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98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隐患排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隐患排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隐患排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隐患排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隐患排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隐患排查.docx

《安全隐患排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隐患排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隐患排查.docx

安全隐患排查

上海国际礼品城市场管理中心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系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关系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

根据建设部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建筑施工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检查评分标准》的规定,按照167号国际劳工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要求,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应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排查整改,特制定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建筑系统是高空作业,深基础操作,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工人量在且复杂,都将增大安全生产的难度。

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

现将行业中多发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署、粉尘、坍塌、火灾和爆炸)的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供从事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指导(也可作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要认真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对安全隐患存在的一般安全规定

2.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2.2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2.4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2.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2.6不得攀登脚手架。

2.7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2.8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2.9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2.10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2.11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12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三、组织机构

3.1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分管日常工作的副经理任组长,公司安全总监(兼综合部部长任副组长,组员项目管理部、预算合约部、材料部、机电部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3.2各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有关人员组成。

3.3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防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四、高处坠落事故隐患排查方案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公司的头等大事来工作。

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

对职工及民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

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3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4不得攀爬脚手架。

5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作业层上部周边、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7边长大于250㎜的边长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板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

8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经理部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9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绑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五、物体打击事故安全排查方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

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4边长小于或等于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5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8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9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六、触电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

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

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

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

注意事项有:

1)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2)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

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3)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4)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5)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6)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七、中署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署事故的可能。

因此,加强夏季的防署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预防中署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署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署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

加强防署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署以前,制订防署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署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署和工伤事故的能力。

注意保持充足和睡眠时间。

2)应根椐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署。

还可根椐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3卫生保健措施

1)入署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

署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加强个人防护。

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

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椐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

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八、中毒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中毒分为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苯)含量超标造成缺氧而发生的窒息及中毒现象。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体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亚性中毒现象。

中毒事故在建筑工地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提高劳动者对防止中毒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本工程不计划在工地设置食堂和住舍)

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基本要求:

1根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害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2降低毒物浓度

1)革新技术,改造工艺。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

有可能时采用遥控乃至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亦可从根本上控制毒物的逸散。

2)通风排毒。

安装通风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在毒物逸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

最常用的是局部抽出式通风。

在地下室和密闭房间内作业以及储存油漆等有毒化学物品的仓库,都必须安装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局部排毒装置的结构和样式,以尽量接近毒物逸出处,最大限度地阻止毒物扩散,而又不妨碍生产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