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143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资源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海洋资源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海洋资源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海洋资源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海洋资源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资源学.docx

《海洋资源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资源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资源学.docx

海洋资源学

红色字体为老师圈出的资料的内容,

传达老师的意思:

要自己选择所圈的内容考或不考哦;有些具体的数据就不用记啦;还有一些知识考点是这资料上没有的喔~~~

好好加油咯\(^o^)/~~

 

海洋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资源:

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资源”有两个特性---有用性和稀缺性。

首先是对人类有用的才能称之为资源,再者稀缺性确定了资源的价值——物以稀为贵。

资源只有短缺与非短缺问题,它不对人类构成威胁,而环境则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有益的和有害两方面。

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具有各种政治属性,各种类型,多种划分方案.

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按自然环境要素划分: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六大类。

按资源再生能力划分:

可再生性资源:

如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非可再生性资源:

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3.海洋资源属于自然资源。

指不论是海水水体本身还是海洋空间的利用,凡是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的物质、能量、空间、设施等等,都可称之为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特点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能源,空间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年轻性;

多部门和多学科性;

国际性;

自然性。

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分类与空间分布

一、海洋资源的分类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能量资源的“五分法”。

从属性和用途分

海洋生物资源

海水及水化学资源

海洋固体矿产资源

海洋油气资源

海洋能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旅游资源

二、海洋资源的分布

1.海洋地理基本知识

2.海洋资源的分布

3.海洋资源的性质及其所处环境特点

海洋资源的公有性

水介质的流动性和连续性

水介质的立体性

海洋资源赋存环境的复杂性

三、海洋资源权益的国际法条款

1982年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总面积达1.3亿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35.8%,都归沿海国家管辖,国际海底的矿物资源作为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不允许任何国家自由开发,开发工作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管理。

四、我国海洋国土

我国的海域面积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北部,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大国之一。

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岛屿海岸线1.4万多千米,全长3.2万余公里。

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其中有居民的岛屿约450个。

沿我国大陆东部和南部的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1958年9月我国政府在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琼州海峡在内都是我国的内海。

至今尚未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等管辖范围。

我国至今尚未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等管辖范围。

根据国际海洋法的原则:

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水域以及台湾东部的部分水域应当在我国海洋权益的范围之内。

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黄海位于我国与朝鲜之间,确定海洋边界应由中朝双方协商解决;

东海绝大部分属浅海大陆架区,从海洋地质地理的环境看,完全是我国大陆架的组成部分,厚厚的沉积层就是我国大陆物质冲积沉降的结果,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划分海洋边界,自然绝大部分海域应划归我国所有;

南海可参照我国传统的海洋岛屿归属线,采用大陆沿海和群岛分别处理的办法,我国也能分享相当广阔的海域;

至于台湾东部和其他有关水域,也可划分一定范围的海洋专属经济区。

第三节海洋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

三、丰富自然科学的需要

第二章海洋生物资源

第一节概述

一、食物

三大蛋白源---鱼类,肉类,豆类(联合国)

人类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中,鱼类90%。

无脊椎动物和海藻10%。

二、饲料

秘鲁鳀鱼

三、医疗

海洋生物作为药物。

四、工业材料

海藻

甲壳

珊瑚

第二节海洋生物资源类型

一、系统分类

鱼类资源

无脊椎动物资源

脊椎动物资源

藻类资源

1.鱼类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主体,是人类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单品种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鳀鱼、狭鳕、大西洋鲱、日本鳀鱼、智利竹筴鱼、带鱼、鲐鱼、毛鳞鱼、蓝鳕、沙瑙鱼,等

2.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

头足类:

乌贼,章鱼,鱿鱼

甲壳类:

贝类

大西洋西北部是世界上捕捞头足类的中心,年产量为100万吨。

大西洋中东部是世界上捕捞头足类的第二,年产量为30万吨。

世界头足类资源量为800-1200万吨,90%未开发。

甲壳类:

虾,蟹。

捕虾业经济价值高。

贝类:

牡蛎,贻贝,扇贝,珍珠贝

腔肠动物:

海蜇

棘皮动物:

海参

3.其他海洋脊椎动物资源

1)海龟与海鸟

海龟:

海龟是珍贵的海洋爬行动物。

资源减少,重点保护对象。

海鸟:

350种,大洋性种类150种。

信天翁,海燕,海鸥,鸬鹚,鹈鹕,鲣鸟,军舰鸟,金丝燕

2)海洋哺乳动物

鲸目:

蓝鲸,抹香鲸,海豚等

鳍脚目:

海狮,海象,海豹

海牛目:

儒艮

海濑

4.海藻资源

营养价值高

食用,药用,肥料

产量:

1300-1500亿吨

海带,紫菜,江蓠,石花菜,巨藻

二、生态类群分类

1.浮游生物

海洋生产力的基础,海洋生态系统能力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漂生物,漂浮生物

2.游泳生物

运动器官发达,游泳能力很强的大型动物

鱼类,哺乳类,爬行类,海鸟,软体动物,虾

3.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底栖植物,底栖动物

第三节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因素

一、海洋生态系统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

包括能源、气候、基质和介质、物质代谢原料

生物成分:

(l)生产者;

(2)分解者;(3)消费者

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植物依藉绿叶素,利用太阳能制造大量有机体提供动物食用,菌类又吸收和分解植物、动物的残腐尸体,使之还原成为无机养分,重新为植物所吸收。

就这样,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把无机界和有机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生生不息、运行不已的能量和物质流。

二、海洋初级生产力

1.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底栖植物以及自养细菌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和固定能量的能力。

总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

克碳/平方米.年

新生产力:

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主要是NO3-N,代表海洋的净固碳能力。

再生生产力:

真光层内再生的氮,主要是NH4-N,代表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和对全球气候的调节能力

2.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光照

营养盐

温度

垂直混合和临界深度

3.各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三、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1.海洋食物链

牧食食物链

大洋食物链

大陆架食物链

上升流区食物链

大洋食物链:

6个营养级

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巨型浮游生物-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食鱼的鱼类

大陆架食物链:

4个营养级

水层—小型浮游植物-大型浮游动物-食浮游动物的鱼类-食鱼的鱼类

底层—小型浮游植物-底栖植食者-底栖肉食者-食鱼的鱼类

上升流区食物链:

3个营养级

大型浮游植物-食浮游生物的鱼类

大型浮游植物-巨型浮游动物-鲸

碎屑食物链

海雪花

2.营养级

3.生态效率

4.次级生产力

海洋动物生产力

次级生产量

;P=C-FU-R

四、海洋生物的最大持续产量

目前国内外渔业管理目标大致有三类:

(1)鱼类资源的科学管理使产量达到最大,又不危害持久利用,称谓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sustainedyield,简称MSY);

(2)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economicyield,简称MEY),定义为在渔获物总值和用于捕捞该渔获物的成本之间产生最大差值时的产量;

(3)最适持续产量(Optimumsustainedyield,简称OSY),它的定义是综合考虑生物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价值,使某给定的鱼类种群对社会产生最大利益。

(1)生物量(biomass)

生物量又称现存量,是指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水域内鱼的种群(或群体)的重量(或数量或能量)。

(2)生产量(production)

是种群(或群体)在一个特定时距内生物量的总生长,包含该段时间结束前种群所死亡的鱼的生长。

生产量十分重要,因为它代表一个群体新鲜鱼的总重量,是对包括渔业在内的所有捕食者的潜在供应量。

生产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年)的鱼的总重量(或能量)为测量单位。

种群增加量最大是S-曲线拐点,相当于N=K/2的种群水平,要使种群维持最大产量,就应该使资源种群保持在N=K/2的水平。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从这样的种群获得最大产量,不是在种群密度最大的曲线最高点(K值)上,而是在较低的种群密度,曲线的拐点上。

换句话说,资源总量的减少,并不一定意味着资源的利用过度,而出现生物学的过捕(biologcicaloverharvesting)是指资源种群降低到N=K/2的水平以下。

(1)中华鲟

(2)草鱼(3)鲤(4)大眼鳜(5)鳊(6)尖头塘鳢。

6种淡水鱼类在我国鱼类区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生活史类型来看,我国鱼除了鲟科鱼类属k-选择外,其他鱼类属r-选择或偏向r-选择。

作为渔业管理:

对r-选择和偏向r-选择的鱼类的对策是:

①适当的捕捞强度能取得较高的产量,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超过一定捕捞水平后,继续提高捕捞强度不能增加渔业产量,盲目提高捕捞强度反而引起产量下降,提高生产成本,遭受经济损失。

