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071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

 

无公害绿色黑木耳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

 

项目区概况

华阳镇地处某县北部深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总面积56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800mm。

镇政府地处东经107.32’20”、北纬33.35’20”,距县城76公里,全镇辖15个村,73个村民小组,l875户,总人口6614人。

现有耕地9l87.5亩,其中水田3487亩,旱地5340.5亩。

2003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5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1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8.4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1%、3.2%,财政总收入下降16%。

红石窑毗邻镇政府,由政府牵头的四级水泥路面即将修通,交通十分便利。

红石窑村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中药材山茱萸的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还有竹林及自留林,秸秆、山茱萸骨核、废竹木屑等农副废料,可为地栽黑木耳提供丰富的基质来源。

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上消除了文盲,高中生所占的村民比例约为1/5。

红石窑村在封山育林前,家家户户用段木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产在当时是村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很适合黑木耳生长,栽培出来的黑木耳品质好;当地的农民都具备一定的黑木耳栽培方面的常识,对于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较易掌握。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规划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步伐加快,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001年4月农业部在京、津、沪、深四城市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绿色食品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国家经贸委等八部门提出了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也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黑木耳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同时也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当家品种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品种,年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发展黑木耳生产既是使山茱萸骨核、锯末、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副产品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好项目,又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由于黑木耳所含营养丰富,并具有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作用,故越来越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

因此,发展黑木耳生产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某县是一个贫困大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

面对入世以后的新形势,某县如何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成为全县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某县应走多轮驱动的农业发展路子,即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并重。

大力发展黑木耳生产,采用龙头带动、基地发展、千家万户生产的产业化形式,发展一批黑木耳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走出一条依靠黑木耳生产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不仅是现实的选择,而且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早发展,早受益,早脱贫,早致富,势在必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无公害食品生产是我国一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加入wto后,我国食品行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相当的竞争优势,同时随着市场流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商品的内在品质,还是外观包装,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农残的多少是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首要环节,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民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力,增加农民收入

红石窑村的黑木耳以往是村民收入一大来源,但传统用砍伐的段木栽培黑木耳,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环;积极研究和推广低本节能的高产优质代料地栽黑木耳新技术,是保护传统优势品牌、发展区域性地方支柱产业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是实现合理利用山茱萸骨核、秸秆等农副废料的一条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依托西北农科技大学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广陕耳3号(a08)的无公害生产,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以龙头种植户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黑木耳品牌,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采用“人造耳木”高产栽培技术培育推广西农大专家选育的优良品种(陕耳3号(a08))。

所谓“人造耳木”就是采用杂木屑(或废菌棒)、山茱萸骨核、秸秆、竹屑制成菌棒,像代料香菇一样实现规模化生产黑木耳。

项目可行性有:

1.产出黑木耳品质好,无毒、无化学激素,无虫害。

产品色泽黑亮、肉厚、质软、耐泡、易熟、口感好,与椴木生产的黑木耳无异

2.是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除秸秆外,枣核、竹屑、杂木屑均可采用,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普遍种植山茱萸、竹林的优势,变废为宝

3.生产工艺简单,管理程序简便,适应性强,易广泛种植,且劳动成本低。

在填料、管理、排场等生产程序中,“人造耳木”代替椴木后,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可利用农村半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进行规模化生产,开发前景广阔,是当前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分析

华阳镇红石窑依临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十分丰富。

发展黑木耳生产有着极其优越的条件。

1.自然气候适宜。

黑木耳属中温型、变温型、腐生型、好气性的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主要指出耳期)为16~21℃,出两茬耳需120天以上。

红石窑自然气候适宜种植黑木耳,只要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就能收到满意的种植效果.

2.原料资源丰富。

红石窑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玉米年种植玉米面积600亩以上,谷物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副产品年产量约300吨。

此外,山茱萸是当地的重要的中药材,只有枣皮被加以利用,枣核成为废物反而影响环境,而枣核确是栽培黑木耳的上等原料。

利用玉米、水稻秸秆、玉米棒、枣核、竹屑等这些农业副产品生产黑木耳,是通过生物作用变废为宝,将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土地资源丰富。

栽培黑木耳场所只需离水源近,远离三废,因此不一定非要占用良田,盐碱地、闲散地、搁荒地均可。

红石窑现有可为农业利用的土地人均1.5亩,人均宜林宜牧荒山荒坡2亩。

农村中还有随处可见的闲散地、边角地、林荫地以及房前屋后的小块地未被利用。

因此,若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搁荒地、闲散地或调整部分水浇地用于种植黑木耳,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形成一个支柱产业,既可富民又可更好的促进自然区的发展。

