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docx
《现代交换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技术.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交换技术
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属于通信网组成部分的是(ABC)
A、用户终端设备B、传输设备C、交换设备
2、交换节点可提供的接续类型(ABCD)
A、本局接续B、出局接续C、入局接续D、转接接续
3、数字通信优点(ABC)
A、抗干扰性强B、保密性好C、设备易于集成化D、频带宽
4、用户状态信令有(ABCD)
A、呼叫占用B、应答C、前向拆线D、后向拆线
5、中国1号信令包括(AB)
A、线路信号B、记发器信号
6、某一复帧,F4帧的16时隙传送的是(C)话路的标志信号。
A、TS4和TS18B、TS4和TS19C、TS4和TS20D、TS4和TS21
7、程控数字交换机内,任一用户的数字化话音信号的传输速率为(B)。
A、8Kbit/sB、64Kbit/sC、2048Kbit/sD、3.1Kbit/s
二、判断题(注意错误所在)
1、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对)
2、分组交换的数据传送方式只有虚电路方式(错)
3、X.25协议三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信令层(错)
4、信令类型可划分为带内信令、随路信令、分组信令、公共信道信令(对)
三、简答题
1.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答:
(1)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
(2)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3)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4)能控制连接的建立(5)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接
2、通信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终端、传输、交换
3、交换节点有哪些接续类型?
答: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4、什么是虚电路?
其有何特点?
答:
所谓虚电路是指呼叫建立时,有关交换节点在相应路由上寻找一条适合的通道;该通道不建立连接和分配资源,而是将通信所需的带宽、所选的路由编号填入相关交换机中,从而“记忆”所分配的带宽和去向。
其特点: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是逻辑连接;不独占线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
5、什么是虚电路方式?
答:
虚电路方式是指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虚电路;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最后通过的呼叫分组来拆除虚电路。
6、什么是数据报方式?
答:
数据报方式是指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而是按照每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对各个分组独立进行选路的分组交换方式。
是一种无连接的方式。
7、为识别来自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采用了交织传输方法,其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方式?
答:
交织传输是指在发端,先将各个用户数据打上与终端或子信道有关的“标记”,然后交织在一起发送到线路上。
在收端,可利用“标记”,很容易识别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
交织传输的方式有三种:
比特交织、字节或字符交织、分组(或信息块)交织。
8、中国1号信令规定了哪两种信号?
答:
线路信号和记发器信号。
9、中国1号信令中的记发器信号是如何传送的?
答:
(1)采用多频编码、连续互控的方式;
(2)可以端到端,也可以逐段转发;
(3)互控过程按照以下四拍完成,具体如下:
第一拍,发送端发出一个前向信号
第二拍,接收端接收并识别出该前向信号后,回送一个后向信号
第三拍,发送端接收并识别出后向信号后,停发前向信号
第四拍,接收端识别出前向信号已停发,停发后向信号
10、简述记发器信号传递的互控过程
答:
第一拍,发送端发出一个前向信号
第二拍,接收端接收并识别出该前向信号后,回送一个后向信号
第三拍,发送端接收并识别出后向信号后,停发前向信号
第四拍,接收端识别出前向信号已停发,停发后向信号
11、PCM30/32系统中,随路信令的线路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答:
(1)按照PCM复帧结构通过TS16传送线路信号的四位编码信息;
(2)以16个帧(F0~F15)构成1个复帧,F0的TS16传送复帧同步信号,F1的TS16传送TS1与TS17的线路信号,F2的TS16传送TS2与TS18的线路信号,依此类推,F15的TS16传送TS15与TS31的线路信号。
12、七号公共信道信令比一号随路信令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答:
速度快、效率高、信息量大、可扩展性强、利用率高。
13.采用TS16传送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时有什么不同?
