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3070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docx

洁净钢研究总结报告及实践应用修改090616

 

电炉—LF—CSP工艺过程

钢液纯净度控制技术研究

项目结题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2009年6月

 

电炉—LF—CSP工艺过程

钢液纯净度控制技术研究

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完成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起止时间:

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

 

2009年6月

 

1项目研究概况

项目来源及研究内容

项目来源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愈突出,对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国内许多钢铁企业为了提高效益,都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当作战略任务来抓。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电炉的优势,把生产集装箱板作为主要的产品,目前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板生产商。

集装箱用SPA-H钢属于热轧低碳、低合金Q345级铜磷铬镍系耐候钢,含Cu、P高,内外裂纹敏感;考虑避开包晶区,C含量目标值控制在0.05%以下,降低的强度靠增加Si、Mn含量来补偿。

为实现集装箱的轻量化,必须提高集装箱板的强度,生产高强度的集装箱板是以保证钢液纯净度为前提的,因为钢液纯净化是提高钢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手段。

为了保证良好的焊接性能,必须降低钢中的氮含量。

在氩埋弧焊热影响区的(HAZ)氮化物会分解,自由氮含量增加,特别在焊缝附近。

自由氮含量增加,会在HAZ区形成少量脆性马氏体和奥氏体,使得低碳微合金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升高,韧性变差。

焊缝的氮含量取决于母体的氮含量,母体的氮含量越高,焊缝的氮含量越高,即使氮在母体中以氮化物形式存在,氮的传递依然存在。

氮含量从20ppm升到60ppm,转变温度从-50℃升到0℃。

韧性降低的原因是由于有益的针状铁素体数量随氮含量增加而减少,降低母材中的氮含量是提高钢焊接性能的唯一办法。

珠钢实际生产中,板材的弯裂与氮含量有直接关系,随氮含量升高,弯裂产生的几率增加。

因此,降低钢中的氮含量对珠钢产品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配碳量低、废钢中氮高及电弧区钢液增氮的原因,电炉流程生产的产品中的氮含量远高于转炉流程氮。

为此,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纯净度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对钢中的全氧含量及夹杂物含量、大小及成分的研究,控制钢中夹杂物性能,降低产品中夹杂物及氧含量;通过对影响电炉冶炼过程的脱氮、精炼过程及连铸过程的增氮因素的研究,充分挖掘电炉冶炼过程脱氮的能力,明确精炼及连铸过程钢液增氮的关键环节。

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电炉-LF-CSP生产纯净钢的工艺技术,满足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需要,以拓宽生存空间,获得较大的利润。

 

项目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

(1)对现有珠钢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纯净度进行调研;

1)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氮含量的变化;

2)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全氧含量的变化;

3)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夹杂物数量及成分的变化;

4)电炉-LF精炼过程渣成分的变化。

(2)电炉-LF-CSP钢液氮含量控制技术研究

1)电炉冶炼低氮含量钢液技术;

2)出钢钢液增氮规律研究;

3)LF过程钢液增氮的关键因素研究;

4)连铸过程钢液增氮的关键环节。

(3)夹杂物工程技术研究

1)减少夹杂物产生量的工艺技术研究;

2)夹杂物形态科学技术研究;

3)合理的脱氧制度及吹氩搅拌制度的研究;

4)炉渣控制等对夹杂物数量、大小、成分影响的工艺措施研究。

项目研究达到的技术指标

通过项目的研究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1)开发一套电炉-LF-CSP生产纯净钢的工艺技术;

(2)找出电炉-LF-CSP工艺生产低氮钢的关键环节与控制措施,铸坯氮含量下降10ppm以上(Δ[N]≥10ppm);

(3)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夹杂物含量,夹杂物控制水平达到国际CSP生产线领先水平,具备铸坯全氧含量≤20ppm的连续稳定控制能力;达到夹杂物含量≤0.15mg/kg的水平。

