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4778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水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盐水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盐水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盐水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盐水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水工艺规程.docx

《盐水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水工艺规程.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水工艺规程.docx

盐水工艺规程

盐水工艺规程

一、产品说明

1、产品简介

48%碱是由离子膜电解液32%碱经降膜或升膜式蒸发而得,我公司生产的48%碱浓度为48.0-48.5wt%;片碱是由50%碱常压下受热浓缩成熔融碱,再经片碱机制成片状固碱。

2、产品性质

2.1、烧碱(48%碱、片碱)

2.1.1、物理性质

48.0-48.5%NaOH的比重为:

1.492,沸点为143.8℃。

片碱碱片的厚度为0.8-1.2mm,块状大小为0.3-1.2cm2,温度则小于60℃。

2.1.2、化学性质

烧碱,分子式:

NaOH,分子量:

39.997。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强碱性,它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呈红色。

它的腐蚀性很强,特别是高温、高浓度的烧碱能使钢铁、含硅材料等内部结构改变,强度下降。

2.1.2.1、与酸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HCl=NaCl+H2ONaOH+HNO3=NaNO3+H2O

2.1.2.2、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作用:

2NaOH+CO2=Na2CO3+H2ONaOH+CO=HCOONa

2.1.2.3、与金属的作用

NaOH能溶解锡、锌、铝,生成锡酸钠、锌酸钠、铝酸钠,放出大量的氢气:

Zn+2NaOH=Na2ZnO2+H2↑2Al+6NaOH=2Na3AlO3+3H2↑

在常温下,氢氧化钠对铜、铁的腐蚀性很小,对生铁腐蚀更小,紫铜则能被浓碱腐蚀,对镍、银、金、铂等金属无腐蚀性。

2.1.2.4、烧碱溶液与硅化物作用

2NaOH+SiO2=Na2SiO3+H2O

从上述反应可知氢氧化钠能腐蚀陶器、玻璃及石英玻璃等材料制成的容器。

2.1.2.5、与硫的作用

氢氧化钠的热溶液能与硫作用,生成复杂的混合物(含硫化物、过硫化钠、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

2.1.2.6、对人体的影响:

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皮肤轻度腐烂,甚至脱皮,经常处于氢氧化钠的环境中会清除皮肤上的油脂,使表皮软化、膨胀、粗硬而破裂。

浓碱液则会灼伤皮肤和肌肉,若吸入氢氧化钠雾沫或浓碱液的蒸气可使气管和肺部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发生肺炎,若溅入眼中则会引起失明或视力衰退。

2.1.3、烧碱的主要用途

烧碱可用于制皂工业的皂化剂,印染工业作坯布脱腊丝光剂及过量酸中和剂,造纸工业的纸浆蒸煮,皮革工业干皮的浸水剂,石油工业石油分馏之化学精制及作为化学原料制造其它产品。

3、产品标准

1)48%碱(根据GBSP01-2001)

指标名称

优级

一级

合格

外观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NaOH%≥

48.0

48.0

48.0

Na2CO3%≤

0.2

0.25

0.3

NaCL%≤

0.004

0.007

0.01

Fe2O3%≤

0.0003

0.0005

0.001

2)片碱(根据国标GB11212-89)

指标名称

指标

优级

一级

合格品

外观

主体为白色,并带有光泽

NaOH%≥

99.5

99

98

Na2CO3%≤

1.45

0.5

0.8

NaCL%≤

0.02

0.04

0.06

Fe2O3%≤

1.004

0.005

0.006

Ca%≤

0.005

0.008

0.01

SiO2%≤

0.004

0.006

0.01

Na2S%≤

0.05

0.07

0.1

二、原辅助料规格及消耗定额

2.1原辅料规格

1、原盐:

NaCl≥94.0%Ca2+≤0.30%Mg2+≤0.20%

SO42-≤0.5%wtH2O≤4.20%不溶物≤0.4%总铵≤10ppm

2、纯碱:

白色细小颗粒总碱≥98.5%

3、烧碱:

无色透明液体

NaOH:

