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本史专项练习题.docx
《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本史专项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本史专项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本史专项练习题
(大国历史练习题6)日本史专项练习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联考·8)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
A.“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
B.“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
”
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
D.“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
”
2.(2018·浙江嘉兴高二下学期期末·13)清军将领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其牺牲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有学者在论及甲午战争时指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
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
清朝海军压根儿就没有争夺制海权的意识。
”该作者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在于( )
A.军事制度落后 B.政治腐败 C.武器装备落后 D.统帅无能
4.(2018·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26)【加试题】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
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
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
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5.(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6)电影《甲午风云》展现了甲午黄海海战这一历史事件。
有关该事件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午”指的是1895年②该战海军提督是丁日昌
③此战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④此役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A.①③ B.②④ C.④ D.②③④
6.(2018·浙江台州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11)193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报导:
“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苏鲁地区一个小城镇的名字。
这里发生的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日本现代陆军自创建以来在海外战场遭到的第一次重创”。
这个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联考·12)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电:
“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勋鉴:
25日电悉,25日一战,歼寇如麻。
足徵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材料表明( )
A.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C.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主战场 D.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
8.(2018·浙江嘉兴9月高考选考科目教学测试·14)《泰晤士报》就中国抗战期间的某一战事发表社论,特别赞扬中国军队的英勇,并称日军举“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
“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
这一战事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9.(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3)宋美龄对张学良的评价非常正面,曾说(在西安事变中)“他(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
”宋美龄对张学良如此评价其依据主要是西安事变(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说明了张学良坚守三民主义
C.推动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反映出张学良坚持民族立场
10.(2018·浙江温州8月选考适应性测试·11)《李宗仁回忆录》在提到抗战时期一重要战役时这样写道:
“当时战场离苏嘉铁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
……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
……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
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这一重要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1)下图是近代时期的一份日本报纸,报纸日期是“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标题中出现的地点“奉天”指的是今辽宁沈阳。
下列关于事变发生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早已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B.日本当时饱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国民政府正在全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D.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正加紧扩军备战
12.(2018·浙江“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17)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步步紧逼,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②南京大屠杀 ③《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 ④八一三事变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3.(2017·浙江杭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8)某国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它的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
“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
最优先的是发展经济,诸如防止公害、提高社会保障等事情只是排在第二位……”。
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联邦德国 D.英国
14.(2016·浙江嘉兴高三期末·25)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并立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15.(2015·浙江台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争当政治大国成为日本的重要战略,其三大目标是:
与美欧平起平坐;主导亚太;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背景不包括( )
A.日本经济的崛起 B.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C.两极格局的动摇 D.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16.(2015·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2)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
17.(2018·浙江温州九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30)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
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
”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B.日本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C.俄罗斯不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
D.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并努力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18.(2016·浙江绍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5)下图(图7)是一幅题为《小泉(前日本首相)美梦》的漫画。
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日本( )
A.否定二战的侵略历史 B.军国主义的完全复活
C.试图成为“政治大国” D.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
19._(2014·浙江宁波二模·22)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
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
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20.(2018·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22)“它既注意民间的交易成本,也重视官方的贸易障碍;强调自由化的非零和效果,而不是讨价与还价;它不诉诸超政府组织的规范,而是强调信息的流通、自愿性的重要以及
国际信任。
”“它”应该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1.(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2)亚太经合组织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以声明、宣告的形式作出承诺,推动合作。
下列关于该组织的建立及其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缘于各成员国的经济水平、文化等差异
②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
③不利于亚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④是反全球化浪潮的具体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2018·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14)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
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23.(2017·浙江杭州七县市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
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
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
A.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B.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
C.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D.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4.(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4)1921年,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该规定使( )
A.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得到大大提升
B.中国受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C.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D.美国获得靠近日本水域的有效作战基地
25.(2018·浙江十校联盟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27)1931年李顿报告书公布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认为:
“日本对‘满洲国’的承认,同有关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以及别国的合法权益,无疑是相抵触的。
”下列符合史汀生所述的“有关条约”有( )
