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4549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docx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提纲答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部资料注意不得涉外)

一、期末考试题型:

考题总体上由基本知识和分析论述两部分构成,题型一般包括:

填空、名词解释、图示、简答和论述等,具体如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五、论述题(第1道题10分,第2道题12分,共22分)

二、成绩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

70%

平时成绩:

30%(作业+出勤)

三、总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

……………………………………………

二、名词解释

1、古典复兴: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2、折衷主义:

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折中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管时期,不管地区),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3、浪漫主义:

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4、先浪漫主义: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带有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寨堡与小资产阶级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与意识。

在建筑上则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

5、新艺术运动:

是在欧洲真正发出改变“建筑形式”信号的运动。

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散。

6、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建筑以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

单的立面为特点,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7、风格派: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风格。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派”或“要素主义派”。

8、未来派:

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在很多中层阶级,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的社会现实表示不满的时候,未来主义派却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9、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奥地利,首先表现在绘画、音乐、戏剧方面。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在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大战后出现了表现主义的建筑。

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

10、构成主义:

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容。

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是工程结构物。

这一派别被称为构成主义。

11、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代表(ViennaSecession)(1897-1915)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12、草原式住宅:

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个整体。

13、有机建筑:

是一种由而外的建筑,他的目标是整体性,有机表示在的,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在这里,总体属于局部,局部属于整体;在这里,材料和目标的本质,整个维也纳分离派代表(ViennaSecession)(1897-1915)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活动的本质都像必然的丰物一样,一清二楚,从这种本质出发,做为创造性的艺术家就得到了特定环境中的建筑风格

14、包豪斯: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格罗皮乌斯出任接任玛艺术与工艺学校校长后,即将该校与玛美术学校合并成为一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的高等学院,取名为玛公立建筑学院,简称”包豪斯”。

15、包豪斯学派:

20世纪20年代欧洲最前卫,最激进的艺术流派代表,以包豪斯为基地,与此同时形成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派别”,主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即包豪斯学派。

16、现代主义:

①广义上:

1917~至今的建筑式样②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从四位大师为代表的设计手法,建筑主要反映工业时代精神,也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正统现代主义建筑)以及二战之后的多元论现代建筑。

17、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年成立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

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18、CIAM:

1928年,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建筑历史与评论家S.基甸等,在瑞士拉兹建立了由8个国家的24位建筑师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19、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国际式):

是指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

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

后在世界围演变为“国际式”建筑风格:

方盒子、平

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最普通与最多数的一种。

以设计方法来说是属于“重理”的。

它有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的需要。

20、新建筑五点:

①底层架空,由独立支柱支撑。

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的平面④自由的立面⑤横向的长窗

21、粗野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9年代中期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常采用混泥土,把它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组合。

22、密斯风格:

密斯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建筑中,曾于50年代至60年代极为流行,被称为密斯风格

23、少就是多:

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偌大的,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

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而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

24、流动空间:

密斯的空间理论,包括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流通,以及部空间之间的流通,常常以不到顶的矮墙或带缺口的外墙,来实现外空间的流通,在室则以各种隔墙,隔断来实现部空间的流通。

25、全面空间:

密斯的空间理论,又称为“一统空间”或“通用空间”主设计一个大空间,可以自由划分,分割的实用且经济的空间,没有柱,四面为玻璃墙,可作为多种功用。

26、新代派:

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采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代表人物丹下健三和黑川纪章

27、典雅主义:

典雅主义是与粗野主义同时并进然而在审美取向上却完全相反的一种倾向,不过两者从设计思想上说都是比较“重理”的。

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是在美国。

28、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

是指20世纪60到90年代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与否定,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使建筑具有强烈的隐喻性,文脉性和装饰性的主要特点,即为后现代主义。

29、新理性主义:

①发源于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也称“坦丹扎学派”,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建筑师、建筑理论家A·罗西。

②对正统现代主义的反抗,也是对后现代主义拼贴游戏的批判。

③在建筑上主把意大利古典建筑的民族传统价值与机器时代的结构逻辑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综合。

