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6433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docx

中华十大才子陆游

讲述第四期

天才们奇特的灵光闪现,思想者深邃的心境物语,发现者执着的迷离幻梦,先行者

坚韧的身形步履。

让我们去接近、去接触这一个个性格迥异又极具魅力的中外人物,进入他们的生命旅程……合:

欢迎收听我们的讲述栏目。

我是主播杨涵,我是主播李年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众所皆知、中外共识的。

在中国文化的历

史上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十大才子,他们影响了当时文化,甚至对至今的中国文化也产

生了巨大影响。

本着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麦田守望者之声特意打造此系列栏目,使同学们在闲暇时光能领略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系列栏目分十挡。

分别介

绍了韩愈、白居易、秦观等中国著名文化名士。

本期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一:

颠沛流离的童年

南宋前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特殊历史时代.激发起广大人民爱国思想的空前高涨,形成一股文学创作巨流。

从诗坛来看,这个时期不仅绽开出千姿百态的绚丽花朵,而且涌现独辟蹊径、自成体格的诗人群体。

其中成就最为杰出的,当推陆游。

他不愧

为南宋一代诗盟之主。

北宋末年,浙江的一位官员奉调入京。

作为淮南地方军需粮饷水陆转运的官员的他,

带着家眷,乘坐官船,从淮南出发赶到汴京。

可是没有想到在淮河遇上的一场大风暴雨,使这位官员感到焦急不安,因为他的夫人将要临产.但在这样大风暴雨的淮河上是

无法找到官医的。

他只得吩咐侍女小心侍候。

第二天早晨,无情的暴风雨又吼叫起来,滚滚东流的淮河之水,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仿佛要吞没这几条官船。

这突然发作的

狂风暴雨使船上的男女老幼吓得惊皇失措.忽然内舱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说来奇怪,婴儿坠地以后,风停了,雨止了,淮河水面,风平浪静,官船舱里,一片

欢腾。

这个迎着狂风暴雨而诞生的婴儿.就是后来成长为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

伴随

他来到人间的这场大风雨,似乎预兆着一个战乱动荡的时代的到来。

这一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正在调集兵力准备向北宋侵犯,而那些醉生梦死

的朝廷官员还被蒙在鼓里。

不久,金兵就大肆南侵,直逼汴京,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传

位给太子赵桓,后称钦宗,自己则出逃至镇江。

同样昏庸的钦宗无法支撑这摇摇欲坠

的“大厦”,他接受了女真族的要求----割地赔款.同样的陆游的一家,也随着战乱南迁.那个时候,陆游刚三岁。

母亲只好抱着他。

他们跋山涉水,一路风餐露宿,历尽

艰辛。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有时与成群结队的难民为伍,有时在漆黑一团的夜间

赶路。

有一次,他们在淮河岸边差点遇上追来的金兵,幸亏带着干粮躲进荒僻的山林

从中,才得以脱险。

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困苦艰危的逃难生活。

可是没有多久.金兵

又渡江南侵。

陆游一家只得再次搬迁.

陆游童年时代的逃难生活,使他看到金兵南侵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成千上万的老百

姓背井离乡、转死沟壑的悲惨景象,在诗人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少

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童年的陆游已把自己的生存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并且贯穿他的一生。

陆游少年特别刻苦,常常因为看书忘记了就餐,他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也为他后来的创作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陆游的父亲当时闲居在家,一些爱国士大夫常常到他家中来,谈论

