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184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4 大小:7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2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附10套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第l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

西周建立后推行的分封制与井田制使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大,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

周初重器大盂鼎的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叫盂的贵族土地和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

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

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

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

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

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

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

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

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

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的,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

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摘编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好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的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

稳定。

D.隋朝的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叫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的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最后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个时间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严重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而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消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男孩儿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有时甚至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那时,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

有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儿,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女孩儿跟他成了同桌。

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

男孩儿偷眼看,心里既忌妒又眼馋。

男孩儿自尊心很强,怕女孩儿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

女孩儿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

“会了,不用记了。

”女孩儿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儿拒绝了,女孩儿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

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儿没有钱,就没有报名。

女孩儿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

“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

”男孩儿气恼地说:

“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

”女孩儿委屈地哭了,说:

“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吗?

”男孩儿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第二年,女孩儿的家要搬走了,男孩儿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

在知道了她搬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去上学,而是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

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儿跟她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儿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儿想跟她说点儿什么,跟在后面拼命地追,可是车速太快,一溜烟儿就从眼前过去了。

第二天上学,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给男孩儿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留给他的。

男孩儿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过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

钢笔的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刘兵。

男孩儿哭了。

他突然觉得,因为忌妒,他对同桌太不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作疼痛。

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

有时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

几十年过去了,男孩儿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当年那个跟他同桌的小女孩儿,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儿。

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

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儿,他便死而无憾了。

主持人问他:

“为什么非要见她呢?

相见不如想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

他摇了摇头。

主持人说:

“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他说:

“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

小时候,因为贫穷,我受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

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经泪光盈盈,“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

“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

“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

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

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是只适合放在心里的,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道就淡了。

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

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

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

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已经于三年前因病去世……

(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

一是少年时男孩儿和女孩儿同桌以及女孩儿要离开时发生的事;二是几十年之后男孩儿因寻找同桌的女孩儿而被邀请做访谈的事。

B.男孩儿拒绝女孩儿给他本子和替他交看电影的钱,而女孩儿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留下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儿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

C.小说中有关女孩儿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男孩儿几十年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是因为她“是个漂亮的女孩儿”。

D.男孩儿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女孩儿却死了,这给男孩儿的心理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

5.小说中的刘兵是怎样一个人物?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倒数第二段叙写了书信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议获悉,自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

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

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

 

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

 

(摘编自《公安部交管局:

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

材料二:

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时-24时;雨花区则为上午6时-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

 

(摘编自《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

(摘编自《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

材料三:

江苏省宿迁市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

然而,宿迁市的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

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

(摘编自《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 

材料四:

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

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

对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

对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

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

 

(摘编自《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

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

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交管工作的新手段、新方法是江苏省宿迁市的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D.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

B.根据材料二统计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沙市发生的涉及行人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受伤人数的三分之一。

C.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

D.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时-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

E.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一下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应有的做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

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

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

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周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

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

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

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

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

俄真授三司使。

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

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

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

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

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

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

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

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

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

拜定国军节度。

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

乾德五年,移镇沧州。

太平兴国初来朝,改左骁卫上将军。

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蔬圃六、亭舍六十余区。

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

百万/美独不取/

B.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C.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D.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源于三公。

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

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

B.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有“署”“假”“摄”“领”“行”等。

C.太祖,庙号称谓。

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

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

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的军政大权。

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美善于迎合。

周世宗在镇守澶渊时,每次有求取,张美一定设法为他提供给养。

周祖因此事生气将他改任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B.张美仕途较为顺利。

世宗登基后,让张美入朝任枢密承旨。

后来因为宰相景范生病,世宗再任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并主管三司。

C.张美料敌于先。

李筠镇守上党,常做不法之事。

张美料想到他一定会叛乱,暗地在

怀、孟之间积聚粮食,为太祖后期的讨伐提供了物质保障。

D.张美廉洁疏财。

在率分钱事件中,只有张美对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退休之后,他还捐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两座果园、六处菜园、六十多栋亭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

(5分)

(2)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释】①大历四年,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

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

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②那:

奈何,对……怎么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

首句中的“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句中的“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是还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

C.颈联中“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

诗人融情于景,由成都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诗人凄凉的情感。

D.尾联中“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诗人内心的烦躁,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诗人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读起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15.本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3)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②这部电视剧自开播以来.受到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飘红。

剧中实力演员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的讲话,如黄钟大吕,向全世界展现了杭州这一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④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⑤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

⑥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的危害。

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

B.英国教育家认为东亚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中规中矩,束手束脚,基础知识虽然扎实,但在独自面对未来社会时不免陷入能力匮乏的窘境。

C.大连海关将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复制推广,提高通关效率,并与口岸相关单位携手打造新型口岸监管体系,全面促进贸易便利化。

D.《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19.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接受师长邀请:

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

B.称赞对方作品:

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

C.祝贺开张大吉:

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D.初见单位同事: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座城市也像一个人一样,①。

所谓城市的气质,②。

正如一个人的气质,肯定与他的先天的文化遗传和后天的文化教养关系密切。

城市文化作用于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③,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怎样,影响到城市人的居家感受、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前一段时间,山西一游客因为川菜“鱼香肉丝”中没有鱼而拒绝付款一事传遍了络。

其实,正如“老婆饼”中没有老婆,“蚂蚁上树”中没有蚂蚁一样,中国菜的菜名与内容毫无关系。

正因为如此,进了中餐馆,看菜名点菜是吃不到你想吃的东西的。

所以研究中国菜名的起源,自然也没有任何价值。

①中国菜的菜名与内容大多数还是有关系的。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成绩,培英中学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

学生凡读“闲书”被发现的,一律写检查,同时回家“反思”三天,以示惩罚。

消息传出,老师、学生、家长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规定得好,它必将产生很好的效果;有的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何谓“闲书”作出界定,不宜一刀切;有的认为罚得太重,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

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思考?

假设你是培英中学的学生,请你写一篇文章给校报,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1.D【解析】A项,“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