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比较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046《比较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46《比较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46《比较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
0046《比较文学概论》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比较文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在最近几十年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比较文学概论”也已经成为高校中文院系的必修课,成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
它和外国文学也就是东西方文学以及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文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文科的学生,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系统的学习,向学生全面介绍比较文学这一学科,介绍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学生应该在学习之后,能够初步运用有关理论并结合具体作品作出具有比较性眼光的学术研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世界范围内有联系的文学现象,并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
该课程的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闭卷考试。
题型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总计10分
题型二:
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4题,总计20分
题型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总计30分
题型四:
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总计40分
说明:
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409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
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
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1、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中的“四跨”以及“各种文学关系”。
“跨文化”有两个涵义:
其一是跨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此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文学各有不同。
比较文学研究以不同民族文化为参照,以此来解释文学的差异性。
第二个涵义是“跨文化体系”,比如,西方各国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同属基督教文化体系,在这一范围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传统,不一定符合非基督教文化体系的各民族文学的实际,因而也就缺乏普遍意义。
为了推进比较文学的发展,就要进行跨文化体系的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更意味着超越文化体系。
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
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中的外来因素,或者从放送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对B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学的影响。
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谓“亲缘关系”。
其次,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有些文学现象虽然并不存在亲缘关系,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和相异,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
这种文学关系可以称之谓“类同关系”。
第三,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等关系。
我们称之谓“交叉关系”。
以上三种关系,即亲缘关系、类同关系和交叉关系,构成了比较文学对象的客观基础。
2、理解并掌握比较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比较文学代表一种文学的哲学,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它的基本原则是相信文学现象的整体性,否定文化经济中的闭关自守,并且由此认识到一个新的价值观的必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民族文学”逐渐无法构成一个能说清问题的研究领域,因为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国际的来龙去脉已经成为定律。
比较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人文主义生态学,是文学的世界观,在文化领域具有广泛而全面的远见。
自古以来,理想的教育是“全面的爱好”,中世纪建立的大学叫“普遍”(universitas),二十世纪强调多种多样和差异性。
比较文学注定要在文学领域里恢复振兴古代精神,把多种多样恢复成普遍。
全世界分担着一样的文学股权,追求着相同的文学目标。
人类文化史最初的形象是家族的和部落的,随后是国家的,人类的形象则必然不得不把其余的一切都包括起来,而比较文学乃是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比较文学的定义就是对“跨国家界限、跨民族界限、跨文化体系、跨学科界限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
3、重点掌握“比较文学”一词的产生,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国家的出现和提出者;掌握比较文学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争论,要熟悉并掌握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以来对比较文学下的最有代表性的定义,如法国学派的著名定义及其提出者、亨利·雷马克的定义,韦斯坦因的定义和日尔蒙斯基的定义等,要熟悉他们定义的内容、出处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4、掌握可比性的概念,以及存在的原因。
5、了解比较文学的特征。
6、掌握“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内涵及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首先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
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了解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重大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时间,掌握法国和美国学派、前苏联学者在比较文学学科诞生当中的作用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作,要能够对主要的几个学派进行分析和比较。
重点掌握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分歧,围绕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的分歧来展开。
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的名字永远与他那本《比较文学论》(1931)联系在一起。
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巴尔登斯伯格(1871~1958)。
1921年他和巴黎大学的另一位比较文学教授阿扎尔共同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同时主持出版了一套有关比较文学的丛书。
从此以后,《比较文学杂志》不断刊登法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比较文学者的论文,成为法国学派重要的理论工具。