答:
传送随路信令时,复帧结构的TS16用于传送30个话路的线路信号,即F1的TS16传送TS1与TS17的线路信号,F2的TS16传送TS2与TS18的线路信号,依此类推,F15的TS16传送TS15与TS31的线路信号,每帧TS16信息与话路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传送公共信道信令时,按照信道共享方式逐个字节地传送信令消息内容,每帧TS16信息与话路之间在传送时间上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二章复习题
一、判断题(注意错误所在)
1、通过T接线器之后输出信息比输入信息的最大延迟不会超过1帧(对)
2、数字交换的本质是完成两个用户不同时隙内的信息交换(对)
3、空间交换是将信息由一条复用线交换到另一条复用线上,此过程中时隙发生了变化。
(错)
4、主叫向被叫发出呼叫时,由于被叫忙而使呼叫损失的情况是内部阻塞。
(错)
5、读出控制方式的T接线器,其SM是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写入地址,把话音信息写入到SM相应单元中,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读出SM的内容。
(错)
6、话音存储器所存储的是8位PCM编码的话音信息。
(对)
7、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只有读出控制方式。
(错)
8、复用器包含移位寄存器、锁存器、8选1电子选择器三个组成部分。
(对)
二、选择题
1、16端PCM的输入码率为(D)
A、1024kbit/sB、4096kbit/sC、512kbit/sD、2048kbit/s
2、串并转换可以采用什么部件来实现(AC)
A、移位寄存器B、T接线器C、复用器D、分路器
3.下面哪个器件不是控制存储器的组成部分(A)。
A、ROMB、锁存器C、比较器D、RAM
4.下面哪个器件不是话音存储器的组成部分(A)。
A、ROMB、锁存器C、比较器D、RAM
5、HW线的时隙数决定了T型时分接线器控制存储器的(B)。
A、数量B、单元数C、单位数D、单元内容位数
6、对于8端PCM的复用器,HW1TS2对应的总时隙是(D)。
A、TS1B、TS3C、TS3D、TS17
7、对于控入顺出的T接线器,已知入线时隙数为1024,则CM单元内容位数为(C)。
A、1024B、8C、10D、16
三、简答题:
1、简述在读出控制方式下SM和CM的行为方式?
答:
SM:
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写入话音信息;
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读出地址,读出SM相应单元的话音信息。
CM:
在中央处理机控制下写入;
在定时脉冲控制下读出。
2、在写入控制方式下,T接线器中SM的写入及读出原理。
答:
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写入地址,将话音信息写入到SM的相应单元中;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读出SM相应单元中的话音信息;
3、以16端脉码输入为例,求HW15TS24的变换后的时隙是多少?
答:
总时隙TS号=HW线时隙号×16+HW号=399
4、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
T接线器由SM、CM、复用器、分路器四部分组成。
5、T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
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
功能:
进行时隙交换,完成同一母线不同时隙的信息交换,即把某一时分复用线中的某一时隙的信息交换至另一时隙。
最基本的组成:
由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组成。
6、T接线器中复用器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答:
功能:
串/并变换和并路复用。
目的:
减低数据传输速率,便于半导体存储器件的存储和取出操作;尽可能利用半导体器件的高速特性,使在每条数字通道中能够传送更多信息,提高数字通道的利用率。
7、对于32端脉码输入的复用器,其各部分的传输速率如何?
答:
输入端的串行码速率为2048Kb/s
串并转换后的并行码速率为256Kb/s
输出端并路复用后的速率为8192Kb/s
8、读出控制方式的T型接线器,若TS3与TS12要互相交换信息,试画图并填入相应的数字及信息。
如果SM有256个存储单元,则在SM和CM中的各个单元内应有几位码?
答:
如果SM有256个存储单元,则在SM和CM中各个单元内均有8位码。
9、写入控制方式的T型接线器,若TS3与TS12要互相交换信息,试画图并填入相应的数字及信息。
如果SM有512个存储单元,则在SM和CM中的各个单元内应有几位码?
答:
如果SM有512个存储单元,则CM单元内容为9位码,而SM单元内为8位码。
10、读出控制方式的T型接线器,将TS5内信息交换TS20,画图并填入相应的数字及信息。
答:
11、写入控制方式的T型接线器,将TS5内信息交换TS20,画图并填入相应的数字及信息。
答:
第三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包括(话路系统)、(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
2、程控交换机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用户集线器)、交换网络、(信号部件)、中继器。
3、编译码器的任务是(完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化)。
4、滤波的任务是(防止带外信号的干扰)。
5、监视就是对用户分机的(摘挂机状态)和(拨号脉冲信号)进行监视。
6、处理机的备用方式有:
(同步双工工作方式)、(话务分担工作方式)、(主/备用方式)
7、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存储各种程序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话路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各设备发出指令。
二、简答题
1、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
用户电路是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用于连接用户话机的接口电路,完成BORSCHT功能。
2、模拟用户电路BORSCHT功能的中文含义是什么?
