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孟子翟福良.docx
《认识孟子翟福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孟子翟福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孟子翟福良
儒家文化进课堂讲稿
认识家乡的孟子
讲授:
翟福良
邹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称誉。
现在邹城火车站广场上还有“双圣碑”。
无疑我们邹城最有名的人是“孟子”,作为家乡人,我们应该对孟子有所认识、了解。
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来看一下我们邹城最大的名人,也是邹城最牛的人:
孟子。
(孔子生在邹县地界,既见于历代所修志书,也有历史文献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载“祷于尼丘得孔子”。
相传尼山宋家山头北为孔子诞生地。
尼山有孔子庙、夫子洞、观川亭。
尼山位于邹县县城东北五十三华里,宋家山头现仍属邹城田黄乡管辖。
又据《史记》载: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昌平乡即现在尼山、昌平山之间鲁原附近。
昌平山稍东南有村庄名叫长莝,即古代的陬邑,并且是古邾国始封之地。
《括地志》、《舆地志》、《太平寰宇记》诸书,皆谓汉朝邹县故城在昌平乡,则长莝在汉代又属邹县。
《魏书-地形志》称邹县有叔梁纥城。
元代至顺元年(公元1328年),尼山书院碑文记载尼山属滕州邹县。
明清两代邹县旧志,从顺天至宣统,长莝属田黄社,昌平山一带属鲁原社,民国时期属邹县昌平区,或四区,或昌平乡,或田黄镇。
抗日战争时期,长莝曾一度是邹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一九四三年树立的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碑文中有“长莝突围”字句。
一九六零年,尼山水库建成后,将水库西部的鲁原、黄土等七个自然村划归曲阜县;一九六八年十月将田黄公社长莝等十个大队划归曲阜县。
至于息陬村明清时属邹县夏侯社;民国时期属邹县第三区,或昌平乡,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划归曲阜,同时也将孟子诞生地凫村划归曲阜管辖。
所以当时(1924年)把孔孟诞生碑树在邹县是理所当然的。
)
一、走近孟子
孟子,名轲,汉族,名轲,字子舆,邹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
[活了84,而孔子活了73,是人生的一道坎。
]所以现在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名字:
1、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
先秦诸~。
2、名字的字数:
三国之前各朝代就推存名字(不包括姓)一个字,例如《春秋》明确提出“讥二名”,《公羊传》也有“二名非礼也”,这是此现象的根源;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这是此现象的直接原因。
后来随着人多一个姓一个字的名,不适应发展需要,重名的太多了,比如:
现在张伟、李芳等,现在两个字户籍上不给上户口了】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
【也就是是官后代,实际大家都是官,只不过代数多点而已。
看一下,百家姓,那个姓都有大来头。
比如,我的姓。
翟。
盘古开天,三皇五帝。
大禹多子,其一封翟。
翟被晋灭,国民流离。
以此为姓,至今沿袭。
禹是黄帝的玄孙,我们姓翟的说轩辕,也就是皇帝是我们的始祖。
】
孟子实际上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很可怜的。
他的学习很受他妈妈的影响,一会儿还要重点讲。
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有人说:
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学生,是不对的。
(子思。
也就是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
大概他的老师不是有名望的人,所以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
)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
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两人大约相隔几十年,从年龄上来看,不可能是他的学生。
】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孟子》是孟子的代表作。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封赠
战国齐宣王在稷下学宫册封的第一任“上大夫”就是孟子。
1083年(宋元丰6年),升邹国公。
1330年(元至顺1年),加赠为邹国亚圣公。
1530年(明嘉靖9年),奉为亚圣,罢公爵。
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一直到民国3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二、孟子是怎样炼成的?
(孟子的成长和孟母教子)
常言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自古如此。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对于此谚语,【翻阅诸多典籍,终寻到出处。
《通俗编》卷二十九引《普灯录》中写到:
巳庵深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另外,任学愈《俚谣学箕·龙生龙》则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得出来会打洞。
】
当然,这是血统论,是不对的,古代陈胜、吴广就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近现代,现在随着教育的普及,这种说法,更站不住脚。
,
但,我们琢磨起来,这句话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
首先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宝宝都会接受爸爸妈妈的遗传基因,这是先天无法改变的;再看后天,父母擅长什么,自然而然的就会用自己最擅长的去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影响,环境的熏陶都会使孩子与父母越来越接近。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
孟母: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西仉村 )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教子精忠报国。
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
"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
"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
岳飞说:
"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徐庶是有名的孝子。
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
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
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
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
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
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玄德哭着说:
“元直去矣!
吾将奈何?
