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639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docx

1232考前测试1第三分册1

1231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前测试1

(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分册1)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各1分,21-30各3分)

1.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考古发掘B.实地调查C.道听途说D.文献查阅

4.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

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D.各种历史文物

6.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

①宫廷版:

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

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是

A.图①B.图②C.图①图②都是D.有待考证

8.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

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9.人们认识历史事件必然会受到其所持史学观念的影响。

在下列史学观念中,正确的有:

①“相似的历史条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历史结果”

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

③“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真实的”

④“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0.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大型宫殿,有些历史学者推论这个社会已初具“国家”形态,极可能是文献所记载的夏代晚期王都。

这些学者的推论依据是()

①文献中夏墟的位置与考古发掘的位置相符②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年代与传说的夏代相当③二里头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夏禹治水的传说④大型宫殿建筑说明强大权力机构已经存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1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②④

13.“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

这场“恭行天之罚”的战争发生在:

()

A.公元前16世纪B.公元前1046年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221年

14.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

“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

15.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16.《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18.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9.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

C.奖励耕战D.迁都城咸阳

20.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或被默认的是()

A.无为而治B.仁义道德C.争功逐利D.礼乐教化

21.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

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②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

③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④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23..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

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24.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25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

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

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27.《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

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8.《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29.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0.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

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

“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1231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前测试1

(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分册)

姓名学号得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揭开远古历史面纱的方法(14分)

材料一最早的历史应当是口耳相传的。

——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

材料二二里头文化得名于河南偃师西南洛河岸边的二里头村,距今约3900-3500年,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开启了一扇大门。

——教材

材料三在夏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的儿子)统治时期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关于这一点,史书里记载:

“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郡,据历史学家考证,就在今洛阳市偃师的二里头村附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遗址》

材料四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的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维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

材料五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得出辞中所见殷王室的世系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代帝王世系基本相同,进一步证实了《史记》的史料价值,把中国的信史至少推到了商代。

——郑师渠、龚书铎《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为什么“最早的历史应当是口耳相传的”?

口传史料在人类上古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应该如何看待这类史料的价值?

(4分)

2、结合材料二、三种的相关信息,谈谈为什么说二里头遗址“为夏史探究开启了一扇大门”?

(2分)

3、依据材料四,王国维将史料分为哪两类?

其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主要是什么?

他认为“二重证据法”有何价值?

(6分)

5、材料六中的“辞“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说商代的历史被称为”信史“?

(2分)

2、社会大变革。

(14分)

材料一:

易大传: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材料二: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

“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

“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1)材料一中“天下”指的是什么时代?

(2分)

(2)“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这个时代历史现象的一种总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单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6分)

(3)材料二是太史公序中对儒家、法家的评价,对材料二的观点做一总结。

(6分)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4分)

试从秦、汉、隋、唐、宋、明各朝中央机构的变化中,概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趋势。

4、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8分)

材料一: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发展中走上统一的。

当每次的分与合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它使国家统一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充分。

问题:

(1)罗贯中持怎样的历史观?

(1分)

(2)列举中国古代史上自夏朝建立以来三个大分裂后的统一时期。

(3分)

(2)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选择两个角度,分析这种主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并各举一例说明。

(4分)

 

1131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前测试2

(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分册)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各1分,21-30各3分)

(一)方法论

1.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考古发掘B.实地调查C.道听途说D.文献查阅

4.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

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D.各种历史文物

6.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

①宫廷版:

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

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是

A.图①B.图②C.图①图②都是D.有待考证

8.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

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9.人们认识历史事件必然会受到其所持史学观念的影响。

在下列史学观念中,正确的有:

①“相似的历史条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历史结果”

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

③“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真实的”

④“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0.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大型宫殿,有些历史学者推论这个社会已初具“国家”形态,极可能是文献所记载的夏代晚期王都。

这些学者的推论依据是()

①文献中夏墟的位置与考古发掘的位置相符②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年代与传说的夏代相当③二里头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夏禹治水的传说④大型宫殿建筑说明强大权力机构已经存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社会大变革

1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1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②④

13.“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

这场“恭行天之罚”的战争发生在:

()

A.公元前16世纪B.公元前1046年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221年

14.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

“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

15.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16.《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18.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9.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

C.奖励耕战D.迁都城咸阳

20.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或被默认的是()

A.无为而治B.仁义道德C.争功逐利D.礼乐教化

(三)中央集权制

21.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

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②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

③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④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23..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

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24.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25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

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

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