国家大事。

每每谈到朝廷腐败,秦桧屈膝求和的丑事,他们便愤慨难平,眼睛里射出

了坚毅的光芒,声音像撞钟那样宏亮。

那种英勇刚毅的气概,使陆游感受到一股振奋

人心的力量。

这时陆游已经长大成人,他立志要为“扫胡尘”、“清中原”而刻苦学

文练武。

二、爱情风波的悲歌

十九岁的陆游,第二次来到临安时,屈辱的“绍兴和议”已经签汀,南宋与金暂时出

现了南北对峙的势态。

三年前,陆游曾到临安应试,结果落第而归。

这次,他本来不

想应考,但是父命难违,只得启程进京,而且在临安滞留的时间较长。

第二年春

天.即绍兴十四年正月,时值元宵佳节,临安城内大张灯火,他的舅父唐闳(字仲俊)约陆游观灯。

这天晚上,陆游在舅家又见到了表妹唐婉,并一同观看灯火。

陆游与唐

婉在幼年时一起玩耍,“两小无嫌猜”。

如今陆游已经二十岁了,对唐婉的情意也更

深厚,但是一颗爱慕之心却不能直接倾诉。

回到山阴以后,他向父亲表达了自已的心意。

年近花甲的父亲,身体欠佳,也想趁自己健在替陆游成亲,于是向唐仲俊提出这

门亲事,终于喜结良缘。

唐婉幼年时喜欢读书,后来又能写诗词。

她和陆游结婚后,情投意合,形影不离。

甜蜜的爱情生活冲淡了陆游进取功名的心志。

这引起了父母的不快,尤其母亲唐氏对

自己的内侄女媳妇总不顺眼,婆媳之间矛盾日益加深。

一两年后,陆游父亲年迈多病,经常卧床不起,而唐婉又未能生育因此,母亲心情烦躁,也更加讨厌媳妇,有时指桑

骂槐,借故责难;稍事怠慢.严加训斥。

尽管唐婉百般忍受,但总得不到婆婆的宽恕,最后逼着陆游与唐婉分离。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父母之命,难以违抗。

陆游虽然与

唐婉伉丽情深,但是无法改变她被逐出门外的命运。

陆游只得表而上把唐婉送回娘

家.暗地里在外面找一所房子让唐婉居住,时常前去相会。

他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总

希望有一天能得到母亲的宽容,使他俩重新团圆。

因此每当陆游去看望她时.总是用

这样的想法来安慰她那受到创伤的心灵。

唐婉只是默默地听着,情不自禁的泪珠滚落

在她憔悴的面容上。

她何尝不想委曲求全?

但目前的处境很难有破镜重圆的希望。

有多久,她们私下幽会的事情被母亲发觉了。

陆母非常恼怒.不但不予谅解,反而寻

上门来,横加干涉。

幸亏陆游事先得知消息,她俩躲开了。

不过,母亲还会再来寻找,陆游感到这种关系实在难以保持下去,只得忍痛分离。

过了一年.陆游的父亲病故了,陆母已替陆游另娶王氏为妻,后来唐婉也改嫁同乡

赵士程。

但是,这一幕婚姻悲剧在他俩的心灵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绍兴二十三年,陆游再次来到临安参加科举考试。

这时陆游已二十九岁,因宋代门

荫制度而授文官登仕郎的虚衔,所以参加锁厅考试。

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为两浙转运

使陈之茂,字阜卿,为人刚直不阿。

当时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这次应试,秦桧传言

必须以秦埙为第一名选送。

陈之茂细心批阅试卷后,发现有一份试卷写得通达流畅,

既有见解,又富于文采,颇为难得。

后经核查字号,此卷乃陆游所写,于是毫不犹豫

地取为第一,泰埙排列.第二。

这件事触怒了秦桧,他要寻找借口报复陈之茂。

第二年春天,礼部复试在临安举行。

陆游满怀信心地参加应试,又被取为第一名,

这不仅触动了秦桧的旧怨,而陆游“喜论恢复”的言论更使他嫉恨,随即把陆游的名

字剔除,置秦埙于第一名。

陆游回到山阴家里,心中苦闷。

愤怒依然难消。

这年春天,陆游独自到禹迹寺的沈

氏园(浙江绍兴市)去游览。

他漫步在桃红柳绿,满园春色的宫墙下面,顿时有一种

心旷神怡的感觉。

碰巧唐婉夫妇也到这里来春游。

唐婉先发现了陆游,她们近十年没

有见面了,偶然相逢,心里又惊又喜。

唐婉告诉赵士程,便邀请陆游相聚共饮。

陆游

一见到唐婉,想起令人心碎的往事,感到无限悲切,不愿再增添唐婉精神上的痛苦。

于是唐婉就叫家僮给陆游送上酒菜致意。

陆游凝视着唐婉,体会到她的一片深情,便

举起酒盅,一饮而尽。

酒入愁肠,更添惆怅哀怨。

当年夫妻相爱的山盟海誓,记忆犹新,而如今各已婚嫁,虽然恋情依旧,但难以用书信来表达。

他怅然甚久,便提笔在

园内宫墙上写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风恶.欢情薄,一杯愁

绪,几年离索。

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

瘦,泪痕红?