②在低龄阶段提高起捕年龄可以增加一定的产量,达到一定年龄后继续提高起捕年龄,会引起产量大幅度下降,至于各种鱼类提高起捕年龄的幅度,可以通过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研究确定。

③如果是由捕捞原因引起资源量下降,只要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和起捕年龄,资源易恢复。

作为渔业管理:

对k-选择鱼类的对策是:

①适当提高起捕年龄,如中华饲12龄左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②低的捕捞强度可取得高产量,如中华鲟,当捕捞强度超过0.1时,产量即急剧降;

③群体对捕捞强度很敏感,因捕捞引起资源下降,资源很难恢复,对这类鱼的捕捞度要加强管理。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

1.过度利用

2.自然条件改变的危害

3.来自海洋的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5.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1.厄尔尼诺与渔业的关系

1972-197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造成秘鲁鳀鱼渔获量从1971年的1200万t锐减至1973年的150万t,造成秘鲁渔业的全崩溃即为一例。

太平洋东部海域是肥壮金枪鱼的重要分布海区,历来是日本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重要生产渔场。

在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北半球的渔场与常年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2.全球温暖化与渔业的关系

在未来50或100年间,气候变化对世界渔业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过度捕捞。

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方法是改变栖息水域。

如果其原有栖息水域水温升高,鱼类往往选择向水温较低的更高纬度或外海水域迁移。

但是全球温暖化对生活在中、低纬度鱼群的产量影响较小,这是因为:

第一,中、低纬度在全球温暖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第二,中、低纬度渔业产量的限制因子主要以饵料、赤潮和病害为主。

相比而言,以光和温度作为主要限制因子的高纬地区的渔业生产受全球温暖化的影响要大得多,这也与在全球温暖化过程中高纬度水域的水温、风、流、盐等物理因子的变化更为显著有关。

第四节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渔业资源及其生物学基础

(一)概念

渔业资源定义为:

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二).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Ⅰ.种群

1、研究种群的重要意义

种群是物种存在、生物遗传、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元;

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的基本结构单元;

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对象;

每一个种群都处在一定生态位中;

每个种群又各自有着固有的代谢、繁殖、洄游、生长、死亡等特征。

2、种群的形成和概念

(1)种群形成的一些理论见解

种群三个主要特征:

空间特征。

种群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该范围内有适宜的种群生存条件。

其分布中心通常条件最适宜,而边缘地区则波动较大,边界往往又是模糊的,时有交叉。

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系随时间而变动,有自己固有的数量变化规律。

密度和大小常常变动,幅度甚至很大。

但应有一个基本范围,有较为确定的上下限,进而形成自己相应的出生率、补充率、生长率和死亡率等生活史。

遗传特征。

种群有一定的遗传性,即一定的基因组成,同属于一个基因库。

3、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种群结构是指鱼类种群内部各年龄组和各体长组数量和生物量的比例,种群中性成熟鱼群数量的比例,高龄鱼与同种群中其余部分的比例,整个种群或是各年龄组成或是种体长组中雌雄性别数量的比例,或者说是一个世代(或整个种群)形态异质性的状况。

就渔业资源生物学而言,描述种群基本结构的主要特征为四个变量:

年龄组成、别组成、度组成、成熟组成

4、种群的鉴定方法

(1)种群鉴定的原则及其方法

原则:

生殖隔离及其隔离程度

方法:

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渔获物统计、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2)形态学方法

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属于传统鉴别方法。

包括生物个体“质”的描述,如鱼类体型;也包括“量”的计测,如分节和量度的特征参数。

Ⅱ年龄和生长

1、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在渔业上的意义

为制定合理的捕捞强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

为渔情预报提供基础资料

拟定水域养殖种类的措施

提高种类移殖和驯化效果

研究鱼类种群特征的重要依据

2、鳞片、耳石等构造和年龄鉴定

(1)年轮形成的一般原理及其鉴定材料

季节变化引起的生长差异

受遗传影响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鉴定的材料

鉴定的方法

(2)鉴定年龄的方法

①.直接方法

②.间接方法

4、鱼类的生长及其测定方法

(1)鱼类生长的规律及其一般特性

①.鱼类生长阶段的划分(鱼类生活史及其发育期)

第一阶段,未达到性腺成熟的鱼

第二阶段,鱼类处于性成熟时期

第三阶段,进入衰老期

②.未成熟鱼体的生长调节

体长的生长

体长与繁殖相关

③.性成熟期间生长的调节

鱼类性腺成熟期间,饵料的营养大部分用于性腺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以保证生殖产物代谢活动的需要,提高种群的繁殖能力和子代成活率。

