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带传动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2344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带传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八章带传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八章带传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八章带传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八章带传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带传动1.docx

《第八章带传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带传动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带传动1.docx

第八章带传动1

第八章带传动

8-1概述

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组成:

一般是由固联在主动轴上的带轮(主动轮)、固联在从动轴上的带轮(从动轮)及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所组成。

即带传动是挠性传动的一种,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

2、工作原理带

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于带轮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动一定的动力。

二、带传动(摩擦型)的主要特点

三、传动带的类型

摩擦型传动带主要有:

平带:

结构简单,带轮易于制造,用于中心距较大。

常用的有帆布心、编织心、锦纶片复合平带。

V带:

截面呈梯形,轮制成相应的槽侧面为工作面。

所以承载大,再加上V带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以及标准化,故得到广泛应用

多楔带:

兼有普通带和V带的优点,柔性好,摩擦力大,传递的工率也大,多楔带解决了多根V带长短不均的问题。

多用于载荷大结构紧凑的场合。

在与带轮间作用压力Q时,平带以其内周表面为工作面,只能产生摩擦力(周向)为fQ;而V带与带轮是靠侧面工作的,带与轮槽间的压力Q为(如上图(b),按力的平衡):

产生的(周向)摩擦力为Nf=

称为当量摩擦系数,所以一般有fV>f。

四、V带的结构、型号和基本尺寸

1、V带的结构 

普通V带

窄V带

顶胶层和底胶层由橡胶制成,弯曲时承受拉、压力

抗拉层承受拉力,可由几层帘布(帘布结构)或一层粗线(线绳结构)制成,前者易制造、易伸长,寿命短;后者挠性好、强度高、寿命长,适用于高速、带轮小的情况。

包布层由涂胶布制成,起增强保护作用

2、普通V带的型号和基本尺寸

根据GB11544-89规定,按截面尺寸的不同,普通V带分Y、Z、A、B、C、D、E七种型号。

其截面的基本尺寸为:

节宽bp:

当带弯曲时,顶胶伸长、底胶缩短只有在两者之间的中性层长度不变,称为节面。

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p。

此处的槽宽为(bp。

)节槽宽,节槽宽处的直径为节圆直径dp.

节圆直径dp.:

节槽宽处的直径为节圆直径dp.=

带的基准直径db:

在带轮上与配用的V带节宽相对应的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b。

(db=dp.)

普通V带的长度用基准长度Ld:

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称为基准长度Ld:

即为公称长度。

§8-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当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时,由力矩平衡方程,可得

Ff=F1-F2

而带的紧、松边拉力之差就是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即

F=F1-F2

显然F=Ff由图可以看出有效圆周力不是作用在某一固定点的集中力,而是带与带轮接触弧上各点摩擦力的总和

 若假设带在工作前后总长度不变,则带工作时,其紧边的伸长增量等于松边的伸长减量,即

F1-F0=F0-F2或F1+F2=2F0

而带在带轮上即将打滑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F1与F2的关系可用

欧拉公式

来表示。

将上述公式联立求解,可得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max为

Fmax与初拉力F0、包角α1和摩擦系数f等因素有关。

F0大、α1大、f大,则产生的摩擦力大,传递的圆周力亦大。

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带工作时,如带不伸长,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1和v2将与带的线速度相等,即v1=v2。

因为

,则理想传动比i为

实际上胶带是有弹性的,在拉力作用下,带产生弹性变形,引起带传动的

弹性滑动现象。

由于弹性滑动引起从动轮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圆周速度,其相对降低率称为带传动滑动系数或滑动率,用ε表示,

(8-12)

(8-12a)

(8-13)   带入(8-12a)

 

 

(8-14)

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打滑现象将使传动失效,一定要避免.

三、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及其影响因素

1、最大有效圆周力的计算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Ff→极限值,这是带传动的有效Fe→Fec,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最大有效圆周力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截取微段长度为分离体,当v<20m/s时,离心力↓↓,故略.由前述分析可知带绕入主动轮一边的拉力>脱离侧的拉力,当取微少单元体时,两侧的拉力分别为F+dF及F,轮作用于带上的正压力为dN,故产生的摩擦力为fdN受力如图所示。

由分离体的受力平衡条件可知:

dN=(F+dF)sin

+Fsin

∵dθ很小  ∴取sin

=

,并略去二次微量dFsin

 

