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450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docx

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新课型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塘”、“脑”、“袋”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趣味识字、精读引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导入

你认识下面的小动物吗?

你知道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青蛙、小蝌蚪的图片)

2.揭示课题

过渡语:

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它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学生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练习组词,师相机指导正音。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认读“捕、迎、顶、披”,重点认读“脑袋”,强调“袋”dài在“脑袋”一词中要读轻声。

通过具体语境中读准多音字“教”。

4.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一加的方法:

“京”加“尤”就是“就”。

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披”减去提手旁就是“皮”;熟字换一换的方法:

“该”的言字旁换成子字旁就是“孩”;形声字的方法:

“肚”中月字旁表示肉,“土”表示读音,等等。

5.通过“摘气球”、“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活动巩固认读字的学习。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示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

重点学习“皮”和“跳”的书写笔顺。

重点区分“顶”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宽”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

“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后,读好说话的语气。

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语气各有不同。

蝌蚪天真可爱,语音清脆悦耳,由于找妈妈心切,因此语气急切。

鲤鱼语速适中,重读“四条腿、宽嘴巴”以突出青蛙的特征。

乌龟的话要读得舒缓,强调“不是、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青蛙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说话时带着笑意,语气中充满慈爱。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猜关于小蝌蚪的谜语导入新课

二、品读释疑

1.从课文的标题出发,指出全文的核心问题: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2.学习第二段

一开始小蝌蚪们遇到了谁?

(1)分角色朗读对话(课件出示鲤鱼图片):

老师引导: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了什么?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品味动词“迎”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

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

请你读一读。

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3.学习第三段:

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他知道了自己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

小蝌蚪游啊游,瞧!

他们碰见谁了?

(出示乌龟图片)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

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有关句子。

(1)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自由读-----个别读

(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过渡: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鲤鱼阿姨、一只乌龟)

4.学习第五段:

小蝌蚪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

(1)学生齐读,读完之后引导思考: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

“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出小蝌蚪见到妈妈后欢快的心情。

(3)完成课后练习题第3题,体会动词的准确性并学会改写。

5.感知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读2—6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出示ppt图片与文字

填一填:

看看能不能填对?

标一标:

看看能不能标对顺序?

(课后题第二题)

三、本课小结

1.梳理全文结构

2.明确全文的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3.课堂小结:

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延伸小阅读及练习

2.给青蛙设计一张名片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2.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召开阅读分享会——找一找关于小蝌蚪、青蛙的科学知识或者诗歌、故事。

选择你最喜欢或者大家很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读准多音字“没”。

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动词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4.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趣味识字、精读引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风吹皱面皮,火烧就生气,利刀切不断,斧砍无痕迹。

”,学生猜谜,老师引导:

你们知道水会变魔术吗?

它会变成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随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练习组词,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认读多音字“没”,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mò。

考虑学生对“傍、毁”比较生疏,因此要多读多认“傍晚、冲毁”2个词语,并找出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练习读正确。

4.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5.通过“摘气球”、“理解词语意义连线”活动巩固认读字的学习。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

重点指导“变、极、片、海、带”的笔画笔顺,重点指导“带”的组成。

“常”和“带”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朗读

本课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亲切自然。

第一、二自然段可以读得神秘些。

第三自然段要读得有变化。

第四自然段采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可以指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语调来突出好与坏、是与非。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猜关于云、雨、雪的谜语导入新课

二、品读释疑

出示核心问题:

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一段,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朝霞、晚霞”。

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云的不同色彩。

老师指导:

“我会变。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总领了下面的内容水的变化。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二段,说一说“我”还变成了什么?

(雨、冰雹、雪)老师引导,这一段就可以概括为讲了雨、冰雹、雪的形成。

然后品析语言,一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冰雹和雪的特点。

二是通过丰富的动词变化,进行课后第二题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串珠问题1“我”存在的地方有哪些?

(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听范读,练习朗读,指导朗读(朗读时要富有变化,前面要读得舒缓、轻松;后面则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3)进一步品析语言: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出示问题:

想一想“我”温和、暴躁的时候分别会做些什么?

(串珠问题2)指名回答,答案完整并引导学生按照好处和坏处进行分类(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5.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问题结尾有什么特点?

起到了什么作用?

(采用疑问句的形式结尾,照应了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三、本课小结

1.课文主旨:

课文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影响,告诉我们:

要想让水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还需我们继续努力。

2.小结:

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使我们懂得了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四、拓展延伸

1.推荐阅读《水》

2.片段阅读及练习

四、作业布置

1.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2.阅读关于水的书籍。

比如,谢武彰的《水会变哦》,韩国申东卿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英国马修斯的《水的故事》。

3.仔细观察,想一想生活中水还能变成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描绘出水的各种形态。

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体会副词使用的好处。

4.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趣味识字、精读引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图片,提问:

你认识下面的植物吗?

