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6470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2019年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 2019年3月8日 )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县政府全体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三农”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面总结成绩,正视存在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三  

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县“三农”工作取了“三个新成效”。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支柱产业作为调结构、提效益、促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

按照“科技支持、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思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与品种,巩固提高粮油生产水平,2019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1万吨,较2019年增长17.2%;油料总产达2.45万吨,较2019年增长59.6%。

提升养殖模式水平,大力推广自然生态和正大养殖模式,促进生猪规模化发展,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养殖圈舍总面积达29.5万平方米。

201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62.4万头,出栏34万头,较“十五”末分别增长90%和76%,畜牧业产值达4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了6.1个百分点,呈现出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

狠抓“三项技术”推广,实行养蚕补贴和保护价收购政策,蚕桑生产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中实现了逆市走稳的预期目标。

因地制宜、区域布局,板块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蔬菜、魔芋、烤烟、茶果、水产等特色产业,止2019年底,全县累计发展设施蔬菜8150亩、魔芋1.22万亩、烤烟3000亩、茶园2万亩、经济林果21.5万亩,投入大鲵种苗1145尾,产业基地的规模不断壮大,区域特色更加鲜明,效益明显提升。

截止2019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4.1亿元,农业增加值达8.3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91.6%、92%,在全县GDP总量稳步扩张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38∶23∶39调整为29∶36∶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53元,位列全市第二。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建设,把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化组织、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作为延伸产业链条、牵引基地建设的重要引擎。

“十一五”期间,全县相继建成沃得利、百瑞缫丝、川陕魔芋、成林油脂、金福海油脂、富康养殖等26个具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

高度重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机制转换、体制创新等措施,先后建立了畜牧、蔬菜、魔芋、烤烟、林果等专业合作社24个,入社会员达3500人以上,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协会+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成功探索了由龙头企业作为发起人,为会员提供信贷服务的利民养殖信用互助协会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户发展产业融资难题,提高了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在富硒资源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上做文章,完成汉阴无公害基地(农产品)双认证及一系列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认证工作,先后打造了蜡烛山富硒大米、魔力神系列魔芋食品、金福海富硒菜籽油、天宝贡茗茶、金籽茶油等一大批名优产品,并成功打入省市各类超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农业产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产业建设投入。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业产业建设方面共引进外来客商13个,累计引资2.4亿元,雨润集团沃得利良种繁育公司、安康百瑞丝绸公司等先后落地汉阴,凉水泉特种养殖、汉阴口口脆西瓜、绿硒蔬菜等产业示范园相继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县“三农”工作实现了“三个新突破”。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农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坚持在转变方式中寻机遇,在调整结构中找出路,积极探索农业提效增速的有效途径。

在产业布局上,按照“一城一河四园区”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川道浅丘地区大力发展生猪、蔬菜、蚕桑、油料主要产业,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茶叶、林果产业,北部山区重点发展烤烟、魔芋产业的总体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业向最佳适生区域集中,提升产业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在发展重点上,坚持工农互动、城乡统筹,要素聚集、重点突破,以月河川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试验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设施农业,以点带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扶持方式上,通过财政奖补、项目支持、金融参与,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强村大户倾斜,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培育出了一大批种养结合示范工程,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实现新突破。

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等级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

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亿元,解决了全县10.55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库除险加固4座,新修和改造堰塘78口;新增蓄水能力5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4.62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1.2万亩,新修衬砌渠道300余公里,新建堤防工程5公里,抗御水患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展全民绿化造林,“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植树造林23.9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建设15.2万亩、退耕还林7.8万亩、长防工程0.9万亩),完成汉江两岸绿化治理1.5万亩,县城、集镇周边和河道两旁绿化0.6万亩,县、乡、村公路主干线绿化510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9年的57.6%提高到61.2%。

全面完成了22个无电村建设、12个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用电质量明显提高。

建成县级中心敬老院和涧永、龙双2个区域敬老院,18个乡镇中心敬老院,64处五保集中供养点。

整合迁移式扶贫、生态移民、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减灾安居等项目,加快实施农民安居工程,累计完成农村民居改造1.3万户,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新突破。

建成县职教培训中心,充分整合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力度。

五年来,全县落实就业专项培训补助资金500余万元,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万人,农民素质稳步提升,就业务工技能明显增强,常年劳务输出保持在6.5万人以上,2019年劳务经济收入达6.72亿元,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

  

“十一五“期间,全县“三农”工作迈上了“三个新台阶”。

一是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年全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5600万元,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原则,累计整合投入资金达2.4亿元,相继完成两批46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6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8个市级特困村扶贫工作,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农村改革迈上新台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县共完成107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占勘界任务的100%。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引导,规范程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5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

