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7148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docx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9

江西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题

1.单选题  国家对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_____。

A:

防暑降温费

B:

国债

C:

按国家统—规定发给的津贴

D:

储蓄存款利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同事规定,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以及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免纳个人所得税。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_____。

A:

形式和状态

B:

源泉和动力

C:

方向和道路

D:

结构和层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它们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多选题  下列对联与其所描写的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一白居易

B: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C: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一李白

D: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一苏轼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

【答案】BC。

解析:

A项,所描写的人物为杜甫,非白居易,说法错误;B项,所描写的人物为司马迁,说法正确;C项,所描写的人物为李白,说法正确;D项,所描写的人物为辛弃疾,非苏轼,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及非金属矿产资源_____

A:

居东南各省首位

B:

居长江流域首位

C:

居全国首位

D:

居北方地区首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答: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居东南各省首位.根据题意.

故选:

A.

本题所属考点-安徽省考点

5.单选题  第③段旨在说明:

_____

A:

求知的方法与效果的关系

B:

求知的目的与效果的关系

C:

求知的态度与效果的关系

D:

以上三项都不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第三段分别体现出求知的态度、目的、方法与最终求知效果的关系,因此A、B、C三个选项都是片面的,选择D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多选题  

2010年新年伊始,猛烈的寒潮、几十年未见的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面对暴雪寒潮来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地方紧急响应,快速应对,力保群众生产、生活、出行不受或少受暴雪寒潮影响,交出了一份充满温情的“答卷”。

2010年春天,西南大旱,全国掀起抗旱髙潮。

2010年南方抗洪防汛。

党和政府积极部署抗击寒潮暴雪洪水灾害说明_____。

A: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B: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D: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  熊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但是南极洲是没有熊的。

其原因是_____。

A:

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

B:

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

C:

南极洲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

D:

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的地质变化,造成南极洲熊的灭绝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在6000万年前,南极洲与周边大陆分离,从此成为独立的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陆。

而熊类在地球上出现较晚,在熊类出现之前南极洲就已成为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大陆,与其他大陆脱离。

而大洋的阻隔又不能使熊类向南极迁移,所以南极没有熊。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8.单选题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_____。

A:

小康生活需要

B:

基本生活需要

C:

富裕生活需要

D:

现代化生活需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解析】所谓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选题  产品召回,是指生产商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召回。

产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

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厂家:

原因造成的批重性间题而出现的处理办法。

其中,对于质重缺陷的认定是最关键的核心。

下列厲于产品召回的是_____

A:

在某商店买的鞋子,在保修期内损坏,可盒回商店要求维修

B:

某厂生产并已出售的一批玩具,由于过于坚硬或锋利可能会危害儿童身体,厂家告知消费者可以前来退货

C:

卖家:

承诺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7日内退货

D:

某商场卖出的牛肉酱已过期变质,管理人员发现后,商场立即提供退货服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产品召回的关键要件是:

(1)生产者;

(2)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收回。

结合选项来看只有B符合生产商召回,ACD均不符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  确立美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是_____。

A:

世贸组织协定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确立了美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  SWOT中,T、W表示_____。

A:

内部威胁、外部劣势

B:

外部劣势、内部优势

C:

内部劣势、外部优势

D:

外部威胁、内部劣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其中战略内部因素(“能够做的”):

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可能做的”):

O代表(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  充分就业既是微观居民户家庭实现收入最大化所追求的理性预期,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策目标,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_____。

A:

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百分百就业

B:

是所有人百分百就业

C:

是愿意就业的人百分百就业

D:

不是百分百就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充分就业并不排除像摩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

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

只要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  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

A:

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B:

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C:

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

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告知公众”,即向公众说明和解释组织的有关政策、行为和产品,争取公众的了解和理解,促进公众的认同与接受。

“告知公众,形成舆论”是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

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获得友好和睦的同事关系的需要属于_____。

A:

生理需要

B:

完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便会产生更高一层的社会需要,比如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