32%NaCl≤0.004%Fe2O3≤0.0003%Na2CO3:

0.04%

CaO:

0.0001%AL2O3:

0.0004%SiO2:

0.0015%

硫酸盐(以硫酸钠计)≤0.001%

4、三氯化铁:

外观:

红褐色粉末含固量≥96%

5、螯合树脂:

CR-11或D-403等相当品,S-940、TP-260。

6、亚硫酸钠:

白色粉末,Na2SO3≥96%

7、盐酸:

HCl≥31%wt游离氯≤60ppmwtFe≤1ppmwt

Ca2++Mg2+≤0.3ppm(asCa)

8、纯水:

电导率≤10μs/cmFe≤0.5ppmwt

9、工业水

温度:

29℃压力:

0.5MPa

10、冷却水(循环水)

压力:

0.5MPa

11、工艺空气AP

压力:

0.5MPa(表压)

12、仪表空气(AI)

压力:

0.5MPa露点:

-30℃无油无灰温度:

大气温度

13、氮气(NH、NL)

N2≥99%压力:

0.5MPa氧气≤100ppm

14、中压蒸汽(S10P)

压力:

1.0MPa温度:

181℃

15、低压蒸汽(S4P)

压力:

0.4MPa温度:

151℃

16、电

用于马达:

380V±10%50HZ±10%3相

用于仪表:

220V±10%50HZ±10%1相

17、熔盐(HTS)

组成:

KN0353%NaNO240%

NaN037%S≤0.025%

熔盐的熔点为142.2℃,温度的升高会加速熔盐的分解以及容器材料的反应。

5NaNO25NaNO3+Na2O+N2

单盐的分解温度依次为:

KNO3--550℃,NaNO3--535℃,NaNO2--430℃,混合盐的热稳定性优于单纯盐。

HTS在427℃以下非常稳定,450℃以上开始有缓慢的分解,550℃以上分解速度加快,660℃以上明显分解,同时熔点升高,颜色从透明的琥珀色液体变成棕黑色液体。

不同组分的熔盐点如下表:

NaNO2%

NaNO3%

KNO3%

熔点℃

NaNO2%

NaNO3%

KNO3%

熔点℃

50

0

50

138.90

35

7

58

154.9

44

3

53

140.00

30

10

60

155.9

45

0

55

140.60

30

0

70

162.2

42

3

55

141.00

34

3

63

163.5

40

7

53

142.20

10

35

55

210.0

38

6

56

144.40

0

50

50

220.0

38.5

11

50.5

144.95

100

0

0

284.0

34

13

53

151.70

0

100

0

308.0

30

20

50

151.70

0

0

100

337.0

18、重油

低热值:

9400KCal/Kg粘度100cST(80℃)

硫含量1%

2.2原辅料性质

2.2.1盐酸(HCl)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含铁呈黄色,易挥发。

接触盐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鼻、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盐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2.2.2三氯化铁

三氯化铁是红褐色结晶,也有薄片状,用作饮水和废水的处理剂,染料工业的氧化剂和媒染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和氧化剂。

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

对眼睛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

长期口服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2.2.3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本品有致敏作用,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2.2.4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是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

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三、生产规模、生产原理及流程叙述

1、生产规模

一期一次盐水和二次盐水为电解单极槽装置年产4.8万吨烧碱提供合格盐水.

二期一次盐水和二次盐水为电解复极槽装置年产10万吨烧碱提供合格盐水.

四期一次盐水和二次盐水为四期电解复极槽装置年产15吨烧碱提供合格盐水.