答:
B:
馈电;O:
过压保护;R:
振铃控制;S:
监视
C:
编译码和滤波;H:
混合电路;T:
测试
3、程控交换机的馈电电压是什么?
用户通话时馈电电流一般为多少?
答:
馈电电压是-48V;用户通话时馈电电流在18~50mA之间。
4、程控交换机中振铃控制一般采用部件什么实现?
铃流信号是什么?
答:
振铃控制一般采用振铃继电器实现。
铃流信号是交流信号,电压75V±15V,频率25Hz
5、用户集线器的作用是什么?
通常如何实现?
答:
进行话务量的集中(或分散)。
通常采用T接线器来实现。
6、处理机有哪些基本控制方式?
并解释。
答:
包括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方式。
集中控制:
任一台处理机都可以使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执行交换系统的全部控制功能;
分散控制:
每台处理机只能控制部分资源,执行交换系统的部分功能。
可按话务分担和功能分担两种方式工作。
7、什么叫热备份?
答:
备用机和主用机一样接收外部输入数据,但不完成呼叫处理;备用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和主用机存储器中的数据相同。
8、话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主要包括哪些电路?
答:
话路系统的作用是构成通话回路,可分为话路设备和话路控制设备。
主要包括:
用户电路、集线器(用户集线器和远端用户集线器)、中继器、信号部件、数字交换网络。
9、数字中继器的作用是什么?
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数字中继器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数字中继线接口。
其基本功能:
码型转换、时钟提取、帧定位、帧定位信号与复帧定位信号的插入、信令提取、告警处理等。
10、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数字信号音是什么电路产生的?
是如何产生的?
答:
数字信号音是由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数字信号音。
产生方法如下:
(1)求得信号音频率与8000Hz的最大公约数,并与8000相除,求得抽样数量;
(2)以8000Hz对信号音进行抽样,并量化、编码,依次写入只读存储器(ROM)中;
(3)在计数器的控制下,循环读出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就产生了数字信号音。
11、试计算1380+1500Hz的数字多频信号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容量。
答:
(1)求得1380、1500、8000的最大公约数为20;
(2)8000÷20=400,所以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容量为400
或者:
再增加以下要点(注意必须强调图形对称性)
(3)考虑图形对称性,只读存储器的容量可以为101。
12、DTMF和MFC分别代表什么?
答:
DTMF是双音多频,MFC是多频互控。
13、什么是振铃控制?
答:
振铃控制就是在处理机控制下,给被叫用户送符合规定的振铃信号,以便提示被叫用户有电话呼叫到来。
14、什么是馈电?
答:
馈电就是指交换机经用户线向用户话机供电,馈电电压为−48V。
第四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程控交换机中,所有有关交换机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来描述,而(A)是仅与交换机系统有关的数据。
A、系统数据B、局数据C、用户数据D、其他数据
2、多频互控信号分为(C)个节拍进行传送
A、2B、3C、4D、5
3、分析主叫话机的类型,以确定下一步的任务的状态的是(A)。
A、去话分析B、数字分析C、来话分析D、状态分析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局数据?
什么是用户数据?
答:
局数据是与各局的设备情况以及安装条件有关的数据,包括各种话路设备的配置、编号方式及中继线信号方式等。
用户数据是是交换局反映用户情况的数据,包括用户类别、用户设备号码、用户话机类别及新业务类别等。
2、程控交换机中,存放数据的表格有两类?
答:
包括检索表格和搜索表格两种。
3、什么是检索表格?
答:
以源数据为索引进行查表来得到所需要的目的数据,它分为单级和多级两种。
4、画图说明单个用户的摘机识别方法。
5、画图说明单个用户的挂机识别方法。
6、画图说明用户摘挂机识别的群处理方法。
答:
7、画图说明拨号脉冲识别的方法。
答:
7、画图说明位间隔识别的方法。
答:
位间隔识别的方法
8.为什么拨号脉冲识别的扫描周期为8ms?
