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04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docx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卷学业水平达标3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生活在沙漠中的光棍树没有叶子,便于减少蒸腾作用,节省水分,用绿色的茎与枝条代替叶的功能;吃人树的树干呈圆筒状,枝条如蛇样,一旦有动物靠近,枝条便抓住动物,利用其消化液将其消化。

光棍树和吃人树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消费者   B.生产者 生产者

C.消费者 生产者D.消费者 消费者

解析:

选A 光棍树可用绿色的茎与枝条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

吃人树以动物为食,为消费者。

2.白桦树被害虫咬伤后,通过释放一种气体,使周围45m以内的金合欢树都能接到信号,在5~10min内大量产生单宁酸。

该信息传递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生物信息

解析:

选B 根据题意可知,白桦树通过释放一种气体进行种间信息传递,故属于化学信息。

3.下列哪项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且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

A.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

B.猎捕食物时,工蚁之间通过触角接触交流信息

C.雄性园丁鸟在自己的“庭院”里不停地唱歌跳舞,吸引雌鸟的到来

D.跳羚擅长使用“小牛跳跃”的特殊方式吓跑追赶它们的敌人

解析:

选C 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信息传递发生在同一种群内部雌、雄个体之间,故C项符合。

A项属于同一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项只是工蚁之间的信息交流,D项的信息传递发生在不同的物种之间。

4.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

随着人们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使龙血树因资源日趋枯竭,而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龙血树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

D.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

选D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5.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

选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

解析:

选C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能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也可能来自于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

7.对于一个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尽量增加水族箱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水族箱应放在每天都能照射到强光的地方,保证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

C.水族箱生物群落起初比较简单,演替必定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

D.这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存在的时间可能很短暂

解析:

选D 水族箱生态系统是小型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空间等资源有限,水族箱中投放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宜过多。

由于该生态系统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水族箱不能放在强光下,以免水温迅速升高,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由于水族箱中的生物繁殖能力、食物、空间等受到了限制,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该生物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减少,最终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8.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解析:

选D 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因此该丝瓜地的碳循环不仅仅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还有分解者等的参与;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应以该种群全部个体为调查对象,而不能只统计成虫的数量;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同化的能量之比,而非个体数量之比;根据题图信息,甲数量增加后会导致乙数量增加,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存在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数量会减少,进而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B.甲图中C与A、B最主要的差别为C含较多的蛋白质

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D.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解析:

选B 甲图中存在A→B→C的单向流动,应为组织液→淋巴→血浆的途径,因此甲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乙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应为血浆(甲图中的C);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由乙图关系可知,A、B、C、D依次为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在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C所处的营养级。

10.(全国乙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

选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只能认识并利用其运行规律,不能改变它。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

“退耕还林、还草”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境。

1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①是光合作用,②③是呼吸作用,④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解析:

选B A是生产者,B、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A和分解者D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12.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

其中,甲和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

C.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去污效率会更高

D.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解析:

选D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丙为消费者,可摄食浮游植物等生物,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很多分解者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可增加污水的溶氧量,去污效率会更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之和。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个,既具有捕食又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

(2)请你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对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4)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

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第三、第四和第五3个营养级,既具有捕食又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青蛙和蜘蛛。

(2)“农作物→鼠→蛇”这一食物链最短,是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4)农民在农田里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5)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应该充分利用秸秆,如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把牲畜粪便送入沼气池发酵,以沼气作燃料,以沼渣作饲料,以沼液作肥料。

答案:

(1)5 3 青蛙和蜘蛛 

(2)农作物→鼠→蛇 (3)标志重捕 (4)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5)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把牲畜粪便送入沼气池发酵,以沼气作燃料,以沼渣作饲料,以沼液作肥料(合理即可)

14.(8分)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增加3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________g。

若蛇全部死亡,猫头鹰数量可能会________。

(2)图乙中,t1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

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5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K值是________条。

(3)下表是某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