美国学派的崛起是比较文学史上的大事。
法美两个学派在50年代进行的一场论战,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的领域。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讨论会。
1958年9月在美国北卡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在这次大会上,韦勒克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
这篇论文被看作美国学派的宣言。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次会议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
关于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分歧是一个重点,复习过程中要认真进行总结。
可以结合上一章有关“定义之争”的内容。
雷马克的定义中,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
(1)他与法国学者一样,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但他不再强调两个以上国家、民族的文学当只有事实联系时,才成为比较文学的对象。
也就是说,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文学,只要具有可比性,就都可以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2)他的定义中,还提出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即文学与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比较。
雷马克的见解被后人概括为“平行研究”,相对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成为美国学派最突出的特色。
2、了解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知道重要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中文译者,重要人物及其文学活动,掌握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的重要作品和主要观点。
佛典的翻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漫长过程。
在翻译的实践中,译家对翻译理论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探讨的焦点始终是直译好还是意译好的问题。
著名译家释道安(314~385)力主“直译”说。
另一位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344~413)则倾向于意译。
他认为梵文和汉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字,要将梵文直译成汉文几乎是不可能的。
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译经家。
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博洽古今、融贯中西的大学问家。
他称《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
严复提出“信、达、雅”三标准成为后世译界讨论译事的起点。
鲁迅于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一篇重要文章,他提出了“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的观点。
吴宓(1894~1977)在美国留学时,回国后曾在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执教。
他在东南大学所讲的“中西诗之比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30年代,傅东华全文翻译了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戴望舒翻译了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改革开放以后,大陆比较文学学科迅速发展。
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前四册问世,可以算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198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3、了解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的三种潮流。
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它自身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空前活跃,成绩卓著。
与此同时,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
这三股潮流促使国际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着比较文学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前进。
第一股潮流是所谓理论大潮。
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所谓“诗学复兴”现象,大批的理论著作问世,各种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诸如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接踵而至,使人目不暇接。
这股理论大潮,冲击着西方的学术界,也影响着比较文学界。
如果说,在六七十年代,比较文学界的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理论争论和理论建树方面而无暇顾及,那么当这些工作基本结束,需要更多地考虑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方向的时候,人们已无法回避这股理论大潮。
面对这样的局势,比较文学应该作出怎样的反应,学者们的看法很不相同,以致引起了比较文学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争论。
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显示着东方的崛起。
另一引人关注的事件就是1991年8月国家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方举行。
这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自195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东方国家举行。
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三股浪潮,是所谓“文化研究”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总之,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掌握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基本类型,掌握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各自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点。
掌握“可比性”的定义、内容以及价值。
1、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历史最为悠久、成熟的一种方法。
它由法国学派提出。
影响研究的范围从大的方面说,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给另一个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
从小的方面,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影响研究还可以从放送、接收、传播途径三方面来研究。
2、接受研究属于影响研究的一个特殊方面。
传统的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在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间的影响上,侧重点可以是影响源一方,也可以是接受影响的一方。
而接受研究却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也包括听众和观众)产生的作用,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的读者接受的情况上,当然也可以研究作家作品被不同民族社会接受的情况。
接受研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3、在比较文学中,所谓“平行研究”,就是在不考虑事实联系和影响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对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
