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5449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docx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

1.buhewoshipinle城市:

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也是一种区域现象,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特点,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

2.城市化:

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的四种转型:

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3.逆城市化:

主要为一些发达国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现象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包括人口、工业、商业,其间有发达的交通网联系。

4.郊区城市化: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恶劣的生活环境,追求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甚至农村。

5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5.假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而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的现象。

城市景观与功能的不协调。

6.过渡城市化:

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或国家,指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不协调,人口增长大于经济增长。

7.再城市化:

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变化。

8.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也称直接城市化。

9.外延型城市化:

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的这种扩展方式

10飞地型城市化:

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11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发的城市化。

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

12自下而上城市化:

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

13城市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有机整体

14城市职能:

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它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5城市性质:

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16.乘数效应: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17.互补性:

两地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东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

厄尔曼称这种关系为互补性

18.等级扩散:

经济或社会现象沿着一定区域和城市等级扩散的地理过程

19.传染扩散:

已掌握某文化的人向其周围渴望接受它的人传播的扩散方式

20.中心地:

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21城镇密度:

是城市分布的一种度量方式。

常用每千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平均的万人城镇数量来表示。

22基本经济活动:

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经济活动。

23城市地域:

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称。

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则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

24城市地域结构:

是城市地城内,与各种功能活动相应的地域分异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

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

25CBD:

是中心商务区的简称。

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

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

26社区:

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7邻里:

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汇集。

28社会区:

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9首位城市:

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30首位分布: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做首位分布。

一、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

(1)人口:

城镇与乡村人口的区别在于其自然属性、空间属性、社会属性的不同,表现在数量、质量、结构、生产、消费等方面。

主要有以下区别: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乡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

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的不同。

(2)景观:

城镇景观一般表现为人工建造的硬质轮廓线,而乡村多为自然形成的软质轮廓线,城镇的建筑密度要大于乡村。

(3)基础设施:

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4)职能:

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5)土地:

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在功能分化、地价和承载力上均区别于乡村,乡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二、如何测度城市化水平

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1)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意义最强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这个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

①人口比例指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指标)目前我国城市统计通常把城市下辖的区街道或居委会作为城镇的实体地域将其人口计算为城镇人口将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计算为该地的常住人口。

但此法从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克服据局限性,国外学者在分析城市化问题的时候还辅以其他指标已反映城市化进程如城市人口的增长动态等。

②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利用和地域范围来说明城市化的一个指标。

测度方法是统计一时间内的非城市化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2)复合指标法是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的某项特征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发展的不同侧面。

测度方法是根据需要收集某一年或若干年样本城市的数十个指标然后分成如干个大类指标。

每一个大类指标又包含若干个二级指标。

通过各种数理统计法最后对城市进行打分排名。

三、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第一前提:

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二前提:

剩余农业劳动力。

(2)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的最基本驱动力,城市是工业化的摇篮。

可用工业化率或非农人口衡量城市化率。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

①制造业革命:

其标志是工厂的出现,生产呈自动化流水线模式,使生产效益提高,改变了劳动力地域分工格局。

②交通运输革命: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出现,使克服空间摩擦的能力提高。

③农业革命:

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工业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增加。

在单位劳动时间内,一产、二产、三产创造的劳动价值是递增的,而城市地理占据优先区位,所以工业在城市形成集聚经济、规模经济,使城市向外扩展。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工业仍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3)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近域扩张(外围市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

主导要素: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交通是城市的触手,迅速向外扩展延伸。

城市交通系统有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系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完成客货流的空间位移。

对外交通演变为城市的主干道时,对城市的影响有干扰和牵引作用,发展到后来,以干扰为主,解决办法是不使其成为城市主干道,迁出市区。

迁出时的牵引带动过程为:

围合外迁空区填充

另外,交通设施的伸展有利于吸引其它城区的产业及人口进驻城市,带动城市综合发展.。

本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必定要与周边发生联系,可以利用自身的空间优势和交通优势,走集中发展的战略路线,将一批对竞争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实体集中起来,形成地理位置集中的企业和组织集合,奠定关键性的规模基础,在它们之间形成从信息,资本,技术和生产原料供应到运作,服务一体化的网络,推动集合内部的竞争和创新,发展包括综合服务业在内的延伸性产业,将各种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效用发挥到最大,由此来增进地区和城市的特色和竞争力。

(2)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住宅通过以下扩散方式带动城市化扩张:

①自由式扩散:

是一种独立扩散,居住要素是主体,呈螺旋模式扩散。

扩散形成的条件有:

城市外围存在地价上的优势;有对外交通连接市外居住地与市内工作地。

②居住地作为一种伴生现象出现,形成职住一体化,扩散主体是文教、工业等。

以工业为例,随着厂区、生产区的形成,在工厂出现大面积在不同时期建立的行列式建筑居住区,伴随出现一些服务设施,如附属学校、医院,一些福利区等。

(3)工业扩散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动方式。

为了追求更高利益,获取更大利润,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区,扩大再生产,占用更多土地兴建厂房和附属设施。

于是,城市在工厂的带动作用下,急剧向外推进。

现代城市扩展的新特点:

①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倾向强烈②工厂外迁以某种特殊工厂为先导③现代工厂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④工厂的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需要使用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五、简述郊区城市化:

它是指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具体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郊区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产品的商品化,大田农业转化为城郊农业,设施农业商品化。

②农业劳动力商品化,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商品化。

③土地的商品化,主要通过征地来实现。

六、城市郊区化

扩散占主导地位,是离心扩散。

城市的部分要素向郊区扩散:

工业、居住、商业要素和管理要素,是一种主动的区位扩散。

商业扩散形成商业街、专业市场等,零售业向外扩散形成第二副中心,城市人口通过迁居进行空间位移。

七、当代世界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主要指发展中国家),

(2)大都是化趋势明显(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差异性,表现在:

①发达国家的起点高,发展速度缓慢,发展阶段处于后期,发展中国家起点低,发展快速,处于发展中期②发展机制的差异:

发达国家:

城乡差异不大,工业历史长,城市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对乡村人口的吸引弱,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大致持平,呈现积极型城市化;是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

发展中家:

城乡差异大,工业化晚,时间短,城市积累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速度不协调,一般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呈消极型城市化;是传统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

八、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与机制

(1)①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②统购统销(物流)、统收统支(货币)、统包统配(劳动力)。

始是粮食的统购,后来发展到农副产品、工原料,由于牺牲农业以保证工业优先发展,使得农村成为利益的流失地,农民成为利益的流失者。

③切断人口自由流动的通道。

建立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开展人民公社运动,政治上相当于建立了基层化政权,把土地与农民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捆绑在一块;建立统包统退的劳动就业制度。

为了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持有城镇户籍的城镇人口享有其利;立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福利制度。

基于以上情况,城市化进程出现波动性和滞后性。

(2)市场经济时期:

改革从农村开始,最主要事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户与承包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出现经营、投资、决策主体多元化。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②农产品极大丰富并且商品化,粮食出现剩余③向非农生产要素转化,形成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围绕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餐饮服务展开,农村工业、建筑业等乡镇企业呈现高度的分散化。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两种结果:

一是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行政体制改革:

由高度集权转化宏观调控体制;社会管理方面:

严格的城乡分治户籍制度出现松动,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是开放,沿海经济特区的的设置,计划单列市的设置,区域开放。

九、什么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

满足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

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

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

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十、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就越齐全,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点)。

2)两个相领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中心地的等级越低,其间的距离就越短,间距S与中心地等级n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3)各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网络(网)。

4)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应按K=3、4、7的原则,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

中心地理论的三大原则模型:

(1)市场原则:

把次级中心地布置在高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的六个顶点,在K=3系统内,不同级别市场区数量组织的规律:

1、3、9、21……3n-1,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

1、2、6、18……,六条放射线道路,联系两个高一等级中心地的道路不通过次一级中心地。

(2)交通原则:

把次级中心地布置在高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的六条边的中点,在K=4的系统内,不同级别市场区数量组织的规律:

1、4、16……4n-1,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

1、3、12、48……,六条放射线路,每一级中心地贯穿起来,在行政管理上,次级辖区是割裂的,靠近顶点。

(3)行政原则:

在K=7的系统内,不同级别市场区数量组织的规律:

1、7、49、343……,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

1、6、42、、294……。

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

十一、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1)首位分布,通过首位度、四位度、11城市指数代表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2)城市金字塔,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3)位序-规模法则:

Pi=P1/Riq,Pi是第i位城市的人口,P1是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q是常数,当q>1是首位分布,q<1说明城市人口分散,q=1说明与首位城市规模相等。

十二、结合实际,叙述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要点、

规划要点:

(一)绪论篇:

1.对上版规划实施情况的简单评述;2.对规划背景进行介绍;3.确定规划范围,如行政单元、面积等;4.确定规划期限;5.明确规划依据,主要有1)相关的法律法规2)上级行政单元规划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制定本次规划的编制原则。

(二)分析篇:

1.进行规划区的历史分析,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医疗卫生条件等;2.进行规划区的现状分析,主要进行“三结构”分析,存在的机制等。

(三)预测篇:

1.区域人口预测;2.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3水、土地、能源供应预测。

(四)规划篇:

1.总纲,主要内容有规划的目标、任务、战略思想、战略原则、战略路径、模式;2.“三结构”的规划;3.基础设施(道路、电力、邮电通讯、水)规划;4.公共服务设施(医疗卫生、广电、网络、邮电通讯)规划;5.专项规划,主要有产业规划、历史文化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生命工程规划等;6.空间管制规划,包括禁止、限制、优先、重点开发区。

(五)规划实施:

1.组织程序;2.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六)提交成果:

包括文字性的说明书、文本,图件等。

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拟定城市性质时,应在更大的范围着眼,根据国民经济合理布局的原则,选择一个参考系来分析确定城市性质。

因而,区域规划工作对于确定城市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性质应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如果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者是编制时间过久,都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合理布局为原则,对城市性质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第一,从地区着眼,由面到点,调查分析周围地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水平和对工业的要求,以及与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

第二,全面调查分析本市所在地点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以及附近的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等。

第三,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发展本市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特别是这些意图和要求的客观依据。

最后,应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科学分析,进行地区综合平衡,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城市由于建设的发展,或因客观需要,或因客观条件变化,都会促使城市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城市性质。

例如,邯郸市在“一五”期间,定为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城市。

后来,因附近地区发现了较大铁矿,利用其优越条件发展了钢铁和机械工业。

从而该市的性质也随之改为纺织、钢铁、机械为主的工业城市。

城市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1)互补性即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

(2)中介机会即两地间的互补性受到第三地的影响,产生了中介机会

(3)可运输性即城市的相互作用必需建立在两城市间存在物质、信息流动的通道

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城市是复杂的空间网络体系中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连同其吸引区域组成结节区域。

而不同规模的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就形成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的节点结节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规模,职能,吸引区的大小各不相同从而产生梯度差。

梯度差的作用下导致人口和相关要素定向流动和空间配置。

低梯度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丰富原材料向中高地区流动,高梯度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流向中低梯度地区打破其原有的空间格局导致空间失衡发展差距扩大。

再通过反梯度推移理论即低梯度地区先引进优先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自身,一定阶段后再向外扩散。

来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