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

莫,

莫,莫!

陆游题写完了.怀着抑郁、感伤的心情离女。

唐婉慢慢地走到园墙边,读着这首情

意真挚、深切的词作,满怀哀愁。

她回到家后,不由自主地吟诵这首词,一种凄苦哀

怨的悄绪使她举笔和了一首。

据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唐婉和词有“世情簿,

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阙”。

现在流传的原词乃明人《古今词统》书中所收,

有人认为是明人续作.但无佐证。

唐婉这首词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哀怨痛苦.同时

又对破坏美满婚姻的封建礼教表示了强烈的控诉。

她自从写这首和词后,忧郁成疾,

不久就去世了。

这一幕婚姻悲剧,在陆游心灵里留了难以弥合的创伤。

四十年后,陆游重返故地,

登楼远眺,触景生情,还写下了两首《沈园》诗,怀念唐婉的深情,抒发内心的隐痛。

而陆游这首词由于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生活的摧残,感情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所

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悲歌一曲《钗头凤》,传唱千古动人心。

三、从初仕主簿到镇江通判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误国害民的权奸秦桧一命呜呼。

过去遭受秦桧迫害打击的官员,都先后得到了起用。

绍兴二十八年,陆游终于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

陆游初入仕途,心情是愉快。

这个时期的陆游也因公务结交了一些文人.游览名胜古迹,有一次,

陆游乘兴航海,遇上了雷暴大雨,在惊涛骇浪中毫无惧色。

霎时间,雨过天晴,他醉

后题诗说:

“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诗中充分表现出胸中的一股豪壮之气。

这时,他结交了一个叫周必大的人此人为当时的秘书省正字,参与皇家史料实录.后来这个

周必大在陆游的人生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次,孝宗在宫内华文阁和周必大淡论当

世诗人时.周必大称赞陆游的诗才堪与唐代诗人李白相比,后来宰相史浩、黄祖舜又

推荐陆游善于辞章,孝宗便召见陆游,说他“力学有闻,言论剀切”,特赐进士出身。

这种召对而赐科名的恩遇,在当时确实少见。

因此,陆游内心非常激动,感到自身的

才能受到重视,更激发他那抗金爱国的热情。

陆游积极思考抗金恢复大业,从革除弊

政到军事战略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尤其是军事方面.但也是圣上昏庸无能,没多久,他就被贬官镇江.

四:

入蜀后的从军生活

陆游在故乡闲居了四年。

乾道五年十二月.他得到消息,将要出任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府通判。

不久陆游一家从山阴出发,先到临安拜会一些故交亲友,然后由运河入

长江,溯流西上,途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在十月二十七日到达夔州。

陆游从出发那天开始,每天都写日记,到达夔州府时已近一百六十天。

他一路上

游览山川名胜,凭吊历史古迹,同时考察沿途地理形势,了解民风习俗。

这些具体生

动的见闻,他用优美的游记散文融进日记之中.写成了一部《入蜀记》。

这日记不仅

记载了诗人半年人蜀的行踪,而且保存了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

陆游到任后,主管办学,主考等事,并兼管内劝农事。

但夔州地处山麓,人口稀少,公

务也不多,实际上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闲官。

陆游到任后,主管办学,主考等事,并兼管

内劝农事。

但夔州地处山麓,人口稀少,公务也不多,实际上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闲官。

陆游在夔州曾以监试官身份主持过州考试.还下乡劝农耕作,但总觉得自已的抱负得

不到施展,心中不免产生一种白发凄凉的迟暮之感。

三年任期很快就到了.期满以后

究竟做什么呢?

如果不及早考虑。

一旦失去官职.全家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后来他拖

友人在买了一个官位.这个官位开启了他向往的军旅生活.

