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183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docx

冠龙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冠龙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2008.11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3分)

(1)春天去了一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

“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

……”——这使我更加惆怅。

(2)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

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要将他们忘却。

他们就义了已经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

“这是第三回了。

自己出来的。

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3)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企图给它流布的。

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

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而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

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4)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这,,,,是对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

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5)那一世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

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6)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1.选文的题目是《》,作者是,原名。

“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要将他们忘却。

”(请在横线上写出篇目名)(4分)

2.第

(2)段中划线部分是对白莽出狱情形的描写,这样描写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分)

3.将第(4)段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并且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4分)

4.联系全文,谈谈选文第(5)段有何含义?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

(11分)

于丹:

我到孔子故里来谢师

(1)依然是利落的短发,依然是谦和的微笑,没有像影视明星那样戴着墨镜,没有像带着保镖那样的前呼后拥,于丹走出济南遥墙机场大厅时,收获的是一大堆鲜花和笑容。

……

(2)昨(19日,编注:

2007年04月19日)晚10时20分,著名学者于丹来到济南,今日做客“齐鲁讲坛”。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于丹面对面,下面是整理后的访谈录——

(3)记者:

听说你出生在青岛?

    (4)于丹:

不对。

是我妈妈生在青岛,但她也不是山东人。

不过山东人给我印象很好。

    (5)记者:

这次你是第一次到曲阜来吗?

    (6)于丹:

我来过多次,你想啊,我是搞古典文学研究的,哪能不来孔子故里啊!

    (7)记者:

不过,前几次来跟这次肯定不一样,那时大家都还没关注你,现在听说你要来,就包围你了。

    (8)于丹:

其实,我喜欢朴素从容的生活。

我不希望放大个人的符号。

当然,每次到曲阜肯定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单单是一种游览,而是随着年龄、阅历、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9)记者:

这次到曲阜来讲学心情如何?

    (10)于丹:

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孔子故里来的,说实在的,我没有资格到这里来讲,准确一点说,我是来谢师的,作为一个晚生后学,要用自己的心来体会孔子和他身后留下的遗产。

一部《论语》从古流传到今,它说的是圣贤之事,但其中的道理是简单而清晰的,其实真正的道理都是朴素简单,道不远人,敬而不畏,说的就是道理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

只是太多的考证和研究,让这些道理显得过于深邃了。

我觉得《论语》是有温度的,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所以,到孔子故里,感觉是一种敬重。

    (11)记者:

你心中的孔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12)于丹:

其实我对孔子的理解可能性别色彩挺少的,因为首先我觉得,孔子这个人让我很难站在一个性别视角上去看他,尽管他是一个很朴素的圣贤,但是如果他要是李太白或者苏东坡,我可以带着一个女性视角去看他们,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精神的色彩、生活的色彩,但是孔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他带着温度,但是他很少色彩。

他对人很宽和,但是从色彩上来讲我感受不到多少。

    (13)我所解读的孔子不是一个我敬仰的圣贤,而是一个我爱的朴素的圣贤,这种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能穿过千古尘埃,像父母对小孩子那样教育,是最朴素道理的一个昭示者,所以我觉得,我讲的孔子的言辞是真实的,但是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而我不希望把我的色彩强加于观众,而只是以我的色彩,以一种爱的方式去作为一种导火索,让所有的人在心里面跟孔子有这么一种火焰的默契,能够点燃自己心里头一种爱,一种呼应,哪怕是否定,但总而言之,有所感就比无感要好得多。

    (14)记者:

孔子和庄子你都讲了,而且讲出了自己的个性,你更喜欢哪个?

    (15)于丹:

说实话,我喜欢庄子胜于我喜欢孔子。

因为庄子给我更多的是个人生命的东西,而孔子给我的是道德担承。

跟孔子我认同,我尊敬。

我觉得跟庄子无障碍。

其实孔子和庄子有相通之处。

林语堂曾经说过,他说中国人某种意义上讲,在他的社会角色上都是儒家,在他的生命角色上都是道家,儒与道无非一个是兼济天下,一个是独善其身,说白了一个是八小时之内,一个是八小时之外,我们其实上班的时候,都会以一种儒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职业化,甚至比职业化更高的理想化,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但是您退出到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啊,闲散啊,处事方式啊就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所以,所谓道不远人,就是孔子跟庄子一直都做为某种元素活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

5.人物访谈也是新闻写作的体裁之一,访谈之前除了与对方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方式外,采访者自己要,以免采访时漫无目的。

从上文记者采访于丹的对话开头看,开始访谈时通常要,使采访能自然地进行。

(2分)

6.上文第

(1)段简要地描绘了于丹的形貌,其作用是。

(2分)

7.于丹说“孔子和庄子有相通之处”,她这样说的依据是

(2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论语》中的道理本来是朴素简单的,但有些人的考证和研究反而把它复杂化了。

B.说孔子有温度,却很少有色彩,是因为他是一个怀着宽和的爱而又很朴素的圣贤。

C.从林语堂的话可以看出,儒家是重视兼济天下,而不重视独善其身的。

D.上文结尾“逍遥游”一语的意思是从容、自由、闲适的为人处世心态。

9.结合本文以及你对孔子和庄子的了解,你喜欢哪一个?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150字左右)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

(任选5句)(5分)

〔注:

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0.