即为新理性主义

30、解构主义: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建筑新思潮,是指对于现代主义,国际式的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其建筑上提倡分裂,片段,不完整,不稳定,无中心和持续变化的构图手法和破坏,分解传统的构图原则,称为解构主义。

31、高技派(重技派):

60年代的高技派,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32、新地域主义: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与地区的文化,地域特征紧密联系。

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33、新现代主义: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与有历史主义倾向的各种后现代思潮截然不同的当代建筑思潮,是坚持现代主义思想同时对早现代主义的局限性进行改

良,发展与完善;具有更为客观的,冷静的,多样的,成熟的,非教条的特征。

34、新传统派:

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美学感甚强(即服从于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但手法上又相当保守的学派。

35、极简主义(极少主义):

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的,以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向“简约”回归的一种建筑潮流,其设计趋势的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即为极简主义。

36、提契诺学派:

①是一只尝试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建筑探索队伍②更多地关注提契诺地区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③喜用单个完整的几何体,以减法的方式处理部空间,建立建筑自身的完整世界。

37、新柯比派=新现代

38、纽约五:

有共同的建筑观,都拒绝模仿历史,而追求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强调线条,平面,体块的穿插和光影变化,由于这五人都在纽约,称为纽约五39、白色派:

由于二战后的建筑设计倾向于暴露材料本色,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至整个70年代,理查德,迈耶等五位设计师异军突起,设计的建筑以白色为主,带着明显的非天然效果,叫做白色派 

三、作图题

1、红屋的透视简图

2、画出包豪斯校舍的大致平面图及其外观

3、法古斯工厂的整体外观,并注明设计人

4、萨伏依别墅立面简图

5、罗伯茨住宅平面图、外观图(草原式住宅的代表作)

6、1928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平面图,并注明设计人(密斯流动空间的代表作)

7、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整体外观,并注明设计人。

8、流水别墅的透视简图

9、朗香教堂的平面图、透视简图

10、恩沃斯住宅的平面图、外观图

11、画出表现密斯全面空间特点的一代表作品的整体外观。

(建筑系馆“克朗楼”)

12、画一例柯布西耶二战后的重要作品的整体外观。

(马赛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13、画一个“粗野主义”代表作品的整体外观,并注明设计人。

(马赛公寓或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14、美国波特兰市市政大厦的正立面图、外观图,并注明设计人。

15、美国电报总部大楼的正立面图,并注明设计人。

16、母亲住宅的正立面、透视简图,并注明设计人。

17、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整体外观,并注明设计人。

18、古根汉姆博物馆的整体外观,并注明设计人。

四、问答题

1、近代中国建筑分为哪些主要阶段?

(一)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早期阶段,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但它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传统封闭状态,迈进了现代转型的初步伐,酝酿着近代中国建筑体系形成

(二)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末,近代中国新建筑体系成形,且达到繁盛期(西方近代建筑的引进)

(三)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近代中国建筑的停滞时期(中国陷入长达12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即国战争与抗日战争。

2、中国近代建筑思潮和形式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1)、洋式建筑(折衷主义基调),以XX德国领事馆为例。

2)、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以圣约翰大学怀施堂为例。

3)、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以在大光明电影院为例。

3、简要说明近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复兴的三种历史主义手法,并指出其代表作。

(①复古主义②折衷主义③装饰主义)

1 复古主义这类建筑尽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体形,保持着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

2 折衷主义这类建筑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外观上呈现洋式的基本体量,同时也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构件

3 装饰主义在新建筑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装饰细部

4、中国“十大国庆工程”有哪些?

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火车站,工人体育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饭店,民族饭店。

5、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建筑师(3个)和建筑(不少于5个)有哪些?

梁思成鉴真和尚纪念堂

敦桢光华亭

廷宝陵音乐台

吕彦直陵

纪念堂

6、简述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建筑创作中出现古典复兴的原因。

①社会基础:

受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②政治上:

试图借用古典的外衣去扮演进步的角色

③考古发掘

7、古典复兴建筑发生于那些国家?

