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3214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课题

六国论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政论的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

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

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过秦论》,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六国论》。

二、背景介绍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豁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

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

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

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四、教学课文第一段:

1.生字词,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

5.内容分析:

 

1)本段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

2)这个论点指出了什么?

六国灭亡之的原因。

3)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又是从哪两方面?

 反面和正面。

反面――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弊在赂秦。

教师讲评:

这句话排除“兵”和“战”的因素,强调“赂”是真正原因。

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

4)接下来引出两个分论点。

哪两个?

请用原文回答。

六国破灭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在赂秦也。

弊在赂秦  B、不赂者以赂者丧。

5)请总结段意:

[提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6)引导背诵。

五、教学课文第二段:

1.生字词:

厥jue暴pu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

6.内容分析:

1)总结段意:

论述第一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三小层:

一层:

诸候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得失的变化――结论:

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二层:

赂秦的情形和结果――结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三层:

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说明赂秦的危害,

3)教师讲析:

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4)引导背诵。

先分层背,再联起来背。

六、教学课文第三段:

1.生字词:

 赢yíng  洎jì  谗chán 诛zhū 邯郸hándàn  郡jùn  殆dài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

5.内容分析:

1)总结段意:

论述第二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三小层:

一层:

单说齐国灭之产原因,(指出齐虽不曾赂秦但“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保全。

二层:

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既不“赂秦”也不“与赢”而有“用兵之效”,但其灭亡的原因:

燕则“以荆卿为计”;赵则“洎牧以谗诛”,“用武不终”;客观上则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三层:

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不附于楚,燕赵有正确的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

3)教师讲析:

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 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4)这一段共11句,试列出本段11个句子之间的结构图。

①②③―――齐国灭亡的原因;

⑤⑥燕国灭亡的原因;

④合说燕、赵当初不赂秦             ⑩总说燕赵灭亡的原因  ⑾合说三国灭亡

⑦⑧⑨讲赵国灭亡的原因

6.引导背诵。

七、教学课文第四段:

1.生字词:

为wéi国者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

5.内容分析:

1)总结段意:

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

2)引导背诵:

本段共三句话,1句“呜呼”;2句“悲夫”;3句“为国者……”

八、教学课文第五段:

1.生字词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

5.内容分析:

生字词

1)概括段意:

讽谏北宋王朝。

2)教师讲析:

将六国情况和北宋情况相对比,暗示北宋力量比六国更强。

委婉地警告北宋统治者,切忽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题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引导背诵:

九、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板书设计

《六国论》   北宋苏洵  劝统治者“自强御侮”

分论点1: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段

中心论点                       4段:

总结――5段:

讽今

分论点2:

不赂者以赂者表――――――3段 

教学后记

 

课题

伶官传序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产件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

2、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步步深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欧阳修的文学创作风格,体味到了他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洒脱之气。

今天我们将学习欧阳修的另一篇传记《伶官传》的序言《伶官传序》,从中学习他的另一人生观点。

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

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

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

诗、词也有很高成就。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

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

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

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

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

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正音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在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2.判断下列各句中停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四、整体感知文意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五、.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

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人事:

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

……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

祈使副词,相当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                                      负:

背负

8.及凯旋而纳之                           及:

等到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知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与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  无乃尔是过与

D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3.以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  可以知之矣

C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  而皆背晋以归梁

E  请其矢,盛以锦囊

4.乃

A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E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三)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请其矢,盛以锦囊

6.夫晋,何厌之有?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自读一二段,边读边翻译。

六、分析赏读

1.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答: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也在于“人事”;(后问讨论)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答:

“忧劳可以兴国”。

3.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答:

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4.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两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一段议论,二段记叙;总分关系。

七、自读并背诵一二段。

八. 作业:

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伶官传序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产件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

2、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步步深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背诵并复述第一课时内容(略)

二.分析阅读三四段

(一)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方:

当;组:

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                                                       函:

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

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

或者;迹:

迹象

5.举天下豪杰                                                             举:

6.数十伶人困之                                                       困:

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

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

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方

A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2.盛

A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  太后盛气而揖之

D  请其矢,盛以锦囊

3.告

A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  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4.困

A  数十伶人困之

B  天下诸侯已困矣

C  牛困人饥日已高

D  困兽犹斗,而况国相乎

5.于

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  而皆自于人欤

D 智勇多困于所溺

E  霜叶红于二月花

6.其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其后用兵

D  何其衰也

E  其真无马耶

7.之

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  莫能与之争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  之二虫又何知

F  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3.负而前驱

4.函梁君臣之首

5.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6.仓皇东出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六)朗读三四段,边读边翻译

三.分析与赏鉴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本段只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明。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试具体说明。

答:

是对照关系。

二段正面叙说,三段反面叙说。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答:

引人深思,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戒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4.(讨论)本文在写作构思上有何特点?

 四、小结本文   

1结构思路:

2、论证方法:

3、写作特色:

(1)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善用抑扬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用这种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2)本文叙事简约。

 “晋王三矢”故事的叙述,“一夫  夜呼,乱者四应”的概括,“燕王”与“契丹”“皆背晋以归梁”的事实,都体现出这一特点。

这也是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特点。

 

4、千古名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本文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与本文有关的所有练习题。

2、选择其中的一句名言结合自己的体会在周记本上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祭十二郎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过程与方法

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教学重点

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

祭文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

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然而,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

虽然“死者常已矣”,但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二、介绍作者

1.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

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

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

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

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

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

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一般总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而本文尽脱窠臼,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

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

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

五、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敛不凭其棺: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2、词类活用:

恐旦暮死:

旦暮,名词活用状语,在早晚之间,过不了多久。

吾兄之盛德而夭起嗣:

夭,动词使动,使……早死。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与汝女:

长,动词使动,使……长大。

3、古今异义:

少年:

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4、句式:

惟兄嫂是依:

惟……是……是文言文中一种宾语前置的句式。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状语后置。

六、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

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齐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且尝试概括作者的感情。

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不断的加以补充讲解,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逐渐理清思路,揣摩文意。

2.明确: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

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一部分:

2、3两自然段,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二部分:

4至9自然段,写十二郎之死。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

第10自然段至篇末,写对十二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