4.劳力资源丰富。

当地的工业不发达,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剩余劳力增多,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大军,适合黑木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5市场潜力大。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也是举世公认的天然保健食品。

它不但是可口的美味,也是具有防癌治癌、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降血脂和预防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症的食用菌。

黑木耳作为“黑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越来越受到追求营养与健康的现代消费者的青睐。

西安市食用菌消费市场上,黑木耳一直都靠外调供应,价格高,质量差。

因此,大力发展黑木耳生产,不仅可以调节本地居民的膳食结构,满足“菜篮子”需求,而且可以依靠秦岭旅游发展的优势,开发“秦岭牌”、“国宝牌”黑木耳旅游产品,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加大黑木耳出口量,走向国际市场。

6.内在需求动力强。

某县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而不稳。

种植黑木耳是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技术项目,这是农村发展黑木耳生产的内在动力之一。

7.如果部分示范户种植的黑木耳产量高、效益高,质量好(朵大、肉厚、营养全面),不仅示范户尝到了甜头,周边的农民也意识到了发展黑木耳生产前途广阔,纷纷要求大力推广种植,这是发展黑木耳生产的内在动力之二。

8.政府支持。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怎么调、调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发展黑木耳生产为调产提供了好项目,这是某县发展黑木耳生产的内在动力之三。

制约因素分析

 

某县,特别是红石窑村,黑木耳栽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作为产业来说却是新兴的,处于初始阶段。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

广大干部群众对黑木耳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关心不够,没有把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调产重点内容来抓,致使长期以来黑木耳生产小打小闹,形不成产业。

2.黑木耳栽培户舍不得多投入,经营管理粗放,黑木耳的种植还往往依耐很传统的菌棒繁育。

3.栽培人数少,人员素质不高。

4.研究力量薄弱,全县无一家专门的食用菌研究机构,搞食用菌研究的人员寥寥无几。

更缺乏高级研究人才和科研专项经费。

5.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手工操作,规模小,形不成大市场和大产业

6.科技含量低,包装跟不上,产品档次不高。

7.信息不灵,徘徊观望。

结论

在红石窑建立无公害环保黑木耳生产基地,以龙头种植户为示范点,推广陕耳3号无公害生产,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以点带面,产、学、研紧密结合,打出”秦岭”牌、国宝”牌绿色黑木耳等品牌,走质量求发展的道路,必将促进红石窑及其周边乃至某县经济的发展,实现长青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在华阳镇红石窑村发展黑木耳生产,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充分利用当地以往被认为无用的废料山茱萸骨核、玉米水稻秸秆进行无公害黑木耳生产,寻找一条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的经济发展之路,变初级粗放产业为高效优势产业,把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基本原则

1.提高认识,实现观念创新。

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黑木耳生产,依靠科技,科学种植黑木耳,改变传统的靠砍伐林木的黑木耳种植方法,不仅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还能实现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

2.加强政府引导,实现生产方式创新。

在黑木耳产业发展初始阶段,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关键。

在政府行为推动下,典型引路,个体发展和群体扩张相结合,产业化生产和规模生产相结合,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实现黑木耳生产由小打小闹、自产自销向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产业化经营转变,逐步实现手工操作向机器装袋、接种,温度、湿度电脑控制转变,实现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食用菌四元格局,进而在市场驱动下逐步形成黑木耳专业生产村、专业生产乡、专业生产县(市、区)的格局。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在政府引导下以当地种植能手位成员建立黑木耳推广协会,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对黑木耳生产进行全程服务,消除生产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随时发现黑木耳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为黑木耳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4.强化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机制创新。

发展黑木耳生产,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除留住现有的科技人员外,还要想方设法吸纳外地高、精、尖技术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短期嫁接、兼职聘用、长期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才。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农

民成为黑木耳科技当家人、星火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形成一支不走的“永久牌”技术人才队伍。

5.严格操作规程,严把技术环节。

栽培黑木耳,生产操作者必须参加正规培训(wwf聘请的专家或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专家),严格操作规程,绝不能马马虎虎,因小失大,必须认真操作,严格抓好灭菌、接种、养菌、出耳等技术环节;严格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巧用自然规律,搞好应季栽培,

抓好最适时机(主要指出耳).

6.链条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黑木耳生产一方面出食品,一方面出饲料和肥料(可在红石窑的其它周边地区发展)。

因此,发展黑木耳生产,既要开发黑木耳系列产品,又要开发养殖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