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5434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docx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8章压强与浮力

第8章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南宁)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2.(2016•丽水)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3.(2016•聊城)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4.(2016•齐齐哈尔)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5.(2016•凉山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6.(2016•咸宁)第31届里约奧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首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了巴西人的快乐和处事的方式.图中吉祥物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7.(2016•大庆)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4:

1B.8:

1C.4:

3D.1:

2

8.(2016•自贡)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9.(2016•达州)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N,G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

10.(2016•泉州)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B.PA>PB=PCC.PA<PB=PCD.PC<PA<PB

 

二、填空题(共1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2016•沈阳)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      ρ2;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      v2.(以上两空均填“>”、“=”或“<”)

12.(2016•齐齐哈尔)将质量为3kg的木块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为      g/cm3,木块的体积为      cm3.

13.(2016•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ρA      ρB,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为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016•黔东南州)如图所示,在火车站或高铁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侧的空气流速比安全线外侧的空气流速      ,压强      ,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

15.(2016•沈阳)“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16.(2016•济宁)如图所示,潜水员下潜到海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使用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说明      ;图中橡胶潜水服能承受的海水压强为      Pa.

17.(2016•菏泽)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A、VB,质量分别是mA、mB,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A=      ,FB=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18.(2016•临夏州)李辉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      ,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19.(2016•岳阳)在水杯中加半杯水,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深度越深,吹气越难,这种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用吸管可以将杯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的作用.

20.(2016•泸州)把重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装有足够多水的大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处于      状态(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N,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已知ρ水=1.0×103kg/m3,取g=10N/kg)

21.(2016•达州)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N,体积为5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g=10N/Kg,盐水密度是      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N.(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

22.(2016•南充)已知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103kg/m3,g=10N/kg)

23.(2016•陕西)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      N(g取10N/kg),甜瓜的密度为      g/cm3.

24.(2016•枣庄)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A的密度是      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g取10N/㎏).

25.(2016•杭州)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      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6.(2016•湖州)货车驾驶员在卸货后,把空的纸箱放在车斗里.在汽车行驶时,发现有纸箱从车斗里“飞”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进行了模拟实验:

将纸屑放在一个铁盒里,用吹风机向铁盒上方水平吹风,发现有纸屑从铁盒中“飞”出来,如图.

请回答:

(1)小明向铁盒上方吹风是模拟      .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纸箱从车斗里“飞”出来的原因.      .

27.(2016•滨州)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边长有一的棱长为10cm,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物体密度.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8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

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多大?

(容器足够高,物体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

28.(2016•广州)对某汽车做测试,只调整轮胎气压,测得单个轮胎数据在表中.

表(每次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不变)

次数

1

2

3

轮胎气压/×105Pa

4.6

8.1

10.5

地面的受力面积/×10﹣2m2

3.6

3.0

2.4

对地压强/×105Pa

5.0

6.0

7.5

(1)根据公式      ,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为      N.

(2)根据表,要减小空车停在水平路面时的对地压强,可行方法是      .

 

【章节训练】第8章压强与浮力-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南宁)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分析】

(1)知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据图能看出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后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可;

(2)据浮沉情况判断出两个小球的密度关系,而后据体积相等,判断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进而判断出重力关系即可;

【解答】解:

知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据图能看出A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故据F浮=G排=ρgV排可知,B球所受的浮力大,故F甲<F乙;

A在甲中漂浮,即液体密度大于A的密度;B在乙中悬浮,即说明乙液体密度等于B的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所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由于AB体积相同,所以据m=ρV可知,B球的质量大,故B球的重力大,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甲杯和液体总重力与A重力之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杯和液体总重力与B重力之和;故可知,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大,故据p=

可知,乙杯对桌面的压强大,故p甲<p乙;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分析,是一道综合题.

 

2.(2016•丽水)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分析】

(1)由h﹣t图象可知在1~3min内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化;

(2)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在1~3min内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水的浮力变化;

(3)由v﹣t图象可知在4~6min内潜水器的速度,然后判断其状态;

(4)由v﹣t图象可知在6~8min内潜水器的运动状态,在判断所处的状态.

【解答】解:

A.由h﹣t图象可知,在1~3min内潜水器所处的深度逐渐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故A错误;

B.在1~3min内,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由v﹣t图象可知,在4~6min内,潜水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D.由v﹣t图象可知,在6~8min内,潜水器加速上升,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力与运动的关系等,从图象中获取潜水器深度的变化和运动的速度是关键.

 

3.(2016•聊城)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分析】

(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

【解答】解:

(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

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AB错误;

(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

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

 

4.(2016•齐齐哈尔)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分析】

(1)装有一定量水杯子正立和倒立时,里边水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两次放置水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2)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有一定个大小关系,当液体的形状是上下一样粗细为直壁容器(如水平面上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容器)时,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即F=G;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F<G;当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F>G.

【解答】解:

(1)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

根据p=ρgh可知:

当水密度相同时,水面越高,水对杯底的压强越大,所以p甲>p乙;

(2)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如图甲)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重力,即F<G;当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如图乙)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重力,即F>G;可见F甲<G,F乙>G,故F乙>F甲;

故选A.

【点评】本题难点在对容器底压力大小变化的判断,结合题目中容器的形状,可判断出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5.(2016•凉山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分析】由图可知两物体的状态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的重力相等,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图可知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比较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解答】解:

由图可知,甲中物体漂浮,乙中物体悬浮,且V排甲<V排乙,

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的重力相等,

所以,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BD错误;

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式ρ液=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因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相同,

所以,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会根据浮沉条件确定液体的密度是关键.

 

6.(2016•咸宁)第31届里约奧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首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了巴西人的快乐和处事的方式.图中吉祥物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吉祥物在地面表演”可知,他此时的重力等于其对地面的压力,由图示可知B图中受力面积最小,根据压强公式P=

,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

由压强公式P=

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由图示可知B图中受力面积最小,所以压强最大.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压强的大小比较,解答此题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常用方法,请同学们掌握此方法.

 

7.(2016•大庆)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4:

1B.8:

1C.4:

3D.1:

2

【分析】

(1)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两物质的密度,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

(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

=

=

=ρgh,据此求出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解:

(1)由图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m乙=4g时V乙=4cm3,则

ρ甲=

=

=8g/cm3,ρ乙=

=

=1g/cm3,

=

=

(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

=

=

=ρgh,

所以,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两物质的密度之比和推出规则形状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表达式p=ρgh的应用.

 

8.(2016•自贡)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分析】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由题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受力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压强公式p=

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

木板被拉出

距离的过程中,其仍然压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木板A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但此时的接触面积变小,据p=

可,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重力是不变的,则压力不变,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增大的.

 

9.(2016•达州)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N,G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

【分析】

(1)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多数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下使用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2)通过分析甲的受力情况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得出B对地面的压力,根据p=

求出B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

(1)物体A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0N的拉力,

因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B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0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N,故AB错误;

(2)A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

所以,物体B受到的支持力:

F支持=GB﹣F=100N﹣10N=90N,

因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所以,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

F压=F支持=90N,故C错误;

甲对地面的压强:

p=

=

=2.25×103P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应用以及压强的计算,要注意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10.(2016•泉州)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B.PA>PB=PCC.PA<PB=PCD.PC<PA<PB

【分析】此题A、B、C三点处于同一液体内,根据P=ρ液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h深度越大,P压强越大.

【解答】解:

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

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白液体的深度指的是该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这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共1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2016•沈阳)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 < ρ2;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 > v2.(以上两空均填“>”、“=”或“<”)

【分析】

(1)U形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