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2964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docx

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地湘教版选修6单元综合检测5份单元综合检测3

单元综合检测(三)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下图是我国某两省(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影响①②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

A.气候和地形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D.植被和气候

2.目前,①②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

A.“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B.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D.全国防治荒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3.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②大规模改良现有的草原发展林木生产 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内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3.解析 第1题,根据人口密度及分布形态可以判断甲图是新疆,乙图为四川。

影响新疆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是水源,影响四川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第2题,“三北”防护林应该位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第3题,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该是控制森林的采伐,大力培育森林,同时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答案 1.C 2.A 3.D

读西亚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4~6题。

4.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物理风化D.化学溶蚀

5.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看,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黄土高原地区

B.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6.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

4~6.解析 第4题,从图中引起土地退化的原因所占比例,可知风力侵蚀是造成西亚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风力侵蚀引起土地退化明显。

第6题,加快城市化进程,会加重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力引水灌溉,会使水资源更加短缺,增大土地退化面积;鼓励人们向外迁移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保护植被是防止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 4.B 5.C 6.C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7~9题。

7.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

8.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9.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土壤

C.水源和土壤D.水源和气候

7~9.解析 由图可看出该图表示的是蔗基鱼塘或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的典范,低洼地形和过多的降水为其形成提供了自然条件。

答案 7.C 8.B 9.A

读新疆地区图①和山麓冲积扇示意图②,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塔中油田位于①盆地中

B.②盆地为暖温带地区

C.周边国家中⑤是阿富汗

D.①②两盆地以昆仑山为界

11.图②是山麓冲积扇示意图,冲积扇上有甲~丁4个点,指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多位于(  )

A.甲B.乙

C.丙D.丁

12.如果该地区绿洲衰退,不可能的理由是(  )

A.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

B.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

C.退耕还林还草

D.樵采破坏绿洲植被

10~12.解析 第10题,考查了地理空间定位,并与地理现象结合的准确性。

第11题,绿洲主要分布在水分条件和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②图可知,该区形成山麓冲积扇,丁地处冲积扇的边缘,沉积物颗粒较细,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

第12题,绿洲的衰退与区域水资源枯竭有关,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绿洲的保护。

答案 10.B 11.D 12.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5月16日发表报告说,世界自然基金会用来评价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地球生态指数”(LPI)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野生生物数量减少了27%。

13.下列人类行为会导致野生生物数量大量减少的是(  )

①滥伐森林 ②过度放牧和垦殖 ③外来物种入侵 ④营造防护林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4.什么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

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物种数量

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

13~14.解析 第13题,营造防护林可以增加植被,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第14题,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而且干扰甚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生态系统原有的抵抗力稳定性,不能使抵抗力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因为演替过程会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只有增加物种数目,使食物链增多,食物网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提高,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13.A 14.C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该三河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

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16.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15~16.解析 第15题,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16题,三江源地区不宜植树造林,应注重保护草场资源,以防止土地荒漠化。

答案 15.C 16.C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示地区草场载畜量的分布规律是(  )

A.西部高于东部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D.南部高于北部

18.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主要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17~18.解析 第17题,东部地区草原面积广,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所以东部地区的草场载畜量高于西部。

第18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但主要是人为活动形成的。

答案 17.B 18.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9~20题。

《法制晚报》2008年7月29日: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在第四届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0.13公顷,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2%。

19.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B.森林采伐速度过快

C.毁林开荒严重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该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

①生态系统恶化 ②水土流失 ③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④草场生产力下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9~20.解析 第19题,材料中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2%”是题眼,说明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这一生态环境问题。

第20题,草场生产力下降是草原退化的结果。

答案 19.A 20.A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材料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

(3)材料三说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答案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 掠夺式

(3)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22.读西北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

草原地带___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3)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扬尘、沙尘暴),就是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

(4)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在冬春季节,常遭风沙危害,____________风把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形成沙尘天气,该地区的________是沙尘的主要来源。

答案 

(1)C D B A

(2)由低到高 由小到大

(3)荒漠化

(4)东北 西北 西北 荒漠化土地

23.下图为“哈尼梯田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所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有何特点?

(2)哈尼梯田分布区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哈尼梯田给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启示?

答案 

(1)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

每个村寨的上方是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梯田;中间是座座村寨。

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村寨上方的森林涵养的巨量水分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龙潭,提供了梯田和人畜用水。

(3)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右图)。

(1)说明定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定西的治理开发模式会带来的哪些显著生态、经济效益。

答案 

(1)土质疏松;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气候比较干旱;夏季多暴雨等。

(2)生态效益:

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

经济效益: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5.左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右下图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田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图中所反映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答案 

(1)特点:

生物多样性指数2004年前上升,2004年后下降。

原因:

2004年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2004年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

(2)加强监测等管理措施;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