它在两个方面与影响研究不同。
第一,它不像影响研究那样去考稽作家作品间联系的事实,追溯源流,探索影响,而是一开始就比较异同,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审美思考,最终导出结论;第二,平行研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是说,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和作品,都可以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作平行的比较研究。
而不象影响研究那样,严格遵循时间先后的观念。
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不是历史的、实证的、考据的,而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纯比较的方法。
它包括比较、对照、解析、推论、评价、综合等一系列的过程。
4、阐发研究是由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率先总结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方法。
是“一种跨文化地借用文学理论模式、观念的比较文学研究策略”。
1978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在一篇题为《中西比较文学:
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的文章中提出了“阐发研究”的命名。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或现象的阐发,即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对本民族文学的某些作品或现象作跨文化分析;或者反过来,用本民族文学的某种理论模式对外民族文学作品和现象作类似的处理,在既成的文学经验中再造和重构某些作品的意义。
二,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即把不同民族文学的理论相互阐释,相互印证,以完善某种文学理论或形成新的融汇。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自觉地运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释说明中国的文学理论,但并未把中国的文学理论简单地纳入西方文学理论的框架之中,而是互相说明和参照,将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容、概念在西方文学理论的背景下加以多方面的观照和立体化的解释,从而加深了对中西文学理论各自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阐发研究决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
如果认定只能用一个民族的文学理论和模式去阐释另一个民族的文学或文学理论,就如同影响研究中只承认一个民族的文学对外民族文学产生过影响,而这个民族文学不曾受过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一样偏激;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任何一国文学都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且不说像我们这样一个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就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民族也有弥足珍贵的传统和在这种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与别的民族文学相区别的文学体系。
完全以自己的民族文学模式去衡量解释别的民族的文学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粗暴的,正如美国比较学者列文教授所指出的,这反映了一种帝国主义的态度;反过来,完全按别的民族文学的模式来衡量、解释自己的文学,也同样是幼稚的,这反映了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和奴化心理。
比较文学反对孤立的民族主义是一大功绩,但不等于说,它赞成帝国主义的态度;反过来,比较文学提出“世界文学”的理想,并不等于说,它要取消民族文学。
因此,阐发研究决不是仅仅用西方的理论来阐发中国的文学,或者令令用中国的模式解释西方的文学,而应该是两种或多种民族的文学互相阐发,互相发明。
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每一个具体的研究都必须作到相互阐发,具体操作时,可选其中一种。
其次,阐发研究由于往往是在文化传统差距很大的两种或数种民族文学间进行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它们在宇宙观、自然观、文学观、心理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论是用自己的理论去阐发外民族的文学,还是用外民族文学的理论来阐发自己的文学,都必须对要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阐发的可行性。
拿中西文学的关系来讲,历史上中国学者曾不断向外民族的文学学习,从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借鉴、吸收俄苏文学和西方文学,用外来的理论模式阐发中国文学的情形是很普遍的。
例如,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和方法传入之后,许多老一代学者以浪漫主义理论来研究屈原和李白,也有学者用现实主义理论来解释杜甫、白居易,曾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任何一种理论或模式都是独特的,很难完全套在另一种文学上,因此,在借用一种理论或模式说明另一种文学时,就必须按照民族文学的传统和特征加以调整和改造。
这样,才能使相互阐发的研究闪出异样的光彩,结出丰硕的果实。
5、圆形的研究:
由于作家所受的外来影响常常是多元的,因此深入的影响研究往往不是从一个角度,而是从各个侧面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的外国影响。
梵·第根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圆形的研究”。
6、材料的搜求和考订
形成假设之一的第二个环节便是搜集考订材料,一般来说,假设A作家对B作家有过影响还需包含一些具体的内容。
首先是B作家是否知道A作家?
有无读过他的作品?
如何评论他?
这方面的材料越多,你的论证就越有力。
如果是孤证,如果只提到一、二次,那么,立论就要格外小心。
材料的搜集可以从任何地方进行,没有什么限制。
可以翻作者日记、书信、回忆录、游记、散文、访谈录,也可以用作家小说、诗歌中的材料,以上是第一手材料。
还可以用第二手资料,这是间接材料,包括同时代人的关于这个作家作品的回忆录、传记,同时代人的评论文章,年谱等,它们起目击、见证作用,补第一手资料的不足,因为有时第一手资料十分缺乏。
第三手资料,是翻阅那个时代的报刊、杂志,注意那个时期的图书出版情况,以及作家的交往、行踪,这些为作家作品提供背景材料,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时期流行什么话题,和作家有无关系。
再有,注意作家是否懂外语,若不懂,他读过什么译本。
这其中,要求审慎和细密。
在材料的搜集过程中,慢慢有了重点,假设求证就有了方向。
7、文学中的类同和相似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1)从根源上看,文学属于人文科学,任何人文现象都会超越时空的界限,反映某些共同的东西,蕴含着某种类似的成份
(2)人类的共同需要和愿望在类似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就可能产生出类似的文学现象
(3)文学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意识活动,由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凡是属于文学范围内的东西都会有某些方面的类似
(4)平行研究论
第四章文学范围内进行的比较研究
掌握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掌握有关学者对神话下的定义,掌握神话和民间文学研究中的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一、掌握比较文学译介学、形象学、文类学、主题学、中西比较诗学等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能结合具体作品做出相应理解。
掌握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掌握中西悲剧的异同。
1、译介学:
(1)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了解译介学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研究的区别
