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4111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docx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15篇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

摘要:

冬季施工中除了要根据前期制定的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以外,也要在工作中及时根据环境进行变通,防止出现初期冻害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保证后期强度和耐久性以及确定满足临界强度的最短养护龄期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实际施工中,要根据结构状况、气温、工期等进行整体考虑,x择合理施工方法进行适用,通过科学分析统筹规划确保施工进度,从而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冬季施工施工论文施工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

浅析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最为关键的,因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

然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温度,尤其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温度控制把握不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控制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施工环境和温度对其质量的影响较大。

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温度是除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之外影响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作用是最终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对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温度越低,水化作用的速度越缓慢。

所以说,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水化作用速度较慢,极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控制策略避免问题的产生。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问题概述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此时的混凝土施工因为受到周围环境及温度的影响,要求运用更为复杂的施工工序和技术,一旦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展开势必造成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

再者,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具有极大地隐蔽性和滞后性,不易发现,各种问题多在春季才能显露出来,给后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修补,若问题无法修补解决就必须返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施工所表现出来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扩大,最终造成混凝土箍筋即主筋方向产生大量裂缝;混凝土中水分的移动所带来的压力极易造成混凝土轴向开裂;另外,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早期混凝土强度低,失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混凝土不同程度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结构松散:

具有该问题的混凝土在外观上表现为黄色的冰晶状体,敲击声空洞,骨料之间粘滞作用弱,抵抗外界作用能力弱。

 

(三)混凝土水分转移:

混凝土在温度差,压力差及湿度差等多重作用力的作用下,势必造成其中的水分由边缘向中心转移,最终造成内部空隙的产生。

 

(四)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表面返霜实际上指的就是混凝土表面的结晶腐蚀,是外加剂在混凝土硬化后渗出混凝土表面,随着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在表面形成结晶腐蚀,俗称返霜。

 

(五)混凝土表面起灰:

混凝土表面起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造成离析及泌水现象严重,最终导致砂浆和骨料分离,骨料外露,表面起灰。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优化控制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很多,就施工技术而言,根据施工温度不同,常采用调整配合比法以及蓄热法。

 

(一)调整配合比法。

在施工温度为0°C左右时可应用此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是合理选择配合料,在配制冬季施工所用混凝土时,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常选用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材料,这是因为硅酸盐水泥具有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等特点。

另外,在选用骨料时宜采用缝隙少且硬度高的骨料,尽量使骨料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接近,避免空隙和裂纹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二是尽量降低水灰比,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具有大量的水化热和尽量短的凝固时间,因此必须通过适量增加水泥用量来降低水灰比,减小坍落度,增加水化热,减少达到临界强度的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是适当使用外加剂,混凝固冬季施工时常使用的外加剂包括早强剂和引气剂等,早强剂主要是为了缩短冬季混凝土施工时的初凝时间,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施工中常采用硫酸钠(水泥用量的2%)和M-F复合早强减水剂(水泥用量的5%)作为早强剂,引气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拌和物的流动性,增加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从而提高其抵抗混凝土内部压力的能力,提高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

 

(二)蓄热法。

在施工温度为-10°C左右时可应用此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使用蒸汽对混凝土拌合物如水,砂,石等进行加热,以保证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机浇筑后仍具有足够的热量,加快水泥水化放热速度,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

一般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水温不宜超过60°C,防止水泥假凝,如通过加热水的方法仍不能达到拌合物出口温度的要求,则需对骨料进行加热,提高温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极易产生温度不匀,内部温度较低等现象,必须加以注意,谨慎养护。

 

三、结论

 

冬季施工中除了要根据前期制定的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以外,也要在工作中及时根据环境进行变通,防止出现初期冻害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保证后期强度和耐久性以及确定满足临界强度的最短养护龄期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实际施工中,要根据结构状况、气温、工期等进行整体考虑,x择合理施工方法进行适用,通过科学分析统筹规划确保施工进度,从而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

冬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变形机理及裂缝控制分析

 

变电站GIS基础一般均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影响下收缩变形大,表面裂缝难以控制。

本文以某变电站500kVGIS基础为例,对GIS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变形裂缝机理进行分析,计算GIS基础混凝土内部最大应力,依据计算结果提出在GIS基础内部及表面合理构造配筋,在基础保护层内增配抗裂钢丝网与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等设计措施,并提出易于施工的基础温控技术。