有何特征?

代表作有哪些?

①法国:

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星形广场凯旋门

②英国:

希腊复兴英格兰银行,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

③德国:

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

④美国:

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

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

8、近代新建筑运动思潮有哪些?

(三种)

1 形式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形式

2 功能注重功能与经济(芝加哥学派,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3 技术强调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法国对钢混混凝土的应用,德意志制造联盟奥地利)

9、近代出现了哪些新建筑运动?

它们的建筑观?

代表人物?

重要作品?

1·艺术与工艺运动

建筑观:

①反对复古

②热衷于手工艺效果和自然材料的美

③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

代表人物:

罗斯金和莫里斯

重要作品:

韦布红屋

2·新艺术运动

建筑观:

①积极反对历史样式,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见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

②主采用新的简化装饰的装饰主题

③主要表现在室,外形保持砖石建筑的格局,比较简洁

代表人物:

费尔德

重要作品:

德国玛艺术学校,

3·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建筑观:

①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②减少甚至废除装饰

代表人物:

瓦格纳,奥尔布里希,洛斯,

重要作品: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斯坦纳住宅,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10、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何年代?

主要代表作和建筑风格是什么?

19世纪50年代

主要代表作:

韦布“红屋”

建筑风格:

①反对复古

②热衷于手工艺效果和自然材料的美

③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

11、红屋是谁的作品?

有何建筑特点?

韦布

建筑特点:

非对称的屋面布局,按功能要求而非形式来排列空间打破了传统住宅的面貌和布局手法,在居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比草原住宅早30年 

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使用当地红砖,不加粉饰,第一次显示了数十年来隐藏在水泥饰面后面的红砖的自然属性 

艺术造型有自己的特征,反映了功能、艺术、材料三者结合,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12、工业革命对建筑和城市建设有何影响?

①工业城市新问题:

人口,交通,环境,卫生等

②住宅问题:

房荒

③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13、简述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50-1925年)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这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提出以母城为核心,围绕母城以发展子城的卫星城市理论,并强调城市周围保留广阔绿地的原则

实践:

1903年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斯

1919年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建立了第二座田园城市

14、简要介绍和评价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工业城市的城市设想?

田园城市:

19世纪末,霍华德发表著作,揭示工业化条件的城市与理想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市与接触自然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方案。

带形城市:

1882年提出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城市发展应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使城市既接近自然又便利交通,城市宽度500米,长度无限。

工业城市:

1901年,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工业城市”理论,各功能明确功能分区,中央是市中心,城市生活地区为长条形;疗养区、工业区等,都以绿带隔离,铁路干线以地下进入市区,交通分快速干道和试飞地,住宅区配备相应绿化小学,服务和邻里单位。

各功能有发展余地,并运用新材料技术设计。

评价:

田园:

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前进了一步。

他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面貌、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重要作用,并成为现代英国卫星城镇的理论基础。

带状:

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现代派建筑师希尔贝赛默等人提出的带形工业城市理论也是这个理论的发展。

工业:

是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15、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

建筑特点?

代表人物是谁?

代表作有哪些?

提出什么口号?

重要贡献:

1)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建筑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2)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3)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

为了增加室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

建筑特点:

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

代表人物:

沙利文,詹尼

芝加哥学派代表作品:

1)百货公司大厦(卡森.皮尔.斯考特百货公司)

设计人:

沙利文

2)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

3)莫纳德诺科大厦

设计人:

伯纳姆、鲁特

口号:

形式随从功能

16、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和构成派的主要特点

表现主义派:

常用奇特、夸的建筑体型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

未来派:

赞美现代大城市,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2、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风格派:

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讲究各部分和整体在构图上的平衡。

构成派:

