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567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docx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9修辞比喻和拟人19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比喻和拟人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

(1)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2)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

(3)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4)瞧!

多么像它母亲。

()

2.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

2.从小路上走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

3.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或修辞手法,把相应的符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和拟人B.排比句C.反问句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

(2)我常常觉得,方块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愉悦你的眼睛。

()

(3)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山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

()

4.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原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B.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D.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银镜。

B.长城远看像一条长龙。

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D.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5.山朗润起了,水涨起了,太阳的脸红起了。

() 

7.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

2.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

8.仿写句子。

1.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秋天的树是;冬天的树是;

2.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9.仿写句子。

(1)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秋天的树是;冬天的树是;

(2)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0.在每句话的后面指出其采用的说明方法。

1.用直线把三颗星联结起,正想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

()

2.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

3.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

()

4.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

()

11.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人空格处。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_,婉约__________,粗犷__________,细腻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12.修辞方法我填。

(1)鸟儿在树上愉快的歌唱。

(    )

(2) 你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  )

(3)从这里到他家有十万八千里呢!

(   )

(4)孩子们有的采野花,有的捉蚂蚱,有的打起了滚儿。

(   )

(5)羊群在草原上走走去,就像在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

1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吗?

不是的。

    ()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

(3)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14.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

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1.例句用了修辞方法,你可以仿写一句吗?

例:

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2.根据例句,你可以仿写一句吗?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我说:

“放学时,我去学校接你。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2)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好听极了。

改为拟人句:

改成比喻句:

三、句型转换

16.按要求改句子。

1.我把高粱杆剥开做成马车。

(改成被字句)

2.落叶在风中飘落。

(改成比喻句)

3.谁不想找到新奇少见的叶子呢?

(改成陈述句)

4.我们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修改病句)

17.句子乐园。

(1)老鼠最怕它。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世界各地纷纷赶吊丧。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县令画虎。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蜿蜒的万里长城,像_____________。

(补充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写成打比方的句子)[+xx+k]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缩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们没有理由骄傲。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妈妈对我说:

“放学时,我去学校接你。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3.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好听极了。

改为拟人句:

改成比喻句:

句子乐园。

20.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用“……像……像……”写比喻句)

2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学着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22.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修改病句)

23.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修改病句)

24.路旁开了许多美丽的花儿。

路旁开了花儿。

(照样子写句子) 

25-29句子乐园。

25.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

(改为陈述句)

26.他说:

“我认为这个也不理解。

”(改为转述句。

27.他对女儿说,今天干了一天活,他的腿真疼啊,让女儿帮他捶捶。

(改为直接引语)

28.公园里十分安静,只有两位老人在高谈阔论。

(修改病句)

29.风弯弯的月儿倒映在小河上。

(改为比喻句)

30-33句子乐园。

30.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仿写句子)

31.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

(改为双重否定句)

32.小草长出了,原野上到处一片碧绿。

(改为比喻句)

3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改为反问句)

 

34.按要求改句子。

1.王母娘娘把织女抓回了天庭。

(改成被字句)

2.门前的溪水哗哗的流向远方。

(改成拟人句)

3.织女私自下凡,王母娘娘怎么能不生气呢?

(改成陈述句)

4.老牛常常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

(缩句)

35-37按要求改写句子

35.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能让他们伤心。

(改为反问句)

36.太阳升起了。

(改为拟人句)

37.山民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缩句)

38-42句子乐园。

38.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改成“把”字句)

39.铅笔整齐地摆放在我的文具盒里。

(改为拟人句)

40.我们走到天涯海角。

我们不会忘记恩师的教诲。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41.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改成转述句)

42.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缩句)

 

提升题

一、判断题

43.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填“√”或“×”)。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的。

()

2.“猫猬兽”是一种像猫的小动物。

()

3.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

()

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5.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又随风而去。

()

44.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朋友。

()

(2)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3)你喜爱的书就像你的家。

()

4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

46.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

(4)蜻蜓在飞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5)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47.在是比喻句的括号里打“√”。

(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2)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3)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4)小明高兴得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

(5)大榕树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48.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

()

(2)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

(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

49.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

“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50.读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4.溪流两岸的野花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

51.读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

()

2.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

()

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4.溪流两岸的野花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

二、现代文阅读

52.《明天我们毕业》片段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

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áo)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2)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在下面写一写你的老师。

