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3286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学期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docx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学期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全单元分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1我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区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区和社会那里获得了服务和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

①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②多履行义务而少享受权利

③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④承担关心社区、爱护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义务和责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2.“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圆梦2017”大型公益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截至6月30日,项目累计捐购学生型美术包20多万个,学生型温暖包177多万个。

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一组织()

①说明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②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

③在积极维护社会正义④是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非政府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暴力欺凌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失去生命,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

面对伤害我们青少年应当

A.自觉远离各种户外活动B.绝对信任他人,避免受到伤害

C.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D.紧跟父母左右,接受家庭保护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个人的成长是独立的,与社会无关  ④无论在任何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相同的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6.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们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快递小哥为我们及时传达远方亲人的信息……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是

A.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离不开社会B.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C.人人为我利成长.将来成才为人人D.中学生年龄小全社会应该关爱我们

7.关于社会生活,观点正确的是

A.我们年级还小,没必要关注

B.社会生活与我们成长密切相关,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C.社会很复杂,我们不适合参与

D.社会生活对我们成长没任何作用

8.一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

我和妈妈在一起时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里听课时就是学生身份,在餐馆吃饭时我是顾客身份……这些表明

A.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B.个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C.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身份D.社会关系不同,身份就不同

9.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理解错误的是

A.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自我B.参与社会的过程有利于发展自我

C.参与社会的过程也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D.“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会影响正常学习

10.“成功的途径有成千上万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

”这句话是指()

A.离开社会,个人就无法取得成功B.个人的成功和社会没有任何关系

C.个人可以在社会中坐享其成D.个人可以利用社会条件取得成功

11.“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朗读者》节目,围绕主题“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难忘的飞天任务。

在接受董卿访谈时他提到:

“回顾中国60年的航天历程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送上太空。

”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由个人组成②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舍弃个人利益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④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社区内的宠物咬伤人,引起小杰同学高度重视,他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并制作了宣传漫画,利用休息日在社区内宣传相关知识,有的同学笑他傻,更有养宠物狗的同学说他多管闲事,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小杰的做法错误,他应专心学习,不该多管闲事

B.其他同学做法不对,没有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变化

C.其他同学的做法对,因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D.小杰做得对,他关心社会,关注社区治理

13.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

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进程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14.“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这一宣传口号体现的道理是

A.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C.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入的发展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5.“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

”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A.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B.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6.【关爱社会人人有责】

2018年我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3)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

我们应怎么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C

C

D

B

B

D

D

D

B

B

D

D

D

16.

(1)青少年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2在社会中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社会限制个人发展D.人们的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确定

2.从教育部获悉,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说法值得点赞的是()

①同学甲:

“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②同学乙:

“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不适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③同学丙:

“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成就自我。

④同学丁:

“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希望工程的受益者苏明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每月的900元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从未间断地资助贫困生。

她说:

“是希望工程改变了她的命运,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B.只有未成年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D.我们要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4.亲社会行为包含了谦让、分享、合作、助人等。

那么,下列与亲社会行为相悖的是()

A.九寨沟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参与救援

B.初中生小李参加“庆国庆·东海岸万人徒步”活动

C.小佳和同学合作获得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的冠军

D.八年级学生小郑经常熬夜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

5.泰山脚下有一所实验中学,每逢周末,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他们这样做()

①是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②可以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③只是小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能够在小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我们不都是社会的一员

C.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与社会发生联系D.个人的成长可以离开社会

7.耶鲁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毅然选择回国扎根农村,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被誉为“最美村官”。

这启示我们要()

A.善于合作,发扬团队精神B.扎根基层,提高自身知名度

C.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D.平等待人,对他人一视同仁

8.如下图漫画《动口不动手》带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9.你可能知道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高铁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便捷生活背后的支撑是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运用系统等先进科技,科技创新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创造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这启示我们()

①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探索学习         ②劳动创造未来、创新铸就辉煌

③把握大好时光、安享便捷生活         ④锻炼过硬本领、担负历史使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外交部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

中方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说明()

①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②和平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③维护世界和平需中印人民共同努力④中国是一个重合作的国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相关认知,提升奉献社会的爱心,学校设计了一些主题活动。

下列活动适合初中学生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参加“预防艾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艾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工作

④为艾滋病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①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看到小区墙面有人乱贴广告,给居委会反映问题

③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查找资料,进行知识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3.我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一个人身份不同,是因为()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14.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下列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B.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C.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B

D

B

A

C

B

D

A

B

B

C

C

16.

