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09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docx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

名词解释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

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

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

(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

也叫分心。

感觉: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

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

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

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

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

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

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

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

(意志过程):

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

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

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

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

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

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

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

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

广义上:

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

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

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

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

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

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

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

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

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

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

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

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

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

指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

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

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

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

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

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

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

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

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道德概念:

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

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

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

(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依恋:

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

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

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

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心理教育:

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

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个别辅导:

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聆听法:

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

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

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

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

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简答题:

心理学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

1、描述:

心理事实2、揭示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活动。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

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

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

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

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联觉

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

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

气质的特征?

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教师的智力品质?

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教师的意志特征?

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

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

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榜样力量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

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

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

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

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

动作技能怎样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

学习的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便来考虑?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

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

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

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

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1)行为模仿2)行为重复3)有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10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