是年正月,陆游在夔州安置好家属,单枪匹马奔赴四川宣抚使驻地南郑(今陕西汉中)。

陆游在南郑虽无实际兵权,但他经常接受宣抚使王炎的委托,亲临前线察看军营。

他身披铁甲,手持长枪,骑着战马,带领数名士兵.沿着崎曲的山路,风餐露宿,有时忍渴挨饿,往来于南郑和前方据点之间。

他的足迹遍及大散关、骆谷口、仙人原

等地.虽然骑马劳累.生活艰苦,但心中充满了投笔从戎的自信和乐趣。

所以他非常

自豪地在诗歌里写道: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这年六月间,陆游率领一支小分队.冒着酷暑.日夜兼程,赶到前哨据点骆谷口视察。

这里是西北前线的要塞,距离长安不远。

夜间,他登上烽火台,月光映照大地,

一望无际的平川洁白如霜,整齐威严的军营万马露宿,气势雄壮.遥望长安,心潮起伏,更增强了收复中原的胜利信心。

由于南宋皇帝失去了对讨伐失地的信心,军中的事

务常常很闲.于是士兵们常常踢球,或打猎来消磨时间.

陆游除了饮酒赋诗外,对打猎很感兴趣.多次上山打猎。

他带领战士们外出打猎,

精神抖擞地纵马于细草平郊,有时穿行于深山密林,侦察地形,布置包围,好像打仗

一样。

到了傍晚归来,他们的马鞍上已挂满了山鸡、野兔之类的猎物,但有时在围猎

中也会遇到十分惊险的场面。

那是秋冬的季节,他身穿戎装,骑着马。

带着三十名士兵到北山打猎,遇上了一只

凶猛的老虎。

同行的士兵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立即掉转马头,纷纷逃命。

陆游闻讯

后毫无惧色,他早就听说北山虎吃了许多人,呼啸的风声,仿佛是孤儿女在号啕大哭。

于是他卷起衣袖,手持长矛,策马赶来,与猛虎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当猛虎直立扑

过来时,陆游奋勇向前,持戈狠刺老虎的心窝,只听一声吼叫,猛虎跌倒地上,鲜血

溅上了他的白袍,正是“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

陆游刺虎的壮举很快传遍军中,也传到附近村庄街坊,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

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

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怀昔》)。

陆游自己也感到年近半百尚能刺死猛虎,这是平生中最得意而难忘的

一件事,后来他闲居故乡,追忆往事,夜间梦行南郑道中,醒来已天明,索性起床写

了一首长诗,其中描写了当年刺虎的情景:

眈眈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

我闻投袂起,走呼闻百步。

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注

但陆游更多的时间还是用于巡查.作为幕府中的干办公事,半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及

南郑附近几个县城,从军生活的种种感受,扩大了视野,汉中地区雄伟的气势,豪壮

的民情,更激发起他的爱国热情,使诗歌创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艺术风格雄奇

奔放,成为他一生诗作成熟的关键时期。

然而,遗憾的是,陆游把关中作为收复中原

的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朝廷始终没有采纳实现。

是年十月间,陆游从南郑出发到外地察看。

当他到达嘉川铺(今四川广元县东南)

时宣抚官署送信的衙役匆匆骑马赶来了。

陆游拆开书信,方才知道宣抚使王炎已奉调

回临安任枢密使。

他急急忙忙赶回南郑,宣抚官署的人员有的已经疏散了。

陆游也从

西北前线调到四川成都。

五、从巴蜀到江西

乾道九年(1173)的春天,陆游在成都安抚官署任参议官,但没有具体的公务。

对于

满怀杀敌报国热情的陆游来说,这种“冷官无一事”的闲游日子.使他感到失望、不

满和痛苦。

这时把持朝政的官员无意北伐.一心屈辱求和,使陆游感到愤慨,但又

无可奈何,每当无事可做时,消极思想也随之抬头。

他经常出入成都的游乐场所,茶

坊酒楼,饮酒听歌.赏花观舞,好像是最繁华地区的一个闲人,陆游纵酒行乐思想的

滋长,使他的生活放浪不羁。

同僚看不顺眼,世俗之辈更不能理解,议论他不拘礼法,饮酒颓放,不久,陆游遭到免职的处分。

他对这种诋毁与贬黜感到气愤,可是又觉得“颓放”的说法颇为别致,于是索性以“放翁”作为自已的别号,陆游免职后住在

成都近郊浣花溪畔,还辟了一块菜园。

他经常在住所独酌,举杯浇愁.