现场GIS基础冬季施工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达到了大体积混凝土内实外光的效果,可为以后变电站GIS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龙山500kV变电站位于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是济南电网的枢纽变电站,为山东500kV电网"十二五"重点建设工程,是山东首批投运的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在电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龙山500kV变电站500kVGIS基础为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平面不规则,外形轮廓尺寸为12.3m×124.7m,厚度为1.95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设计及施工难点

 

(1)500kVGIS设备对基础平面允许误差及沉降有较高要求,基础伸缩缝设置与设备水平、垂直伸缩节位置有关,伸缩缝间距过大,不满足规范要求。

 

(2)GIS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等原因,极易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温度裂缝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工作。

 

(3)GIS基础施工期间正值冬季,白天温度在3℃左右,晚上温度下降到-7℃,昼夜温差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保温养护难度较大。

 

3大体积混凝土GIS基础开裂机理分析

 

500kVGIS基础混凝土量大,引起混凝土开裂因素较多,施加适当应力可能产生基础内部微裂缝,环境恶劣、结构不合理也会引起基础较大裂缝,极端情况下,会严重影响结构内部完整性。

 

对500kVGIS基础而言,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水和水泥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使混凝土产生凝结和硬化,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会经历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混凝土体积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各部分基础混凝土体积变化收到约束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当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裂能力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还有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受冻,混凝土中自由水受冻形成的冰晶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及耐久性,混凝土浇筑温度、养护时间与养护方法等因素对混凝土受冻的强度损失有较大影响[1]。

 

5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抗裂缝措施

 

控制裂缝的发展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难题,500kVGIS基础截面尺寸大,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可能性很小。

冬季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释放的水化热受昼夜温差变化和收缩作用,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收缩应力[3],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裂缝产生:

 

5.1设计措施

 

1)500kVGIS基础采用中低强度标号混凝土,基础上部1.35m采用C25混凝土,底部0.6m采用C25毛石混凝土,毛石含量不大于25%,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水化热。

 

2)基础混凝土顶面及底面均配双向钢筋网,钢筋采用8,间距150mm。

基础顶面如有预埋槽钢,则双向钢筋网遇槽钢处应截断,使保护层厚度不应过大。

 

3)基础表面外露200mm厚度范围内添加抗裂纤维,纤维断裂强度>1500MPa,长度为18mm,掺量为0.7~0.9kg/m3,基础顶面增设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有效避免基础顶面裂缝产生。

 

4)500kVGIS基础形状不规则,开洞或阴角处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高发部位。

本工程在所有GIS基础阴角处距基础表面300mm的深度范围内设置两排12@100斜向抗裂钢筋,单根钢筋长度≥500mm。

此外在GIS基础阴角部位的表面周围增设一层1m×1m(长×宽)钢丝网,钢丝网选用12.7mm×12.7mm,丝径0.9mm,钢丝网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从而避免阴角等应力集中部位出现裂缝。

 

5.2施工措施

 

1)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优选中最关键的是在不降低混凝土弹性模量、抗拉抗压强度、抗冻性、耐磨性及抗渗性等力学主要技术指标前提下,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本工程采用低热矿渣水泥或中热硅酸盐水泥代替常规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以降低放热量。

精选砂石骨料,采用骨料的连续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选用热膨胀系数小和吸水率低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变形,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

掺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控制材料入模温度。

 

施工中应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运输泵管外包岩棉保温筒进行保温;骨料及钢筋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施工中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出机和入模温度,出机温度一般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一般不低于5℃,温度如过低,则容易造成新浇混疑土冷却过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降至冰点温度,从而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

 

3)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将产生较高的水化热温升,使混凝土内表之间存在温度差别,温度差使结构不同部位变形不一致,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尤其是拉应力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为防止温度裂缝,必须进行温度控制,尤其在低温天气条件下。

基础钢筋安装的同时埋设冷却水管(每层间距1m)和温度监控的测温仪器,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仪器的调试和冷却水管通水试验以检测其完好性;混凝土分层分次浇筑、捣实,浇筑每层厚度为250~300mm,减少水化热总量,确保混凝土质量[4]。

 

4)加强混凝土成品养护。

 

冬季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新浇筑的混疑土要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做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随时掌握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冻。