则dN=Fdθ

又∵fN+Fcos

=(F+dF)cos

取cos

≈1

FdN+F=F+dF

则dN=dF/f

∴Fdθ=dF/f

∴fdθ=dF/F

两边分别积分

则lnF1-lnF2=fα

(8-5)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

将(8-4)F1=F0+Fe/2   F2=F0-Fe/2  带入(8-5)达到临值(Fec)

(8-7)

2、影响有效圆周力的因素

1)、初拉力:

Fec与F0成正比,这是因为F0↑→轮与带正压力N↑,则Ff↑即Fe↑但F0↑↑将使带的磨损加剧→松弛反使h↓,如F0↓↓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运转时易跳动及打滑。

2)、α

   α↑→Fec↑,这是因为α↑→S接↑→Ff↑即Fe↑,故传动能力↑,公式

   

3)、f

∵N一定时

故传动能力↑,f与带和带轮的材料、表面状况、工作环境有关。

四、传动带的应力分析

 带传动时带的应力有下列几种:

1.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MPa

(8-8)

松边拉应力

MPa

有效拉应力

MPa

σ1和σ2值不相等,带绕过主动轮时,拉力产生的应力由σ1逐渐降为σ2,绕过从动轮时又由σ2逐渐增大到σ1。

2.弯曲应力

根据材料力学讲过的纯弯曲的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可知σ=Ey/ρ(y--为距中性层的距离,ρ为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8-9)

E----弹性模量

为避免σb↑↑,故直径不能太小,所以

   (

见表8-4)

带轮直径愈小,带愈厚,弯曲应力愈大。

3.离心应力

当带以切线速度沿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带本身的质量将引起离心力,前面讲的欧拉公式并未考虑离心力的作用,在V≤20m/s时,由于离心力所产生的拉力与紧边拉力F1相比很小可忽略,但当V↑↑时,所产生的拉力相当大,甚至成为决定带强度的主要力

(8-10)

q--传动带单长度上的质量

所以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绕入小轮时,即

(8-11)

带在一圈中应力变化四次,当循环次数达到一定值时,将会出现疲劳破坏,离心力引起的拉应力作用在带的全长上,且各处大小相等。

五、带传动的几何计算

1.包角α

小带轮上的包角为:

α1=180°-2β

因β值较小,以

代入上式得

2.带的基准长度Ld

代入,得

3.中心距

当带长Ld已知时,由上式可得:

六、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在保证带工作时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为满足强度条件,在设计时要求σmax≤[σ],即

当σmax=[σ]时,带传动将发挥最大效能,则得

在即将打滑的临界状态下,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为

带的有效圆周力F(N)与带传递的功率P(kW)、带速v(m/s)之间关系

kW

所以带既不打滑又有一定疲劳强度时所能传递最大功率为

在载荷平稳,包角α1=π(即i=1),带长Ld为特定长度,强力层为化学纤维线绳结构的特定条件下,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P0见教材表8-3。

实际工作条件与如上特定条件不同时,应对P0修正以ΔP0,则传递的功率为P0+ΔP0。

§8-3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V带传动设计的目的:

选(确)定带的型号、根数和其它有关参数。

已知条件通常是:

传动的功率P,主、从动轮的转数n1和n2(或传动比

)等

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确定计算功率Pca

计算功率是根据需要传递的名义功率P,再考虑载荷性质、原动机类型和每天连续工作的时间长短等因素而确定的。

—计算功率

——工作情况系数,查表8-7

——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如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或名义负载功率

2.选择带型

V带的带型可根据计算功率Pca和小带轮转速n1由普通V带选型图选取。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V带截型,参考表里8-3及表8-7选取

传动带中的弯曲应力变化是最大的,它是引起带的疲劳破坏的重要因素。

带轮直径愈小,弯曲应力愈大。

因此,为减小弯曲应力应采用较大的小带轮直径

过大,会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增大。

如无特殊要求,一般

取值要大于许用的最小带轮基准直径

槽型

Y

Z

A

B

C

D

E

(mm)

20

50

75

125

200

355

500

大带轮基准直径

,计算后也应圆整,当要求传动比精确时,应按

(1-ε)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常取ε=0.02,此时

可不圆整。

2).验算带的速度v

由P=Fv/1000可知,传递一定功率时,带速愈高,圆周力愈小,所需带的根数愈小,带传动尺寸也愈小;但带速过大,带在单位时间内绕过带轮的次数就增加,使疲劳寿命降低,同时使离心力显著增大,带与带轮间的接触压力降低,额定功率减少。