板式蒸发装置采用阿法拉伐双效板式升膜逆流蒸发系统,其生产能力为年产3万吨48%液碱。

蒸发固碱装置为引进瑞士布特朗姆斯有限公司(BertramsAG)年产2万吨片碱。

日产量60吨。

四期蒸发装置采用日本木村化机生产的降膜逆流蒸发系统,其生产能力为年产20万吨48%液碱。

2、生产原理和化学反应式

2.1、一次盐水精制

2.1.1、用次氯酸钠除菌藻类及其它有机物

盐水中的菌藻类被次氯酸钠杀死,腐殖酸等有机物被次氯酸钠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

2.1.2、用NaOH处理镁离子:

MgCl2+2NaOH=Mg(OH)2↓+2NaClMgSO4+2NaOH=Mg(OH)2↓+Na2SO4

2.1.3、用纯碱处理钙离子:

CaCl2+Na2CO3=CaCO3↓+2NaClCaSO4+Na2CO3=CaCO3↓+Na2SO4

2.1.4、用SRS装置处理硫酸根:

SRS装置是一种纳米级过滤系统。

该系统处理盐水中的硫酸根含量为7g/l,产生的浓缩物含硫酸纳80g/l,其中10%被排放,90%被回收系统。

2.1.5用亚硫酸钠去除游离氯:

Na2SO3+Cl2+2NaOH=2NaCl+Na2SO4

2.2盐水二次精制工作原理

2.2.1用亚胺基乙酸型螯合树脂去除钙、镁离子原理:

CH2COONaCH2COO

R-CH2-N +Ca2+(Mg2+、Sr2+)→R-CH2-NCa(Mg、Sr)

CH2COONaCH2COO

树脂再生:

CH2-COOCH2-COOH

R-CH2-NCa(Mg、Sr)+2HCl→RCH2-N  + Ca(Mg、Sr)Cl2

CH2-COOCH2-COOH

CH2-COOH  CH2-COONa

R-CH2-N  +2NaOH→ RCH2-N  +2H2O

CH2-COOH  CH2-COONa

2.2.2用亚胺基磷酸型螯合树脂去除钙、镁离子原理

2RCH2NHCH2PO3Na2+Ca2+(RCH2NHCH2PO3)2CaNa2+2Na

Mg2+Mg

根据上述反应式的螯合结构可以用盐酸再生,反应方程式:

(RCH2NHCH2PO3)2CaNa2+4HCl 2RCH2NHCH2PO3H2+CaCl2+2NaCl

MgNa2MgCl2

碱再生反应方程式:

2RCH2NHCH2PO3H2+2NaOHRCH2NHCH2PO3Na2+2H2O

此时的树脂即可重新使用。

2.3蒸发固碱

2.3.1生产原理

双效降膜或升膜浓缩装置中,在降膜或升膜蒸发过程中,当液体的加热面上有足够的热流强度或壁面温度超过液体温度一定的值时,在液体和加热面之间产生一层极薄的液层(滞流热边层),从而形成温差,就此在加热面上产生气泡而沸腾,这样,管内液体不必全部达到饱和温度,所以蒸发完全是在膜表面上进行的。

这种表面沸腾(冷沸腾)的蒸发应具备二个要素,一、液体必须过热.在表面沸腾时,液体从壁面获得热量来升高温度从而得到气泡形成过热度,紧贴在加热面上的薄层液体存在着很大的温度梯度,此时液体就气化,蒸发生成气泡,长大和脱离,形成表面沸腾,从而脱去碱液中水分。

二、有气化核心。

气化核心的产生是由于加热面上细小凹坑所形成的空穴,以及在空穴所密封的气体或蒸气。

在浓缩过程中,形成的二次蒸汽的流速很高,将液体拉成一层薄膜,流动速度很快,故环状流中有一个高速的蒸汽中心和一个液体环,气液界面上受到高速的蒸汽的干扰紊流程度剧烈,使壁面的传热机理由泡状流的饱和核沸腾给热转变为通过液膜的强制对流给热。

此时,热量的传递方式变为薄膜蒸发。

在降膜蒸发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壁面液膜的断裂变干现象,如果出现,会使给热系数大下降,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出现流量太大而至使过热度不足,达不到沸腾,不能形成薄膜蒸发的现象。

因此,控制好进入蒸发器液体及加热源的温度,是膜式蒸发的关键。

2.3.2有关化学方程式:

1)用蔗糖去除碱中NaClO3分解生成的[O]

C12H22O11+8NaClO38NaCl+12CO2+11H2O

2)生成的二氧化碳立即与氢氧化钠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3)熔盐的分解反应即亚硝酸钠的分解