基础混凝土收面后先铺设两层薄塑料膜进行保水养护,然后满铺5cm厚防火保温棉毡进行保温,最后外侧满铺1层彩条布防雨、雪及大风。

养护期间严格保证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混凝土降温速率小于1.5℃/天,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从而有效避免结构裂缝产生[5]。

 

6结论

 

工程实践表明,严寒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合理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裂缝控制可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收缩应力分析计算,在基础底部采用毛石混凝土,顶面增设双向钢筋和耐碱玻璃纤维网布,阴角布置抗裂钢筋和钢丝网,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内外温差,最后本工程500kVGIS基础浇筑完成表面未出现任何有害裂缝,混凝土内实外光,观感质量优良,对以后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及冬季施工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病害及预防对策

 

摘要: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普遍现象。

由于冬季的气温比较低,混凝土施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冻害,如何控制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一直是困扰建筑界的难题。

文章分析了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形成的机制,介绍了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的冻害,给出了几点提高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病害;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冬季不施工将严重的妨碍了建设步伐,加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资金和管理成本,延长了投资回收期和降低了规避宏观风险的能力,从而造成了资金周转率的降低和施工费用的大幅增加。

因此为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的经济效益,必须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然而由于过低的温度会造成混凝土现浇构件的早期冻害,极大的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病害和施工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1.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形成的机制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97规定,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即进入冬季施工。

冬季温度低于0℃时,会对硬化中的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减慢水泥的水化速度,严重时可能会停止水泥的水化过程。

当气温低至-4℃时,混凝土内的水化水也开始出现结冻,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水化作业停止,而一旦混凝土内的水分出现结冻,就会增加混凝土内水分的体积,体积会增加1/9,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在恢复正温养护以后会使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全面下降。

如:

抗压强度损失约50%,抗渗等级降低为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较大幅度降低。

因此遭受过冻害的混凝土不仅力学强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严重劣化。

因此,在冬季施工时,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措施。

 

2.凝土冬季施工常见冻害

 

2.1混凝土表面脱皮

 

脱皮是因为混凝土温度过低而产生的强度增长缓慢的现象。

混凝土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水泥的水化作用,由于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到低气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度变慢,而此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因槭艿轿露缺浠而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麻面,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脱皮。

如果这时拆模过早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进而出现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伴随水泥砂浆的粉状脱落。

同时如果混凝土的搅拌强度没有达到规定的硬度也会出现表面脱皮的现象。

 

2.2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内部水化热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形成巨大反差,而产生混凝土表面抗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而导致的裂缝。

另外,冬季混凝土浇筑后干缩现象严重,产生干缩裂缝。

 

2.3混凝土受冻

 

在冬季低温的状态下,混凝土中自由水迅速固化结冰,特别在混凝土初凝的早期,结晶的水会停止水泥的水化作用,同时结冰的水体会出现体积的膨胀,这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裂隙的扩大,进而在微观上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造成混凝土各种问题的发生。

 

3.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的预防对策

 

3.1优化施工组织,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冬季施工开始前,技术人员应认真查阅当地的历史冬季气象资料,了解冬季持续时长、气温变化规律、最高最低气温和最大风雪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近期的天气变化,分析当年的冬季气象情况。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制定冬期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含冬季施工项目、工序的组织、人员机械安排、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安全管理等内容。

在冬期施工中,应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作业计划,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顺序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分项工作,应尽量防止早晚施工,同时应加强注意天气情况,以提前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3.2加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严格按照混凝土冬季配合比设计配置混凝土原材料与添加剂,做好水灰比、集料比例、添加剂种类及比例等的控制工作。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一定要注重经过加温处理,一般需要将混凝土的稳定控制在35cC以内,并且保证砂砾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lcm的冻块,并且要使用热水加热的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如果使用热水仍然不能达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稳定,就要考虑对砂石进行加热,以此实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罐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0℃。

 

3.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温。

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起始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

当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气温特别低的时候,应立即采取补加保温材料或人工加热措施。

负温期间应加强覆盖保温,不能拆模暴露构件于严寒空气之中。

实际施工时应结合混凝土施工时气温、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条件等情况,灵活采用暖棚法、蓄热法、外部加热法、电热法、蒸汽养护法等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防范火灾,做好通风等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4.结语

 

混凝土冬季施工工程病害严重制约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因此加强混凝土冻害的防治工作是当前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在冬季的房建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要性,必须做好技术控制工作,控制混凝土冬季施工病害,降低混凝土冬季施工成本,实现混凝土冬季施工全面的管理。