答:
拨号脉冲识别要识别脉冲串中的每一个脉冲,要求脉冲识别周期必须小于最小脉冲持续时间和最小脉冲间隔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脉冲速度为8~22个脉冲/秒,其最短周期=1000÷22=45ms
脉冲断续比为3:
1~1:
1.5,3:
1时间隔最短45×1÷(1+3)=11ms
故脉冲识别扫描周期通常选择:
8~10ms(选取8ms)
9、为什么位间隔识别的扫描周期为96ms?
答:
位间隔识别是指两串脉冲之间的间隔识别,其识别周期应大于最长脉冲持续时间和最长脉冲间隔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脉冲速度为8~22个脉冲/秒,其最长周期=1000÷8=125ms
脉冲断续比为3:
1~1:
1.5,3:
1时间隔最长125×3÷(1+3)=93.75ms
故位间隔识别周期通常选择96ms
10、在拨号脉冲识别过程中,能否识别脉冲后沿?
为什么?
答:
可以采用识别脉冲后沿的方法,因为不影响脉冲计数的正确性。
11、在双音频号码识别过程中,能否识别SP线的后沿?
为什么?
答:
不可以采用识别SP线后沿的方法,因为识别到SP线后沿时,号码信息已经消失,造成号码不能正确接收。
12、呼叫处理过程中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包括哪几种处理?
答:
必须要经过三个步骤:
输入处理、内部分析和输出处理。
13、简述去话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答:
去话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以决定下一步的任务和状态。
处理依据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14、简述号码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答:
号码分析是对主叫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进行分析,以决定接续路由、话费指数、任务号码及下一状态号码等项目。
处理依据是用户所拨号码。
15、简述来话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答:
来话分析是分析被叫用户的类别、运用情况、忙闲状态等,以确定下一个任务及状态号码。
处理依据是被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16、简述状态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答:
状态分析就是分析在什么状态下输入哪些输入信息,并应转移到哪一种新的状态。
处理依据是稳定状态和输入信息。
17、在稳定状态的迁移过程中,同一的稳定状态,输入信号相同,得出的结果是否一定相同?
为什么?
答:
不一定相同。
因为在同一个状态下,同样的输入信息,如果环境条件相同,会得出相同结果;但环境条件不同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18、在稳定状态的迁移过程中,不同的稳定状态,输入信号相同,得出的结果是否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
为什么?
答:
不一定。
因为在不同的状态下,输入同样的信号,可能会转移到相同状态,也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状态。
例如,在“等待收号”、“收号”和“回铃音”等状态下收到超时信息都会转移到忙音状态。
而在“空闲”和“振铃”状态下输入摘机信息则分别会认为是主叫摘机呼叫和被叫摘机应答,其结果转移状态分别是“等待收号”和“通话”。
第五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注意错误所在)
1、移动交换系统中,用户鉴权是由鉴权中心、(A)和用户配合完成。
A、访问位置寄存器B、归属位置寄存器
C、基站D、设备识别寄存器
2、移动交换系统中,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有三种,分别是AGCH、RACH和(C)
A、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B、广播控制信道(BCCH)
C、寻呼信道(PCH)D、频率校正信道(FCCH)
3、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使用的接口是(C)
A、B接口B、Um接口
C、A接口D、A-bis接口
4、基站与移动台之间使用的接口是(B)
A、B接口B、Um接口
C、A接口D、A-bis接口
5、无线接口是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开放性接口,自下而上分为三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A)。
A、信令层B、网络层
C、传输层D、交换层
6、下列不属于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是(D)
A、BSB、MSC、MSCD、BM
7、下列关于移动台功能正确的是(C)
A、移动台通过无线接入通信网络,只提供被呼叫通信业务。
B、当移动用户和市话用户建立呼叫时,移动台与最近的基站之间确立一个无线信道,基站通过移动台与市话用户通话。
C、移动用户终端主要有车载式.手持式和便携式3种形式。
D、两个移动用户的通话可以不通过移动台建立。
8、下列哪个信道用于校正移动台的频率(B)
A、BCCHB、FCCHC、SCHD、CCCH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D)
