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5725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2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与之联系的是国民的概念。

(2分)

2.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分为民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且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3.什么是“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

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

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4.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

一般说来,坐公交车比较费时间,坐出租车比较省时。

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相对价格变得极为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极大地加快。

(2分)人们手中的货币就好像烫手的山芋必须越快越好地把它使用出去,否则很快会贬值。

人们坐公交车所省的钱,也许远远比因坐公共汽车所耗费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而坐出租车虽然多费钱,但可以少受自己所拥有的货币贬值的损失。

(2分)这样,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费时坐公交车。

5.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组合产生的政策效果有什么不同?

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财政、货币选择双松政策。

财政增支减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

当整体经济状况良好,为了促使经济更快发展时,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选择。

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到生产经营领域,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6.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IS曲线表示所有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表示所有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与利率的组合。

(2分)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

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

7.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共性与区别是什么?

来源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

两者都属于自然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短期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取决于人们加入和离开劳动的人口的比率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减比率,包括自愿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两种;结构性失业可以是由于永久性的技术更新,也可以由于国家竞争力的下降,通常包括技术性失业和地理位置转移性失业。

8.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一般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自动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

通货紧缩时,具有阻止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功能;通货膨胀时,具有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的功能。

这种无需改变政府政策就能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自动变动,从而自动减少国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

主要体现在: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9.经济学家认为,“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增加国民收入”。

为什么?

现代经济中,总需求一般小于总供给。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因此,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

10.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通货膨胀主要有两个效应,1.产出效应;2.收入再分配效应。

关于收入再分配效应,宏观经济学是这样阐释的:

1.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2.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和浮动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

3.通货膨胀有利于实物财富所有者,不利于货币财富持有者;

4.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相当于政府征收通货膨胀税,不利于普通民众。

二、论述题

1.你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5个方面:

充分就业,稳定经济,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在这5个目标中,稳定经济是其他4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分)

(1)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充分就业,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要保证经济稳定,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社会就必然不稳定,而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必然带来不稳定的经济。

(2)经济稳定与价格稳定.一国另外一个重要宏观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的不稳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通货紧缩情况下,都将使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不稳定的经济又将激化这种危机。

(3)很明显,如果一国经济希望能够持续均衡地增长,就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4)经济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各国经济已经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传递经济,一国的繁荣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将自己的衰退转嫁给其他国家。

因此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减少国际收支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综上所述,一国政府需要努力稳定经济,使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将为宏观经济的调整创造重要的环境条件,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如何运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分)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有: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

(3分)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

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1分)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1分)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2分)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2分)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

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2分)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

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1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3.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论述双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和具体对策;

4.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促进充分就业保民生的对策;

5.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保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及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6.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论述双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B、30;C、50;D、500。

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7、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C、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

8、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9、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0、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1、水平的LM曲线表示()。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1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元;B、左移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13、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00%;B、90%;C、50%;D、10%。

14、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A、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判断题若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偏小。

()

1、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

2、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

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4、在物品市场上。

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方向变动。

()

5、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横截距增加。

()

6、若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提高,则在利息率下降相同时产出的增量减少。

()

7、投资乘数等于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

二、简答题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所得税降低对产出和利率有何影响?

三、分析说明题

1、用IS-LM模型简要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节俭的悖论”。

四、计算分析题

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

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2、假定一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

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求:

(1)IS和LM曲线;

(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IS曲线为:

Y=5600-40r;LM曲线r=-20+0.01Y。

(1)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

(2)若产出为3000,经济将怎样变动?

5、设有下列经济模型:

Y=C+I+G,I=20+0.15Y,C=40+0.65Y,G=60。

求:

(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均衡的Y、C、I。

6、两部门经济中,如果在初始年份是均衡的,国民收入为1500亿元,现在:

(1)每期投资增加100亿元,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试问国民收入要达到多少亿元才能使国民经济恢复平衡?

(2)如果不是每期投资都增加100亿元,而是每期消费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上否会变?

如果每期消费增加150亿元呢?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水平上升时()

A、投资会减少;B、消费会减少;C、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

2、总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因()而右移。

A、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B、政府支出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D、税收减少。

3、使总供给曲线上移的原因是()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需求增加;D、技术进步。

4、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

5、在长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

6、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8、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二、判断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2、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

3、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

4、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5、若扩张总需求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

三、简答题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2、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

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

这样,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

这种说法对不对?

试分析。

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4、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四、分析说明题

1、国民收入决定的三种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2、用AD-AS模型比较两种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五、计算分析题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

价格水平为P。

求:

(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2、设劳动需求函数L=400-10(W/P),名义工资W=20,未达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弹性无限大,充分就业量为380。

(1)求P=2时的就业状况;(2)求P=5时的就业状况;(3)价格提高多少能实现充分就业。

3、

4、已知:

C=100+0.7(Y-T),I=900-25r,G=100,T=100,Md/P=0.2Y+100-50r,Ms=500,P=1,求均衡的Y和利率r。

5、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S=-50+0.25Y。

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

C、经济结构的调整;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4、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

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D、增加财政赤字。

6、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只存在于长期;B、只存在短期;

C、长短期均存在;D、长短期均不存在。

7、认为长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A、凯恩斯主义流派;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

8、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债弥补财政赤字,导致高能货币()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9、财政部向公众借债弥补财政赤字,高能货币()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0、中央银行收购公众持有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1、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2、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3、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4、通货膨胀使实物财产所有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5、通货膨胀使货币财产所有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6、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7、通货膨胀使利润收入者利益()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A、收入初次分配;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D、其他。

二、判断题

1、在供给型通货膨胀情况下,若扩张总需求,则价格水平提高。

()

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

3、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

()

4、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

5、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

()

6、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

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

8、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

9、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学派,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10、若发生通货膨胀则总产出一定增加。

()

三、简答题

1、凯恩斯是怎样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3、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4、如果现在社会上失业率很高,人们估计政府要实现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

为什么?

5、什么是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四、分析说明题

1、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2、试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有利论和不利论的理由各有哪些?

五、计算分析题

1、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8年为1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