 

混凝土冬季施工论文: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摘要]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影响到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道路桥梁的施工受到严重影响,保证浇筑的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

 

前言

 

道路桥梁在冬季施工的时候,由于气温太低导致水泥的水化作用减慢,因此新浇筑上的混凝土强度增长也开始变得缓慢。

尤其当温度低至零下时,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和增强作用都会停止。

当温度持续降低时,混凝土内部开始形成冰胀应力,使新的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

这些情况最终会导致混凝土与其他材料不能完美的融合,它们之间的粘合力降低。

这就是混凝土冻害原理,也是为什么道路桥梁在冬季施工最难的根本原因。

 

1桥梁冬季施工现状

 

首先,对于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做简单的了解,混凝土事实上是砂、石等集料和胶凝材料如水泥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水配合,再通过一系列的搅拌最终成型并且养护得到的混合材料。

经过水化作用,水泥会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桥梁建筑需要的材料,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在这个过程中颇为重要。

水灰比以及水泥的质量会影响水泥的水化,但是对这一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温度。

可以说,要想使得水化速度越快,就越要升高温度,进而混凝土的强度增加的速度也会随之变快,反之,如果温度降低,则不仅会使得水化过程的速度降低,还会使强度进程减慢。

当温度达到结冰点以下时,和水泥混合的水会部分结冰,混凝土中既有结冰的部分又有不结冰的部分,这两部分在水化速度以及强度增加的过程中快慢不一,使得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会产生硬化的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如果硬化过程中多次反复进行冻容,会使混凝土的理化性质受到影响,这是比较严重的现状,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硬化前期,混凝土的内外两部分的温度以及饱和程度不同,一旦反复受冻,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桥梁建筑整体的效果和质量

 

2道路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专业的建筑学角度来说,外界的因素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会改变施工计划。

低温就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冬季施工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预防措施,才能保护好施工材料于确保施工安全。

冬季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

 

2.1混凝土的冻害,根据上述所说的混凝土冻害原理来解释,混凝土在冬季发生冻害之后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首先安全就无法保证。

 

2.2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温度不断的下降,在低于五度的时候就应该引起重视了,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冻害,应该采用一些专业的保温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使其的强度能够迅速的增长,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3因为冬季的混凝土浇筑受温度的影响,质量也容易发生变化,一旦冻害,就很容易降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不知不觉中给工程埋下隐患。

因此,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非常的重要。

 

2.4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季非常的寒冷,主要是因为常常遇到寒流与暴雪的袭击,气温变化较大。

风速很强,也非常干燥,所以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分很容易就蒸发和流失。

 

3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保证措施

 

3.1施工的前期准备

 

首先,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工程单位必须在达到冬季施工之前就做好充足准备,把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等都备好。

并不断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操作方法,保证施工效率。

其次,科学的编制文件。

编制文件主要是针对技术文件来说的,因冬季施工难度要比正常天气难,这是进行冬季施工前的最基本工作。

其编制的内容应该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冬季施工安全等方面,以正确指导工程人员开展施工,为技术人员的操作提供依据。

最后,混凝土质量审核。

道路桥梁在冬季施工时运用到的混凝土中通常会使用一些添加剂,各种添加剂的用量将会在气温的变化下出现改变,给混凝土性能带来影响。

这就需要管理部门结合冬季施工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对能够避免的施工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2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

 

冬季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筑中,采取科学有效地浇筑方法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

主梁的浇筑,一般采用二次成型法,即先浇筑底板和腹板,再浇筑顶板的方法。

将施工缝留在翼板与腹板交接处,然后逐孔分层浇筑。

对于冬季工程中混凝土顶板的浇筑,应严格控制其标高,为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3.3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冬季施工中,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应该把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清理干净,环境气温在-10℃以下时应使用暖棚法把直径在25mm以上的钢筋进行加温处理。

同时砼的灌注温度必须要达到5℃以上,细薄截面砼结构的灌注温度则要达到10℃以上,砼分层必须持续灌注且不得出现中断,每层的灌注厚度维持在20cm以上,且需要使用机械实施振捣。

对新、旧混凝土的施工缝进行清理,前层混凝土的强度要控制在1.2Mpa以上,把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完全清理,且用水清理干净。

对于浇注新的混凝土需在操作前进行处理,最好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