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

项目研究的条件

珠钢的现代化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生产线是第一批从国外进口的。

生产工艺流程为:

废钢堆→150t超高功率电弧炉→150tLMF→CSP连铸机→CSP均热机→CSP轧机→CSP卷取机。

炼钢系统主要包括:

电弧炉150t×2、精炼炉150t×2、真空炉150t×1。

电弧炉出钢时间4分钟左右,冶炼周期60min;2流CSP立弯式铸机数、坯厚(45~60)×(1000~1350mm);中包容量28t、结晶器长度1100mm。

拉坯速度3.6~6m/min、出坯温度980~1050℃左右,一般控制出钢下渣量≤4kg/t钢水。

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

项目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为:

现场生产调查研究→设计制定试验方案→试验结果分析讨论→提出改进的工艺

反复验证

方案→优化方案的实施→预期结果的验证→各项指标达要求并完成项目研究内

多次试验

容→项目结题验收。

项目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项目研究的进度安排

2007年04月-2007年05月:

研究方案准备,签定合作协议;

2007年05月-2007年11月:

现场调研,第一次试验,结果分析及确定出生产纯净钢的关键环节;

2007年11月-2008年02月:

提出改进的工艺方案,进行第二次生产试验;

2008年03月-2008年05月:

总结试验结果,进行第三次、第四次试验;

2008年06月-2008年12月:

进行指标考核试验,并进一步补充试验;

2009年01月-2009年03月:

补充试验及总结交流;

2009年04月-2009月08月:

确定出优化的工艺方案,研究工作的完善,项

目总结、验收。

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

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对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电炉-LF-CSP工艺过程钢液纯净度进行了理论、实验、工艺控制及应用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进展及成果。

(1)对冶炼及连铸过程夹杂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珠钢目前的生产设备,提出了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的措施,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是完全可以生产出夹杂物含量低于1.5mg/10kg的高纯净度集装箱板。

(2)摸清了珠钢冶炼及连铸生产过程,夹杂物成分、大小变化的规律,发现了钛微合金化钢中,存在大量尺寸较大的氧化钛夹杂物,且随夹杂物中的Ti含量升高,尺寸增加。

同时发现连铸过程存在二次氧化及卷渣现象。

为降低板材夹杂物尺寸,必须降低夹杂物中的Si含量。

(3)确定了精炼过程降低全氧含量的最佳软吹时间在10~12min之间。

分析研究了影响全氧含量的因素,实现了铸坯中的全氧量小于20ppm、小于15ppm占70%、最低为10ppm的全氧控制目标。

(4)根据生产实际,从理论上分析了降低钢中夹杂物及氧含量的措施,阐明了Ti的二次氧化对钢液夹杂物及氧含量有重要影响,提出了控制钛二次氧化的措施。

(5)明确了影响电炉出钢氮含量的因素,对最大发挥电炉的脱氮能力,保证低的出钢氮含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本弄清了精炼及连铸过程钢液增氮的关键环节。

制定了进一步降低钢液氮含量的工艺措施,可保证连铸坯中氮含量小于70ppm。

(6)针对不同钢种生产,制定了可操作的关键控制点,满足了珠钢生产的需求。

 

2

铸坯中夹杂物含量控制工艺技术研究

铸坯夹杂物含量的控制水平

冶炼不同阶段夹杂物含量的变化

典型试验炉次冶炼过程夹杂物含量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2-1不同炉次冶炼过程中夹杂物含量的变化

由图2-1可见:

1)从精炼开始至铸坯夹杂物含量降低;

2)进入精炼炉时的夹杂物平均含量为45.58mg/10kg,精炼一段时间后,夹杂物平均含量32.126mg/10kg,喂入钙线后夹杂物平均含量为22.835mg/10kg;

3)部分炉次(如107055650炉次)钢液到中间包后,大型夹杂物有所上升。

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平均含量为28.29mg/10kg;

