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913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金元明清3

宋代社会环境和宋型文化

绪论

从《诗经》开始的中国文学长河流淌了两千多年,如果把晚唐作为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前后各一千年,唐代文学是第一个千年的结束,宋代文学是第二个千年的开始,从此,中国文学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宋代文学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而发展。

韩愈发动的儒学复古运动和古文运动在晚唐五代衰落之后,在宋初得到宋代的士大夫的热烈响应,他们热切地紧密地把道统和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诗歌方面,由于宋代士大夫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诗歌题材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宋人又注重日常生活的享受,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两种倾向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唐诗趣味大不相同的宋诗。

词在唐代就开始形成和发展,在宋代到达鼎盛状态,成为宋代的标志性文学体裁,成为“一代之文学”。

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国文学史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为元明清的戏剧和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宋代物质文明和政治社会环境

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

为人们的享乐提供了物质条件。

比如城市经济的繁荣,勾栏瓦肆的兴盛,促使文化消费——词也兴盛起来。

二、崇文抑武的政治策略。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王朝。

为了吸取唐王朝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

宋太祖于961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禁兵统帅的军权。

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史等重要职位也由文人担任。

宋代鼓励寒士(庶族地主)参加科举考试,然后选拔成为官僚,寒士成为官僚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

他们以国家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是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这种议论风气影响了诗歌和散文创作。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散文如苏氏三父子的治国之论如苏洵的《六国论》欧阳修的《朋党论》等。

文臣的政治待遇提高,物质生活待遇也不错,这为文臣的享乐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有些文臣如号称百年太平宰相的晏殊,在家里夜夜笙歌,而娱宾遣兴的附属产品——词也蔚为大观。

三、理学思潮在宋代勃兴,程颢、程颐与朱熹成为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卫道意识非常强烈,然而,宋代朝廷始终没有承认,直至元明清,才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尽管这样,宋代的士大夫讲道论学,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探讨宇宙自然之道,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这种讲学论道风气同样也旁溢到诗歌之中去。

四、宋代士大夫政治上和学术上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张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学,为万世开太平”,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儒家的“道与文”的关系在宋代得到真正响应。

虽然在文道关系上,宋代的文士的具体看法不太一致,在总体倾向上对“文以贯道”的思想表示认同。

多数作家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

但宋代诗文说教意味比唐代要重,这是由于儒家“文道关系”的影响所致。

五、宋代十分重视文教事业。

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唐代就已发明了印刷术,但在宋代才得以繁荣。

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大量书籍流通,皇家、州县学府藏书丰富,私人藏书也动辄上万卷。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都是学者型的作家,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经学家和史学家。

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促使作家深刻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也更善于周密详细议论。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最大诗歌流派,黄庭坚作诗主张“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就是化用前人诗句或者意境,在诗中大量使用典故,卖弄学问。

甚至在词作中,如辛弃疾也是卖弄学问。

在散文中更是使用历史典故和人文掌故。

第二节宋型文化

一、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

宋代的儒道释三家思想有机融合,这样作家的文化人格迥异于前代文人:

A首先士大夫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斥的两极。

前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两者不可兼容。

然而宋人则不然,他们入仕时,积极参政,但也能保持宁静心态,积极修炼自己的人格,保持内心的宁静自由。

他们被朝廷贬谪废斥,也能忧国忧君。

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有三种隐士: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B其次,宋人的新型生活态度。

宋人有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

宋人认为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整个传统和阶层的一部分应当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制约。

宋人的个人意识不想唐人那样张扬、发舒,他们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事业顺利时并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命运坎坷时候,也不会发出这样的悲叹: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孟郊《赠崔纯亮》)即使远贬荒远的海南岛,苏东坡也能心态平静,不戚戚于个人的忧患,食芋饮水,吟诗作文,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创造辉煌的文学业绩和政绩。

二、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印度禅宗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中国和世俗化,尤其是唐朝慧能开创的南宗禅,经过南岳、青原一二传以后,越发将禅的意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宋代的禅宗思想更是认为:

应该以内心的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与此同时,宋代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和日用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更加重视内心的道德修炼。

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

他们认为生活中的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不是小节,应该体现在内心而不是外表,因而信佛而不必禁断酒肉,隐居而不必远离红尘。