(3)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必然要产生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而另一发干,原作中某些因素是无法全部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因此在翻译中往往要失去一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译作无论如何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忠于原作,成为它的复制品,因而它是一种“叛逆”。
但是另一方面,翻译既然进入了一个新的语言组织,就必然会增添新的因素,同时不可避免的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创造性,所以它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存在译者、读者、接受环境三方面的创造性叛逆。
2、形象学:
形象学(imagologie)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3、文类学
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中国文学在文学类型方面有其独特的、显著的民族特点。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称“文体”,即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亦兼指文章或文学的风格、文风。
对各类文体的特点、文体的划分,及其发生、发展和流变做专门的观察和研究,称之为“文体学”或“文体论”,古代又称之为“文章流别论”。
4、主题学:
一般的主题研究,探求的是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人物典型所表现的中心思想,重点是研究对象的内涵。
主题学是指对文学作品内容方面所积淀的人类类同或相似经验的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它研究某一主题、人物、题材、意象等文学作品内容性因素在不同民族、国家中的流传及在不同作家笔下获得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
说得形象些,即一般的主题研究着眼于一个点(个别主题的呈现),而主题学研究着眼于一条线甚至一个面。
题材、意象、主题等被称为主题性单位。
5、了解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状况,掌握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的含义。
掌握“浪漫主义”的含义
产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反驳。
基本特征是强调表现人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在题材和主题上着力歌颂大自然,诅咒都市文明,并注重向民间文学学习,从民间文学中吸取素材和养分;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作家强调想象力、追求强烈的美丑对照和神秘的意蕴,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词藻,提倡诗的格律要舒展自由、富于音乐性。
掌握文学思潮和运动在近现代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思潮和运动是近现代欧洲文学史的一个显著而独特的现象。
欧洲文学史由一连串的思潮和运动构成:
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
文学思潮和运动是近现代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显著的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文学史是由一连串的思潮和运动构成的。
一种文学思潮一旦产生,就会迅速形成流派,然后以它的发源地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传播,造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文学运动,它往往覆盖了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并笼罩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或几个时代。
例如,文艺复兴作为第一个全欧的思想文化运动,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持续了大约三、四个世纪;17世纪是巴洛克的时代;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是古典主义的时代;19世纪上半叶是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随即被后来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运动取代;到本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象征主义的运动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潮流和运动占有突出的地位。
西方文学思潮与流派的生成、发展、演变、传播,具有明显的特征和清晰的脉络。
一种文艺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如何形成核心和流派,如何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疆界,传入别的国家和地区,它在新的参照系统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同一思潮和运动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成为比较学者感兴趣的问题。
它既可以对一种思潮和运动的发生、发展、流变作历史的考察,也可以对不同民族的同一思潮和运动作比较研究。
6、掌握比较诗学的概念。
比较诗学的含义:
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比较诗学的目的是“超越历史、超越文化,去探求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征和性质、批评的观念和标准”,“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
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比较。
7、掌握“套话”的含义
形象学中,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它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
如欧洲人用“鹰勾鼻”指犹太人。
套话对异族异国进行描述时,省略了推理的全过程,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第五章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一、要熟悉文学和艺术、宗教、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自己的理解,重点掌握文学与艺术、科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掌握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1、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学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从原始时代起就确实存在着紧密的亲缘关系,这已经为研究“艺术起源”的大量成果所证实。
而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更有大量的材料能够说明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
毫无疑问,这为文学与艺术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课题。
如德国著名文论家莱辛就对诗与画之间的差异作了平行比较。
他认为,诗与画在许多方面有不同。
第一,绘画描摹在空间中的物体,而诗则描写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第二,绘画一般采用点、线、面、颜色等“自然符号”为媒介,因而宜描绘空间的景物,而诗采用语言这种“人为符号”,因而描写时间上动作的承续;第三,从感官的心理功能来看,画诉诸于视觉,可以一览无余,不必过多借助想象,而诗用观念性的语言叙述情节动作,主要诉诸听觉,因此要较多地依赖记忆和想象;第四,就艺术理想而言,画的最高境界是美,而诗的最高境界是突出表情与个性。
同时,他也不否认二者有相通的地方,认为二者都是在摹仿自然,在一定的条件下,画可以通过物体去暗示情节动作,而诗也可以通过情节动作来描绘物体。
我们也可以对文学与其他艺术在题材上、意境上、结构上及技巧上的互相映证、互相借鉴来说明它们之间的互相阐发关系。
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兼善多种艺术,在创作中以一门艺术为主旁及它种艺术,或同时进行数种艺术创作,这样,他们就在自己的创作中把不同艺术的创作规律相互补充,相互生发,相互结合在一起。
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