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8533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设备购置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

3.项目法人代表:

########

4.项目主管部门:

########发改委、卫生局

5.项目建设地点:

########

6.建设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及内容:

计划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室、孕妇体检室,两个社区体检、健教室和中医理疗室增添必要的设备;增添食品、药品检验设备等。

(2)建设期限:

6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4月

7.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投资总计157.84万元,其中设备购置安装费137.55万元,设备购置费6.88万元,其它费2.41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46.83万元。

6.项目性质:

新建

7.编制单位:

########

8.项目报告编制负责人:

谢惠芬

(二).建设单位概况

################位于天山南麓,处在山前洪积平原和阿克苏冲积三角洲交汇地带,行政区划属########,位于农一师塔北灌溉区上部,距阿克苏市东南82公里,距########60公里。

东与八团、十六团接壤,北邻多浪河水库,西为阿瓦提县。

全团东西长约19.5公里,南北宽9.75公里,土地面积171.27平方公里。

境内海拔高程1025—1037米,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地面坡降1/2000,阿克苏河从########南面流过,河床切割较深,因而阶地发育较明显,北部为连绵的沙丘,延伸至多浪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特殊组织,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是一支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重要力量。

########团部是不设镇政府的自然小城镇,全团共有一个中心镇########,十五个基层连队和一个科技连、一个林牧站,2015年统计全团总人口为11152人。

历史沿革:

1956年3月26日,农一师奉命接收玛滩农场,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胜利六场”(简称胜利六场)。

1957年7月,一批由五师调来的干部参加建设,全场总人口达2000人。

1958年12月,胜利六场改名为胜利十二场,隶属农一师。

1959年1月至1962年4月隶属农一师胜利第二总场。

1962年4月至1963年1月隶属农一师。

1963年1月以后复归属胜利二总场管理。

1969年5月撤消第二生产管理处,成立塔里木河管理处。

10月胜利十二场改番号为农一师########,隶属农一师委员会。

1975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发[1975]11号)文件,撤消兵团体制,隶属阿克苏农垦局。

1982年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1981年12月3日(中发[1981]45号)文件,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改农垦########为农一师########。

随着########的成立,########被划入阿拉尔垦区,########团部驻玛滩镇。

经济基础:

2014年全团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5100万元,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00万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18100万元,增长31.6%;第三产业增加值9436万元,增长20.11%。

实现利润4018万元,较上年增长24.5%。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

社会事业:

########团部有中学1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1898人,其中小学生969人,中学生835人;在岗教师125人,其中中学教师59人。

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

########团部现有综合医院一所,卫生防疫站1个,连队卫生室17个,病床75张,卫生技术人员52人,计划生育率99.6%。

中心幼儿园1所。

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个,连队职工文化中心15座。

职工生活:

2014年,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9225万元,职均工资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86万元。

全团离退休职工2149人,其中离休人员32人,老工人13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784人,其中个体参保人员80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139人;享受团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济人员466人。

年末电话用户3090户,电话入户率99%,移动电话用户3100户,互联网用户410户,电视机入户率99%;液化气燃灶入户率98%,人均住宅面积27.6平方米。

########疾病防治控制中心成立于1958年,现有干部职工7名,主要负责全团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和地方病监测、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妇幼保健等工作。

疾控中心整栋建筑坐西朝东,位于########医院西侧,一层砖混结构,整体呈“一”字型,总建筑面积436平方米,建筑功能布置为有业务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留样室、标本室、业务办公室、理化实验室、天平室、普通仪器室、精密仪器室、高温室、洁净室、消毒室、高压洗涤室、卫生间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总体规划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件》;

4.《省、地级药品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2014版)

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疾病预防和卫生防疫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常见传染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传染病发病率由六十年代初期的1309.07/10万降至2003年的129.97/10万,死亡率由60年代初期的19.04/10万降至2003年的0.48/10万。

全团基本消灭和有效控制了曾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疟疾、丝虫病、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

1958年,胜利十二场(现########)设卫生防疫组,负责全团传染病监测和卫生检查。

1985年10月,########成立卫生防疫站。

2007年4月,########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全团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和地方病监测、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妇幼保健。

由于投入不足,原有设施一直未得到很好地改善,科研、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已成为制约科研、影响服务工作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此种状况已极不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新形势的要求。

此外,自2005年非典疫情以后,国家

和省对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师卫生局下发《关于加强地方病监测与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兵团四种主要地方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兵团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在########医院旁进行新建,项目建成后成为集传染病监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慢性病预防医学诊疗、卫生检测检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行政办公于一体的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监测机构。

将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职能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食药监财〔2013〕254号)精神,健全师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立起满足日常监管需要的师市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依法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以及小作坊监管等,可有效解决城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目前,########办理证照的生产加工食品企业90多家,生产企业分散,涉及品种多,这些企业、小作坊无自检能力,产品未经检验就上市流通,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全市食品安全现状,拟抓紧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体系项目,以健全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抓宣传,订标准,推广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化检测,通过全过程监管,严把食品质量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保障市民健康。