后来朝廷终于又再次任命陆游官职,但这次,是千里之外的江西抚城.好景不长,淳

熙七年四五月间,江西地区旱涝灾害不断发生。

接连半月大雨不止,淹没了千顷良田

和一座座村庄。

奔腾的洪水,一直冲到抚州城下。

陆游面对这突发性的天灾人祸,毅

然决定打开常平义仓,并告各县立即把救济粮食发放给灾民。

他不仅亲自指挥救灾,且.还驾舟载米,星夜送给被洪水困在山上的灾民。

当时陆游写了组诗《大雨逾旬既

止复作江遂大涨》,自注云:

“民家避水,多依丘阜,以小舟载米赈之。

江西水灾过去了,但陆游心中仍感不安。

不久,他被召回临安,朝廷中的主和官

员弹劾他擅自开仓赈济,行为越轨。

这样陆游又再次被免职。

六、闲居农村

陆游在回乡以后,朝廷起用他为朝请大夫.这年七月他在严州上任,多年来,陆游写了不

少诗歌,特别是从军南郑的丰富生活,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形成了雄奇奔放的风格,在其一生创作中具有划时代意义。

为了怀念蜀中多彩的生活,陆游把历年诗作编

成集子,取名《剑南诗稿》。

他来到严州后,又把这本诗集从头到尾重读一遍,作一

次严格的删定,抽掉了大约十分之九的诗作,并重新加以编订。

宁宗嘉泰元年,在经历了几经沉浮的官场后,陆游终于告别了官场.过起了闲居生活.由

于几遭贬谪,陆游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常常和老农一起干农活,于是对农村生活有深刻

的了解,和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他写下许多真实反映农村风貌而富有人民性的诗篇。

这些诗作既有描写江南农村自然景色、生活习俗内容的,如《晚秋农家》也有一些揭

露官吏逼租,残酷迫害农民的篇章。

尤其是在《农家叹》中.他不仅写出了农民们的

辛勤耕作,而且刻画了官府的横征暴敛。

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四日,孤村的黑夜沉沉。

六七八岁的陆游躺在床上,一时难以

入眠。

半夜里刚进入梦境,突然狂风四起,乌云翻滚,风雨大作。

他耳边似乎听见如

海涛咆哮的大风雨声音,又好像听到北伐的战马在冰河上奔驰的响声,又仿佛自己跨

着铁马在冰封雪飘的北方大地上飞奔

这种入梦似真的境界引起他心中的无限感慨。

梦醒了,他卧听风雨,不禁随口吟诵起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让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到了嘉定二年(1209)的秋天,陆游积愤成疾,病情日趋严重。

近一二年来,他经

常生病,时好时坏,服药之后,病势就会好转,还能拄杖走访亲友邻里。

这次旧病复发,入冬后卧床不起,吃药也不见效验,而且越来越重了。

这位八十五岁懂得医道的

老人,知道自己的病体很难有好转的希望。

他静躺在床上回忆平生往事,历历在目。

最后,他想到了死。

一个人总是要死的,现在活了这么大年纪,对于死,陆游并不感

到有什么可怕。

十年前,他曾想到过死,而且在诗里写过“死前恨不见中原”的句子。

如今中原仍然未复,心里顿感万分悲痛。

但他并不希望,坚信将来一定能收复失地,

统一国土的。

陆游病危的时候,乡亲们和他的儿子,都含着满眶热泪,一起拥到他的床。

这时,

老人的眼神已失去光彩,嘴里不断的喘着气。

稍停,他又忽然振作起来,紧紧地握住

儿子的手,轻声地说:

“如果大军收复了失地,九州统一的那天,我们家里举行祭祀,你们千万不要忘记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我啊!

说完,老人慢慢的松开了手。

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儿子日后忘记,于是要儿子把

纸笔拿来,支撑着身子,用微微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了一首《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写好了,人们看着他徐

徐地闭上了眼睛。

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一代才华超群的诗人

陆游怀着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的民族悲愤与世长辞了。

这首充满血泪的绝笔诗,集中地

表现了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励和培育人民的

爱国情操。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要说再见了,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我们的新浪

微博上留言,我们的微博是XXXX好,感受人物的魅力,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合:

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