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072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_精品文档.doc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应知应会问答

1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有哪4个关键词?

答: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是: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个关键词是:

质量、安全、服务、费用

2病历、处方保存的期限规定有哪些?

答:

病历保存期限:

住院病历30年,门诊病历15年。

处方保存期限:

普通处方l年,精神类处方2年,麻醉处方3年。

3出具虚假医疗证明文件的处罚有哪些?

答:

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的: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的;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

4“三基三严”是什么?

答:

“三基”是指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三严”是指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密组织。

5医疗机构有哪些核心制度?

答: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技术准入制度。

6首诊负责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首诊科室是指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个科室,该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

首诊负责制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患者,应认真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消楚,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拖延诊治。

(1)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2)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休格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员应积极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查或请他科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治疗。

(3)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员,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4)如遇危重病员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5)对接诊的病员,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会诊及治疗。

7.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l)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一2次。

重点解决疑难病例:

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

决定重大手术、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分析病例,讲解重点疾病的新进展:

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2)责任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

听取指导住院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检查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

(3)非责任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

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病人;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诊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

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

了解病人饮食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4)主任、责任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主任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责任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

(5)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6)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应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

8病例讨论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住院病人一周不能确诊或危重病人治疗一周疗效不佳的病例均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讨论可在专科范围内举行,也可在全科或多科范围内举行。

疑难病例讨论会,应由二级专科主任或科主任主持,应有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在内人员参加,必要时可请医务科有关人员参加。

(2)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前讨论系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及新开展的手术,对拟实施手术的指征、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

凡属《江苏省医院乎术分级管理规范<暂行)》中的甲、乙类手术和特殊手术必须进行手术前病例讨论。

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

(3)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应在死后一周内进行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讨论,但不迟于两周。

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主持,医护人员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

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措施、死亡原因、应吸取的教训等。

9会诊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凡遇复杂、疑难、新特、重大、急危,处理有困难的本科或他科疾病;有可能发生纠纷或争议的疾病;病人或家属有明确会诊要求的疾病;医务科有明确要求会诊的疾病应当及时进行会诊。

会诊申请单内容必须按规范要求书写。

(1)院内会诊

门(急)诊会诊:

门诊病人需他科会诊时,转诊前须完成门诊病历书写,注明转诊理由和科室名称,并明确告之病人所转科室,会诊医师必须接诊;急诊病人需会诊时,受邀专科医师接到会诊邀请后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病房会诊:

由住院医师提出并填写会诊单,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签。

受邀科室派主治医师或指定医师进行会诊,急会诊必须在2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普通会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需多科室会诊时,由主治医师提出,报科主任或二级专科主任批准,并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通知有关科室医师参加。

会诊由申请科室主任或二级专科主任主持。

(2)外请会诊

凡本院解决复杂、疑难、纠纷等病例有困难时,可请外院专家会诊,由科主任或医务科(审核〕提出,经分管院长或院长批准,由医务科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

会诊由科主任或二级专科主任主持。

(3)外出会诊

凡外院邀请本院会诊的,均须由医务科安排,原则上安排相关专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

会诊医师应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提出诊疗意见,供邀请医院参考,避免不利团结的事发生。

会诊后须将会诊单带回交医务科保管。

科室与个人不得擅自接受邀请,未经医务科同意擅自外出会诊的,后果应负月应给子相应的处理。

10.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1)甲类乎术:

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类手术:

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类手术:

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类手术:

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

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分类手术中。

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低年资住院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

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

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

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

熟练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和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正常手术

甲类手术:

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报医务处(科)备案。

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手术审批单》,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处(科),由业务副院长审批。

乙类手术:

由科主任审批,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报医务处(科)备案。

丙类手术:

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丁类手术:

由主治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开展重大的新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需经卫生厅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评审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对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会环境的项目还需按规定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复。

(二)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为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8)大器官移植。

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处(科)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执业医师,异单位,异地行医手术,需按《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外籍医师的执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此外,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员生命,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参照《病历书写规范(四版)》病历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护士长组成。

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0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及我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

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

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