4)铸坯中心夹杂物含量平均为1.56mg/10kg,铸坯边部夹杂物含量平均为4.31mg/10kg。

铸坯中夹杂物含量分析

进行了六次集装箱板生产性试验,两次因生产工艺控制的原因,造成铸坯中的夹杂物含量过高。

其它各炉次铸坯中心及边部的夹杂物含量如图2-2所示。

图2-2铸坯中夹杂物含量

由图2-2可知,对集装箱板生产的四次15炉试验中,铸坯中间夹杂物含量最低为0.58mg/10kg,平均为1.81mg/10kg;铸坯边部夹杂物含量较高,最低为0.62mg/10kg,大部分炉次超过2mg/10kg。

接近边部1/4处夹杂物含量比中心部位高,是由于凝固的最后阶段,与表面低温区域相对应的板坯中心线已基本凝固,而与表面高温区域相对应的接近1/4板坯处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钢液没有凝固,杂质元素发生偏析、富集,造成最后凝固的钢液中夹杂物含量较高。

可能与薄板坯连铸的冷却制度有关系

铸坯中夹杂物含量控制水平

铸坯中心及边部夹杂物含量分布分别如图2-3及图2-4所示。

铸坯中心部位夹杂物含量低于1.5mg/10kg的炉数占46%(不包括两炉非正常炉次)。

铸坯边部虽然夹杂物含量也有低于1.5mg/10kg炉数,但数量较少,如图2-4所示。

综合二者看,达到了钢中的夹杂物含量低于1.5mg/10kg的水平。

因此针对珠钢目前的生产设备,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并采取合理的脱氧制度,完全可以生产出夹杂物含量低于1.5mg/10kg的高纯净度集装箱板。