在性成熟期间,繁殖力的高低与鱼体体长和体重密切相关。

通常,体长大、体重高的个体,怀卵量一般较高,繁殖后代的能力就大;反之,体长小、体重低的鱼,怀卵量也少,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就低。

鱼类的生长属于不可逆的特性。

④.衰老期的生长调节

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较缓慢

性腺发育不健全、萎缩或受精率低

进入衰老期的鱼类,随种类不同而有差别

同一种鱼栖息于不同水域也有差别

⑤.鱼类的生长特性

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不断的生长,直到衰老死亡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的表现不同

同种鱼在不同纬度(水域),其生长速度不同

鱼类在一年四季的生长速度不同

同种鱼的雌,雄个体生长率不同

Ⅲ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

1、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

(2)性成熟过程及其生物学最小型

①.性成熟

②.鱼类生物学最小型

鱼类达到初次性成熟时间的最小长度即称之为生物学最小型。

生物学最小型的意义

规定最小可捕标准,一方面保证有一定的亲鱼量,使捕捞种群有足够的补充量;另一方面为了使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即能取得最大的生物量,在制定可捕标准时,有必要考虑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即掌握其生物学最小型。

因此,正确地测定最小型对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③.性成熟与外界环境

④.性比

性比是指鱼群中雌鱼同雄鱼的数量比例,通过渔获物中的雌雄鱼数量之比来表示

(3)性腺成熟度的研究方法

2、繁殖习性

(1).鱼类繁殖期

种群的繁殖时间和繁殖期长短是种的重要属性。

繁殖时间和产卵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2)繁殖方式

卵生(oviparity)。

鱼类把成熟的卵直接产在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

卵胎生(ovoviviparity)。

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在于卵子不仅是在体内受精,而且还是在雌鱼生殖道内进行发育的,不过正在发育的胚体营养系依靠自身的卵黄而进行的,母体不供应胚体营养。

胚体的呼吸是依靠母体而进行的。

胎生(viviparity)。

在鱼类中也有类似哺乳动物的胎生繁殖方式。

胎体与母体发生循环上的关系,其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而且也靠母体来供应,如灰星鲨等。

(3).卵的特性

(4).产卵类型

(5).产卵习性

(6).卵的发育

(7).产卵群体的类型

过去已产过卵的群体,称为剩余群体;

初次性成熟的群体,称为补充产卵群体

鱼类的生殖群体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D=0,K=P;

第二种类型D>0,K>D,K+D=P;

第三种类型D>0,K

其中:

D表示剩余群体;K表示补充产卵群体;P表示产卵群体或生殖群体。

属于第一种类型的水产资源群体是短寿命的鱼类和甲壳类等,如中国对虾、毛虾、香鱼、银鱼、大马哈鱼等,它们首次产完卵后一般就会死亡。

属于第二种类型的水产资源群体是那些中等寿命的鱼类、软体动物等,如带鱼等。

属于第三种类型的水产资源群体是长寿命鱼类和鲸类等,如大黄鱼和长须鲸等。

3、繁殖力及其测算方法

(1).个体繁殖力的概念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体绝对繁殖力指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绝对繁殖力与体重或体长的比值,即单位重量(g)或单位长度(mm)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

Ⅳ鱼类饵料、食性与丰满度

(1)依据鱼类所摄食的食物性质划分

①.草食性鱼类(Herbivores)

②.动物食性鱼类

③.杂食性鱼类(Omnivorous)

(2)依据鱼类所摄食的食物生态类型划分

(3)依据所摄食的饵料种数划分

(4)依据鱼类捕食性质划分

(5)依据鱼类摄食的方式划分

3、鱼类摄食的特征

4、鱼类的食物保障

(1).鱼类食物保障

食物保障:

是指水域中不仅要有鱼类所能摄食的饵料生物,而且要保证鱼体有可能摄食、消化吸收这些食物用以营造其机体的条件,对这些鱼类能利用的饵料生物和适合的水文环境,从而保证鱼体新陈代谢过程的进行,促进生长发育的条件,称为食物保障。

饵料基础:

作为鱼类食物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饵料生物的数量和质量

5仔鱼的生活方式和摄食

(1)、仔鱼的生活方式

卵黄囊期,混合营养期,初次摄食

(2)、仔鱼的摄食效率

摄食效率(effectivenessoffeeding):