随之他们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审美活动之中的雅俗之辨,应该关键是审美主体是否有高雅的志趣和品质,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

黄庭坚“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

”宋代诗人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题材,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我们可以把王孟的田园山水诗歌和范成大和杨万里的田园诗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第三节城市经济和通俗文学

一、宋初一百年,国内比较安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高度繁荣: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手工业和商业也非常繁盛,纸币流通,商行组织的形成,城市、城镇、草市的兴盛,海外贸易的增加,泉州和广州当时是重要的贸易港口,这些表明城市经济繁盛,城市的人口增加汴京、临安、建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的大城市。

宋代慢慢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区)界限,不禁夜市,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宋朝优待士大夫,官员的俸禄一级补贴收入比较丰厚,宫廷及官僚阶层生活奢华,一般的市民也崇尚奢靡的风气。

太平百年宰相晏殊夜夜笙歌。

二、繁华的都市生活滋养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通俗文艺迅速发展,而词则成为宋代一代文学之盛。

从晚唐五代以来,词主要是在宴乐场合供给伶工歌女演唱。

五代词的两个创作中心分别是西蜀和南唐宫廷,就是因为这种文体最适合于追求享乐的小朝廷君臣的缘故。

进入宋代以后,新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于词的发展。

第一:

宋代集中国家的财政收入供皇室和官僚阶层享受。

宋代的官员有高度的文化修养,他们享乐的方式多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成为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生活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的词自然异常兴盛。

第二:

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有利于词的兴盛。

宋代文人很好地把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结合起来。

他们用诗文表达政治社会等严肃的主题;用词表达属于个人隐私的幽约情愫,所谓“诗庄词媚”。

第三:

词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的社会文化的消费热点:

由于城市的繁荣,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柳永(出入秦楼楚馆)直接为歌妓填词。

当然都市的繁华还孕育了其他通俗文学:

话本小说、诸宫调、南戏、杂剧。

第一章北宋词

第一节晏殊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江西)。

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屡历显职,仁宗朝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卒谥元献。

有《珠玉词》。

一、“珠圆玉润”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上片开头两句写时节:

新社,即春社,邻居大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参加游乐。

梨花落后,清明在望。

此时此地,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丛林鹂啭清音。

春光苒苒而近晚了,飞絮轻是写柳花——写暮春了。

这上篇写美好的时节。

下篇写两个美丽灿烂的少女:

值此良辰佳节,则有二少女,出现在采桑路上,西邻女遇到东邻女便问:

“今天怎么那么高兴呢?

——是不是昨夜梦见白马王子,快说说吧·······”东邻笑说:

“莫乱说!

刚才和他们斗草,得了彩头呢!

”少女明快活泼、天真纯洁。

“笑从双脸生”写双脸而不写眼睛,少女笑起来就像明丽的珠宝,缤纷的桃花,灿烂动人。

此词之美。

美在明丽清婉,秀润无伦。

二、“哲理打进情思”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片起首两句写对酒当歌的现境。

词人开始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但是边听边饮,这情景又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回忆:

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亭台楼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有些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岁月和一些人事。

词人于是感喟:

夕阳西下几时回?

词人对眼前景物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夕阳可以重现,然而人事不再,一切无情流逝,悲情非常含蓄地表达出来。

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要含蓄蕴积。

下片过片两句,花的凋谢,春的消逝。

时光的流转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流连惋惜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一句“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当中,所感受的并不是无可奈何的凋谢衰落,而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是去年在此安巢的旧时相识吗?

然而毕竟不是原来的燕子,似曾相识罢了。

这样在欣慰之中又隐隐含有丝许惆怅。

上片写不变的变化,下片写变化中的重现、重现之中的变化。

结尾“小园香径独徘徊”在惋惜、欣慰、怅惘之余独自的沉思:

在小园的落英缤纷的小路上,词人独自徘徊着、沉思着,像是对所见所感来一番深沉的反省和思索。

晏殊从小失去母亲,恋母情结严重。

他虽然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的尊贵,虽然有着优厚的物质生活,虽然夜夜笙歌,美酒佳人相伴,但还是好像觉得自己人生中缺少某种东西,这就是母爱。

