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594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docx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重点、难点)

2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重点、难点)

3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重点)

4知道排尿的意义。

5通过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6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通过利用肾单位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尿液的形成,并且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特点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数据,观看动画,课件演示和游戏体验等,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

“尿液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让学生分析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液体成分的不同,提出质疑,然后学生自学进行解疑,再此基础上动画展示尿的形成过程,最后老师点拨释疑。

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识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肾单位的模型、课件。

学生:

预习本节内容,查询、搜集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肾透析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1、什么叫排泄

2、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

3、肾单位的结构组成是什么

学生回忆、看书。

结合肾单位的模型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播放“田世国捐肾救母”的视频

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

田世国的事迹感动了世人,他成为了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他为母亲捐肾,挽救母亲的生命。

那么肾有什么作用,它与尿的形成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尿的形成和排出。

观看视频

播放“田世国捐肾救母”的视频,引导学生交流感想,水到渠成,引入新课。

展示目标

1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目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6分钟

温故知新:

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课件展示:

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

 

你来推测:

血液在流经肾单位的时候有什么变化与尿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过渡:

同学们推测得很好,那么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初步感知,提出质疑:

比较进入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的液体成分的变化。

 (单位:

克/毫升)

肾小球中的血液

肾小囊中的液体

肾小管中液体

93

97

95

蛋白质

7

 

0

葡萄糖

 

 

0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若干

0

0

过渡: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提出的问题也很好。

观看动画初步释疑: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当血液经流肾小球时,哪些物质可以经过肾小球到肾小囊中这说明肾小球有什么作用到达肾小囊的液体称为什么

2、肾小囊的液体到达肾小管时成分又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在肾小管形成的液体称为什么

3、肾小管中的尿素的含量为什么会大大增加

4、比较尿液和血液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过渡: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下面请观看尿的形成动态图,并总结尿的形成过程。

课件展示尿的形成动态图

 

精讲点拨总结知识: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游戏:

首先请同学们熟悉一下游戏规则:

每人领一种成分卡片并举在胸前,经过讲台(相当于肾小球)时,被滤过的到门前来,末被滤过的就回到自己的座位先站着,再经过讲台前(相当于肾小管)时,被重吸收的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站着,未被重吸收的站到另一边。

知识拓展:

血尿与蛋白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叫血尿,含有蛋白质的尿叫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当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并进入尿液。

这样,患者不仅尿量增加,而且还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同时还伴有发烧、水肿等症状。

生活连接巩固新知:

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

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

发生了病变?

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

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

动脑思考知识升华:

流出肾脏的血液与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成分上有什么明显变化

总结:

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和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学生思考,讨论。

一位学生代表上讲台对照课件示意回答: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推测: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成分发生了变化。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系。

比较不同提出质疑:

1、为什么肾小囊中蛋白质比血液中的少,而且无血细胞2、为什么肾小管中的液体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3、肾小囊中的液体成为什么肾小管中液体称为什么?

 

观看动画,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初步释疑。

 

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观看尿的形成动态图总结尿的形成过程。

 

学生游戏。

 

阅读,了解血尿与蛋白尿的形成过程。

快速抢答

小组讨论交流作答。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为建构下面的新知识即: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作好基础。

 

让学生对数据不仅要横向比较,也要从纵向进行比较。

这样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分析、提出问题,这是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观看尿的形成动态图,使学生将实验数据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尿的形成有初步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起到一个强化理解的作用,突出尿液形成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结合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竞争意识。

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过渡:

肾脏形成的尿液是怎么排出体外的呢我们接着学习。

二、尿液的排出过程

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

膀胱

尿道

输尿管

肾脏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

2、各有何功能

3、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呢

连连看:

肾脏排出尿液

输尿管产生尿液

膀胱输送尿液

尿道暂时贮存尿液

播放排尿过程的动画

 

你能说出排尿的途径吗?

总结:

排尿的途径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过渡:

你有憋尿的习惯吗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提问:

排尿有什么意义?

总结:

排尿的意义

1、排出体内的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拓展探索:

介绍血液透析

 

请问:

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

首尾呼应深化提高

请同学在学习了尿的形成和排出以后,来谈一谈田世国为母捐肾的事迹为何感人

 

阅读教材69页标出重点知识并作答。

 

学生代表在白板上连线。

 

观看动画

 

说出排尿的过程: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学生分析、交流、作答

 

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

 

谈感受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连连看,巩固知识。

 

播放动画使学生直观看出尿的排出途径。

 

说出憋尿的危害,提高学生保健意识。

 

结合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通过学生感受,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8分钟

知识整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激烈的讨论和互帮互学中你有何体会

迁移应用:

1、某人双肾功能衰竭,则不能进行()

A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调节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和排出代谢废物

C维持血糖在%左右

D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2、人体排出的尿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无机盐B、水

C葡萄糖D、尿素

根据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⑴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②③④

⑵图中形成尿的主要器官是[];排尿的通道是[]、[]和;其中[]能够暂时贮存尿液。

4、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

学生小结、质疑、解疑。

谈体会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必答题)

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A血浆、原尿、尿液

B血液、原尿、原尿

C血液、原尿、原尿

D血液、原尿、尿液

2、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3、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尿作用

4、在无外伤的情况下,当尿中同时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肾小体

肾小球

5、下列有关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废物

排出食物残渣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肾小囊

肾小体

7、由血液形成尿液的正确过程是()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B类(抢答题)

8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问题: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8

0

0

0

2

(1)、甲是乙是丙是

(2)、甲的蛋白质为8、乙的蛋白质为0,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3)、乙的葡萄糖为、丙的葡萄糖为0,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4)、乙的尿素为、丙为2,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C类(选做题)

9下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时,通过[1]和[2]的____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____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

体内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第2课时)

一、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二、尿液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三、排尿的意义

1、排出体内的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推测。

这一设计应用在“尿的形成”教学的导入阶段。

在强化肾单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肾单位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尿的形成过程,从而将尿的形成和血液循环联系起来,形成初步认识,为下一步重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提供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探究。

这一设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数据和结构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结论和新认识的对比,从而达到引出和强化滤过及重吸收这两个概念的目的。

第二是自由讨论和教师设题讨论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实质,注意分析的角度和方法。

通过这一环节,最终突破重难点,突出能力培养。

3、设置目标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这一设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在学生对尿的形成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后,借助动态图,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并进行讨论和归纳,从而对尿的形成过程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分步展示归纳,达到强化目的。

第二是在处理排尿的意义时应用,这一知识点学生结合上节课知识已有较为明晰的认识,通过阅读和总结,形成完整的概念。

4、设置应用题和竞赛题,达到巩固强化和检测评价的目的。

这一设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设置与实际生活相关应用题,在教学内容进行过程中,穿插其中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达到及时巩固及时反馈的目的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知识竞赛,这主要是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和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对这两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一个总体回顾和检测评价。

存在不足之处:

1、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还应进一步加强组织教学,可以考虑课前培训小组长以便协助老师。

2、在知识的拓展上还应加强,可介绍一些有关泌尿系统的科普网站给学生,以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