成功捕到食饵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完成的反应次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3)、饥饿和“不可逆点”

仔鱼必须在卵黄耗尽前后及时从内源转入外源性营养,否则就会进入饥饿期(starvationstage)。

不可逆点(thepoint-of-no-return,PNR):

是指饥饿仔鱼抵达该时间点时,尽管还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故亦称不可逆转饥饿(irreversiblestarvation)或生态死亡(ecologicaldeath)点。

7、肥满度和含脂量

(1).鱼类肥满度

鱼类的肥满度(丰满度)是鱼体重量增减的一个量度,它是反映鱼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摄食情况的一个指标。

(2).含脂量

含脂量是鱼体内储存脂肪的含量,也是反映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摄食营养情况的一个指标,它比肥满度更为准确。

二、海洋渔业

海洋捕捞

1.拖网

2.围网

3.延绳钓

4.竿钓

三、海水养殖业

1.海水增养殖的概念

2.海水养殖生产方式

3.海水养殖生产存在的问题

4.海洋生物资源增殖的途径

1.海水增养殖的概念

2.海水养殖生产方式

3.海水养殖生产存在的问题

4.海洋生物资源增殖的途径

人工放流增殖

工程技术增殖

繁殖保护

过鱼工程

人工放流增殖

必备条件:

有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

回归性强或地区性种类

可大量进行人工培育种苗

不破坏原有生态体系

工程技术增殖

人工鱼礁

建造材料

集鱼效果:

鲈形目(岩礁鱼类)

原因:

阴影效果,饵料效果,涡流效果,逃避场所,本能说

人工鱼礁与资源增殖

繁殖保护

保护对象选定

最小可捕标准的确定

禁渔区和禁渔期

渔具和渔法

四、海洋药业

第五节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一、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1)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世界渔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转折点。

1990年以后,世界渔产量每年稳定1亿t左右,但作为传统的最大的渔业生产者——海洋捕捞产量出现不稳定,显示出持续的不景气。

在这些捕捞产量中,大多数高价值的资源被充分开发或过度开发。

2000年,捕捞业总产量达到9480万t

(2).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力

①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潜力

(1)、太平洋海域(6个渔区)

西北太平洋

太平洋西北海域是潜在渔获量最高的渔区,潜在渔获量可达1600万。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海区的捕捞产量已超过2000万t。

东北太平洋

在东北太平洋海域,主要渔业是大鲆和鲑鳟渔业。

中上层鱼类主要是鲱鱼。

鳕鱼、巨蟹(kingcrab)和虾渔业也是该海区的主要渔业。

中西太平洋

在中西太平洋海域,是世界渔业比较发达的海区之一,小型渔船数量非常之多,使用的渔具种类多样,渔获物种类繁多。

它也是潜在渔获量较高的渔区,约有800万-1000万t。

其捕捞产量持续稳步增长,1995年首次突破900万t,2000年产量增加到990万t,接近其潜在产量的最大限度。

该渔区是远洋渔业国的重要作业渔场。

中东太平洋

西南太平洋

在西南太平洋海域,渔业一般是小规模的,通常使用多种作业小型渔船。

最主要的单种渔业是近海甲壳类渔业(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近海的龙虾渔业和澳大利亚近海的对虾渔业)和外海的金枪鱼渔业。

东南太平洋

在东南太平洋海域,主要渔业是鳀鱼

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其潜在渔获量为480万-1280万t。

海洋捕捞产量以1994年为最高,超过2000万t,达到2031万t。

(2)大西洋海域(6个渔区)

西北大西洋

两个最大的渔业是油鲱渔业和牡蛎渔业,油鲱主要用来加工鱼粉和鱼油。

主要渔获物有鳕鱼、黑线鳕、鲈蚰、无须鳕、鲱鱼以及其他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如鲑鱼等)。

东北大西洋

其主要捕捞对象有鳕鱼、黑线鳕、无须鳕、挪威条鳕、绿鳕类、鲱科鱼类、鲐鱼类等。

产量最高的是鲱鱼,年产200万-300万t,有下降趋势,其次是鳕鱼年产量高达200万t以上。

中西大西洋

最重要的渔业是虾渔业

油鳕(menhaden)渔业也是很重要的渔业

中东大西洋

小型中上层鱼类主要是沙丁鱼

中型中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