第二节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江苏苏州),官枢密副使,参政知事。

他不以文学之士自命,却留下了几首声震词坛的名作。

曾经于1041—1043年镇守西北边疆,其《渔家傲》便是这种生活的反映,开苏轼的豪放词的先声。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片写景。

“塞下”点名地点在延州,当时是防守西夏的军事重镇。

“秋来”点明季节。

“风景异”概括写延州秋天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怎么不同呢?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到秋天大雁就飞走到南方去了。

这里的荒寒就在“无留意”之中,笔力遒劲。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延州傍晚的战地景象,边声伴随着军中的号角声,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

“千嶂里”,写延州处在层层山峰的包围之中,“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军事斗争形势,“长烟落日”使我们想起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外的壮阔风光,但是“孤城闭”又显出气氛不同一般。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

展现的是一幅肃杀的战地风光画面。

值得思索的是“孤城闭”,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宋军的不利军事形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宋军一直打败仗,守军力量薄弱,一到傍晚就把城门关闭起来。

下篇抒情。

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是词人所谓自抒怀抱。

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这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对比,一杯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乡愁何来?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用典。

“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大破匈奴,“刻石勒功而还”。

词意表明,战争未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然而要取得胜利,又谈何容易!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羌管,即羌笛,出自西部羌族,发出凄切之声,(“羌笛何须怨杨柳,”“,胡琴琵琶与羌笛”)深夜传来羌笛之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是给人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在熟睡,肯定听不到,这就引出下句:

“人不寐”,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及征夫总收全词。

征夫为什么落泪?

是由于同样原因,希望取得战争胜利,而战争没有进展,戍边时间长就会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和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矛盾而复杂的情绪,通过全词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这首词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的后果的形象概括。

第三张先

张先(990--1078)是北宋年寿最高的词人。

他一生官运不亨通,却也没有什么大的挫折,精力强健,因而一生流连风月,沉醉于莺歌燕舞,优游卒岁。

张先词以小令为主,主要内容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人称“张三中”。

张先词善于用一种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含蓄之美。

他善于用“影”字,如[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自称“张三影”。

还有[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这些“影”字以朦胧飘忽的自然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动中显静,以动寓静,具有动态美和朦胧美。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词调下面注云: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说明词人不能赶赴宴会,倍感青春消逝,不能尽情享受人生欢乐的悲叹。

人生有很多忧愁,词人多么想去赴宴会,借酒消愁,尽享人生欢乐,但是病眠,只能在家里品酒听歌,听了几首曲子之后,没有谴愁,反而更加烦闷。

于是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沉睡。

一觉醒来,已是日过中午,醉意虽消,愁却未减。

这心中销不掉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愁恨呢?

“送春春去几时回?

”原来还是伤春呐,张先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五十二岁了,可是他还留恋青春韶光,追忆风流往事,所以第一个“春”字是春季,大好春光。

下面的“春去”指不仅指年华的消逝,还蕴含了惋惜和流连青春时期的风流情事。

这就和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紧密相连。

“临晚镜,伤流景”。

词人躺在床上,仍然不能消愁解忧,便起床“临晚镜”了。

这个“晚”也有两层涵义:

天色之晚,晚年之晚,“晚年”这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补充而来。

“往事后期空记省”,“后期”一本作“悠悠”。

“悠悠”空灵而“后期”质实,前者有传神之妙,“后期”虽然朴拙,但是与前面的的“愁”、“伤”等词绾合得更紧密些。

“后期”有两层含义,一说往事如烟,这就感慨万千,故用“空”字;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失去了机会或者错过了机缘。

所谓“往事”,可以使甜蜜幸福的,也可以是辛酸哀怨的。

前者多年之后会引起人的无限怅惘之情,后者则是一想起就加重人的思想负担。

这件“往事”,本可以成为成为好事的,却由于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期约给耽误了,这就使自己追悔莫及,正如李商隐的“此情有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时光流逝,往事并未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也不能带来安慰,反而增添烦恼。

这就是为什么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却只会嗟老伤春,不能去享受府中的盛大宴会。

作者把这个原因放在上片的末尾来写,好像是事情的结果,这样就把自怨自艾、孤寂凄凉的心情写得格外动人。

上片写词人内心的情感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

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

下片词人不能参加俯会盛宴,便在暮色降临时闲步小园,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

天色暗淡下来了,水禽已病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晚上本应该有月色,词人也本想趁着月色赏夜景,没有料到云满晴空,月色遮蔽了。

