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7995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化学

2016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

化学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火法炼铜B.中和滴定C.酿酒D.制眼镜

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的一种重要因素

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本身是难于氧化的物质

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不会含Ba2+

D.凡溶于水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3.(6分)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热稳定性H2O>H2SB.还原性Ⅰ﹣>Br﹣>Cl﹣

C.金属性K>NaD.酸性HCl>HF

4.(6分)有甲(

)、乙(

)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

B.1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H2

C.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

5.(6分)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甲可知: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由乙可知:

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由丙可知:

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D.由丁可知:

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6.(6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证明有乙炔生成

B

将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

红色变深

水解过程是吸热的

C

把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褪去

Cl2具有漂白性

D

向碳酸钙粉末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氯强于碳

A.AB.BC.CD.D

7.(6分)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0.1mol/L盐酸

pH=3盐酸

0.1mol/L氨水

pH=11氨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

①>③

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V(盐酸)>V(氨水)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NH4+)>c(OH﹣)>c(Cl﹣)>c(H+)

 

二、非选择题:

8.(17分)现有分子式为C9H8O2Br2的物质M,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E的化学式为C7H5O2N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述一系列反应.

已知:

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将发生脱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官能团名称是  ,G→H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F:

  ;②H→I:

  .

(4)M的结构简式为:

  .

(5)G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K,K的结构简式为: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1molG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7)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b.能发生水解反应.

9.(14分)如图是碳的正常循环,但由于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问题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1)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

c.循环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2)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

2CO2(g)=2CO(g)+O2(g),该反应的△H0  ,(选填:

>、<、=).

(3)CO2转化途径之一是:

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H2,然后将H2与CO2转化为甲醇或其它的物质.

2H2O

(1)=2H2(g)+O2(g)△H=+571.5kJ•mol﹣1

3H2(g)+CO2(g)=CH3OH(l)+H2O

(1)△H=﹣137.8kJ•mol﹣1

则反应:

4H2O

(1)+2CO2(g)=2CH3OH(l)+3O2(g)△H=kJ•mol﹣1.

你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

a.开发高效光催化剂

b.将光催化制取的氢气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催化转化.

c.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

(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

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1<t2<t3)

温度(℃)

气体总浓度(mol/L)

时间(min)

15

25

35

0

0

0

0

t1

9×10﹣3

2.7×10﹣2

8.1×10﹣2

t2

3×10﹣2

4.8×10﹣2

9.4×10﹣2

t3

3×10﹣2

4.8×10﹣2

9.4×10﹣2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  反应(“放热”、“吸热”).在1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5)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图).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10.(12分)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可制备金属镁和溴.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开始沉淀时

沉淀完全时

Mg2+

pH=9.6

pH=11.0

Ca2+

pH=12.2

c(OH﹣)=1.8mol/L

(2)加入Ba2+的目的是  .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使Mg2+沉淀完全.由下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选择pH范围是  .

(3)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可以生成Mg(OH)Cl,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部分流程如图:

向装有CaSO4悬浊液的沉淀池中先通氨气,再通CO2的原因(请从溶解度和平衡移动角度分析)  .

11.(15分)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用品:

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馏水.

(1)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溶液.

说法A不正确

(2)探究2:

【查阅文献】

Ⅰ.苹果中含有多种酚和酚氧化酶,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7.5.

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序号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有关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问题分析:

Ⅰ、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NaHCO3溶液略显碱性,而NaHSO3溶液却略显酸性.NaHSO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  .

Ⅱ、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

Ⅲ、对探究2中的试验③所得结论作进一步解释.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解答】A.火法炼铜,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中和滴定为复分解反应,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而酿酒中粮食发酵,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制银镜,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2.【解答】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A正确;

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本身是易被氧化的物质,故B错误;

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可以含Ba2+,只要硫酸根离子浓度与钡离子浓度乘积小于硫酸钡溶度积常数即可,故C错;

D.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NaHSO4溶液中也能电离出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

A.

 

3.【解答】A.非金属性O>S,则热稳定性H2O>H2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l>Br>I,则还原性Ⅰ﹣>Br﹣>C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K>Na,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

D.非金属性F>Cl,但HF为弱酸,HCl为强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错误;

故选D.

 

4.【解答】A.甲含有醛基、乙没有醛基,所以可以通过检验醛基鉴别二者,所以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故A正确;

B.碳碳双键和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H2,故B正确;

C.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这两种物质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

D.甲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乙中之间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5.【解答】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变,反应的反应热不变,故A正确;

B.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图象中的A点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相同,但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只有二氧化氮消耗速率为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的二倍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图象分析可知加入水稀释相同倍数,HA酸溶液PH增大的多,说明HA酸性大于HB,酸越弱对应盐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所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故C正确;

D.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浓度和T1点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6.【解答】A.电石不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同时也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都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应先除杂,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则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即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则氯气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ClO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较非金属性,HCl是氢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A.0.1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3mol/L,0.1mol/L氨水,c(OH﹣)<0.1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10﹣13mol/L,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为①<③,故A错误;