①《洛迦诺公约》②《国联盟约》③《九国公约》④《四国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2017·浙江诸暨高二第二学期期末·8)“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该条款( )
A.使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 B.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
C.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矛盾 D.反映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不变
27.(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8月联考A卷·22)1945年8月8日晚,苏联对日宣战。
下图是同年8月9日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增张。
该报撰文称“苏联已参加中美英三国宣言”。
这里的“宣言”指的是( )
A.《大西洋宪章》 B.《开罗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
28.(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8月联考A卷·21)由于中国军民的不屈抵抗,迫使日本陆军省首脑及参谋本部1940年3月决定,预计自1941年开始由中国内地撤退……只是此计划刚一经各方同意,即有欧洲局势之急转直下……于是将整个撤兵计划放在脑后。
下列符合影响日本放弃撤兵计划的“欧洲局势”是( )
A.西班牙建立法西斯独栽政府 B.法国贝当组建傀儡政府
C.徳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 D.“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29.(2017·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第二学期期中·23)1939年12月,日本阿部内阁签署《对外政策方针纲要》,提出“对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确保日苏两国平静无事”“努力使我方可能向南洋方向发展”的主张。
日本此时出台《对外政策方针纲要》,是由于( )
①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胜利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③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④英美荷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30.(2017·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24)以下内容出自《波茨坦公告》的应是( )
A.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B.根据已商得同意的计划,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C.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D.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二、材料阅读
31.(2017·浙江湖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1)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是零散、孤立的战争,而是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一连串战争。
分离华北工作是满洲事变的继续,进而引起日中战争;日中战争的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它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是否取消满洲事变的产物满洲国,是日美谈判的大争论点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洲事变与亚洲太平洋战争之间,也存在直接的内在联系。
在这十五年中,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持续未断,走上了扩大侵略的道路。
根据上述理由,可以将这三次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
——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摘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指出材料一中的“满洲事变”和“日中战争”的爆发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作者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应该是十五年,根据材料一简述其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战场对其它反法西斯战场所作出的贡献。
(6分)
32.(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31)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山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名称
青岛战役
地点
山东青岛
时间
1914年10月31日—11月7日
参战方
日本、英国、德国
参战方兵力
日本45000人,英国2000人,德国3625人
伤亡情况
日本270人战死,113人负伤
英国160人战死,23人负伤
德国199人战死,504人负伤
——据《半岛都市报》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二1938年3月24日,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
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
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
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
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
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
双方陷于苦战。
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岛战役”的交战双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历史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该战役的历史地位。
(4分)
(大国历史练习题6)日本史专项练习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均有赔款,故A项错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均有割地,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均有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故D项错误。
2.【答案】B【解析】依所学,①处为日军侵略平壤的路线,故A项错误;依所学,②处为大东沟海战,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中国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等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故B项正确;③处为旅顺地区,甲午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故C项错误;④处为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故D项错误。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
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说明中国近代海军制度的落后,故A项正确;政治腐败是清战败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同理,材料并未涉及到海军装备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这些属于体制的问题,并不是一位统帅就能办到的,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只有李鸿章的奏折提到撞沉舰船,而其他两则材料则没有提到,并且事实上黄海海战中没有日舰沉没,故A项错误;第一、三则材料认为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而第二则材料则认为是因日舰围攻水密舱进水导致沉没,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都认为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只是对沉没的过程有不同的记载,故C项正确;三则材料均没有提到邓世昌自乱阵型,只有材料二提到致远舰被围攻而沉,故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甲午”指的是1894年,故①错误;指挥黄海海战的将领是丁汝昌,故②错误;黄海海战中中方损失虽大,但主力尚存,威海卫战役时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故③错误;黄海海战中日舰率先逃离战场,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答案】C【解析】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发生在山西,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38年”、“苏鲁地区一个小城镇的名字”、“这里发生的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等信息可知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平型关大捷取得的胜利而非国共两党的合作,故A项错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B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的作战,故C项错误;由材料“1937年9月26日”、“25日电悉,25日一战,歼寇如麻”可知平型关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故D项正确。
8.【答案】A【解析】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合乎题干中“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故A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11月,时间折合为八周,故B项错误;枣宜会战发生于1940年5月1日-6月18日,时间折合为六周,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时间折合为16周,领导人为彭德怀,故D项错误。
9.【答案】D【解析】国共两党的矛盾无法消除,故A项错误;“他(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反映张学良坚持合作抗日的立场,没有涉及到张学良坚守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张学良坚持合作抗日的立场,没有涉及到推动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他(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反映张学良坚持合作抗日的立场,故D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题干“苏嘉铁路”“十里洋场”反映在上海展开,故A项正确;故B.C.D项错误。
11.【答案】D【解析】题干中“昭和六年”即1931年,推知此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是在1927年,A项在九一八事件之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世界,也波及日本,B项在九一八事件之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民政府在1930—1931年3月,对红军进行了第一次围剿和第二次围剿,C项在九一八事件之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正加紧扩军备战是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D项在九一八事件之后,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2.【答案】A【解析】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是在1937年9月22日,南京大屠杀是在1937年12月13日,长达6周,《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是在1937年8月14日,八一三事变是在1937年8月13日;选择A项符合题意。
13.【答案】B【解析】二战后,美国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重视社会保障,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与材料“提高社会保障等事情只是排在第二位”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后日本政府主导经济建设,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经济高速发展,故B项正确;联邦德国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福利国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英国注重社会保障,发展“福利国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欧洲经济一体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体现了美、日、西欧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