图2-3铸坯中心夹杂物含量分布

图2-4铸坯边部夹杂物含量分布

冶炼工艺过程夹杂物含量变化的分析

电炉终点C含量与入LF大型夹杂物含量的关系

(1)电炉钢液终点碳与溶解氧的关系

电弧炉终点溶解氧含量直接关系到出钢过程生成脱氧产物量的多少,最终影响铸坯中的夹杂物含量。

为了达到一定温度条件下控制钢液中溶解氧含量的目的,必须控制出钢钢液的碳含量。

珠钢生产条件下,电弧炉出钢碳含量与溶解氧含量的关系如图2-5所示,在碳小于0.05%时,钢液中微量碳含量的变化,都会引起溶解氧的较大幅度提高。

如107055650炉次,出钢碳含量为0.020%,溶解氧含量为1433ppm;107055670炉次,出钢碳含量为0.024%,溶解氧含量为1170ppm。

图2-5电弧炉冶炼终点钢液中碳与溶解氧的关系

对于SPA-H这种超低碳钢,电弧炉出钢时的溶解氧含量应控制在850~1050ppm范围内为宜。

但是大部分炉次出钢时溶解氧含量较高,如表2-1所示,不同炉次出钢时钢液中的溶解氧含量。

表2-1不同炉次出钢时钢液中溶解氧含量

炉号

107055650

107055660

107055670

107055680

107055690

207110080

[O]/ppm

1433

1438

1170

1196

990

1308

[C]/%

0.02

0.019

0.024

0.024

0.028

0.02

炉号

207110100

207110110

207110120

207110130

208020570

208020580

[O]/ppm

1259

1080

1139

1092

1067

914

[C]/%

0.022

0.025

0.024

0.024

0.067

0.03

炉号

208020590

208020600

208040590

208040600

208040620

208040650

[O]/ppm

954

1343

1032

941

1039

1063

[C]/%

0.029

0.021

10

0.029

0.027

0.026

由表2-1可以看出,部分炉次过氧化严重,如107055660炉次,出钢碳含量为0.019%,溶解氧含量达1438ppm。

也有控制好的炉次,如208020580炉次,出钢碳含量为0.03%,溶解氧含量为914ppm。

(2)Si和Al与钢液中溶解氧反应产物的数量

试验炉次出钢时加料及钢液情况分别如表2-2及表2-3所示。

表2-2各炉出钢时加料情况kg

炉号

CaO

合成渣

MCMn-Fe

Si-Fe

Al

107055650

1091

0

478

484

186

107055660

1191

0

485

485

183

107055670

1102

545

477

482

183

107055680

1102

545

479

484

185

107055690

1102

545

480

485

184

表2-3不同炉次出钢溶解氧含量及出钢量

炉号

107055650

107055660

107055670

107055680

107055690

溶解氧/ppm

1433

1430

1170

1196

990

出钢量/t

147.1

150

157.4

149.1

148.2

出钢加入485kgFeSi脱氧,形成的脱氧产物SiO2量,如表2-4所示。

表2-4不同炉次形成的SiO2产物量

炉号

107055650

107055660

107055670

107055680

107055690

总硅/kg

363

363.75

361.5

363

363.75

钢中硅/kg

323.62

240

287.66

283.29

311.22

夹杂物中硅/kg

39.38

123.75

73.84

79.71

52.53

生成SiO2/kg

78.76

247.5

147.68

159.42

105.06

与Si反应的[O]/kg

124.96

141.4

84.4

87.2

86

与Al反应的[O]/kg

85.83

73.1

99.76

91.12

60.72

表2-4中的数据表明:

出钢时与Si反应的溶解氧量大于与铝反应的溶解氧量。

如107055660炉次,与Si反应的溶解量为141.4kg,与Al反应的溶解氧量为73.1kg,与Si反应的溶解量几乎是与Al反应的溶解氧量的两倍。

因此入LF时钢液中存在大量的含Si夹杂物,生成的SiO2量最高达247.5kg。

与铝反应的脱氧产物大部分上浮去除。

(3)出钢溶解氧与脱氧产物生成量的关系

出钢过程加FeSi及少量铝脱氧,出钢钢液中的溶解氧含量与生成脱氧产物SiO2量的关系如图2-6所示连续四炉的试验结果。

由图2-6可见,随出钢溶解氧含量的升高,生成脱氧产物SiO2量呈直线增加,出钢钢液中溶解氧为990ppm时,生成脱氧产物SiO2量为52.53kg;出钢钢液中溶解氧为1438ppm时,生成脱氧产物SiO2量为123.75kg。

图2-6出钢溶解氧与生成夹杂物量的关系(连续四炉的结果)

在同样的脱氧条件下,通过大量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出钢钢液溶解氧与生成脱氧产物SiO2量的关系,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如图2-7所示。

图2-7出钢溶解氧与生成夹杂物量的关系(大量试验炉次结果)

出钢脱氧制度对夹杂物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进行了出钢FeSi预脱氧、少加铝脱氧(A方式)与出钢加铝脱氧(B方式)两种脱氧方式共22炉的对比试验,发现两次试验钢中夹杂物含量都较高,A脱氧方式铸坯中间夹杂物含量最少是6.73mg/10kg;最多是24.73mg/10kg;平均含量为17.75mg/10kg。

铸坯边部夹杂物含量最少是2mg/10kg;最多是35.78mg/10kg;平均含量为17.12mg/10kg。

B脱氧方式铸坯中间夹杂物含量最少是3.2mg/10kg;最多是24.62mg/10kg;平均含量为11.75mg/10kg。

铸坯边部夹杂物含量最少是2.43mg/10kg;最多是22.77mg/10kg;平均含量为9.23mg/10kg。

夹杂物含量高的原因是钢液过氧化严重。

出钢时钢液中的溶解氧大部分超过1200ppm,这种情况下,即使出钢过程用铝脱氧,如果用铝量不足,脱氧后钢液中仍有大量的溶解氧存在,精炼过程加入FeSi铁,Si会参与脱氧,产生较多SiO2夹杂物,最后滞留在钢液中的夹杂物含Si量较高,与出钢过程FeSi预脱氧情况类似。

