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docx
《最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
教学资料范本
2020最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20xx最新】精选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后自我小测浙科版选修2
自我小测
1为了防止某种害虫在幼虫期严重危害牧草,可采用下列哪种昆虫激素的类似物来防治( )
A.保幼激素B.蜕皮激素
C.脑激素D.性外激素
2信息激素的作用范围是( )
①种群范围内的个体间 ②群落范围内的个体间 ③同种昆虫的雌雄个体间 ④同一生物的不同时期
A.①B.②
C.①③④D.④
3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使该物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某些害虫。
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
A.缺乏天敌
B.食物丰富
C.气候适宜
D.对本地种没有影响
4使用DDT后在下列哪种生物体内含量最高…( )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
5新型农药具有的特点是( )
①安全 ②广普 ③剧毒 ④低毒 ⑤无公害 ⑥不易分解,作用时间长 ⑦易分解 ⑧污染环境
A.①②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⑧
D.③⑥⑦⑧
6动物疫病的流行必须具备(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动物
D.包括A、B、C
7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一般不经过( )
A.空气传播
B.水传播
C.血液传播
D.自身传播
8班氏丝虫病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9预防接种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群体
D.包括A、B、C
10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11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
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
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根据此材料回答: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________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3)据调查,人工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华社20xx年10月21日报道,泰国有23只老虎死于禽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到目前已有29人死于禽流感,12月19日报道,日本有5人患上禽流感。
12月23日报道,禽流感开始在越南蔓延。
据此回答:
(1)下列哪项表明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 )
A.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B.能侵染禽类
C.能在禽类体内繁殖
D.化学成分主要有脂质、糖、蛋白质和RNA
(2)(多选)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利用高温、酸、碱等常规方法可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C.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结构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衣壳
(3)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
1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14下列疫病不属于病毒引起的是( )
A.炭疽病B.狂犬病
C.疯牛病D.禽流感
1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
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
16四川××市发现20多名感染“猪链球菌”患者。
菌体裂解释放类毒素,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从病愈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猪链球菌”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毒素是大分子化合物,抗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B.类毒素是一种抗原,抗毒素是一种抗体
C.类毒素是一种过敏原,抗毒素是一种抗原
D.抗毒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
17人禽流行性感冒,又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出现高病死率。
禽流感病毒怕热怕阳光,常用有机消毒剂将其灭活。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预防人禽流感的有( )
①接触野禽的人员应戴口罩 ②低温处理野禽排泄物
③紫外线消毒可能接触过病毒的物品 ④对疫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作加热煮沸10分钟处理 ⑤用漂白粉处理鸡、鸭、鹅的饲养场所 ⑥尽可能关闭门窗,少通风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8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
Ⅰ号杀虫剂和Ⅱ号杀虫剂可用于控制这些昆虫,Ⅱ号杀虫剂对甲、乙昆虫的毒性相同,Ⅰ号杀虫剂对乙昆虫的毒性比甲昆虫的毒性更强,现用两种杀虫剂分别处理田块,下列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Ⅰ号、Ⅱ号杀虫剂单独作用对害虫数量的影响…( )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19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青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B.寄生
C.捕食D.腐生
(2)当雨量流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________。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
研究人员设计实施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
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
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
②实验过程:
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
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
接种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
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夯基,我达标
1.B 解析:
昆虫对牧草的危害主要是幼虫期,在卵、蛹和成虫期对牧草基本没有危害,所以要减轻对牧草的危害,应尽量缩短幼虫期,所使用的激素为蜕皮激素,因为蜕皮激素能加速昆虫的蜕皮,尽快变为蛹,能减轻对牧草的危害。
2.C 解析:
昆虫的外激素是指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外激素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影响和控制同种的其他个体使它们作出反应,又叫做信息激素。
3.D 解析:
不适当引入一个外来物种后,缺乏天敌、食物丰富和气候适宜都是造成该物种大量繁殖的因素,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繁殖会给其他生物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如影响物种多样性。
但外来物种的种群密度过大对本地物种的影响弊远大于利,不可能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4.D 解析:
DDT是一种化学农药,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渐富集,因此,在最高营养级中DDT的含量最高。
5.A 解析:
新型农药应具有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6.D 解析: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
这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传染病都无法流行,在实际预防过程中往往这三个环节同时进行,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7.A 解析:
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随其种类的不同可经口感染,即寄生虫通过易感动物的采食、饮水,经口感染;某些传染病可通过动物血液传播,如丝虫病可通过蚊虫的叮咬传播;某些传染病可通过寄生虫产生的卵或幼虫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就可以使原宿主再次感染,这种感染方法就是自身感染。
8.B 解析:
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
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
9.C 解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体。
预防接种利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使易感群体在机体中产生相应的抗体,是对易感群体实施的预防措施。
10.D 解析:
当注射了疫苗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后,此抗体在体内可停留较短的一段时间,抗原停留的时间长些。
免疫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当病毒(抗原)不是原来的类型或发生了变异后,第一次注射的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是不起作用的。
流感病毒是不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的。
11.解析:
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特点的害虫防治方法是生物防治。
它是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所不能比的。
使用农药防治害虫只起到暂时的作用,生存下来的抗药性个体由于有更充足的空间和食物等资源,会大量繁殖,造成更大的损失。
人造马尾松林植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更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
答案:
(1)生物防治 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次级 二 (3)天然马尾松林动植物种类较多,抵抗力稳定性强(或人工马尾松林动植物种类较少,抵抗力稳定性弱)
12.解析:
要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是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能使禽类患病和其化学成分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但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RNA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其生物活性,即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R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其合成过程所利用的场所、原料、酶和能量等,都是来自于寄主细胞。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是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非细胞生物,其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在高温、酸、碱等常规条件下可能被杀死。
答案:
(1)C
(2)BD (3)禽流感病毒的RNA
我综合,我发展
13.D 解析:
该食物链为丙→丁→甲→乙,甲数量增加,导致丁减少而丙乙增多。
14.A 解析:
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疫病。
狂犬病、疯牛病和禽流感都是由相应的病毒引起的。
15.B 解析: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用性引诱剂能够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雄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少。
16.B 解析:
类毒素对于机体而言是异己成分,是抗原;抗毒素是机体浆细胞产生的一种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是大分子化合物。
17.A 解析: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
根据题意分析②⑥两项措施不能预防。
18.D 解析:
题图中明确说明实验处理前昆虫数量为100,以此为参照线,据Ⅰ号、Ⅱ号杀虫剂对昆虫甲、乙作用的差异以及甲与乙昆虫之间的捕食关系,单独使用Ⅰ号杀虫剂将使乙昆虫数量显著减少低于起始数量,从而使甲的天敌比使用杀虫剂前减少,则甲的数量增长则可超过起始数量;单独使用Ⅱ号杀虫剂时甲、乙数量都将减少,通过自然选择,甲、乙种群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增加,在随后出现的增长中,甲的天敌比使用杀虫剂前减少,则甲的数量增长较快且可能超过起始数量。
根据上面分析,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19.解析:
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飞蝗与真菌的关系为寄生,蛙与飞蝗的关系为捕食;由图示看出,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量比空气干燥时要多;在气候干旱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减少,飞蝗的发生量变大。
答案:
(1)B C
(2)多 (3)变大 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青蛙等天敌数量少,会使飞蝗的发生量变大
20.解析: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如产生记忆细胞或一些特殊抗体等。
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实验的结果是依靠接种病毒后的染病情况加以鉴定。
可通过设置多个实验组来确定该疫苗的最低有效浓度,做到既达到免疫效果又不至于造成浪费。
答案:
(1)活细胞 抗原物质
(2)①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