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支农政策导向,尽力用足用活政策,积极探索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在产业兴农等方面拓宽授信面,加大了农业农村投资。

结合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探索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政府引导、村民决议,以村为主、民办公助”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三是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蛋奶工程”实现全覆盖,惠及农村中小学生3.4万人。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率达98.9%,育龄妇女健康检查覆盖面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5处,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3.1万城乡特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从 2019年10月1日 起,城市低保从年初提高10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3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196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元,月人均补助由65元提高到85元;农村五保供养由2104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904元/人年)提高到32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3000元/人年),全县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机制基本形成,3012户五保户得到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81.6%,位处全市前列。

进一步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

高度关注老龄事业,每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和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验收。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直补、生猪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石油价格补贴达到1.1亿元。

在100个村启动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工作,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创造了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79个村级党组织完成分级建档,确定了工作目标,细化了考核指标,一类村达到5个,二类村达到45个,三类村129个,推动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在村“两委”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了党的领导,保障了村民自治。

各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务公开工作稳步开展,村民“一事一议”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井然有序。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扎实做好防汛、防滑、森林防火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农村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全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是“三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扣率先突破发展主题,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呈现出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部分工作得到了中、省、市的充分肯定,我县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被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汉阴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奋勇争先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生动实践,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做好“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深入实施农业百亿增收工程,启动了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责任考核,全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坚持把龙头企业和强村大户带动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突出龙头企业和强村大户带动,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突出龙头企业和大户牵引作用,企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农业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设施农业出现质和量的提升。

三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落脚点。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快实施农村水、电、路、讯、沼、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等公共事业,完善农村社保和救助制度,协调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权益。

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把握农村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这四个方面既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继续坚持的工作方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不够鲜明,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支撑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

二是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二、三产业不发达,乡村债务沉重。

三是农民素质和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发展。

四是部分乡镇、部门工作创新不够,促农增收办法不多,畏难情绪仍较重。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采取过硬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气候”前所未有。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连续7年下发了1号文件,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为我县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启动陕西省月河流域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50个县规划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大部署。

今年省上将安排1000万元,明年安排7000万元用于支持安康月河川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我县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仅位于安康月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而且园区规划编制、示范园建设等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了超前成效,这必将为我县争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是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更加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是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领导力量,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协作力度,始终保持强势推进的工作态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配合空前高涨,瓶颈制约得以打破,上下关系更加紧密,这些将为加快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从总体上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省、市的各项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突破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重中之重”战略和“三化同步”思路,按照“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工作要求,围绕“一城一河四园区”的总体布局,以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发展良好开局。

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农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3元,净增690元;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农民增收核心不偏移;坚持园区规划引领、示范推动思路不动摇;坚持多层面增强发展后进劲不放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停步;坚持多元化增加投入不减力。

  

(一)抓月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扩大产业规模。

依托月河川道良好的立地条件和区位优势,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理念,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推模式为重点,抓好月河川道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加快推进。

当前,《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已经评审,农业园区管委会要根据评审意见,抓紧收集各方面建议,督促编制单位尽快予以修改完善,力争3月规划正式修编出案上报。

按照堤、路、林、景、居结合的思路,由县发改局牵头,水利、交通、林业、住建、农业部门和有关乡镇配合,尽快启动月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由农业园区管委会牵头,交通局、水利局负责,结合月南路建设抓紧启动园区道路、水利建设规划。

二是研究政策,加大项目争取。

各部门特别是发改、农业、水利、林业、交通、国土、扶贫等部门要紧紧围绕《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牢牢抓住今年全省启动建设5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良好机遇,完善相关产业规划,跑市进省快速衔接申报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为园区建设奠定项目基础。

三是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来客商入园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

财政、金融部门要用足用活产业扶持奖补政策,继续加大农民大户培育力度,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向园区产业建设投入。

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投资,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园区建设。

四是制定政策,整合资源。

由农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农业、招商、人社、国土等部门负责,分别制定农业园区建设扶持办法、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和园区用工、土地流转指导性意见,为园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月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委会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迅速将今年园区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各部门和有关乡镇,并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奖惩办法,促进任务落实。

五是整合资源,打响品牌。

要整合大米、菜籽油、魔芋食品品牌,扩大绿色种养技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富硒食品认证,打响汉阴富硒食品品牌。

  