由于脱氧产物中Al2O3含量低,铸坯夹杂物中的Al含量也都比较低,如图2-8所示,夹杂物中的Al含量主要分布在0~5%的范围,占了75%,夹杂物中铝含量大于20%的仅为3%。

图2-8两次试验夹杂物中Al含量

夹杂物中主要为Ti、Si及O,如图2-9所示,两次试验铸坯夹杂物中Ti含量大于10%的占52%,Ti含量大于20%的占38%,因此可以推断钢液中的氧是由Ti来控制的。

Ti一方面与钢中的氧反应生成Ti的氧化物,另一方面,由于Ti的反应强,易与大气中的氧及渣中的不稳定氧化物反应生产Ti的氧化物,这部分夹杂物与其它夹杂物结合形成大的夹杂物滞留在钢中,特别是在连铸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产物很难上浮去除。

图2-9两次试验夹杂物中的Ti含量分布

两次试验Si参与了脱氧,产生的SiO2量较多,铝在前期加入量不足,后期加Ti后,Ti控制了钢液中的氧,造成夹杂物中Ti高铝低。

铸坯中不含Ti的夹杂物成分基本以SiO2为主,占不含Ti夹杂物的85%,其中纯SiO2占了41%,说明精炼过程并没有完全去除Si脱氧产物。

由于用于脱氧用铝的不足及Ti控制钢液中的氧含量,造成铸坯中的夹杂物含量高,基本都大于2mg/10kg。

但是出钢过程加铝脱氧与不加铝脱氧相比,实际生产条件下,铸坯中间部位及边部夹杂物含量分别平均低6.0mg/10kg、7.9mg/10kg,出现这种差别的的原因分析如下。

当钢液中的[Al]>0.01%,脱氧生成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而二次氧化生成的夹杂物也主要为Al2O3、或多相球状或单相球状,易于从钢液中排出。

当钢液中的[Al]<0.01%时,无论是脱氧还是二次氧化,生成的夹杂物主要为SiO2、MnO的复合物,如图2-10所示。

钢液中夹杂物的排除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1)夹杂物从钢液内部迁移到金属-熔渣-气体或金属-炉衬相界面上;

2)相界的迁移:

所谓相界的迁移是夹杂物为了转移到第二相中去,必须打破原来存在于夹杂物表面的金属膜才有可能。

如果夹杂物能冲破金属膜,接触到吸收夹杂物的熔渣或炉衬耐材,就可从钢中排出。

由于Al2O3夹杂物的润湿性很差,只要Al2O3夹杂物被具有一定流速的金属对流送到相界面上,便能安全无阻碍地通过隔离的金属膜,迁移到第二相中。

相反易于被金属润湿的夹杂物却不能随时冲破隔离的金属膜,这种夹杂物可能在相界上聚集,这样它又被金属流重新卷入金属液内部的可能性比Al2O3夹杂物大得多,如硅酸盐类夹杂物就是这种情况,所以Al2O3夹杂物去除的限制性环节是Al2O3夹杂物向熔池向界面迁移,而其它夹杂物则有能是相界面的迁移。

大于100μm夹杂物在1min内就能排出钢液,30μm的夹杂物则要5~10min,对于小于10μm的夹杂物迁移到金属-熔渣相界,主要是靠搅动液体强制对流实现。

Al2O3夹杂物能较快排出钢液,与其相界迁移特性有关,而不是由于引力场下的上浮。

铝脱氧后Al2O3大型夹杂物应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去除。

也就是先用铝脱氧的钢液,大部分夹杂物已上浮去除。

与采用FeSi预脱氧相比,生成的硅酸盐类夹杂物,去除速度慢及不易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含量高。

a,b-[Al]>0.01%,c–[Al]<0.01%

图2-10钢液脱氧和二次氧化形成夹杂物具体过程

影响精炼过程夹杂物含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1)精炼时间对钢中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精炼时间与夹杂物去除的关系如图2-11所示。