5NaNO25NaNO3+Na2O+N2

3.工艺流程(各相关工艺带控制点的PID流程图附后)

3.1一次盐水精制

3.1.1老系统

3.1.1.1原盐溶解

固体原盐从盐库由抓斗桥式起重机抓入受料斗内经6#皮带机送入化盐桶(V-402ABC),用新老电解脱氯工序来的淡盐水以及生产补充工业水和一次压滤废盐水化盐。

原盐从化盐桶的上部加入,与从底部进入已预热温度为60±5℃的化盐水逆流相接触。

桶内的盐层高度应保持在5.5m以上。

从化盐桶出来的粗盐水浓度约300-320g/l左右,原盐中的不溶物大部分沉淀在化盐桶底部,泥渣约一年清理一次。

3.1.1.2盐水精制

从化盐桶出来的温度约60℃,浓度300-320g/l,过量NaOH为0.2-0.4g/l的粗盐水自流入V-403,在此加入次钠和氢氧化钠后,盐水进入V-404底部,经过AP搅拌充分反应后,通过加压泵P-402A/B/C送入汽水混合器和AP充分混合后进入溶气罐,从溶气罐底部出来的盐水经过流量调节阀FV-5102加入三氯化铁后进入浮上桶中下部,在浮上桶被上浮和下沉了杂质的清盐水从其中上部出来,再溢流入反应桶,在此加入碳酸钠,经过反应桶后,反应完全的混浊盐水进入V-407,再通过P-407打入戈尔过滤器,过滤后的盐水进入曲径槽V-408,在此加入亚硫酸钠后流入一次盐水贮槽(V-409);不合格的盐水则流入化盐水贮槽(V-401)。

浮上桶上下排出的泥和过滤器定时排放的泥渣定期排放至盐泥贮槽,一次盐水贮槽(V-409)的合格盐水经一次盐水泵P-409A/B/C送往二次盐水岗位。

3.1.2四期系统

3.1.2.1原盐溶解

固体原盐从盐库由抓斗桥式起重机抓入受料斗内经8#皮带机送入化盐桶(4V-402AB),用四期电解脱氯工序来的淡盐水以及生产补充工业水和一次压滤废盐水化盐。

原盐从化盐桶的上部加入,与从底部进入已预热温度为60±5℃的化盐水逆流相接触。

桶内的盐层高度应保持在3.0m以上。

从化盐桶出来的粗盐水浓度约300-320g/l左右,原盐中的不溶物大部分沉淀在化盐桶底部,泥渣约一年清理一次。

3.1.2.2盐水精制

从化盐桶出来的温度约60℃,浓度300-320g/l,过量NaOH为0.2-0.4g/l的粗盐水自流入4V-403,在此加入次钠和氢氧化钠后,盐水进入4V-404底部,经过AP搅拌充分反应后,通过加压泵4P-402A/B送入汽水混合器和AP充分混合后进入溶气罐,从溶气罐底部出来的盐水经过流量调节阀FV-5106加入三氯化铁后进入浮上桶中下部,在浮上桶被上浮和下沉了杂质的清盐水从其中上部出来,再溢流入反应桶,在此加入碳酸钠,经过反应桶后,反应完全的混浊盐水进入4V-407,再通过4P-407打入盐水高位槽4V-428后自流至HVM膜过滤。

过滤后的精盐水进入曲径槽4V-408,在此加入亚硫酸钠还原盐水中剩余的游离氯后自流至二次盐水贮槽(4V-205);不合格的盐水则流入化盐水贮槽(4V-401)或盐水中间槽(4V-404)。

浮上桶上下排出的泥和过滤器定时排放的泥渣定期排放至原有盐水系统的盐泥贮槽。

膜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了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低的过滤压力,须用大约15%的盐酸进行化学再生。

3.1.3盐泥压滤

盐泥由盐泥进料泵(P-420AB)送入板框压滤机(M-420ABC),经过压滤,盐泥装车外运到堆放地,滤液自流到一期化盐水槽(V-401).