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

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有所不同:

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阐明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中心任务由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故本题判断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判断题  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爱国情感。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

解析:

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爱国行为。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故本题判断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不包括_____

A:

集成性

B:

网络化

C:

交互性

D:

数字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

解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数字化和实时性的特点。

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  甲企业与工人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给付工资。

合同签订后的3年里,企业所在区域发生了通货膨胀,该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

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该企业获得的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来源是_____

A:

工人的一部分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C:

工人的一部分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

D:

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D。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该企业获得的超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  只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是_____。

A: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B: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C:

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

D:

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非主权国家也可以参加。

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单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包括_____。

A: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计划手段、行政手段

C:

经济手段、计划手段、行政手段

D: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计划手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单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_____。

A:

建立多党制

B: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实行三权分立

D:

建立议会民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

故本题应选B。

本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22.单选题  下列事件,发生在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的是_____

A: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

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

C:

俄国割占巴尔喀什湖一带

D:

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辟租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B项是同治帝时期,C项发生在咸丰、同治两朝,1845年英国最先在上海开辟租界,当时的皇帝是道光,所以D也不对。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23.单选题  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_____。

A:

工农联盟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工人阶级领导

D:

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释:

《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4.单选题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_____。

A:

夸大了物质运动

B:

否认了相对静止

C: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肯定了这一哲理。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25.多选题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

”这首小诗蕴涵的哲理有:

_____

A: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B: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

【答案】BD。

解析: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但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题目中的小诗,主要说人生会经历痛苦和挫折,但痛苦和挫折只占很小一部分,人生总体还是美好的。

此诗句正体现了主流与支流的关系问题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哲理。

故本题答案选B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6.单选题  写作的意义不仅是交流,写作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_____。

A:

传达

B:

传递

C:

传播

D:

传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是一种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也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和学习社会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

写作的意义不仅是交流,更重要的意义是传播。

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7.单选题  下列关于山东省气候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B:

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

C: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全省气温地区差异南北大于东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山东省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8.单选题  ①牛肉价格上涨了②牛肉供应量加大了③牛肉价格下跌了④生牛运输和屠宰费用提高了⑤养牛农户剧增了下列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②③①④

C:

④①⑤②③

D:

①④⑤②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

解析:

由于生牛运输和屠宰费用提高,牛肉价格上涨,于是养牛农户增加,导致牛肉供应量加大,牛肉价格又下跌了。

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9.单选题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_____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0.判断题  人类社会历史表明,在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是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

解析:

在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制度与创新。

故本题判断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1.单选题  关于县交通局的行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应采用上行文的格式发文

B:

可能因行文不规范被退回

C:

可标注“较急”或“加急”字样

D:

应标注“机密”或“绝密”字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

国家机密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

绝密,指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事项。

维修桥梁不属于绝密或机密事项范畴,故不必标注“机密”或“绝密”事项,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2.单选题  下列哪项中的民俗均与端午节有关?

_____

A:

剪窗花、踏青、燃放灯火、放风筝

B:

饮菊花酒、赏月、插茱萸、猜灯谜

C:

赏菊花、放孔明灯、插柳、贴春联

D:

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而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的民俗包括:

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驱五毒、滚吃鸡鸭鹅蛋、饮雄黄酒等,主要与纪念屈原和端午节气的气候变化有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3.单选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主张的文献是_____。

A: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B: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D: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

【解析】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4.单选题  在我国,目前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可见目前我国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选C。

A项为本题最大的干扰项,我们通常所简称的《民法》,全称为《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而非《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35.单选题  亚硝酸盐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

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

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甚至会致癌,主要是因为亚硝酸盐_____。

A:

能抑制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使机体反射功能逐渐消失,大剂量能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

B:

进人体内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导致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C:

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D:

脂溶性高,由于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因而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而抑制脑功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解析】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6.单选题  张某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巨资,用于奢侈挥霍。

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职务侵占罪

B:

挪用资金罪

C:

挪用公款罪

D:

贪污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