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479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 9页.docx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9页

团委年度工作总结(doc9页)

1、坚持采取“三贴近”的方式方法,推动大学生理论武装向纵深发展。

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型社团(如马列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的建设。

2、深入贯彻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理论学习小组,深化学生骨干思想教育,建立我校学生骨干“求实”培训班和学生骨干中心学习组。

其中学生骨干“求实”培训班举办两期11讲,涉及各级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活动和竞赛骨干等600余人;学生骨干中心学习组进行了3次专题学习。

学生骨干培训基本形成规模和制度。

3、深入开展主题团会。

抓住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群英会等契机,要求全校各级团组织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宣扬十七大精神、学习十七大精神、实践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二)抓成才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1、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积极组织校内选拔赛,共收到近600名学生提交的245件作品。

认真备战省级比赛及全国决赛,并在全国决赛中实现了三大突破:

第一次进入到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现场;获奖作品更多,提交决赛的三件作品全部获奖;获奖作品范围更广,文理科奖项皆有收获。

在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前4个月开展下一年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准备工作。

2、继续开展“南湖杯”体育竞赛、“共青杯”知识与技能系列竞赛、“美食文化节”、社团活动月、迎新晚会、新年游园会、民族舞蹈大赛等校内一系列传统品牌活动。

其中,“共青杯”系列竞赛继续获得广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近5000多名学生参与。

同时,“共青杯”在继承传统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设“能力面试”竞赛,为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积极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和活动,并承办、协办部分国家、省、市级大型活动。

这其中包括:

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动感新生、和谐校园”湖北省校园歌手大赛、一二·九诗歌赛和新青年小说大赛、高校文艺汇演、“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我爱lalala"全国大学生拉拉队电视大赛湖北赛区比赛、第八届全国艺术节、湖北省“百事新星”校园歌手大赛等。

4、学生团体和社团活动逐步形成精品。

大学生艺术团欢送毕业生民乐专场、合唱专场演出、迎新晚会、舞蹈专场、新年音乐会等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积极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

社团活动月继续开展,形成了持续两个多月包括“月亮化石大戏”“红白歌合战”“电影专场”“剪纸艺术展”等内容的58项系列社团活动;与武汉各高校间社团的联系加强,合作开展“台球争霸赛”“斗舞秀”等巡回演出、巡回赛等活动,积极参加首届湖北省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节,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5、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1)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校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认真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服务民族地区”的工作要求,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内容,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分赴恩施、长阳、内蒙、怀化等民族地区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其中我校学生骨干“求实”学习组社会实践队等9支社会实践团队荣获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评估体系,扩大学生覆盖面,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平台效用,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认识到理论实践的重要性,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建设,积累相关有益经验。

(3)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青年道德示范和道德实践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积极服务于在我校举办的“六城会”和“八艺节”,并于今年三月举办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月,全校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学校、社区、街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普法宣传、街道清扫、文化政策宣传等系列活动,将志愿服务广泛地推广到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创新勤工助学工作,切实为团员青年办实事。

1、全年共安排16100多人次同学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发放劳酬230多万元,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学校的关心扎实地落在贫困学生身上。

2、举办首届勤工文化节,举行情满民大—勤工助学论坛”和勤工助学工作十二周年晚会、勤工体验等系列活动,纪念我校勤工助学12周年、《中国青年报》头版介绍我校经验10周年。

3、举办首届武汉高校勤工助学兼职招聘会,20多家企业参加了参加本次招聘会,提供岗位420多个,全年共举行30多场兼职招聘会,与30多家企业保持长期联系,为学生提供了900个兼职岗位。

4、拓宽渠道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全年共引进捐助款8.3万元,帮助贫困学生59人。

5、继续围绕“诚信上岗、按劳取酬”的思路,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全年举办固定岗位公开招聘会2场,促进勤工助学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开展。

6、加强“爱心超市”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爱心超市”开展了爱心救助、毕业募捐、图书互换等活动,获得洪山区“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明星团队”称号。

在满足校内需求的基础上,爱心超市积极向社会提供捐助,先后向省备灾中心和仙桃杨林尾二中捐赠衣物数千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影响。

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拓展服务空间,联系家教、礼仪、模特和促销员等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兼职工作机遇和环境。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促进团学组织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我校各级团学组织的管理,完善团内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五四”红旗分团委答辩制度。

2、认真做好团员“推优”工作和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等日常工作。

3、加强团属宣传阵地的建设。

青年网进行改版,定位明确,内容充实,贴近、引领青年学生。

《大学四年》正刊发行四期8千余册,毕业生特刊和新生特刊1万余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生活提供指导。

4、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认真做好学生会及各学生组织的指导工作。

召开优秀学生会评选答辩会,表彰了5个优秀学生会。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获此殊荣,是湖北八个“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同时也是唯一一所委属高校。

2、中南民族大学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2007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李从浩同志被授予“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3、中南民族大学被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授予“2007年度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9支荣获“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7人荣获“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15名学生荣获“湖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校团委被团省委授予“全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5、3件作品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学校荣获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作品获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6、在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首届湖北省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节中,未来管理者协会被授予“优秀学生社团标兵”荣誉称号,民族研究会获得“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7、在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湖北省第二十三届“一二·九”诗赛中获创作组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朗诵组三等奖两名。

8、在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森马杯”湖北省首届大学生服装秀大赛中一个团队荣获“优秀奖”,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9、在武汉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文联、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洪山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首届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话剧艺术节中一个剧目获银奖、一个剧目获铜奖,学校被授予“组织奖”。

10、“爱心超市”获洪山区“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明星团队”称号。

三、工作思考:

2007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形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抓手进一步增多。

我们认为,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在服务人才培养。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这就决定了共青团应该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作用,把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当作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学校共青团的工作主要有三点:

团结带领团员青年跟党走;服务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维护团员青年正当的合法权益。

(一)团结带领团员青年跟党走,即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校团组织要自觉接受学校党委的领导,做自觉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材的根本利益的中坚力量。

(二)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

总体目标是两个提高:

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提高青年的竞争能力。

两个提高的侧重点是:

非专业素质的提高。

非专业素质的培养的重点是一种襟怀(自然宽和的襟怀),两种精神(科学的精神、自立自强的精神),三个品质(笃信的品质、诚信的品质、好学的品质),四个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和树立实践成才的观念,着力构建深化青年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第二课堂。

(三)维护团员青年正当合法的权益。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建立健全学生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领导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意见和建议反映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团内民主(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基层民主建设)。

同时我们也更加认识到,共青团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青年成长成才作为中心目标,工作才有出路。

只有把共青团建设成为广大青年成才进步的引领着、帮助者和服务者,才有可能是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的引领者和凝聚者。

共青团中南民族大学委员会

2007年12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