(二)抓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产业迅猛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效益为先、富硒特色”的思路,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大胆抓点示范,不断探索模式、总结模式、提炼模式、推广模式,扎实推进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汉阴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实现农民收入净增690元的目标。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产业富民要求,切实抓好六大示范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畜牧扩张示范工程”。

要按照“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的总体规划,坚持“抓点带面,适度规模,自繁自育,逐步发展”的思路,以养殖大户为龙头,以万头示范村为重点,聚集市场吸引力、政府推动力、企业带动力和金融支持力,把畜牧奖补和金融支持的重点倾斜到年饲养500头以上的大户,实行大户带动,板块推进,促进畜牧产业规模扩张。

要突出抓好7个5万头乡镇、17个万头村、1530个大户的培育,全县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9万头、9.23万只、210.43万羽。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一个不漏地抓好畜禽防疫工作,牲畜强制性免疫率、防疫建档率必须达到100%,挂标率达到85%以上。

三是实施“设施蔬菜示范工程”。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蔬菜种植9.5万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3500亩)。

县农业、财政部门要按照蔬菜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对设施大棚和规模规范连片露地蔬菜,制订奖补扶持办法,实施政策推动。

县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扶贫局要抓紧衔接,对蔬菜基地中连片规模设施大棚、500-1000亩以上的露地蔬菜地块所需的路、水配套及土地整理、改良,纳入基本口粮田建设范畴。

四是实施“林业增效示范工程”。

围绕“十二五”期间林业产值突破8亿元,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30%的目标,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后续产业建设为重点,以“三个10万亩基地建设”(10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林下种养基地)为核心,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以核桃、油茶、板栗为主的林业产业和林下种养业。

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皱皮柑、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养增收项目,完成茶叶2200亩、皱皮柑1万亩,食用菌2584吨,中药材1.8万亩,实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实施“渔业库塘高产精养示范工程”。

按照“基础在大水面,突破在特种养殖,亮点在旅游养殖,要害在良种培育,关键在创出品牌,保证在服务体系”的思路,以凉水泉、卞家沟特色养殖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大鲵特色养殖,积极发展网箱和拦网养鱼,规范渔业设施标准,推进水产科技入户,推广养殖技术培训,扎实开展鱼种繁育基地建设,拉动“精养工程”的实施。

今年全县渔业库塘高产精养面积要达到600亩,占全市高产精养养殖面积的23%以上,发展特种养殖户5户,力争实现水产品3500吨,渔业产值1.5亿元的目标。

六是实施“魔芋提质增效示范工程”。

按照“主攻林下魔芋,突破四旁堆栽,巩固大田丰产园”的基地发展思路,培育扶持魔芋龙头企业3个,发展订单魔芋0.55万亩,稳定总产,提高单产。

今年,在基地建设的奖补政策上,要重点向规模连片示范点和规模化大户倾斜,县农业局要迅速拟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三)抓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既要以积极的态度鼓励扶持其快速发展,又要逐步完善其经营管理机制,确保其健康发展。

一是在组织形式上,继续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不确定模式,不限定框子,实现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方法民主化。

二是在管理上,明确其组建的条件、地位和作用。

组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要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成员,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合作内容,有一定生产经营基础条件。

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由农业部门给予备案、登记和业务指导。

有经营行为,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由工商、税收部门办理登记注册,给予法人资格,其经营服务活动及财产收益受法律保护,在开发农产品市场、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组织农户开发产业、组建专业合作、协会组织等方面,允许其跨行政区域、跨行业开展活动。

三是在行为规范上,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

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比较规范的章程、管理规章制度,重点是民主决策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指导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完善订单合同、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方式,规范组织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

四是制定鼓励扶持和优惠政策。

由农业、国土、工商、税务部门牵头出台鼓励扶持、土地支持、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打破社区界限,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生产合作社、产业协会、技术协会。

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经纪人之间的资本、土地、劳务合作及产销联合,壮大经济实力,强化自我服务功能,为农民开展技术、信息和产品销售服务;鼓励引导企业、民营经济到农村兴办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与农户联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各类公益性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吸纳资金、合资合作、股份经营、联营联销等形式逐步向经济实体和经营实体方面过渡,不断提升经济地位,扩大服务领域,拓展发展空间。

五是深化农村现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强化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的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

支持鼓励农村基层站所和农业科技人员,主办或领办技术信息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和经济实体,推动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其它生产、经营要素优化配置,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经济的延伸效益和规模效益。

  

(四)抓资金投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以政府扶持为导向,信贷扶持为补充,以群众投资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抓项目编报入手,结合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认真研究上级政策,顺应市场导向,明确农业项目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