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2794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x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训练9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高考专题训练(九)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1.(2011·四川)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解析 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所以剧烈运动后,大量失去钠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大量乳酸进入后,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仍保持弱碱性;肌糖元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剧烈运动后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 A

2.(2011·南昌一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解析 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细胞内液和血浆;B项错误:

脑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项错误:

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故若③为胰岛B细胞,则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答案 A

3.(2012·重庆)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解析 当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时,会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起到反馈抑制作用,而阉割后的动物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所以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会升高,A项错误;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是在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完成的,是生来就具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项错误;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该过程无完整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C项错误;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需要完整反射弧参与完成,而兴奋沿反射弧传导时,两个神经元之间需要利用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而神经递质就是一种信号分子,D项正确。

答案 D

4.(2012·吉林期末)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

解析 a表示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d表示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能合成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

答案 D

5.(2012·江苏百校联考)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①),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②)。

因HIV在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

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细胞内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解析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红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

答案 B

6.(2012·福建)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解析 注射过小鼠B细胞的家兔血清中能使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的物质应是抗体,因此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A、B项错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体内产生的抗体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说明小鼠B细胞与小鼠T细胞细胞膜上具有某些相同的化学集团(抗原),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7.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

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肾上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两者之间可表现为协同作用;血糖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下丘脑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激素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后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 D

8.(2012·四川)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解析 随着胰岛素浓度升高,曲线a的下降,葡萄糖向非糖物质转化的速率加快,所以A项错;胰岛素通过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调节血糖,图中随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曲线b上升,这正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所以B项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血糖的补充速率约为0.8mg/(kg·min),而血糖的消耗速率约为3mg/(kg·min),所以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而不是较长时间内会维持相对稳定,C项错;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可间接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D项错。

答案 B

9.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左侧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

根据图示信息知,图①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A错误;由于②电流方向为甲→乙,所以图②中乙为受刺激部位,而甲为静息部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B错误;与图②类似,图④电流方向为乙→甲,说明乙部位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而甲部位处于去极化过程,C错误;图⑤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部位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正确。

答案 D

10.(2012·朝阳区模拟)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

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C.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效应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解析 DNA疫苗经转录和翻译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为外源蛋白质,起抗原作用,A错误、B正确;C错误:

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分泌抗体,而不能分化为记忆细胞;D错误: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而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

答案 B

11.(2012·江苏)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解析 神经系统和激素都能影响到免疫系统的功能;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来的,其功能是合成、分泌抗体,无法再增殖分化;HIV病毒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某些动物激素如胸腺激素可以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来异物的能力。

答案 B

12.(2012·武昌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的散热速率

解析 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正常人的体温都能保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速率寒=散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散热速率炎。

因产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故散热速率寒>散热速率炎。

答案 D

13.(2012·广东)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项错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能将其消灭时,则会产生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均可产生记忆细胞,C项错误;神经中枢受损后,特异性免疫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会完全丧失,D项错误。

答案 B

14.(2012·福建质检)日前,英国和瑞士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过敏反应的元凶是基因缺陷。

在正常人体内能够产生一种“调节性T细胞”,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但在有过敏史的人体内,这种细胞却无法正常生成。

研究者通过分析调节性T细胞生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发现一种基因(GATA-3)能够抑制另一种基因(FOXP3)发挥作用,阻碍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使免疫系统对外界异物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

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可能是由遗传和外界环境两方面因素引起的

B.向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导入健康的基因,有可能成为治愈某些过敏症的方法

C.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可与过敏原结合,对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

D.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等反应,这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

解析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范畴。

答案 C

15.(2011·福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

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

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0h

12h

24h

48h

无辐射损伤

0.046

0.056

0.048

0.038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0

0.520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_器官。

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死亡。

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__;从_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

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考查细胞凋亡的概念,是一种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细胞凋亡数目越少。

②组辐射损伤,③组辐射损伤+IL-18,②组起对照作用,③组实验说明IL-18能够抑制细胞凋亡。

(3)第3组实验先辐射损伤再注射IL-18,第4组实验先注射IL-18,再辐射损伤,3组和4组对照,可比较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育种的特点:

可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是不定向的,盲目性大;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有利变异类型少。

答案 

(1)免疫 抗体(溶菌酶)

(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 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有利变异类型少(答出两点即可)

16.(2012·江苏)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__。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__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解析 

(1)根据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有害物质在体内随时间延长而被分解的过程是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稳态的过程。

(2)根据图示,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视觉保留曲线明显下降,简单反应、视觉保留都是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简单反应的曲线下降表明对简单信号作出的反应时间延长。

视觉保留曲线下降表明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在降低,故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3)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简单反应为低等的反应,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由此可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其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或者功能不正常,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所以不能作为受试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比正常人高,所以也不能作为受试者。

答案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