹姆斯·鲁滨逊

美国历史学家,代表作《新史学》。

主张:

①历史学“需要一个革命”②历史学在内容方面应当是无所不包③历史知识对培养人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④史学要与其他学科“结盟”。

2.贝尼提托·克罗齐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20世纪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哲学代表人物。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他的著名论断,代表作为《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3.新社会史学

是现代史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主张多元化研究。

新社会史学包容了所有历史学的专题分支;尤其注重对那些被传统史学忽视或无视的群体,如黑人、印第安人、拉丁语裔人、亚裔美国人和妇女等的历史;强调社会结构及其变化;新社会史学分类更为精细;新社会史学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中借用了不少研究分析方法,并启用了口述史、统计史学、文化与考古研究等其他研究形式。

二、问答题

1.传统史学及新史学的特征

(1)传统史学的特征:

①内容上:

非常狭隘,仅局限于各民族国家的政治史。

②方法论:

要求重视史料的考证与准确,力求使用原始资料,强调运用史家的“直觉”与悟性理解史料从而形成对历史的解释。

③认识论:

提倡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

(2)新史学的特征:

①内容上:

反对传统的局限于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狭隘政治史,而主张尽量扩大史学研究的范围。

②方法论:

借鉴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2.特纳史学思想及其地位

(1)摒除了受欧洲影响的美国传统史观,使美国史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反对传统的政治史观,注重历史研究的多角度,大大开拓了美国历史研究的领域。

(3)强调历史的实用性,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4)革新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主张采用多种学科提供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3.分析斯宾格勒与汤因比文化形态学说的异同

(1)同:

①主张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文化(或文明)而不是民族国家。

②主张有机文化论,把文化看做一个有机体。

③提倡多元文化论,认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多中心的,各种文化是平行的、等价的。

④都认为文明是具有同时代性,是可比的。

(2)异:

①在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理论不同。

②在估计人类文明前景的问题上态度不同。

③在文明起源问题上,斯宾格勒理论有欠缺,汤因比则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文明起源与生长的动因。

④在对待科学、对待规律的态度上,斯宾格勒完全否定科学和规律的作用,陷入非理性主义;汤因比强调理性和科学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

第四章现代史学

(二)

一、名词解释

1.吕西安·费弗尔

法国的年鉴学派代表人物。

1878年出生于洛林首府南锡市的一个大学教授之家,后考入法国著名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巴黎大学完成博士论文《费力二世和弗朗什—孔泰省:

政治、宗教和社会史研究》,并一举成名。

2.马克·布洛赫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

1886年出生于里昂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是著名罗马史教授。

1920年完成博士论文《国王与农奴》。

3.布罗代尔

法国著名年鉴学派史学家,因为为年鉴学派第二阶段的深化和“制度化“做出主要贡献,故年鉴学派的第二阶段也称为布罗代尔阶段。

其代表作有《费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和《历史和社会科学:

长时段》等。

布罗代尔曾被西方学者誉为“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以研究新社会史而著称。

主要著作《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

5.E·P·汤普森

英国历史家,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而著称,还研究英国17-18世纪的下层文化。

他著述甚丰,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6.比较史学

主张实证性的比较研究,通常选取欲比较的社会的某一特定的领域,并对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加以准确的界定,而且历史比较的目的主要是发现不同社会间历史发展的差异性而不是相同性。

西方学术界对什么是比较史学存在着认为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解释或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逻辑或方法论;是一种使用类比来说明不同时空中的历史现象的研究倾向的四种不同认识。

比较史学具有探求统一性;揭示历史友展的特殊性;增进国民了解,消除民族偏见;建立博大与和谐的世界史学的功能。

7.计量史学

是现代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称历史计量研究或者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整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用作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证据。

8.口述史学

通过有计划地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特定问题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

然后经过筛选、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9.影视史学

是指以影视的方式传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