A、一个BS控制一个无线小区。
B、切换技术就是基站在移动过程中为保持与网络的持续连接而发生的波道切换技术。
C、无线信道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D、BCH携带MS的帧同步和BS收发信台的识别码的信息,是MS识别相邻的同频BS。
10、下列哪个信道向系统申请入网信道(A)
A、RACHB、AGCHC、SDCCHD、SACCH
11、关于移动呼叫处理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当移动用户首次进入移动通信系统时,它必须在其经常活动的位置区域进行位置登记。
B、移动通信系统要进行一次正常通话,会涉及位置登记、呼叫处理和越区切换等过程。
C、当MS发现收到的位置区识别码已经改变时,可以判断移动用户已漫游到新的位置区了,这时它必须用其移动用户识别码证明其身份,并向该地区的HLR申请位置登记。
D、一般MS均须经过位置登记才能进行呼叫通信。
二、判断题(注意错误所在)
1、越区切换时,MSC判断新基站属于本MSC辖区,通知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为其寻找一条空闲信道。
(F)
2、移动用户每次进入一个新的VLR管辖区时,都要被分配一个新的TMSI。
(T)
3、无线接口信道中,接入允许信道(AGCH)属于上行信道。
(F)
4、越区切换时,两个基站属于同一个MSC管辖。
(T)
5、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构成。
(T)
6、移动网与固话网的连接方式有用户线接入、市话中继线接入和移动电话汇接中心接入。
(T)
7、半自动漫游时用户在呼叫前要事先申请。
(F)
8、用户鉴权即用户身份验证。
(T)
9、信息的加密是指BS和BS之间交换的用户信息和用户参数不被截获或监听。
(F)
10、无线接口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信令层三层。
(T)
11、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接口为无线接口Um。
(T)
三、简答题
1.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和与公用固定通信网相连的中继线等构成。
2.移动通信系统可以采用什么方式与固定通信网相连接?
答案:
主要有3种方式:
用户线接入、市话中继线接入、移动电话汇接中心接入。
3.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MSC完成对本MSC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与管理,主要包括:
(1)MS各种类型的呼叫接续控制;
(2)通过标准接口与BS和其他MSC相连,完成越区切换、漫游及计费功能;(3)用户位置登记与管理;(4)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与管理;(5)服务类型的控制,对用户实施鉴权;(6)提供连接维护管理中心的接口,完成无线信道管理功能等。
4.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有什么区别?
答: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是一个负责管理移动用户的数据库,它存储所有它所管辖移动用户的签约数据和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并为至某MS的呼叫提供路由信息。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是一个动态数据库,包含它所管辖的区域内所出现的移动用户的数据和处理呼叫及接收呼叫所需的信息;负责移动用户的漫游控制。
5.当MSC接收来自固定网的呼叫并经MSC识别确认后,简述后续的呼叫接续控制过程。
答:
(1)MSC将移动用户号码变换成移动用户的识别码,并根据该MS上次登记的位置区域内经相关BS广播呼叫该MS(寻呼);
(2)该MS收到与自身相符的寻呼信息后,检查并利用空闲的上行控制信道,向BS发申请信道请求,以便发回寻呼响应;
(3)MSC根据收到寻呼响应信号中的相应信息确定该MS所在的小区,在该小区内找出一条空闲的话音信道;
(4)MSC通知相关BS,启动发射机发送检测音,并通过控制信道给MS发送转移信道指令和信道号;
(5)MS收到指令后,自动调谐到指定的话音信道并环回检测音给BS;
(6)BS给MS送通知振铃信号;
(7)MS应答后话音通路建立,MSC监测双方通话。
6.简述某一移动用户MS1呼叫同一MSC中另一移动用户MS2的呼叫接续控制过程。
答:
(1)主叫MS1拨被叫MS2号码并按“发送”键,则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向BS1发申请信道信息;
(2)BS1接收成功便分配给MS1一个专用控制信道,并向它发送立即指配信令;
(3)MS1收到立即指配信令后,通过专用控制信道经BS1向MSC发业务请求信息;
(4)MSC与本地VLR的用户信息进行对照,或向HLR查询请求认证参数,以便判定发信请求者是否为法定登记用户;
(5)MSC根据认证结果向MS1回送呼叫控制信号;
(6)MS1向MSC发出呼叫建立信息,MSC接收信息并分析确定被叫是MS2;
(7)MSC将被叫移动用户号码变换成移动用户的识别码,并根据该MS2上次登记的位置区域内经相关BS2广播呼叫该MS2(寻呼);
(8)该MS2收到与自身相符的寻呼信息后,检查并利用空闲的上行控制信道,向BS2发申请信道请求,以便发回寻呼响应;
(9)MSC根据收到寻呼响应信号中的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