用构成来表现,用造型自身的规律将建筑分解成一些要素来进行构成,强调“构成”、“动态”、“多媒介”。

17、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由简单立方体,光光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组成的建筑,颜色上采用红黄蓝与黑四色。

正如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而造型上讲究各部分与整体在构图上的平衡。

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意义:

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对建筑及实用工业品的造型设计是有启发意义的

18、前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思潮与建筑设计实践(水晶宫等)为现代主义作好了哪些准备?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是欧洲资本主义膨胀和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膨胀时期,在当时的情况下,建筑作为生产部门的一部分,也不能不跟上社会的要求.它迅速的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摸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摈弃古典建筑的”永恒”典,掀起了创新的运动.例如新的结构能使空间不再为结构所阻碍,可以更自由和更合理的组织空间和布置建筑平面了.在建筑思潮方面,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创新活动,试图使建筑适应时代的各种新建筑运动,这对当时的建筑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出现,都为现代主义思潮德出现作好了准备并对之产生巨大影响。

19、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谁的作品?

其影响?

贝伦斯

影响:

贝伦斯所做的这座透平机车间为探索新建筑起了一定的示作用,它在现代建筑史上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20、流水别墅是谁的作品?

有何建筑特点?

1)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各层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地悬伸出来

2)在建筑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

3)栏墙色白而光洁,石墙色暗而粗犷,在水平和竖直的对比又添加上颜色和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这座建筑的体形富有变化而生动活泼

4)流水别墅与周围自然风景紧密结合

21、二战后对未来城市提出了哪些设想?

①空间城市,插入式城市,行走式城市

②海上城市,海底城市,摩天城,吊城,地下城市,山洞城市

③沙漠城市,太空城市,外星城市

④仿生城市

22、国际高层建筑的层数标准?

第一类高层:

9~16层(最高到50米)

第二类高层:

17~25层(最高到75米)

第三类高层:

26~40层(最高到100米)

第四类高层:

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100米以上)

23、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高层建筑的造型特点(发展趋势)有哪几类?

①标志性②高技性③纪念性④生态性⑤装饰性⑥文化性

24、朗香教堂是谁的作品?

为何种建筑风格的作品?

有何建筑特点?

柯布西埃后现代主义

建筑特点:

1:

平面很特殊,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

2:

入口的一面墙还是倾斜的,上面有一些大大小小,如同堡垒上的射击孔似的窗洞

3:

教堂上面有一个突出的大屋顶,用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黑色曲面卷曲向上的屋顶

25、“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①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结束,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

②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③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了四向度的时间——空间构图法

④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反对装饰。

26、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1)无挑檐的屋顶;2)光洁的白墙面;3)大面积的玻璃窗(大小不一);4)不对称的布局(构图);5)很少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

27、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任选一位)的主要思想、代表作品及其评价?

密斯.凡.德.罗

主要思想

(1)同传统建筑决裂,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时代现实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需要。

(2)重视建筑结构和建筑手法的改革,提倡工业化,一切问题包括艺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提倡“少就是多”。

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以产生很少屏障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

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以便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而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

(4)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

(5)形式:

强调结构的逻辑性,即结构的合理使用与忠实表现。

结构体系决定建筑形式,并非功能。

(6)功能:

主功能服从空间,建造一个实用、经济的空间,在里面配置功能。

(7)空间:

早期突出“流动空间”,受赖特与风格派的影响,一种向心的流动感;后期走向“全面空间”,带来一种古典主义的对称形体。

代表作品:

(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年)

(2)、图根德哈特住宅(1930年)

(3)、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年)

(4)、法恩斯沃斯住宅(1950年)

评价:

1:

四大师之一

2:

著名的建筑教育家

3:

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4:

贡献:

①探索玻璃幕墙高层建筑“骨头和皮肤”的设计模式—“皮包骨”建筑

②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密斯风格”

③新创了整洁和骨架几乎漏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洁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28、五位大师(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托)的主要思想、代表作品、评价?

(一)、彼得·贝伦斯(1868~1940)

主要思想: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只有将手工艺和机械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