因此为加强和规范师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建设,保证依法实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技术水平,保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有效实施药品质量控制,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因此特增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室、孕妇体检室的相关设备;两个社区体检、健教室和中医理疗室必要的设备。

二、项目概况

(一).工程的设计规模

本项目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建设内容为:

计划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室、孕妇体检室;两个社区体检、健教室和中医理疗室增添必要的设备;增添食品、药品检验设备等。

(二).主要建设条件

(1)建设用地符合########总体规划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规划,土地权属国家土地,权属无争议。

项目建设用地属医疗办公用地,用地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用房,无拆迁问题。

(2)建筑内部条件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3)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齐全,可满足项目水电暖的供应。

(三).项目投入总资金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投资总计157.84万元,其中设备购置安装费137.55万元,基本预备费6.88万元,其它费用2.41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46.83万元。

三、结论与建议

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该项目的建设是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它的建设是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符合########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求,功能分区合理,能够满足检验检疫、科研、实验、保健等各方面的需要,项目建设方案可行。

三、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卫生监督、监测的质量,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水平,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四、项目建设可以开展食品安全流通、生产、消费的全过程监督、检测和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工作,并完成其他临时任务。

同时吸收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及目标化管理模式,形成高效、快捷、开放的运行机制,并保证检测工作的第三方公正性。

因此,项目建设必要,可行。

建议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做好建设资金的筹备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避免影响项目进度。

同时,建设过程中应选择资信较好的设备供应厂家,保证项目按进度进行,并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资金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必要性

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业务用房436平方米,位于########医院旁。

几十年来,在基本建设上的投入,房屋条件有所改善。

房屋布局合理,但是实验工作条件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由于受现有设施条件、资金的限制,一些先进仪器设备无法引进,检测手段和设备较为原始,有的检测方法仍为人工滴定,检测周期较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差,严重影响了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需求。

该项目建成后,########将建立起较高水平的检测检验中心,成为全区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基地,为########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卫生检验监测、疾病控制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以承担全团疾病预防

控制、卫生监督的检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一师########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增强对重大疫情、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能力和对生化恐怖事件的应对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内的卫生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检验检测水平,更好的满足人民防病灭病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二、可行性

1、国家和兵团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的要求

2003年春暴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在极短的时间遍布全球范围并迅速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03年6月底,全球共有非典患者8460人,累计有808名患者死亡,先后有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非典和疑似非典患者。

中国内地成为此次非典疫情中的重灾区,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患者5327人,死亡348人,共有26个省市曾报告有非典病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动员,统一调配各类药品、物资和医疗救护人员,并安排了超过100亿人民币的非典防治资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密切配合,最终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

但也暴露出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不足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疾病控制能力和经验不足,疾病控制和医疗设施不能适应现代医学要求。

为此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6号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2]82号),明确将加强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防治传染性疾病的责任,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和应急指挥系统,健全疫情报告信息网络,加快各级防治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列为我国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

截止目前,国家已安排4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同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将努力在明年年底前建成师、市、团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并抓紧研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规划,面向长远提高国家整体救治能力。

2、符合国家“十二五”计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体系,提高对危害人民群众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暴发疫情、中毒及生物化学恐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能力,是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保护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此,国家在“十二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发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疗。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要高度重视卫生防病工作,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十二

五’期间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投入,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保证必需的资金”。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计划,2002年国家计委、卫生部制定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建设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卫生单位”。

3、提高########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该项目建成后,########将建立起较高水平的检测检验中心,成为全区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基地,为########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卫生检验监测、疾病控制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以承担全团疾病预防

控制、卫生监督的检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一师########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增强对重大疫情、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能力和对生化恐怖事件的应对能力。

因此,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购置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主要设施功能及仪器设备

一、需求分析

########全团共有一个中心镇########,十五个基层连队和一个科技连、一个林牧站,2013年统计全团总人口为11152人。

目前########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长期以来,########团委、政府对改善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进行了不懈努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仍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1、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依然繁重,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极易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因素、环境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传染病仍然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仍较高,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占死亡总数的比例逐渐下降,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总数的比例却在上升。

目前,全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肝及其病毒携带者近8万人,丙肝病毒携带者占3.5%,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总数居高不下,结核病、性病、意外伤害等也呈现上升趋势,周边地区的艾滋病发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面对疾病预防控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预防战略和预防体系。

2、设备技术力量薄弱,应对突发性重大疾病灾害能力较低

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当突发的重大疾病暴发和流行时,应对能力较为薄弱。

3、技术储备能力不足,无法解决公共卫生疑难和关键问题

对于疾病控制预防所需的药品、消毒产品、个体防护用品、疫苗、生物制

品、诊断试剂、标准品、病毒株、血清和细胞等物资,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尚未有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的长期战略贮备库。

面对重大疫情的发生,将完全处于较为被动状态,应对处理能力低。

4、公共卫生信息与统计系统不健全,网络建设不完善

公共卫生疫情信息系统管理分散,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数据库容量和兼容性较差,统计软件功能不能适应疫情报告的需求和政府决策的需要,信息资料利用的敏感性和时效性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团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和地方病监测、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妇幼保健。

