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六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
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
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
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
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
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组派代表复述研讨的部分,组员可以补充。
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叙述顺序(“腊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写的;“除夕”是用总分的方式写的;“正月初一”是用对比的方式写的;“正月十五”是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反馈评分。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生、师生互动,师注意引导学生品出京味语言的特点,必要时作示范;反馈评分。
4、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读中学写
1、快速浏览,找出描述小孩过春节的地方,指名读。
2、启发学生谈谈现在北京春节怎么过,其间可让学生采访在座的老师。
3、学生写过春节时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师巡视。
指名交流,教师评价时注意学生是否用上了书上的写法,及时点评、表扬。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复现童谣。
2、作业:
写一篇现代《北京的春节》,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
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漫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
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
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
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
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
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
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
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
(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
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
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
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
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
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五、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三)
一、导入新课,理清顺序
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说说理由。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学习老舍笔下的春节。
知道老舍哪人吗?
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走进北京,感受一下北京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舍先生按照什么顺序,依次描写了哪些时间人们的活动及北京春节的风俗?
生答
看着老师的板书,你知道哪是人们准备过年?
哪是人们过年?
结束呢?
二、学习课文1-7段,体会文本,感受节日喜庆
1、请同学们默读1至7段,请你边读边思考,读了人们准备过年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师提炼词语相机板书忙碌快乐喜悦
A、学习腊八节
师:
腊八这天人们就开始忙碌了,人们在腊八这天会做什么?
生说
师:
找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自读,试着读出腊八粥的滋味。
生自读,指名读
师:
请你找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试着读出腊八粥的滋味。
(指名读)
你读出腊八粥的什么滋味?
为什么它香甜?
我们来看看老舍爷爷告诉我们了腊八粥是由什么做的?
所以这哪是粥啊,就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你瞧,老舍爷爷的语言多么诙谐,有趣啊。
腊八蒜
马老师特别喜欢吃腊八蒜,让我来读读腊八蒜的滋味。
听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
你看作者抓住了蒜的什么特点来写?
色味
只用了2个词就把腊八蒜如此生动的展示给我们,让我们不禁佩服语言大师的用词精妙简练。
你也像老师这样有滋味的读一读腊八蒜吧。
B、铺户
1、你从哪儿感受到了铺户比平日还要忙碌?
加紧了加多了赶年的摊子……(谈感受)
想象铺户中,大街上都是什么样的情景。
2、老师就带你们到街上去转转。
(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卖货人,你的心情怎么样?
(引导学生感受喜悦的心情)
C、小孩
1、孩子们为了迎接新年,都忙些什么呢?
指名说
2、你为迎接新年都会做哪些准备。
师生交流
D、大人
1、准备过年大人是最忙碌的,大人们都要做什么?
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出大人们的忙碌吗?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读出必须……必须……必须……必须…)
2、为什么必须要做好这些活动?
是呀,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节日---年,可以说家家团圆,举国欢庆。
E、过小年
从腊八到除夕之前,这短短的二十二天中,除了腊八节还要---过小年。
哪些同学家过过小年?
说说你家过小年是怎么过的?
(生说)
自读老北京人是怎么过小年的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学法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相信每个同学都被老舍爷爷笔下的北京春节吸引了,作家之所以能将北京的春节描写的如此生动,让我们这么爱读,除了他用词精炼简洁,语言风趣外,还有一个秘密。
让老舍爷爷自己来告诉你吧!
(出示)
“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和名词,我还保持我的‘俗’与‘白’。
”---老舍
语言的俗白也是老舍作品的一大风格。
四、在人们的忙碌、喜悦、期盼中,年已经不知不觉的到来了,这只是个开端,还有更热闹,喜庆的节日留待我们下节课去领略。
21. 争吵
孙 军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 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
“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
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
“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
脏他的本子?
(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
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
(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
(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
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弄脏本子
“我” 争吵 克莱谛
重归于好
21.争吵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拼写、朗读[ 10% ]
(一)拼读下面的音节,把词语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
t†ng xi‡ b?
li xu‡ m?
r
(二)读下面的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和读重音的字词。
或 曰 :
“以 子 之 矛,陷 子 之 盾,何 如?
”其 人 弗 能 应 也。
(三)朗读要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那么,朗读《向往奥运》第一自然段时,应用比较 的声调,读出作者的 之情;而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则应用 的语调,读出作者 的心情。
二、积累[29%]
(一)按要求填空。
(11分)
1、请写出四个“品”字型结构的汉字 ( )、( )、( )、( )。
2、“激烈”的近义词有 ( )、( )。
3、照样子,写出三个描写声音的词语:
哗哗、( )、( )、( )。
4、写出三个能与“月光”搭配的词语:
( )、( )、( )。
5、写出四个带“龙”字的成语:
( )、( )、
( )、( )。
6、把歇后语填写完整:
( )——得过且过。
7、写出一个学习方面的谚语:
( )。
8、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组对偶的句子:
( )。
(二)按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段填写完整。
(12分)
1、 ,中间多少行人泪!
2、春风又绿江南岸, 。
3、金沙水拍云崖暖, 。
4、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5、 ,犹有花枝俏。
6、人之学问知能成就, 。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8、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
9、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 、 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 、 、的雪球。
10、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 ,感到了 ,
感到了 ,感到了 。
(三)按要求或提示默写。
(6分)
1、默写你最喜欢的一首咏物言志的古诗。
2、默写课文《走向生活》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的话。
三、运用[30分]
(一)按要求改写或补写下面的句子。
(10分)
1、用“没有……也没有……只有……”写一句话,表达对某个人的赞美。
2、不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① 赵王只好派蔺相如。
②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4、补写一个小句子,使大句子的意思完整。
是经过顽强拼搏的结果。
5、照例句,用比喻的手法写一个句子。
蓝天、白云、草原、牛羊,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的图画。
(二)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8分)
1、读了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我们领悟到:
“精彩极了”是一种 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
的爱。
2、中国人民向联合国铸赠世纪宝鼎的深刻寓意是
3、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由于 ,怀着美好的幻想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上。
穷人渔夫和桑娜宁可
,也要 ,他们的善举真感人。
4、阅读文章,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那么,读了课文《为人民服务》,你一定会想到
(三)阅读文段,按要求作答。
(10分)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我”留恋的是 。
② 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这是 ;第二个不加引号,这是 。
2、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
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
中央路小学哈俊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
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
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
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
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