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8834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开发项目

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竹笋是传统的森林蔬菜,富含蛋白质、糖类、纤维素、微生素、矿物元素及有抗锗(Ge)硒(Se)硅等活性物质,其特点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多纤维,营养丰富,保健功能独特,受环境污染极小,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

有资料表明竹笋具有减肥、降血脂、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和防治多种疾病的功效,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正是由于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而引起的多种“文明病”,如便秘、糖尿病、结肠癌、肥胖症、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正在我国出现,现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这些疾病,不但在老年人中常见,可怕的是在中青年中甚至在少年儿童中也有所上升,造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膳食纤维摄入量的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竹笋膳食纤维具有持水持油能力,能螯合消化道中的胆固醇、卟啉和重金属,阻隔致癌物的产生。

经动物实验,其产品生理功能有:

促进肠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肠道有害物质排出,预防肠道肿瘤;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降低血脂,预防由冠状动脉引起的心脏病,减少阑尾炎,间歇性疝、肾结石、膀胱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和溃疡性肠炎的发病率;增加胃部饱满感,减少食摄入量,预防肥胖症;对脑胸腺指数脾指数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有促进作用,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以及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DF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营养素,发达国家已将它列为第七类营养素,也称为“肠道清洁夫”。

开发竹笋资源,是一个现成的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长效项目。

对国家增税,出口创汇,发展地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资源增值,建设生态农业,促进竹林生产良性循环发展,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竹笋的保鲜和产品加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力推动了竹笋保鲜和产品加工的起步,但在产品深加工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外笋产品仅限于水煮笋和几个简单的传统产品出口内销,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只限于未出土的幼嫩部分,近一半下脚料和清明前后30天刚出土的笋均无法利用。

外国人看到中国资源过剩、品种单调,一年一年的抬高收购标准,降低产品价格,致使产品销量与价格一落千丈,工厂因效益差而无法维持,大量的笋资源无法利用,只能让其年复一年在山中白白烂掉。

综上所述,我公司决定与中南林学院合作开发由中南林学院研制的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加工技术,并保持、提高原已开发的竹笋保鲜及产品加工技术。

项目的开发,从原有的优秀产品到现有的高新技术产品,资源从冬笋、春笋、退笋到笋渣、笋壳100%利用。

产品除适应于国内外各个消费群体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行业。

经济效益由原来的10%提高到100%,资源利用由原10%提高到50%,原料利用率达100%,项目实现了传统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工艺配套,实现了加工多层次增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

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创新点、预期目标。

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是:

不断研发DF、GE、SE基料及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传统优秀产品与现代高新技术产品工艺配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首先进行竹笋生物保鲜,其创新点是不加任何防腐剂,靠笋子自身一定酸度来抑制嗜热芽孢体的萌发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这样保鲜的竹笋保质期二年以上并具有色泽乳白,质地脆嫩,滋味香美,然后与再加工工艺配套加工多种笋产品。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加工技术是利用竹笋或保鲜笋为原料,采用酸碱处理和发酵处理技术,制备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BDFA),然后再加工多种产品。

其创新点是:

①首次对竹笋膳食纤维(DF)加工利用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工业角度出发,制定了适应竹笋DFA加工技术路线,为笋、笋渣、笋壳DFA的工业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首次采用现代化微生物技术对竹笋DFA进行了改性,使发酵的DFA、WHC和SW等理化特性及生理活性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和明显改善。

③首次采用超微造粒粉碎技术等先进技术,生产了高纤维固体碳酸饮料,并以营养补充剂形式制得了DF胶囊。

由于是在利用竹笋制备乳酸菌饮料的同时得到的竹笋膳食纤维,所以产品不仅口感好、安全,而且口感香甜,具有浓郁的竹笋芳香,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纤维含量更高,持水力更大,生理活性更好,功能更强。

竹笋生物保鲜及产品加工技术由湖南省桃江县恒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并获得国家专利,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产品加工技术由中南林学院研究,成果已通过省级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技术与本公司合作开发,在合作10年内该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归湖南省桃江县恒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已签协议。