是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即将毕业之际,请写下你对老师最美好的祝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2)√(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

(1)句中“就像躲进”这是拟人句,不是比喻句。

(2)(3)都是比喻句。

(2)将珍珠鸟后背的白点比喻成珍珠。

(3)中将珍珠鸟的身子比喻成一个蓬松的球儿。

(4)是感叹句,“像它的母亲”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并没有比喻成分。

2.【答案】拟人排比比喻

【解析】只有人才会打招呼,第一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题,连用好几个“有”,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三题,“像”表明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答案】

(1)C

(2)A(3)B

【解析】对修辞手法掌握情况的考查。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4.【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把蜂窝比作大莲蓬头,C项把马蜂比作战斗机,D项把疙瘩比作枣那么大。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辨识和分析能力。

比喻句是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据此分析辨识并作答即可。

C项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6.【答案】1.比喻2.拟人3.比喻、拟人4.比喻、拟人5.拟人、排比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有比喻的字“像”。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2.在雨中静默着。

拟人词语“静默”。

3.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娃娃所以又有拟人。

4.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小姑娘所以包含拟人。

5.太阳的脸是拟人,排比句式是山朗润起立了,水涨起了、脸红起了。

7.【答案】1.拟人、比喻2.夸张

【解析】

试题分析:

1.将太阳人格化,用“一纵一纵”、“使劲儿”修饰,把“太阳缓慢的姿态”比作“负着重担”似的。

2.“我”不会变成光亮的,作者只是藉此表示心情的状态。

8.【答案】

(1)蝉们歌唱的教室,水果睡觉的摇篮,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2)小鸟对我放声歌唱

【解析】[]

试题分析:

(1)是比喻句的仿写。

答案不统一,是比喻就可以。

(2)是拟人句的仿写。

只要知道拟人句的特点,仿写并不难。

9.【答案】

(1)蝉们歌唱的教室,水果睡觉的摇篮,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2)小鸟对我放声歌唱

【解析】

试题分析:

(1)是比喻句的仿写。

答案不统一,是比喻就可以。

(2)是拟人句的仿写。

只要知道拟人句的特点,仿写并不难。

10.【答案】1.打比方2.作比较3.下定义4.列数字

【解析】

试题分析:

1.把三颗星比作杠杆2.把牛郎星的光辉和织女星还有其它的星作比较。

3.给银河系下定义。

4.把光的速度用具体数字表示出。

11.【答案】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解析】

思路解析: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概括能力,要选择正确的比喻就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搭配选择。

名师解析:

春联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有它独特的魅力,原题中说它豪放,那首先我们想到的应该是豪放派的特点为“气势雄浑”,从选项中可知“大江东去”是有雄浑气势的,而“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句,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所以豪放若大江东去;婉约派特点是“结构深细慎密,寓意含蓄委婉。

音节谐婉,情调柔美”,从选项可知“小桥流水”这是这一风格,而“小桥流水”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曲状元马致远之曲词婉约沉郁见长,所以所填是婉约如小桥流水;粗犷的意思是“粗野”,从选项排除推理“旭日喷薄”所要表达的就是粗野的意境,所填空就为粗犷如旭日喷薄;细腻意思是细润光滑,微风吹拂杨柳不正是这种意境吗,“风拂杨柳”即如小家碧玉般细腻。

易错提示:

学生对于相同意境词语的理解不透,以及对于古诗词中人物所写诗词风格的把握不好,都可能导致答题出错。

12.【答案】

(1)拟人

(2)反问(3)夸张(4)排比(5)比喻

【解析】

(1)唱歌人的言行

(2)不是吗?

反问

(3)十万八千里夸张(4)有的有的有的排比

(5)草原比作地毯

13.【答案】1.设问句2.反问句3.拟人句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因此,属于设问句。

2.无疑无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因此,属于反问句。

3.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描写五,故该句属于拟人句。

14.【答案】1.拟人鸟儿在树上高声歌唱。

2.夏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解析】

试题分析:

1.拟人句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在仿写时要注意将事物赋予“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例句中赋予的是“人”的动作,在仿写时也要赋予“人”的动作,并注意要赋予的恰当2.例句是拟人句,所以仿写时要扣紧拟人句。