词人面对昏黑的景象,失望之极,那就回房子去吧。

恰好这时,风起吹开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吹动,在月光照耀下绽放婀娜的风姿。

词人兴奋不已,孤寂的情怀也暂时得到抚慰。

词人愁苦了整整一天,却品尝到了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

接下去写词人进入室中,外面的风也更加紧了,大了。

词人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体验非常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词人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遮住灯焰。

但接下来就说“风不定”,是表示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情景在内的。

“人初静”也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说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二则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词人所指可能是府中的盛宴歌舞场面这是也该散了吧;三则结合末句,见出作者惜花(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

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

这一句所蕴含的心情是复杂的:

首先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天毕竟过去了;其次自伤愁暮的愁绪也更加浓烈了;然而幸好今天没有参加府会。

既然在园中欣赏到了片刻春光,否则错过时机,再想见到“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动人景象就不可能了。

这一句衬托了词人在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所闪烁的一星晶莹妍丽的火花——“云破月来花弄影”。

第四柳永

柳永(984—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今福建武夷山人)。

祖父柳崇以儒学著于州里。

父柳宜曾仕南唐,入宋后,登进士第,仕至工部侍郎。

柳永出生于这样一个有着深厚的儒家修养的仕宦之家,决定他一生必然走科举入仕之路。

为举子时,浪迹市井坊陌,为乐工、歌伎填词,因此受到正统者的罢黜。

晚年才及第,官职屯田员外郎。

平生颇具风流才调,能诗文,友善度曲填词。

柳永第一个大量地创制了慢词长调,工于铺叙,善于提炼民间细语入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人认为他的词篇尘俗,但也有雅文化的因素。

有《乐章集》传世。

一、艳情题材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充分利用双调慢词曲《雨霖铃》深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来令人郁悒。

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开头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地点和节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时值天晚,暮色沉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在;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描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酒宴给他送别,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他的意绪专注于佳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

“留恋处、兰舟催发。

”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

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念去去”中的“念”读作去声,声情激越,读来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画。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也;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下片宕开一笔,先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

“多情自古伤离别”。

意味伤情离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接下来三句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扬柳梢头。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比之上片结尾两句,同样写景、写离愁,前者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

这里似工笔小帧,采用画家的点染法。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了另一种意境,因为上面是景语,此处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美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徒增怅惘。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而归纳全词,又如奔马收疆,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至。

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柳永词善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二、羁旅行役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后人评价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这首词可以证明之。

全词紧扣一个“望”字来抒写羁旅行役中登楼远望、思乡怀人之情。

上片写登楼见到的秋景。

起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用笔大气、用语洗练。

“渐霜风”三句写秋风、关河、夕阳残照,景象阔大,意境高远。

有盛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阔意境。

“是处”四句,伤叹花木凋落,物华衰残,用长江水无语默默东流,反衬人的悲秋伤逝,景中含情,语淡情深。

下片抒写思乡怀人的愁情。

思乡五句,先言“归思难收”再反问“何事苦淹留”,妙在问而不答,吞吐凝咽。

怀人四句,先写自己设想佳人,妆楼颙望,误识归舟,这是虚事实写;再从佳人设想自己,她怎知我,倚栏凝愁,此为实事虚写。

这样两面写来,有虚实相映之美。

全词大开大合,有首有尾,曲折变化而又细腻深挚。

代表着柳永的另一种风格特点。

三、都市题材

写杭州都市的繁华。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中,词人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写杭州的繁荣,放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可以和清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美。

词的上片,开头即以鸟瞰式的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指杭州,“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城市,字字铿锵,力能镇纸。

“形胜”“繁华”乃一篇之主脑。

“烟柳画桥”以下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风光旖旎。

“参差十万人家”以力挽千钧之势,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藩庶。

“云树”三句有推开一层,由市内说到市郊外。

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绕”字写出了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写钱塘江的形势险要。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和“罗绮”又是妇女服用之物,暗示杭州声色之盛。

“竞豪奢”反映市民的穷奢极欲。

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

西湖经过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