技术预期目标,在保持提高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竹笋乳酸菌发酵饮料,高生物活性发酵竹笋DFA基料,竹笋高生物活性DF胶囊、高纤维固体碳酸饮料、高活性DF糊、高纤维并干面包、方便调味笋、清水笋、干笋、笋粉、笋汁酒。

进一步研发DF、GE、SE基料及高新技术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搞好国际质量认证。

四、应用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项目产品由于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因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目前竹笋产品国外年销量在30万吨左右,5年内需求量在60万左右,国内年销量在50万吨左右,5年内需求量在100万吨左右,现我公司生产能力仅上千吨,与市场需求不可比。

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盛行,90年代初在美国60亿美元的方便谷物食品市场中高纤维食品就超过30亿美元。

日本纤维食品每年就超过200亿日元,但从竹笋中加工乳酸菌饮料、高纤维食品的,现国内外尚无生产,产品是当前国内外市场的急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又巨大。

项目产品销售,计划70%销往国外,30%销往国内,高档产品以国外为主,中档产品以国内大中城市为主,低档产品销往农村市场。

五、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公司已投资50万元,建设有年产竹笋产品2000吨的厂房设备,所在桃江县有80万亩竹林,年产竹笋在15万吨以上,加上邻县六县一市资源取之不尽,项目技术成熟、产品检验合格,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交通十分方便,技术以中南林学院为依托,加上本公司技术力量,完全可把该项目做大做强。

桃江县政府林业局已专门行文布署竹笋资源的开发,制定了征地税收等多项优卫政策。

六、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形式

项目的开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以县建设大型精加工厂,以乡镇建基地,以基地建粗加工厂。

半成品加工在乡镇基地厂完成,高新技术精加工产品在公司精加工厂完成。

项目分三期工程进行。

第一二期工程为项目期内工程,第一期工程建设急需的厂房设备,完成竹笋生物保鲜及产品深加工技术,竹笋乳酸菌发酵饮料、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工艺配套,并试生产;第二期工程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初期阶段,开发竹笋乳酸菌发酵饮料、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清水笋、调味笋、干笋五大名牌产品及多种花色品种;第三期工程完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把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七、进度安排与年度计划内容

年度

计划内容

2004年10月—

2005年10月

完成原优秀产品与现产品工艺配套,完成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并试生产,投资300万元加工产品1000吨,实现工业产值600万元,销售收入700万元,利税100万元。

2005年11月—

2007年12月

建设所需厂房设备,开发五大名牌产品,投入1500万元,年加工产品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6000万元,销售收入7500万元,利税1250万元,创汇400万美元。

2008年起

年加工产品2.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5000万元,创汇1000万美元。

八、承担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湖南省桃江县恒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96年1月注册成立,当时注册资金56万元,现有人数65人,本科以上技术管理人员16人,销售人员8人,生产人员45人,其他2人,其余为季节性用工。

主要技术研究管理人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学历

职称

所学专业

项目分工

张进修

63

本公司

大学

高级经济师

经济管理

食品加工

公司法人

全面负责

张学东

39

本公司

大学

高级工程师

生化及食品

公司总经理

全面指挥

张建中

32

本公司

大学

高级工程师

生化及食品

技术负责质量管理

龚锡安

50

本公司

大学

高级工程师

机械设计

机械负责生产管理

张建东

36

本公司

大学

高级工程师

林业

销售负责营销管理

张爱东

32

本公司

大专

助工

食品检测

负责检验

张卫东

34

本公司

大专

助工

财会

财务负责

谢碧霞

66

中南林学院

大学

博导

生化及食品

全面指导提供技术

陈建华

41

中南林学院

大学

博士

生化及食品

具体指导技术管理

钟海雁

40

中南林学院

大学

博士

生化及食品

技术研究

何平

46

中南林学院

大学

博士

生化及食品

技术研究

江年琼

36

中南林学院

大学

博士

林业

技术研究

谢涛

23

中南林学院

大学

硕士

食品检测

试产品检验

九、经费预算来源,使用计划及还款能力分析

单位:

万元

年度

固定资产

科研经费

流动资金

合计

2004年10月—

2005年10月

100

100

100

300

2005年11月—

2007年12月

500

150

950

1500

2008年

根据第二期工程完成时基础确定投资

合计

600

250

950

1800

资金筹措明细表

单位:

万元

年度

单位自筹

吸股和招商

退行贷款

申请拨款

合计

2004年—

2005年10月

100

100

100

300

2005年11月—

2007年12月

400

1000

100

1500

2008年

根据需要再追加资金

合计

500

1100

200

1800

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期内总投资1800万元,累计生产产品2.5吨,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销售2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利润3000万元,创汇1000万美元,资源增值1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亿元,安排就业1000人,季节性工1万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项目分三期工程进行(第一二期为项目期),第一期投入300万元,生产产品1000吨,实现工业产值600万元,销售700万元,税收40万元,利润60万元,创汇50万美元。

第二期工程投入1500万元,年加工产品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6000万元,销售收入7500万元,税收450万元,利润800万元,创汇400万美元。

第三期工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每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税收5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创汇350万美元。

竹笋饮料:

1吨鲜笋可生产发酵饮料2吨,销售价1万元,其生产成本为6600元,可获利3400元。

竹笋DFA以得率3—5%计算,则每吨竹笋可生产DFA30—50kg,若以每吨DFA5万元计,每吨竹笋生产DFA为1500—2500元,本工艺所采用的原料为竹笋饮料的废弃物,生产成本仅为水电及设备,损耗等开支,估计每吨在500元左右。

因此,每吨竹笋生产上述二个品种可获利4900—5900元左右,现全国年产鲜笋在200万吨左右,若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加工利用全国鲜笋年产量的10%,就可获利10亿元左右。

△按项目期内(第二期工程)经济效益估算

下表生产成本中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成本的计算按项目实际消耗的量市场价格(含税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直线折旧费计算(折旧年限12年残值率8%):

职工工资福利,按800元/人月计算,股利、利息按年度6%计算。

竹笋主要产品经济效益估算表(按第二期工程年度计划)

项目

产品

年产量

(吨)

销售价格

(元/吨)

销售收入

(万元)

总成本6100万元

销售利润

(万元)

税收

(万元)

变动

成本

固定

成本

销售

成本

外销清水笋(冬笋)

0.05

10290

514.5

外销清水笋(桃花笋)

0.1

5200

520

外销易拉罐调味笋

0.05

11200

560

外销圆罐清水笋

0.05

5500

275

春笋保鲜笋

0.3

2590

777

小竹笋保鲜笋

0.025

9000

225

干笋

0.025

2760

69

易拉罐调味笋

0.05

9800

490

软包装调味笋

0.05

5400

270

软包装清水笋

0.03

4760

142.8

软包装小竹笋

0.02

5000

100

保鲜笋直销

0.03

3500

105

笋下脚料

0.03

6000

180

乳酸菌饮料

0.24

6000

1440

DF固体饮料

0.03

1200

360

膳食纤维胶囊

0.006

150000

900

其他

500

合计

10860

7428.3

5700

300

100

800

450

注:

固定成本:

折旧费20万元、修理费10万元,工资65万元,红利40万元,管理费10万元,公积金20万元,公益金10万元,科研费100万元,其它25万元,合计300万元。

 

△项目投资评价(按第二期工程评价)

表一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

年份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现金

流入量

营业收入

6168

3600

7544

回收流动资本

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

44

现金流入合计

6168

3600

7588

 

