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2798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通海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通海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文综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2.恩格斯说:

“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

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

”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  )

A.主权在民的民主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3.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及国民革命路线均确立于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4.下图是某一时期的中国地图(局部),图中斜线部分的涵义是(  )

A.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

B.义和团运动主要波及的地区

C.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

D.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5.阅读下面的烟台开埠10年后港口从业人员统计表,这一状况表明当时烟台(  )

A.成为早期产业工人集中地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C.成为北方沿海对外交流中心

D.开埠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6.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

“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

”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7.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

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8.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

这两种法律(  )

A.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9.《蒋总统集》记载:

“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

A.1921年B.1925年C.1931年D.1939年

10.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11.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1846年起西方对华贸易总额开始下降,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不够

B.甲午战争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此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是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参加

D.北伐战争的开始,原因是国共两党联合来争取民族独立

1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

A.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B.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二、非选择题

13.(22分).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

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

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

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14.(15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总能带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运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

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的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

……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岂惟世事,物理有然。

”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

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30年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中原网《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三次突破》

(1)材料一中的“这个运动”指什么?

该运动送来了什么“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的思想?

 

(2)材料二中的“奇书”指什么?

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

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过去30年间,在中国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

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

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

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历史选修3】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

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

“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会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权,黄宗羲这一言论说明了宰相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在古希腊罗马,野蛮人、奴隶、被保护民、罗马的臣民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体现出其民主的局限性。

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局限性,与主权在民的民主不符合,故A项错误;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局限性表明这种民主并非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与城邦式的直接民主形式无关,故C项错误;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局限性反映出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故D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理解。

根据所学可知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

而A项说的正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

4.【答案】A

【解析】该图斜线范围居于长江流域一带,联系所学可知为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故A项正确;义和团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是除西藏以外的华南地区,包括云南、两广和福建,同时还包括陕西和山西,故C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属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可能包括一整个省,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烟台开埠10年后港口从业人员统计表,可见当时烟台港口从业人员中舢板、港口装卸工人以及从事商业服务的占有主要比例,说明烟台开埠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而工商业客观上得到发展,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B、C三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是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此题时间为1927年12月,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此题的时间,此题特点应该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纠正“左”倾错误是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此时秦与罗马版图都扩大,修订法律都有利于其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秦朝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罗马维护奴隶主,故B项错误;秦朝法律体现的是等级,而非平等,故C项错误;秦朝的法律应该延续商鞅变法风格,重农抑商,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据“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可知这一现象是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代表工农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所致,故时间上应该存在于1924—1927年间,故B项正确;1921年国共合作还未开始,故A项错误;1931年国共处于对峙,故C项错误;1939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采用党外合作,不会导致国民党党内成员成分变化,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给定的时间“文化大革命时期”,联系所学知识,“文革”时期,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样板戏”一统天下。

排除ABC。

答案选D。

11.【答案】C

【解析】这类错误即是指“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1846年起西方对华贸易总额开始下降,这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外国商品的抵制等因素有关,论据不充分,故A项错误;同样的道理,甲午战争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并不能说明洋务运动彻底破产,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是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参加,论据与结论一致,故C项正确;北伐战争主要打击的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以及背后的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这与国共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反帝反封建)基本一致,与国共两党联合来争取民族独立关联度不大,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带有主观性,其变化较大,故A项错误;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客观存在,没有变化,故B项正确;事件所产生的后果由人主观记载的,其变化较大,故C项错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带有主观性,容易变化,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国际: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20世纪30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国内:

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日;二战期间美苏成为反法西斯盟友;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

(3)消失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包围政策;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

成为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

【解析】

(1)据材料一“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是以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作参照。

根据材料一“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可以知道作者发现罗斯福初期的措施没什么显著效果,进而对新政不抱希望。

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背景可以从经济危机的影响(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局势)、新政初期的效果、苏联建设成就的对比等角度归纳;国内背景可以从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二“……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中国共产党……指出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可以看出国民党政府对罗斯福的重视,可以看出中共认可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危机和安定人民的作用,结合所学,可以从缓解危机、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国共二次合作、美苏盟友、中美同盟等角度进行归纳。

(3)第一小问消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敌视、中苏关系、中国的外交原则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学习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学术研究方面的“双百”方针、对外开放拓宽视野、中美建交等角度归纳。

14.【答案】

(1)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2)《海国图志》。

(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解析】

(1)从材料“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的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可以看出这一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2)通过材料“魏源”、“奇书”等内容可以分析出这是指的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开了看世界的思潮,当时国人“所不能道、未曾闻”。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后世进行实践的有洋务派举行的洋务运动;还有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3)过去三十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

15.【答案】

(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第

(1)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分别归纳。

(2)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根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湖南保卫局的职责及其机构设置可以得出,它属于专门的警察机构,并且管理规范化。

16.【答案】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相关内容。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

(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

(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

(1)问的变化来回答。

17.【答案】

(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

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

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信息“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得出:

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

根据材料信息“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得出:

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问,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人为障碍”得出:

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根据“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可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得出:

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第二小问实质根据材料“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可知是采用了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本质上是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