由图2-11可知:

精炼时间越长,夹杂物去除的越多。

如精炼时间为48min,夹杂物去除量为45.6mg/10kg;精炼时间为73min,夹杂物去除量为55mg/10kg。

精炼过程夹杂物的去除量还与出钢钢液的过氧化情况、脱氧制度、大包在入LF前的等待时间等因素有关。

图2-11精炼时间与夹杂物去除的关系

(2)渣系对出LF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渣中不稳定化物对钢液全氧含量的影响如图2-12所示。

随渣中(FeO+MnO)含量的升高,出LF夹杂物含量升高,比如渣中的(FeO+MnO)为0.54%,出LF时的夹杂物含量为1.59mg/10kg;渣中的(FeO+MnO)为0.70%,出LF时的夹杂物含量为5.4mg/10kg。

图2-12渣中(FeO+MnO)含量对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3)软吹时间对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软吹时间对最终夹杂物含量的影响如图2-13所示。

随软吹时间的延长,夹杂物含量下降。

从图2-13可以看出,软吹时间6min,出LF夹杂物含量为35mg/10kg;软吹时间18min,出LF夹杂物含量为5mg/10kg;要想保证出LF夹杂物总量低于20mg/10kg,软吹时间应大于10min。

喂丝后至出LF这段时间,由于部分夹杂物变性,形成低熔点夹杂物,易于上浮去除。

同时,通过弱的氩气搅拌促使夹杂物上浮,吹入的氩气泡可为10μm或更小的不易排出的夹杂颗粒提供粘附的基体,使之粘附在气泡表面排入渣中。

LF熔池深,钢液循环带入钢包底部的夹杂和卷入钢液的渣上浮所需的时间长。

软吹时间尽可能长,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钢液中的夹杂物。

图2-13软吹时间对钢液中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4)变性处理对夹杂物含量的影响

喂Ca线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后,如果夹杂物中Ca含量低,夹杂物变性不充分,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造成钢液中夹杂物含量升高。

如图2-14所示,出钢FeSi预脱氧、少加铝脱氧(A方式)与出钢加铝脱氧(B方式)夹杂物中的Ca含量。

图2-14两种脱氧方法夹杂物中Ca含量的比较

由图2-14可见:

两种脱氧方法夹杂物中钙含量都比较低,A脱氧方法夹杂物中Ca含量在0~5%有40个,占分析夹杂物总数的88.9%,B脱氧方法夹杂物中Ca含量在0~5%有42个,占分析夹杂物总数的93.3%。

夹杂物中Ca含量低,钢中的夹杂物含量较高。

如图2-15所示中的铸坯夹杂物,其成分如表2-4所示,夹杂物中Ca含量小于5%,铸坯夹杂物含量平均为9.31mg/10kg。

图2-15铸坯中的夹杂物(Ca含量低)

表2-4铸坯中夹杂物成份(Ca含量低)%

Al

Si

Ca

K

Ti

Na

P

Fe

Mn

S

O

夹杂物1

2.07

1.41

2.88

24.64

32.9

4.34

31.75

夹杂物2

3.42

12.23

3.46

3.23

23.44

1.46

7.92

5.71

39.12

夹杂物3

19.65

4.04

1.59

25.54

8.29

40.88

夹杂物中Ca含量高,钢中的夹杂物含量较低。

如图2-16所示中的铸坯中夹杂物A,形状为球形、其成分为:

32.12%Al、19.02%Ca、9.88%Fe、38.99%O,铸坯夹杂物含量平均为1.08mg/10kg。

图2-16铸坯中间夹杂物形貌(Ca含量较高)

连铸过程钢液中夹杂物含量的控制

连铸过程钢液中夹杂物含量的变化

出LF至中间包钢液中夹杂物含量的变化如图2-17所示。

图2-17连铸过程夹杂物含量的变化

由图2-17可知,钢液从大包至中间包过程,夹杂物含量升高。

如2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