现金

流出量

垫支流动资本

146

200

400

垫支固定资本

210

300

100

营业成本

613

3000

6100

销售税金

55.8

225

450

管理费

11.2

12

12.8

财务费

13.5

13.5

10

所得税

38.6

99

264

现金流出合计

847.3

3849.5

7336.8

净现金流量

-71.3

-249.5

251.2

财务内部收益率表

依据项目经济寿命期20年,项目投资规模导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根据内部收益率及计算公式,利用内插法测算表。

表二财务内部收益率测算表

序号

净现金流量

净现值(折现率25%)

净现值(折现率30%)

1

-71.3

-57.04

-54.84

2

-249.5

-159.68

-147.63

3

251.2

128.61

114.35

4

251.2

102.89

87.95

税后内部收益率=29.9%

税前内部收益率=58%

投资利润率=达产年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33%

投资利税率=达产年利税总额÷项目投资×100%=(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42.2%

投资回收期计算

表三税后投资回收期测算表(动态)

年份

年净现金流量

折现率

净现值

累计净现值

一年

-71.3

8%

-65.9

65.9

二年

-249.5

8%

-213.89

-279.79

三年

251.2

8%

199.4

-80.39

四年

251.2

8%

184.6

104.24

税后投资回收期=3.4年

同理计算出

税前投资回收期=2.43年

本项目第二期工程完成时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9.9%,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58%,税前投资回收期为2.43年,税后投资回收期3.4年,投资利润率33%。

因此,项目产品的获利能力强,投资回收期短。

项目完成期内即可收回全部项目投资,投资效益显著,偿还债务能力强,项目完成时即可偿还所有债务。

△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第二期工程完成时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9.9%,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58%,税前投资回收期为2.43年,税后投资回收期3.4年,投资利润率33%。

因此,项目产品的获利能力强,投资回收期短。

项目完成期内即可收回全部项目投资,投资效益显著,偿还债务能力强,项目完成时即可偿还所有债务。

△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第二期工程完成时产品销售收入750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450万元,利润800万元,总成本61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00万元,变动成本5700万元,从而可测算项目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4000万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可变成本×100%=5000吨

以上结果表明: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产品的50%时,项目即可保本。

2、敏感性分析

边际贡献=达产年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600万元

单价的灵敏度=销售收入÷利润基数×1%=10%

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变动成本总额÷利润基数×1%=7.4%

销售量的灵敏度=贡献边际÷利润基数×1%=2%

上述可知,利润变化最为敏感因素是产品销售价格,其次是原材料成本,最后是产品产量。

因此,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可靠,风险较低。

3、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的实施,是将山中要烂掉的笋资源转化为优质食品,将有效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竹类食品、竹笋食品的技术深层研究,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应用价值,对发展竹产业促进资源增值,提高竹的附加值,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采用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和市场+公司+基地+农民的运作模式,可直接安排农民就业1000人,季节性工10000人,农民可获得原料、加工、运输、工资等上亿元的收入。

从而大大调动农民采笋、护竹、育竹的积极性,大大促进农民致富,大大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无不欢迎。

3、生态效益

竹笋是可再生资源,通过合理适时采挖,可促进竹笋当年再生,按年消耗毛笋5万吨,每年资源增值达1亿元,可以说竹笋是越挖越生、越挖越大、越挖越好。

同时,采挖竹笋可疏松土壤,恳复竹林,净化山中污染物,保持水土肥不流失,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4、风险分析

设计产量与实际产量风险。

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按第二期工程计1万吨,第三期工程2.5万吨,完成产量阻碍,主要是毛笋处理的多与少。

只要办好基地半成品加工厂,设计产量完全可以达到。

销售量与价格的变化风险,主要是价格风险。

项目销量与国内外需求量相差很远,但价格可随世界经济好坏而变化,只要不断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立名牌产品,从而达到提高销量与价格的目的,风险自然减少,按财务分析第二期工程目标产量达到50%。

第三期工程目标产量达15%又可保本,项目不会出现风险。

原材料供应:

所在桃江县有80万亩竹林,年产竹笋在15万吨以上,原料就地满足供应,加上邻边六县一市原料取之不尽,包装等辅助材料有稳定的供应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