当带速达到某一数值后,将使Pd降低,故设计时,应使v≤vmax,一般取:

v=5~25m/s(常取20~25m/s),对Y、Z、A、B、C型带,vmax=25m/s,对D、E型带,vmax=30m/s。

若v>vmax,应减小

3)、计算从动轮的基准直径

  大带轮基准直径

,计算后按表8-7圆整,当要求传动比精确时,应按

(1-ε)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常取ε=0.02,此时

可不圆整

4.确定中心距a及带长Ld

中心距过小,可以使传动结构紧凑,单由于带的长度小,使带在单位时间内绕过带轮的次数多,降低寿命;同时在传动比i和小带轮直径

一定时,包角α1小,传动能力降低。

中心距过大,当带速高时,带易抖动,且不紧凑。

设计时一般可初选a0的范围为:

再按公式

计算带的基准长度

带的基准长度

根据

由表8-2选取,然后计算近似中心距

mm(8-23)

考虑到带轮的制造误差、带长误差、带动弹性以及带的松弛而产生的补充张紧的需要,一般中心距的变动范围为

(8-24)

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α1

(8-25)

增大α1,可以提高带的传动能力,由(8-25)可知,α1与i有关,i愈大,带轮直径差(

-

)愈大,α1愈小,传动能力降低。

因此,限制α1≥120°(个别情况可达90°),或i≤7(个别情况可达10)。

6.确定V带根数z

1)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2)计算V带根数

(8-26)

带的根数z愈多,其受力愈不均匀,故设计时一般取z<10,否则应改选型号重新设计,或改用联组V带。

7.确定带的预紧力Fp

Fp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Fp过小易出现打滑,传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Fp过大带的寿命降低,且轴和轴承的受力增大。

单根普通V带所需的初拉力可按下式求得:

(8-27)

新带易松弛,对非自动张紧的带传动,F0可取上式计算值的1.5倍。

初拉力F0的实测方法: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

为计算轴及轴承和张紧装置的受力,需求带对轴的压力

     

     

如上图,如果不考虑带两边的拉力差,力

可以近似地按带两边的初拉力的合力来计算,即:

(8-28)

※带初装上时,初拉力要比正常时大很多,故计算轴和轴承时,常取

max=1.5

§8-4 V带轮的设计

带轮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轮缘(用以安装传送带)、轮毂(与轴联接)、轮辐或腹板(联接轮缘和轮毂)。

对带轮的主要要求:

质量小且分布均匀、工艺性好、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要仔细加工(通常要求表面粗糙度

),以减小带的磨损。

转速高时要进行动平衡。

对于铸造和焊接带轮内应力要小。

带轮的常用材料是铸铁,如HT150、HT200;转速较高时,可用铸钢或用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非金属。

带轮的典型结构型式:

带轮的典型结构型式

实心轮,用于尺寸较小的带轮

腹板轮,用于中小尺寸的带轮

孔板轮,用于尺寸较大的带轮

椭圆轮辐轮,用于尺寸大的带轮

V带轮的具体结构型式由带轮直径大小决定。

轮缘上轮槽的尺寸由带型和根数来确定,

如教材表8-10所示。

其它结构尺寸,可参考经验公式及有关资料。

在自由状态下,普通V带两侧面间的夹角是40°,而带在带轮上弯曲时,由于截面形状的变化使带的楔角变小(如右图所示),为使带与槽接触良好,轮槽角必须与之相适应,就规定:

普通V带轮槽角为32°、34°、36°、38°。

 

§8-5带的张紧

传动带不是完全的弹性体,使用一段时间运转后,带就会松弛,初拉力F0减小,使传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为保证必需的初拉力,必须对带进行再张紧。

张紧装置分定期张紧装置和自动张紧装置两大类。

常见的有:

一、定期张紧装置

定期增大中心距,使带重新张紧,简单,但要多次预紧。

1.滑道式结构

2.摆架式结构

滑道式张紧装置:

多用于水平式的传动,水平调节螺杆使带中心距增大

摆架式张紧装置:

多用于垂直或接近垂直式的传动,利用调节螺杆使摆架转动位置来增大带的中心距。

二、自动张紧装置

传动中能自动保持和调节所需地张紧力。

1.张紧轮式结构

2.张紧力随载荷变化式结构

张紧轮张紧装置:

多用于中心距固定的传动,利用(摆动)张紧轮使带长增大,以获得固定不变地张紧力;也可定期调节张紧轮。

通常张紧轮置于带的松边,因为若置于紧边则需要的张紧力大,且张紧轮也容易跳动。

传动扭矩增加,张紧力随之增加。

电机传递扭矩愈大,电机座上的反力矩愈大,电机轴绕摆架轴摆动角度愈大,张紧力就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