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7606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docx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过去革命的目的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现在要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①是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为标志的

②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标志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④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因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④产品极为丰富,按需分配产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毛泽东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毛泽东思想既对中国又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无产阶级一无所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必须

A.要在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B.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同国际接轨

C.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历史上,尽管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发展中出现了挫折,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

这表明

①资产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

④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

C.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D.资本主义是人类的最终形态

8.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这是因为俄国十月革命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让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现实

③宣布了共产国际的成立

④让中国看到民族复兴的出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以下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C.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D.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0.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了高潮与低古、成功与失败,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

这是因为()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B.全人类都在追求实现社会主义

C.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新生

D.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无止境的

1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

C.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12.马克思在评价某事件时说: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

它是人民为着相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

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

”由材料可知,“这次革命”

A.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13.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4.20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

在此情况下,应该认识到()

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在1989年开始剧变,最先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出现,后来不断蔓延,最终以苏联解体告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告诉我们

①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失败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社会主义革命展现出远大的发展前途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长期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由此判断十月革命

A.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C.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坚定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17.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这一事实()

①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体现出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

③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了现实

④表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只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材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19.五四运动促进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D.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B.“十月革命”后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

D.巴黎公社成立后

21.十月革命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这是因为()

①新的阶级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从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成熟强大后资产阶级才能自动等待历史的判决

②资本主义某种暂时的复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③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过时、“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将在世界上空高高飘扬。

下列观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①我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中国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消灭了私有制

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

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作出榜样。

这主要是指巴黎公社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没收了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

D.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①②③: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标志,同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①错误,②③正确。

④: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A

解析:

A

【详解】

①②③:

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其特点主要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①②③选项正确。

④: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C

解析:

C

【详解】

C:

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的意思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化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入选。

A:

毛泽东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法错误,A排除。

BD:

选项BD与题意不符,不选。

故本题选C。

4.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③: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①③正确。

②: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是平均分配,②错误。

④:

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5.C

解析:

C

【详解】

C:

生产力决定产生关系,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C符合题意。

A:

要在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归根到底,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A与题意不符。

B:

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并不能与国际接轨,B说法错误。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不是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6.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①:

目前,资产阶级尚未退出历史舞台,①不符合现实,排除。

②:

“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②符合题意。

③: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发展中出现了挫折,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终将灭亡,③符合题意。

④: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

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7.A

解析:

A

【详解】

A:

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A正确。

B:

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B错误。

C:

该选项说法太绝对,C错误。

D: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是最终形态,D错误。

故本题选A。

8.B

解析:

B

【详解】

①②④: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现实,让中国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出路,①②④正确。

③:

俄国十月革命是1917年,共产国际是1919年成立,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

(1)时间:

1917年

(2)亮点: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9.C

解析:

C

【详解】

A: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正确但不合题意。

B:

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B正确但不合题意。

C: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错误,符合题意。

D:

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正确但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D

解析:

D

【详解】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A错误。

B:

全人类都在追求实现社会主义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现实,排除B。

C: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没有实现共产主义,C错误。

D: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了高潮与低古、成功与失败,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无止境的,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B

解析:

B

【详解】

B: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这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B正确。

ACD:

选项AC与题目“经济文化落后”的描述不符,D与题目不构成因果关系,ACD均不选。

故本题选B。

12.B

解析:

B

【详解】

A:

巴黎公社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A错误。

B:

马克思评价的是巴黎公社,题干中“这次革命……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体现了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符合题意。

C: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错误。

D: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排除D。

故本题选B。

13.D

解析:

D

【详解】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BC:

选项ABC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A

解析:

A

【详解】

①②: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

在此情况下,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C

解析:

C

【分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详解】

②:

通过社会主义的阶段遇挫,可见社会主义革命必将经历曲折的过程,故②正确。

④:

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被颠覆,说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故④正确。

①:

阶段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失败,排除①。

③:

材料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6.B

解析:

B

【详解】

A:

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B: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B符合题意。

C:

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D:

坚定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是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D。

故本题选B。

17.D

解析:

D

【详解】

③: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了现实,③正确。

④:

先建立政权,后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说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只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故④正确。

①: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故①不选。

②: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8.C

解析:

C

【详解】

C: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是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得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C正确;

A:

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A不选。

BD: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与设问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故不选BD。

故本题选C。

19.D

解析:

D

【详解】

AD:

五四运动促进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故A不选,D入选。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B不选。

C: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故C不选。

故本题选D。

20.A

解析:

A

【详解】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A正确。

B: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不符合题意。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C不符合题意。

D:

巴黎公社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到实践,但失败了,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1.D

解析:

D

【详解】

③④: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④正确。

①: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属于新的阶级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统治,①不符合题意。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D

解析:

D

【详解】

①:

资产阶级不会自动等待历史的判决,①错误。

②④:

从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尤其是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发展,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这说明资本主义某种暂时的复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就而就的,②④正确。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不说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③排除。

故本题选D。

23.C

解析:

C

【详解】

②③:

材料强调了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③符合题意。

①:

“我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排除。

④:

据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4.A

解析:

A

【详解】

①③④: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①③正确,④表述错误。

②: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不是消灭了私有制,②错误。

故本题选C。

25.A

解析:

A

【详解】

A:

巴黎人民给全世界作出榜样,这主要是指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A正确。

BCD:

选项BCD都是在建立政权的前提下进行的革命活动,不选。

故本题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