”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
“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
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
“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
另外:
还有中国“四大贤母”之说,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同样,位居“贤母”之首。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
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
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
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
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
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比一年大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
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
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
母亲深情地说:
"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
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
"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
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
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
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
'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
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
"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
"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
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
欧阳修的母亲说:
"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
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
【陶侃母亲湛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历史故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
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
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
(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
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
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谌氏语侃曰:
“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
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
”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
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
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
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封坛退鲊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
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
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
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
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
“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
”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
“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
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
”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
此书言辞严厉,书云: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
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
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以上的几位母亲都很伟大,但是最伟大的还是孟母:
孟子生于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372年)四月初二日深夜。
伟大人物的诞生,大都伴随一段神奇的征兆,据《天中》记载:
“孟子生时,母梦神人乘祥云自泰山来,止于孟宅上空,母凝视久之,忽片云坠而寤,闾巷皆见五色彩云覆其居。
”天象变化无常,彩云随时都有所谓神奇的征兆不足深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胎教”的说法由来已久。
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期间,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居不倨,虽怒不骂,孟母深深体会到“胎教”的重要,《韩诗外传》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
“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
孟子的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后,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
她下定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独生儿子,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按照心理学的分析,这也是一种“补偿作用”的高度发挥,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起居冷暖,更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
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
六岁以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这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十分重要。
孟母突然发现,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已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从此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活动,至今还留传下“孟母三迁”的美谈。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三字经》里说:
"昔孟母,择邻处。
"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孟母三迁
孟母“一迁地”在今邹城以北马鞍山下。
当时附近是一片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来来往往,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
年幼的孟子,对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这些情景,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一会儿假装孝子贤孙,哭哭啼啼,一会儿装着吹鼓手的样子。
他和邻居的孩子嬉游时,也模仿出殡、送葬时的情景。
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看到儿子的这些行为,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
孟母“二迁地”在今邹城城西庙户营村。
战国初期,当地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孟母把家搬到这里后,居住的那条街十分热闹,有卖杂货的,有做陶器的,还有榨油的油坊。
闹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行商坐贾,高声叫卖,好不热闹。
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最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模仿商人做买卖。
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的影响,于是又搬家了。
孟母“三迁地”在今邹城城南,是古代“子思书院”所在地。
相传该书院为孔子的孙子子思创立,这里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
书院里书声朗朗,儒生们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把孟子吸引住了。
他时常跑到书院门前张望,经常能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
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演习周礼的游戏。
孟母非常高兴,认为“可以居吾子也”,就定居下来了,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留下了“三迁择邻”的美谈。
在邹城市庙户营村有一座孟母三迁祠,是为了纪念孟母三迁,由孟氏20户中的城西户(大宗府分支)后裔筹资兴建的,祠内供奉有孟子父母及孟子神像,并有专置的祭田以供祭祀。
庙制正殿3楹及东西两配房,殿后厨房、库房等附属建筑俱备。
因为历史原因,屡经倾毁,其原有《创建亚圣祠碑记》及《庙户营添设祭田碑记》两块石碑,嵌大殿东西两壁间,《孟母三迁祠》石碑移入孟庙康熙碑亭东侧。
1994年9月至1996年元旦,邹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协调前庙村、后庙村、孟庄等筹资40余万元对祠堂进行了重修。
外面绕以围墙,建祠门一座,复制《孟母三迁祠》石碑,重树于门外东侧。
殿仍3楹,中塑孟子父母像,孟子像配祀。
殿西新建“孟母懿德堂”一座,陈列孟母三迁故事的塑像,并设专人看守此祠。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启发人更多的思维。
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
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断机教子
“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
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
“《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
”孟子回答说:
“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
“你背给我听听。
”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
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
孟母教训儿子说:
“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
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
”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
[3]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
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刻像殉母
亚圣孟子事母至孝,孟子为了报答母亲仉氏的养育教诲之恩,55岁在齐国任客卿时,回故里迎接母亲到齐国共享荣华富贵。
晨昏问安,母亲生病他亲自侍候汤药。
次年母亲病死于齐国,他抚柩归葬于老家(邹国马鞍山北麓)。
母亲去世后,孟子悲痛万分,因为继承发扬光大孔子儒学思想,辅佐齐襄王行王道,不能以身殉母,就自刻了一尊石像为母亲殉葬,在乡守墓一年返齐。
直到宋代景佑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龙图阁大学士孔道辅守充州,修孟母墓时才被发现。
有人认为孟子只刻了一尊石像为母殉葬,却不为父殉葬,觉得有点不公平,就请石匠仿照孟子自刻像又雕了一尊,置于孟子父亲孟孙激的墓里。
两尊孟子石像分别陈列在邹城市南关孟庙的启圣殿和孟母殿里。
孟母林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
孟母林东向与孟子林遥遥相望,占地578亩,山上山下遍植桧柏,古木葱郁、浓荫蔽地,墓冢累累,已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建国后划归曲阜)、孟庙内孟母殿、庙户营三迁祠(孟母三迁祠)等祭祀孟母的地方。
三、孟子的思想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
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他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应劭《风俗通·穷通》、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说《孟子》十一篇。
赵岐《孟子题辞》分辨了真伪说:
孟子“著书七篇”“又有《外书》四篇:
《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
”今本《孟子外书》,系明人伪作。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谷梁传·恒公十四年》:
“民者,君之本也。
”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
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养民:
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
”(《孟子·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
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三要取民有制。
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
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
“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孟子·尽心上》)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