老师引导: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

植物妈妈有办法吗?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

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练习组词,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练习读准多音字“为、得”,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

考虑学生对“得(dé)、备、刺、察”比较生疏,因此可以多读读“就得(děi)、得(dé)到、准备、带刺、观察”5个词语。

4.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5.通过“摘气球”、“理解词语意义连线”活动巩固认读字的学习。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

重点指导“它、娃、更”的笔顺。

“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朗读

第一节重点指导朗读“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在读好停顿、重音、节奏的基础上,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三、四节的第一句都是写“妈妈”给予“孩子”的呵护和帮助,读出妈妈满满的爱意;第二句都是写“孩子”自信、勇敢地离开妈妈,要读出欣喜与快乐。

五、本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有谁知道植物妈妈都用什么办法送别自己的孩子吗。

二、品读释疑

出示核心问题: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1.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思考问题:

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串珠问题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2.学习第2—4节:

(1)自读第二、三、四节,用笔画画,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串珠问题2)预设:

蒲公英、苍耳、豌豆

(2)三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串珠问题3)

(3)品析语言,指导朗读:

“更”字突出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奇妙。

“蹦着跳着”也使我们感受到种子们的开心、活泼。

以俏皮、喜悦的语气读,“啪”字要读得干脆响亮。

3.学习第5小节:

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思考:

这一小节写得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老师引导:

告诉小朋友平时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4.练习巩固

(1)照样子写句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体会副词的使用)

(2)填一填(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本课小结

1.归纳课文主旨: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2.老师小结:

这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植物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仿照课文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阅读关于种子的书籍。

比如,《一粒种子的旅行》,作者是德国的安妮·默勒,书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多种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按照新课改要求,备课组几位老师对本节备课精心设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节课取得了不错效果。

学生课堂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

如果能再多加点图片和其他植物传播途径,堪称完美。

 

1.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学重点】:

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教学难点】:

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交流课

【教学方法】交流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猜猜我是谁;

2.大熊猫胖胖的真可爱,鹦鹉会学人说话,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多么可爱有趣的动物呀!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有趣的动物”介绍会,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二、明确交际要求

1.读教材11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说一说:

你喜欢哪种动物?

它有趣在哪儿?

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听。

听的同学可以提问并补充。

2.提醒:

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三、指导交际方法

1.看图想一想(引导学习“提问或补充”)

(1)仔细观察画面,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

那里都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想一想,图中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

它有什么可爱的地方,或是有哪些有趣的习性和功能?

(老师给出示例)

(3)说一说,把图中你喜欢的小动物说一说,注意说出有趣的地方。

2.我来说一说

(1)想一想,生活中、动物园里,你见过的动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这种动物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给出示例)

(2)小结:

围绕“有趣”来说一说,可以通过动物的样子、本领等方面来体现。

有趣可以是特殊的外形、特殊的习性、独特的功能等。

四、欣赏范例小组合作互相评价

1.欣赏范例:

《大熊猫》、《小仓鼠》、《小金鱼》

2.小组合作说一说并且完成互相评价:

先在4人小组里进行交际练习,利用口语交际评价单(如下表),从表达与倾听两个方面作出小组评价。

鼓励学生在讲的时候做到吐字清楚,不啰嗦,音量适中,不扰人;听懂同学的提问并认真回答;同学表达时要认真倾听,了解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五、课后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取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3.仿照例句联系日常生活,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4.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掌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书写要求,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习惯。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6.阅读《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乐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难点】:

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读正确。

2.引导学生发现这8个词语都是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

第一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活动准备的衣着,第二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观察准备的用品。

3.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

练一练,学运用。

4.联系生活提问:

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为什么准备这些?

在说的过程中,巩固识字,了解用途。

二、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

1.读一读这几组词语,想想加横线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2.演一演。

先同桌演一演,再指名演一演。

3.练一练,学运用。

4.拓展: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第二题:

1.正确读句子。

2.结合加点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

3.用上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如果学生说句子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先利用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和表达。

三、书写提示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2.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强调要点: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写的时候要注意:

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3.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4.练习书写。

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四、日积月累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与背诵。

比如,借助拼音正确朗读;看图听读,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读与背;教师示范读,配乐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2.充分利用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3.延伸阅读王冕的《墨梅》。

五、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课文,读完后,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比如,“南极在哪儿?

非洲在哪儿”“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

”“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2.学生自由讨论,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教师不必要求过高。

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

在不断的训练中适当提出要求,关键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

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

【教学难点】: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型】阅读课

【教学方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导入:

有一个地方,大树与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巨人与矮人快乐地玩耍嬉戏,王子与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个地方就是童话的王国。

在那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

2.猜猜他们俩是谁?

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

二、故事导读

1.简介这本书

2.简介作者

三、指导读书方法

1.划出好词语、好句子。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2.认真读,边读边想象。

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3.在深刻的内容旁作好批注,写下收获。

四、交流展示片段赏读

1.出示问题,初步检测阅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阅读记录单。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

4.推荐阅读其他童话作品。

5.渗透爱护书本的教育。

1.我读的这本书的书名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我分_______次把书读完。

3.我觉得这本书()。

(1)很有趣

(2)有点长(3)挺简单(4)读了还想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