(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1网络改变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社会限制个人发展D.人们的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确定

2.从教育部获悉,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说法值得点赞的是()

①同学甲:

“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②同学乙:

“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不适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③同学丙:

“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成就自我。

④同学丁:

“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希望工程的受益者苏明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每月的900元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从未间断地资助贫困生。

她说:

“是希望工程改变了她的命运,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B.只有未成年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D.我们要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4.亲社会行为包含了谦让、分享、合作、助人等。

那么,下列与亲社会行为相悖的是()

A.九寨沟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参与救援

B.初中生小李参加“庆国庆·东海岸万人徒步”活动

C.小佳和同学合作获得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的冠军

D.八年级学生小郑经常熬夜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

5.泰山脚下有一所实验中学,每逢周末,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他们这样做()

①是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②可以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③只是小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能够在小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我们不都是社会的一员

C.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与社会发生联系D.个人的成长可以离开社会

7.耶鲁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毅然选择回国扎根农村,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被誉为“最美村官”。

这启示我们要()

A.善于合作,发扬团队精神B.扎根基层,提高自身知名度

C.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D.平等待人,对他人一视同仁

8.如下图漫画《动口不动手》带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9.你可能知道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高铁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便捷生活背后的支撑是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运用系统等先进科技,科技创新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创造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这启示我们()

①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探索学习         ②劳动创造未来、创新铸就辉煌

③把握大好时光、安享便捷生活         ④锻炼过硬本领、担负历史使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外交部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

中方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说明()

①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②和平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③维护世界和平需中印人民共同努力④中国是一个重合作的国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相关认知,提升奉献社会的爱心,学校设计了一些主题活动。

下列活动适合初中学生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参加“预防艾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艾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工作

④为艾滋病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①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看到小区墙面有人乱贴广告,给居委会反映问题

③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查找资料,进行知识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3.我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一个人身份不同,是因为()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14.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下列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B.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C.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B

D

B

A

C

B

D

A

B

B

C

C

16.

(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2合理利用网络

一、单选题

1.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远离网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注意保护隐私,不轻易公开个人信息

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下列属于正确利用网络的是()

A.上网看新闻,查资料B.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D.在网络上滥交朋友

3.网友“唐宋oO”在微博中发帖称“大理惊现惊天爆炸”,并附了一段火灾视频。

经云南大理警方核实,该言论是“造谣”,信息发布者卞某被行政拘留五日。

这告诉我们()

A.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B.利用网络要遵守法律

C.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D.公民不能在微博上发帖

4.为了让自己的游戏人物变得“高大上”,14岁某少年打赏5名游戏主播,让他们为自己代玩手机游戏,花了母亲的积蓄三千多元。

无独有偶,近日,上海13岁女孩以学习为由,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近万万元。

对于打赏主播的现象,你最想对你的同学们说的是()

A.网络直播太可怕,应拒绝从众B.打赏主播新趋势,要主动跟风

C.对待流行应理智,需合理有度D.主播挣钱真容易,可弃学尝试

5.“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哪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这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调侃的正是当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购现象。

令人痛心的是,不少所谓“代购”只是“杀熟”(专骗熟人)的幌子。

有关人士呼吁,莫让“朋友圈”变成“骗人圈”。

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A.交友需要擦亮眼,提高警惕定安全B.虚拟空间不可信,远离微信是根本

C.运营商家勇担责,所有问题全买单D.法律法规要完善,净化网络新空间

6.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文明绿色上网等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

对这一修订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B.因为网络全部充斥着不良信息

C.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D.有利于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7.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上网可以无所不能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③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变化

④利用网络,很多事情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尽周折,就可以完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如图漫画警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要()

钓鱼网站

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②抵制诱惑,拒绝上网③谨慎交友,防止上当④保护隐私,避免泄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攻势下,分期贷款平台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

由于这种贷款方式多为个人信用贷款,只需要登录大学生身份证信息就可以迅速放款,所以不少大学生开始任性借贷,随意消费。

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A.借贷消费危害大,取缔借贷人人夸B.网络借贷藏隐患,远离网络记心间

C.人民生活已小康,任性消费也应当D.个人信用要珍惜,合理消费莫忘记

10.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下列属于不道德行为的是()

①语言轻松幽默②对求助者,尽力相助

③对不顺意的人,想骂就骂④与网友交流,尽量哄他、骗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④

11.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有些同学利用它查阅资料、学习新知,结交朋友;有的同学利用它玩暴力游戏、看不健康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漫骂……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永远在线。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网络给你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网络是把双刃剑,除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之外,你认为网络还有哪些消极影响?

(3)作为中学生,请你为同学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些建议。

 

参考答案

1-10.CABCABDCDB

11.

(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①沉迷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