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0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

5、《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

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相关资料简介:

(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

“古诗”“古风”“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且一韵到底。

2.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

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

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

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

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时代背景简介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

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

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

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解题

“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秋兴:

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第一首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四、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

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

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明确: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4.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

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

“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

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

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

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

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或: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问题3:

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

意象有:

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

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4:

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明确:

秋天的“枫树林”:

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

“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

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在悲哀中藏有热烈。

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

“气萧森”:

萧瑟阴森。

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

“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

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

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

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山。

暗指国家)

明确: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

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

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

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

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

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

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明确:

两开:

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

“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

悲凉由此产生。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

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

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

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

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确: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