例句中赋予春天“人”的精神,在仿写时也要赋予“人的”精神。

15.【答案】

(1)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2)鸟儿放声歌唱起,好听极了。

鸟儿放开嗓子叫起,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解析】

(1)转述句,特别要注意直接引用的部分中,相关人称的转换,不背离原意。

转述是相对于引述。

引述也就是直接叙述,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人称上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关系。

引用人物的语言也必须用冒号和引号。

题目中的原句便是引述。

而转述则是向别人——第三方,转达自己曾经与谁的对话。

“我去学校接你”,就要改成“她去学校接我”。

还应注意,冒号要改为逗号,冒号前的内容不变。

应该改为:

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2)拟人要强调将物当成人写。

将原句改为拟人句,需要发挥想象力,把小鸟想象成人,当作人写。

可以改为:

鸟儿放声歌唱起,好听极了。

比喻要注意根据相似点,联想起另一个事物。

改为比喻句,要抓住小鸟鸣叫、动听的特点,联想也具有这一相似点的另一事物。

如:

鸟儿放开嗓子叫起,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16.【答案】1.高粱杆被我剥开做成马车。

2.落叶像蝴蝶一样在风中飘舞。

3.谁都想找到新奇少见的叶子。

4.我们要改正缺点。

【解析】1.去掉“把”,换成“被”字,被动者“高粱杆”放在前边,“我”放在“被”字后边。

2.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比喻句特征即可。

3.去掉“谁不”,改成“谁都”,把问号改成句号。

4.“缺”在这里就是“不好”的意思,所以去掉“不好的”。

17.【答案】

(1)老鼠难道不是最怕它吗?

(2)亲戚朋友赶吊丧。

(3)唐朝的一个县令画虎像猫。

(4)一条长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1)陈述句变换成反问句时,加上“难道”“岂”“怎么”以及句末语气词“吗”“呢”等;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增减,句末改为问号。

改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2)缩句时,提取主干,去掉修饰成分即可。

(3)扩写句子时,在主干上加上合适的修饰语,注意“的、地、得”的恰当使用。

(5)比喻句,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题的本体和喻体已经给出,找出相似的不同类事物即可。

答案仅供参考。

18.【答案】1.中国的汉字犹如万花筒发生无时无刻的变化2.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3.瑰宝、精华化成了灰烬。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形式变换的掌握程度,熟练运用打比方、陈述、缩句、扩句等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9.【答案】

1.虽然我们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我们没有理由骄傲。

2.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3.鸟儿放声歌唱起,好听极了。

鸟儿放开嗓子叫起,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题前一句“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后一句“我们没有理由骄傲”是转折关系,应该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第二题,转述是相对于引述。

引述也就是直接叙述,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人称上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关系。

引用人物的语言也必须用冒号和引号。

题目中的原句便是引述。

而转述则是向别人——第三方,转达自己曾经与谁的对话。

“我去学校接你”,就要改成“她去学校接我”。

还应注意,冒号要改为逗号,冒号前的内容不变。

应该改为:

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第三题将原句改为拟人句,需要发挥想象力,把小鸟想象成人,当作人写。

可以改为:

鸟儿放声歌唱起,好听极了。

改为比喻句,要抓住小鸟鸣叫、动听的特点,联想也具有这一相似点的另一事物。

如:

鸟儿放开嗓子叫起,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20-24【答案】

20.圆圆的月亮像玉盘又像月饼。

21.在月球上看长城,就好比在50米外看一根头发。

22.改1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成熟了。

 改2秋天到了,地里的稻子成熟了。

23.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等。

24.魔法师是科学家。

【解析】

20.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的仿写比喻句的能力。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

符合即可得分

21.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的仿写句子的能力。

注意作比较要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说明。

22.试题分析:

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本题中的“庄稼”和”稻子”的范围不同。

23.试题分析:

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本题中”工人“和”农民“是职业,“青年”不是。

24.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缩写句子的能力。

注意找准中心词。

本题的中心词是”魔法师“。

25-29【答案】

25.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不是白生的。

26.他说他认为这个也不理解。

27.我对女儿说:

“今天干了一天的活,我的腿真疼啊,女儿,帮我捶捶。

28.公园里只有两个老人在高谈阔论。

29.弯弯的月儿就像一把镰刀倒影在水中。

【解析】

2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反问句改陈述句,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句子变换后是:

“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不是白生的。

26.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