B.0.1mol/L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溶液的pH<13,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促进氨水电离,pH变化小于2个单位,所以③的pH可能与④不同,故B错误;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氨水和HCl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溶液显中性,所以氨水要过量,则V(盐酸)<V(氨水),故C错误;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为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氨水的浓度大于氯化铵的浓度,则溶液中可能存在c(OH﹣)>c(Cl﹣),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8.【解答】M的分子式为C9H8O2Br2,在稀硫酸体积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与D,则M含有酯基,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A连续氧化生成C,则A为CH3CH2OH,B为CH3CHO,C为CH3COOH.D遇FeCl3溶液显色,含有酚羟基,则M含有乙酸与酚形成酯基,结合M、C分子式可知,D分子式为C7H6OBr2,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E,E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故E中含有醛基,则D中溴原子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F酸化得到G,且G遇氯化铁显紫色,故G中含有羧基、酚羟基,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H,应是苯环发生加成反应,H含有醇羟基,H转化得到I,I能使溴水褪色,应是H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只有一种结构,则G分子中羧基与羟基处于对位,故M中酯基与﹣CHBr2处于对位,则M为

,D为

,E为

,F为

,G为

,H为

,I为

(1)B为CH3CHO,B中官能团名称是醛基,G→H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故答案为:

醛基;消去反应;

(2)C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故答案为:

CH3COOH;

(3)①E→F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H→I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如上;

(4)M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G(

)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K,K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a.H为

,有6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故a错误;

b.G为

,酚羟基邻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1molG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故b正确;

c.M为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故c正确,

故选:

bc;

(7)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

)的同分异构体:

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b.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酯基,符合条件同分异构体为

(邻、间、对3种),

故答案为:

等.

 

9.【解答】

(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故正确;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故错误;

c.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丙烯,故错误;

故选:

ac;

(2)2CO2(g)→2CO(g)+O2(g),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则混乱度增大,即△S>0;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故答案为:

>;

(3)光催化制氢:

①2H2O(l)═2H2(g)+O2(g)△H=+571.5kJ•mol﹣1

H2与CO2耦合反应:

②3H2(g)+CO2(g)═CH3OH(l)+H2O(l)△H=﹣137.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把①×3+②×2得方程4H2O(l)+2CO2(g)→2CH3OH(l)+3O2(g)

△H=571.5×3+(﹣137.8)×2=1438.9kJ•mol﹣1;根据所以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可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

开发高效光催化剂;将光催化制取的氢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耦合催化转化;

故答案为:

+1438.9;ab;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总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可知,

c(NH3)=3×10﹣2×

=2×10﹣2mol/L,c(CO2)=3×10﹣2×

=1×10﹣2mol/L,

所以K=c2(NH3)×c(CO2)=(2×10﹣2mol)2×1×10﹣2=4×10﹣6,

故答案为:

吸热;4×10﹣6;

(5)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

2CO2+12H++12e﹣=CH2=CH2+4H2O,故答案为:

2CO2+12H++12e﹣=CH2=CH2+4H2O.

 

10.【解答】

(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通入氯气后可以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因为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故答案为:

萃取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2)由于SO42﹣会与Ca2+结合形成微溶性的硫酸钙而影响氯化钙的制备,因此必需除去,加入Ba2+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由表中数据可知pH大于11时Mg2+沉淀完全,pH大于12.2时,Ca2+开始沉淀,所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11.0<pH<12.2;故答案为:

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pH<12.2;

(3)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HCl、H2O,方程式为MgCl2•6H2O

Mg(OH)Cl+HCl↑+5H2O↑,

故答案为:

MgCl2•6H2O

Mg(OH)Cl+HCl↑+5H2O↑.

(4)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氨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2,增大

c(CO32﹣),促使CaSO4转化为CaCO3,同时生成(NH4)2SO4;

故答案为:

NH3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呈碱性,增加了CO2的溶解度,生成了大量的CO32﹣,

使CaSO4(s)⇌Ca2+(aq)+SO42﹣(aq)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提高了(NH4)2SO4的产量.

 

11.【解答】

(1)如果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棕黄色的Fe3+遇到无色的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生成的络合物Fe(SCN)3为红色,所以要检验苹果中的Fe2+是否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KSCN溶液.

无红色出现

说法A不正确

(2)①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表面变为绿色,而对苯二酚遇FeCl3溶液显绿色,说明了苹果变为绿色与对苯二酚有关;故答案为:

苹果中含有对苯二酚;

②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0.1mol•L﹣1NaCl溶液中.放置于空气中的苹果表面逐渐褐变,而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与空气隔绝,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说明了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

故答案为:

氧气;

序号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苹果中含有对苯二酚

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Ⅰ、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亚硫酸氢离子电离大于水解;故答案为:

亚硫酸氢离子电离大于水解;

Ⅱ、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通过对照实验说明,亚硫酸钠的还原性比酚强,发生反应2SO32﹣+O2═2SO42﹣,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从而使苹果未发生褐变;

故答案为:

亚硫酸钠的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2SO32﹣+O2═2SO42﹣;

Ⅲ、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说明酶是蛋白质,在强酸、强碱或加热条件下会变性,失去活性,失去催化效率;

故答案为:

酶是蛋白质,在强酸、强碱或加热条件下会变性,失去活性,失去催化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