3.2盐水二次精制

3.2.1老系统

送入二次盐水过滤盐水贮槽一次盐水经过加酸调节后,控制PH值在8.5-9.5,经分析合格的盐水送入树脂塔,不合格盐水送入电解脱氯盐水贮槽中。

来自过滤盐水泵(PU-105A/B)的过滤盐水通过氯气冷却器(HE-301)时被来自电解槽的氯气加热,然后输入螯合树脂塔(TW-201A/B)。

该塔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以吸收残留的微量杂质。

螯合树脂塔(TW-201A/B)串联连接,通常是两个塔串联运行。

螯合树脂塔装填有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以去除盐水中残留的微量杂质。

每24小时由来自高纯盐酸岗位的盐酸溶液和来自烧碱受槽(VE-302)由烧碱泵(PU-302A/B)输送的烧碱溶液以完全自动的程序对两个塔中的一个进行再生。

再生时也要使用工艺空气和去离子水。

盐酸溶液由HCl计量槽(VE-201)进行计量,此盐酸溶液在流经HCl喷射器(SP-201)时和来自外部界区的去离子混合自动制备成4%HCl溶液。

然后输入螯合树脂塔用于再生。

32%烧碱溶液由NaOH计量槽(VE-202)进行计量,在流经NaOH喷射器(SP-202)时,此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自动制备成5%NaOH溶液。

然后输入螯合树脂塔用于再生。

二次盐水精制的整个工序由PLC自动控制。

来自螯合树脂塔(TW-201)的二次精制盐水流入二次精制盐水槽(VE-203)。

由质检分析,定期检查精制盐水的质量以确保合格的盐水输入电解槽。

二次精制盐水用二次精制盐水泵(PU-203A/B)输入盐水加热器(HE-302),并用低压蒸汽进行加热,然后将其输入电解槽(EM-301--EM326)。

来自螯合树脂塔(TW-201)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流入2#废水地坑(PIT-201),然后废水由2#废水地坑泵(PU-201)输出到外部界区。

3.2.2三期系统

从一次盐水(P-409)送来合格盐水经过与盐水换热器加温后控制55-65℃,再通过加酸调节PH值8.5-9.5后进入过滤盐水贮槽,在过滤盐水泵进口进入亚硫酸钠去除掉ClO-后,盐水再通过过滤盐水泵送三台(两用一备)串联树脂塔进行离子交换,每台塔24小时切换一次,通过来自盐酸高位槽2V-307B下来的31%与纯水配制成7%酸对树脂吸附钙镁离子进行洗脱,再利用来自2V-302B送来的32%与纯水配制成4%的碱进行再生操作;从树脂塔出来的盐水经分析合格后送电槽电解;不合格盐水送脱氯淡盐水贮槽。

来自螯合树脂塔(2T-201)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流入2#废水地坑(PIT-201),废水由2#废水地坑泵(PU-201)输送2PIT-201B打出界区。

3.2.3四期系统

从一次盐水(4V-408)送来合格盐水进4V-205后由4P-205A/B送出与盐水换热器4E-201加温后控制55-65℃,送串联树脂塔进行离子交换,每台塔24小时切换一次,通过来自盐酸贮槽4V-307的31%与纯水配制成7%酸对树脂吸附钙镁离子进行洗脱,再利用来自4V-302送来的32%与纯水配制成4%的碱进行再生操作;从树脂塔出来的盐水经分析合格后送电槽电解;不合格盐水送脱氯淡盐水贮槽。

来自螯合树脂塔(4TW-201)再生时产生的废水流入2#废水地坑(4PIT-202),废水由2#废水地坑泵(4PU-202)输送至公用用工程调节废水PH值。

3.3蒸发固碱

3.3.1一期蒸发流程

32%的烧碱由P-1A/B从贮槽T-12输入一效浓缩器EV-1,它由最终浓缩器EV-3和二效浓缩器EV-2产生的碱蒸汽来加热,预浓缩器被设计成管束状,为降膜蒸发器。

在浓缩器的顶部,烧碱溶液给料呈如下分布:

在管板的上面,预浓缩器管子垂直分布,烧碱给料平稳地流进管子,在内壁形成完整的薄膜。

一效预浓缩器EV-1在9.8KPa(绝压)的真空下工作(该真空度由水环真空泵P-6A/B产生),经预浓缩烧碱离开管束时浓度达38%,然后到达安装在预浓缩器下面的蒸汽分离器。

由预浓缩器EV-1和浓缩器EV-2产生的碱蒸汽离开预浓缩器穿过除沫器,经镍丝网眼过滤,只允许最小的碱粒子随蒸汽通过,然后经过在EV-1后面的表面冷凝器C-1,蒸汽被冷凝,其它不凝气体被水环真空泵P-6A/B抽走。

二效预浓缩器EV-2在常压下工作,它在0.8Mpa的蒸汽下加热。

进一步浓缩的液碱(48%)离开管束到达蒸汽分离器,经由48%烧碱泵P-3A/B分输成两股:

一股连接最终浓缩器EV-3进一步浓缩到99%,另一股经换热器HE-2和HE-4去48%的成品贮槽T-6A/B。

碱蒸汽在表面冷凝器C-1中冷凝后收集至碱蒸气冷凝水贮槽T-4,由自动阀LTC-328/LCV-328控制液位。

冷凝水贮槽液位(控制50%)被用作水压密封,以保持表面冷凝器C-1的真空度。

在预浓缩器EV-2内冷凝下来的蒸汽通常在冷凝水贮槽T-9内,它的液位由LIC-325/LCV-325来保持恒定。

经HE-3对38%碱加热。

3.3.2.固碱流程

3.3.2.1三效系统

最终浓缩器包括单个的管束状单元(浓缩管)和蒸汽分离器两部分,碱液在常压下借助外部加热,在降膜蒸发器内被蒸发。

进料碱液48%由P-3A/B碱泵输入碱液收集器,每个浓缩单元的收集器出口均装有一孔板以确保每个单元的烧碱给料在顶部均匀地分布,烧碱溶液能更平均地分布于壁上,从顶到底形成一个完整的降膜。

在浓缩器列管的中心位置加入分配器以防止碱膜在管子内表面破裂,以便蒸发能更快地完成,烧碱流出浓缩器管子的时候,其中水份被蒸发出来形成99%的NaOH熔融薄膜,离开了浓缩单元,被收集进底部的一个特殊的收集器,然后经过一条共同的收集通道流入分离器。

EV-3蒸发器内蒸发出来的蒸汽最终随同烧碱一起从浓缩器列管的顶部流向底部,它们的流动速度由上方的分配器来决定,它能影响烧碱膜粘附在浓缩器列管的内表面。

在浓缩器列管底部,蒸汽经过水平的通道流入分离器,所夹带的碱液由于流速下降及重力作用而分离出来。

碱蒸汽通过镍网除沫器被初步净化后离开分离器,除沫器提供最大可能的接触表面,把烟雾状细滴变成大的液滴,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分离器的底部。

此时,蒸汽几乎完全被净化,流入预浓缩器EV-1。

每个浓缩单元分别由各自的夹套提供热量,在夹套内热源介质以与碱液相反方向流动来传输热量,使烧碱被浓缩,流动的热源介质被输入夹套,然后流入收集器内,每个传热夹套在出口处装有节流阀以使流动的热介质能均布所有浓缩单元,每个单元装有伴热蒸汽管供预热。

每个浓缩单元的加热夹套的收集器均备有伴热蒸汽管,防止传输的热介质在开车阶段凝固,伴热蒸汽管在开车的起始阶段被用来预热各自的组成部分。

当热源介质到达操作温度,伴热蒸汽管便关闭并放空,防止在伴热系统中形成高压。

为预防在停车过程中任何氧气进入浓缩系统,从烧碱收集器通低压蒸汽经最终浓缩器、蒸汽管和预浓缩器,进行置换保护,最终排入大气。

停车后进入最终浓缩器的物料,系统将完全自我排放到片碱机的出口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