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2165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完成工业革命

②南方完成工业革命

③北方种植园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

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3.下列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革命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场运动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②运动的领导人都被称为本国的“国父”

③两场运动的方式是相同的

④两场运动的结果是相同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4.请将俄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史实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正确的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b②﹣﹣c③﹣﹣a

D.①﹣﹣c②﹣﹣a③﹣﹣b

5.下表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  目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C.英、法相对落后

D.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6.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

据此可知,19世纪90年代人类已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新经济时代

D.信息时代

7.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8.“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

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卡德纳斯改革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华夫脱运动

D.倒幕运动

9.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伦敦,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坐火车去另一个大城市观光

B.开汽车去伦敦郊区度周末

C.啃着玉米棒读《哈姆雷特》

D.乘船欣赏泰晤士河的美景

10.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一杆折断的烟枪作为标志性建筑物。

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一位民族英雄下令销毁了收缴的数百万斤鸦片,他是

A.邓世昌

B.关天培

C.陈化成

D.林则徐

11.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2.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在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

A.法国巴黎公社

B.德国十一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3.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

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14.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 ②土地买卖日趋频繁 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 ④天皇权力逐渐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指1916年最残酷的战役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16.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向日葵》

D.《命运交响曲》

1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18.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巴尔扎克——《安娜·卡列尼娜》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9.“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

这一事件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20.人类走进“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②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③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④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世界大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华盛顿中轴线·游学活动

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同北京城一样,有一条蕴含历史的中轴线。

请走进这条“中轴线”,展开游学活动。

注:

游学行进路线——自东向西(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

材料一 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

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

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

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不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南北战争第5年)

(1)说出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名称。

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一中林肯“接受战争”的主要目的。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

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是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

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

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

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

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

当时该国岀现了什么“恐惧”状况?

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2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一战的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一战。

材料二: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三: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火药桶”具体指什么地区?

“火星”指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

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1)造成材料一中南北方人口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材料二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                (单位:

万人)

年份

1801

1831

1841

1851

1861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2)材料二中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截至2017年1月,美国人口数量为3.24亿。

非拉美裔白人占62.1%;拉丁裔占17.4%;非洲裔美国人占13.2%,亚裔占5.4%;混血占2.5%;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占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2%。

(3)美洲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白人为什么会成为占美国人数最多居民?

最早的非洲裔美国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