(1),无韵之离骚。

(鲁迅)

(2)子在川上曰:

“!

”(《论语》)

(3)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庄子《秋水》)

(4),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5),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阅读下面的诗宋词,完成第11~13题。

(7分)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彥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①枕,容我醉时眠。

注:

①簟(diàn):

凉席

11.“满庭芳”是这首词的。

(1分)

1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词上阙描写江南初夏的景色。

“风老”三句,是说小莺已经长大,梅子已经成熟。

“老”、“肥”二字,以形容词作动词,很生动。

B.“午阴”一句,写时值中午,阳光直射。

该句以树阴之“圆”反映树叶的茂盛,作者以此表现“无想山”上的景物之美。

C.“梅子黄时雨”,加上地低山近,所以衣服湿润。

“费”字表明水气之重。

D.杜甫有诗云“人静乌鸢乐”。

词人加一“自”字,表现乌鸢的逍遥情态。

E.当初白居易被贬九江,写作了《琵琶行》一诗,该诗以“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样的诗句,表现其内心的忧苦。

本词的作者以“黄芦苦竹”四个字与前面所写的夏日美景相比。

同样的景物,两位作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怀。

F.词的下阕写社燕“漂流”千里,来此江南,像自己一样欣赏美景。

作者以社燕为美景的一部分,使江南景色被点染得更美。

G.词的下阕直接写“我”。

作者劝自己少要思量,多饮美酒,并将自己形容为憔悴倦客,以此表现内心的矛盾苦痛。

13.谈谈你如何理解“不堪听,急管繁弦”?

(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17分)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冯虚御风()

(2)正襟危坐()

(3)方其破荆州()(4)吾与子之所共适()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目遇之而成色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仲尼语之以为博D.用之不竭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本文中的“苏子”是时期(填写朝代)的(填人名),字,号。

(2分)

18.“苏子”的回答,以明月江山作比,意在说明说什么?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19~21题。

(7分)

崇明老人记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

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

伯开花布店,()开布庄,()开腌腊,()开南北杂货。

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

“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

“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博奕,或摴蒱,四子知其所往,遂遣人密持钱二三百文,安置所游家,并嘱其家佯输钱于老人。

老人胜,辄踊跃持钱归,老人亦不知也。

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

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

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

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

“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洵不诬也。

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

19.请依据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填写第一自然段空格中原有的内容。

(3分)

伯开花布店,()开布庄,()开腌腊,()开南北杂货。

20.“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这副对联隐含的四字成语应是。

(1分)

21.本文第

(2)段列举了生动的事例,从和方面,表现了

(4分)

二、作文(40分)

22.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7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冠龙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题纸2008.10

题号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备注:

请用黑色水笔答题。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3分)

1.(2分)《》《》

2.(2分)

3.(2分)这句话的含义:

(2分)

4.(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

(11分)

5.(2分)6.(2分)

7.(2分)

8.(2分)()

9.(3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

(任选5句)(5分)〔注:

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0.

(1)

(2)!

(3)(4)

(5)

(四)阅读下面的诗宋词,完成第11~13题。

(7分)

11.(1分)12.(4分)()()13.(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17分)

14.(4分)

(1)冯()

(2)危()(3)方()(4)适()

15.(2分)()16.

(1)(3分)

(2)(3分)。

17.(2分)

18.(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19~21题。

(7分)

19.(3分)(),(),()20.(1分)

21.(4分)

表现了。

二、22.作文(40分)

冠龙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2008.10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3分)

1.(2分)《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周树人《为了忘却的记念》

2.(2分)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描写表现白莽坚定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或对革命的赤诚之心,虽苦犹乐)。

3.(2分)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这句话的含义:

(2分)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林中的响箭”显示其直率,“爱的大纛”显示其真诚,“憎的丰碑”显示其对现实的揭露。

显示出白莽诗歌直率、真诚、揭露现实的特征。

4.(3分)白莽等烈士面对黑暗社会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是许多人崇敬的,他们的诗作也必将被人们喜爱、传诵。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

(11分)

5.(2分)准备一个提纲找一个合适的话题切入6.(2分)通过外貌描写使读者对于于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同时突出了于丹并没有因为成为名人而摆架子的朴素品质。

7.(2分)二者都有理想化的生命追求。

8.(2分)(C)

9.(3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

(任选5句)(5分)

〔注:

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0.

(1)史家之绝唱

(2)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3)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4)春风又绿江南岸

(5)羽扇纶巾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四)阅读下面的诗宋词,完成第11~13题。

(7分)

11.(1分)词牌名12.(4分)(E)(F)13.(2分)管弦指音乐声。

急管弦繁是指节奏欢快的音乐声。

作者漂流在外,内心惆怅,欢快的音乐声将使他内心更加忧伤。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17分)

14.(4分)

(1)冯(通“凭”,越过)

(2)危(端正)(3)方(当)(4)适(享用)

15.(2分)(B)16.

(1)(3分)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像苇叶似的小船,举起用葫芦做的酒杯互相劝酒。

(2)(3分)把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如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17.(2分)北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

18.(3分)说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从而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19~21题。

(7分)

19.(3分)(仲),(叔),(季)20.(1分)举案齐眉

21.(4分)

表现了子、媳孝养父母时虔诚和周到的态度。

二、作文

按照高考要求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