2005年,########建立起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团场服务中心。

在做好本团疾病预防保健服务外,每年为来团劳务工(维吾尔族居多)检测健康状况。

2006年,团党委投资58万元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地迁入免疫史不详的儿童进行了“五种”生物制品的补种工作,减少了免疫空白人群。

对儿童甲肝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当年5月,对全团507名0-7岁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

对公安民警、卫生、电力系统、维稳工作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每年3-4月,对全团0-4岁儿童进行两轮脊灰强化免疫。

2009年将麻腮,麻风、A群流脑、A+C流脑、甲肝疫苗、无细胞百白破6种疫苗新纳入免疫规划。

每年的“世界卫生日、结核病防治日、计划免疫宣传日、碘缺乏病宣传日、爱耳日、爱眼日、爱牙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日、艾滋病宣传日”等,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卫生防疫和知识宣传。

每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要进连队按采集出厂水样,测定水砷是否超标。

进行成人砷中毒病情调查,检出砷中毒疑似病人。

对使用高压井单位的职工进行砷中毒筛查,对地方性砷中毒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碘缺乏病1997年5月,师卫生局下发《关于开展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全团每年5-8月期间,开展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并在6月和8月间对全团进行碘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妇幼保健。

########大力推进职工饮用水改造项目,到2005年新建水井10座,辅设自来水网管25公里。

全团9000多人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安全用水达到98%。

########积极争取改厕项目,2007年,改造厕所82座,其中公厕43座。

当年利用中央财政贷款项目,为全团150户职人住房进行“卫生户厕”建设,其中三联沼气式卫生厕所50套,双瓮无害化户厕100个。

  

由此可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及食品、药品检测机构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建设任务。

二、主要设施功能及仪器设备

1、主要设施功能

(1)办公区:

主要是本项目的行政、业务办公部门。

其功能主要是满足项目行政管理、需要和日常接待需要。

(2)儿童预防接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与管理中心主要布置儿童日常预防接种、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的科室和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疾病控制需要的健康查体和预防接种。

(3)传染病监测中心布置疾病控制相关科室及设备。

(4)疫情报告与处置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布置疫情监测、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科室及设备。

(5)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区。

由三大实验室组成。

微生物实验区。

主要设病原微生物室和卫生微生物室。

病原微生物室。

负责细菌性和其他病原性疾病的检测,可检测64类,85项指标,主要有炭疽、布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核菌

卫生微生物室。

负责饮用水、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等卫生检测,可检测37类,44项指标,主要有商业无菌、致病菌检测、霉菌酵母菌检测、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等。

消毒实验区。

主要设消毒实验室,负责卫生产品的鉴定、消毒剂理化指标分析、医疗用品的检测、生产现场的验收检测、医院感染控制消毒和污染检测、消毒器消毒效果检测等,可检测31项,31类指标,主要有定量杀菌抑菌实验、稳定性实验、能量实验、卫生指标检测、无菌实验等。

理化实验区。

主要设置食品理化室、职业卫生理化室、环境卫生理化室。

食品理化室。

主要负责各类食品污染卫生指标的检测,并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展部分毒物、残留物在其他检材中的检测,可以开展各种食物中毒理化项目的检测。

主要实验项目有:

有机磷、有机氯及其他类家药在食品中的残留定性定量检测;酒中残留甲醇杂醇的检测;防腐剂、氟乙酰胺、毒鼠强等毒物的定性定量测定;色素、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b、As、Hg、Cr、Cd等多种无机元素的测定;食品水分、灰分、酸度、PH值、硝酸盐、亚硝酸盐、蛋白质、有机酸等。

职业卫生理化室。

主要负责对车间空气、室内空气、生物样品及医院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主要检测项目有:

二甲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联苯-苯醚、糠醛、二硫化碳、五氧化二磷、丙酮、丁酮、有机氯农药、硫化氢、有机磷农药、飘尘、尿铅、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

环境卫生理化室。

主要负责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化妆品的检测。

检测项目有:

色度、浊度、肉眼可见特、臭和味、PH值、总硬度、铁、锰、铅、铜、锌、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氟化物、氰化物、砷、铅、铬、碘化物、余氯、钾、钠、钙、镁等。

2、主要仪器设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各种仪器设备37台(套),与卫生部制定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装备标准》相差较大。

本项目拟按照该标准予以配套完善,新增主要仪器设备27台套。

项目现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见表3-1,拟新增仪器设备见表3-2。

表3—1现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

用途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微量和痕量元素分析

2

测汞仪

1

汞测定

3

酸度计

1

PH值测定

4

干燥箱

1

干燥、灭菌

5

分光光度计

1

光度分析

6

生化培养箱

1

生化培养

7

电导率仪

2

高纯水电导率测量

8

气相色谱仪

2

分析有机成分

9

电子天平

1

称重

10

分析天平

1

称重

11

托盘式扭力天平

1

称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